古代打仗,為何多數要攻下城池,繞後方不行嗎?

馬松


城市不僅是戰略要地,更是經濟重心。

古代打仗必須要佔據城池,繞過去很簡單,但卻是不可以繞過去的坎。

第一,攻佔城池,具有重大的政治影響,可以震懾敵國,從心理上給與沉重打擊。

現在戰爭,也往往要轟炸對方大城市,其戰略目的就是破壞敵國的經濟命脈,造成民眾的恐慌,搞亂敵國的社會秩序。

在古代是農耕經濟,攻佔敵國城池,對於經濟連鎖反應較小,但政治的影響力更大。

襄樊之戰,關羽還沒佔據樊城,就已經威震華夏,曹操想遷都的心思都有了。這就是震懾力,試想一下,關羽如果佔據了襄樊,隨時可以出兵進攻許都,這對曹操威脅有多大。

第二,經濟中心,提供糧草、輜重補給。

任何時期,戰爭打得都是財力,在冷兵器時代,後勤保障更是首要問題。

城市經濟繁榮,不僅商貿發達,而且都有大量的糧草、輜重儲備。世家大族也往往積聚在城裡,無論是糧草、軍械等的補給,還是交通工具、人力服務都很便利。

同時,作為勝利者其中的好處,還遠遠不止這些。佔據城池後,其中的財富、女人等都可以用來賞賜將士,激勵他們的鬥志。

劉備攻佔成都後,大賞將士,錢財從哪裡來?不都是原益州牧劉璋父子多年的積蓄嗎?

曹操佔據漢中,張魯近三十年的積蓄都便宜了曹操,都被曹操拉回了鄴城,可是發了大財。

攻城略地,沒有油水的話,將士們也沒精神頭哦。方圓幾百裡,兔子不拉屎,誰願意去來回折騰啊。

夏侯氏去打把柴,被張飛給逮住了,小家碧玉是常有,但不清楚在哪個山旮旯裡藏著,碰到一個不容易。

可城市就不一樣了,孫策攻佔了皖城,一下就逮到了兩個,大小喬還是絕色的。

可見,攻佔城池的好處是大大的。

第三,一般重兵把守,藉此消滅敵國的軍事力量。

戰爭的目的,關鍵還是要消滅敵國的軍事勢力。重要城池都有重兵把守,進攻城池,可以調集敵國軍事力量增援,就可以圍點打援。同時,打亂敵國軍事力量的部署,創造更多的戰略機遇。

夷陵之戰初期,孫吳的陸遜做戰略撤退,劉備雖然佔據了大片孫吳的領土,但沒有消滅孫吳的有生力量。一旦被陸遜抓住機會,一戰就徹底把劉備打敗。

只有把敵國的軍事力量消滅,才是真正的勝利。

如果是繞城而過,不僅得不到後勤保障,而且把自己的後方交給了敵人。

其結果就是:

第一,敵國截斷了交通補給線,大軍沒有了後勤保障,不戰自亂,失去戰鬥力。

第二,一旦遇到抵抗,很容易被前後夾擊。沒有被消滅掉的城中軍事力量,就會截斷歸路。如果沒有大軍作為後援的話,很可能全軍覆滅。

像馬謖守的街亭,儘管不是經濟中心,不能提供後勤保障。但如果張郃直接越過街亭,去進攻諸葛亮駐紮的祁山,馬謖就可以截斷張郃的後勤補給線,然後與諸葛亮前後夾擊。恐怕張郃就難以生還了。

因此,一般情況下,必須要攻佔城池,像鄧艾滅成都之戰,是奇策,但也個例。只有在非常情況下,才可以奏效。

當時如果劉禪誓死抵抗,蜀漢外圍兵力就會前來勤王,鄧艾就會被內外夾擊。

鍾會十幾萬大軍遲早會趕到成都城下,滅亡蜀漢。但鍾會到來之前,鄧艾如何就很難說了。

所以,攻城拔寨是繞不過的坎,其目的與意義也就在於此。


豹眼看歷史


當然可以繞過去了。歷史上繞開對方主要防禦陣地,直擊敵軍要害,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三國的鄧艾偷渡陰平,繞過劍閣關,攻打成都;明成祖朱棣繞過濟南城,直搗南京;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直打北京等

這些成功案例都能證明,古代打仗,如果條件允許,並非一定要攻城,繞過去也可以。

但是,繞道成功是要有前提條件的。

①:要出奇兵制勝

②:手裡要有必勝籌碼,不怕被包圍

比如說鄧艾偷渡陰平小道,他就做到了出其不意,讓姜維和蜀後主都措手不及。而鍾會的大軍則是鄧艾的籌碼,是他在劍閣拖住姜維,輔助鄧艾在繞過蜀軍主力防線後,不至於被蜀軍包圍。

如果沒這兩個條件,蜀軍有準備,提前堅壁清野,餓也能餓死鄧艾部隊。

皇太極繞過山海關也是一樣的情況。明朝上下沒想到他會繞道,而八旗軍的戰力碾壓關內明軍,也使皇太極可以肆無忌憚的入關洗劫,不怕明軍堵截他的撤軍路線。(後來更過分,明知道皇太極會繞道,但明軍就是不敢抄後路)



如果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就繞道,那就最好別冒險了。

因為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在佔據有利地形的交通要道上,而所謂的交通要道一般指得是大路,也就是最利於後勤運輸的線路

古代行軍打仗,就像現代的戰鬥機空戰半徑的概念是一樣的。每一架戰鬥機都有一個戰鬥半徑,超過了半徑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則燃油燒完了,就回不去了。但若是在飛行半徑的極限設立一個補給機場,戰鬥機就可以繼續往前行進,直至飛到既定的目標地點。

古代的城池,其實就等同於戰鬥機的中途補給點,為大軍在中間提供補給點。

拿明末清初的關寧錦防線來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攻擊過,但是拿不下來。後來皇太極取道宣府、大同,繞過了關寧錦防線,多次殺入關內燒殺劫掠。然而儘管皇太極多次繞道入關劫掠,但山海關卻始終是他誓死要拿下的軍事要地。

因為他不拿下山海關,走不了大道,就意味清軍要繞道而行。而繞道走小路,肯定會增加後勤負擔,不適合起傾國之兵出征。



不要小看了後勤補給這個因素。畢竟真正的打仗不是玩打仗遊戲。真正的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累了要休息,餓了要吃飯的人。

清軍雖然是以騎兵行軍,但是騎兵也是需要後援的。繞過山海關,固然可以避過了明軍的主力,但是清軍的後勤負擔也增加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是繞道不能解決的,這就是無法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還是拿明末戰爭來說。明軍在遼西走廊上佈置了大量兵力,如果清軍不走遼西走廊,清軍確實可以取巧入關,入關搶劫一番後,回家過個好年。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清軍無法消滅佈置在遼西走廊上的明軍主力,無法對明軍形成致命性打擊。

戰爭的核心在人,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實沒那麼重要

松錦戰役之前,明軍為什麼始終能跟清軍在關外有來有去,有時候還能發動反攻?說穿了不就是因為明軍在關外的十多萬精銳,始終沒被清軍殲滅嘛。而松錦戰役後,明軍的關外精銳盡喪,無力再與清軍拉鋸戰,只能退進山海關內,被動挨打了。


總的來說,真實的戰爭不是玩戰爭遊戲。士兵打仗需要後勤的,需要一個安定的後方提供休息。繞過防守堅固的城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會增加後勤負擔,也會有被截斷後路的風險。除非進攻方能夠對敵人首都一擊必殺,摧毀地方的指揮系統,然後再回頭來逐個拔掉當初繞過的敵軍據點。

否則的話,真的還不如不繞道,待消滅了對方有生力量再擇機進攻。

記得以前中學上歷史課時,歷史老師給我們講蘇德戰爭時,當時我就在想,德軍為什麼一定要拿下斯大林格勒?德軍傻嗎?難道不能繞過去嗎?現在明白了。繞過去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消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就敢繞過去,這跟找死又有什麼區別呢?


Mer86


打仗繞過城池,當然是可以的,歷史上也有諸多的戰役就是繞過城池,直接攻打敵人後方,這叫奔襲戰。

比如發生於公元263年的魏滅蜀之戰,魏國主帥鍾會率領18萬魏軍兵分三路進攻蜀漢,其中鍾會本部又分成三路攻打漢中,鍾會在沒有攻下漢中的漢城與樂城時,只留下圍城部隊,鍾會就親率主力直接南下追擊姜維。

除了鍾會放棄攻打漢、樂二城,繞過城池攻打蜀漢後方外,當時的鄧艾也同樣是這麼幹的,鄧艾繞過劍閣,從陰平小道偷渡過去,直奔涪城、綿竹,殺向成都,最終逼降了蜀漢,這就是經典的奔襲戰,繞開城池直接攻打後方。

鍾會和鄧艾的奔襲戰,都是在保證糧道的基礎上,出其不意,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並不是每一次繞過城池的奔襲戰都能勝利。

比如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戰,諸葛亮讓趙雲擔任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自己親率大軍出祁山,先是包圍了祁山堡,沒有攻下,也是留下圍城部隊,繼續北進,派馬謖守街亭,諸葛亮親率主力攻打隴西。


結果馬謖在街亭被張郃擊敗,蜀軍失去街亭據點,張郃率軍繼續南下,如果諸葛亮在隴西不撤退,那麼諸葛亮的歸路及補給線都將被魏軍攻破,到時候在隴西作戰的諸葛亮就成為一支孤軍。

諸葛亮繞開了祁山堡這個城池,前出隴西作戰,但張郃大軍擊潰了街亭蜀軍,就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場戰爭,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意義,只能以失敗告終,這就是諸葛亮繞過城池奔襲戰的失敗。

所以,並不是每一座城池,都是可以繞開的,是否需要繞開城池,就得看當時的實際情況和地理位置。

古人建城池,是非常講究的,並不是隨便找一個地方建的,相當多的古代城池起到了扼守戰略要地、當道建城的作用。

比如三國時期從荊州進入益州的道路,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都要從荊州南郡的巫山進入益州的永安城,只有這一條路,在蜀漢滅亡後,東吳還想趁火打劫,曾派出數萬大軍攻打只有數千兵力鎮守的永安城,當時永安的守將羅憲拼死抵抗,幾千人硬是打退了數萬人的多次進攻。

像這種建立戰略要道的城池,是無法繞開的,你想要過去,就必須拿下城池,這是繞不過去的。

建在戰略要地上的城池,還有戰國時期的函谷關,東方六國想要攻打秦國,就必須攻佔函谷關,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東方六國唯有一次攻破了函谷關,在當時函谷關是繞不過去的,必須攻下來才能攻進秦國。

雖然攻進秦國所在的關中地區,在後世已經不止一個函谷關了,有北邊的黃河蒲坂渡,當年馬超與曹操的潼關之戰就發生這裡,還有南邊的武關,當年的劉邦攻進關中,就是從武關進去的。

雖然能不能繞過城池,是由當時的地理環境決定,但是否繞過城池,卻是戰爭雙方主帥的意志決定,一般來說,繞過城池的戰爭是非常少的,也是比較難以取勝的,前面講的魏滅蜀之戰,也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雙方的實力差距。

繞過城池,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如果繞過城池,就意味著孤軍深入,如果你有數倍於敵方的優勢兵力還稍微好點,如果沒有,繞過城池攻打敵人的後方,對己方來說,是一場絕對的災難。

戰爭並不僅僅是攻城戰,而是一場綜合較量,攻城戰是戰爭所有戰役中最難的,比野戰難得多了,如果你繞過敵方城池,去攻打敵方的後方,那麼你的補給從何而來?古代打仗是不可能把所有糧食都帶在身上,雖然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發的輜重部隊,是負責運輸器械和糧食的,但受限於運輸條件以及當的客觀要求,戰場上的補給絕大部分是從已方的後方基地運輸到前線的。

如果你繞過城池,那麼如何保證補給運輸線的安全,如果沒有補給線,這支軍隊必然戰敗,項羽聞名於世的鉅鹿之戰,就是靠攻擊秦軍的糧道成功,從而切斷了秦軍王離部的糧食供應,讓王離部陷入絕境,才最終取勝的。

如果你繞過城池,那麼城池中的敵方軍隊,就一定會切斷你的糧道,讓你無糧可吃,成為一支孤軍,那麼失敗就是必然的。

繞過城池不打,除了糧道會被敵方切斷外,還會被敵方前後夾擊。

比如秦穆公時期著名的崤之戰,秦國派出大軍越過晉國城池,偷襲鄭國,在回師的路上被晉國大軍伏擊,秦軍全軍覆沒,此次慘敗讓秦國數十年不敢東進,這就是典型的繞開城池,攻打敵人後方失敗的案例。

繞過城池,就意味著進入敵人後方,敵人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尋找一切機會前後夾擊或者合圍殲滅,到時候能否活著離開都是個未知數,除非迫不得及或者有必勝的把握,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繞過城池的。

另外城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作為軍隊的戰略補給點和國家實力的象徵,冷兵器時代的國家,都是靠著一個又一個城池聯結起來的點,從而輻射到整個國家所控制的地理範圍,奪取一個城池,就能控制周邊一大片土地,城池既是基地,又是根據地,還是補給點 ,更是人們生活的地方,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國家,城池都是基本。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繞過去不難,可是,繞過去之後呢?

打仗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攻城略地嗎?非也,打仗是為了打敗敵人,以實現己方的戰略目標。

1937年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它們想滅亡中國,而且是快速滅亡中國。為了順利發動戰爭,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向日本天皇保證:

”解決中國事變(即佔領中國),只需要一個月時間!“

日本裕仁天皇聽了杉山元的”保證“,當時就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得到一個嶄新的”大日本帝國“?這也太科幻了吧!

然而,當裕仁天皇聽了杉山元的解釋之後,隨即同意了它的滅亡中國的計劃。

杉山元當時向天皇解釋:明朝末年,李自成發起農民起義,經過數年的戰爭,於1644年3月17日圍攻北京城,次日,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僅僅過了一個月,李自成又被滿清軍隊打敗,滿清入主中原。

無疑,杉山元在拿明朝滅亡的經驗,套用到日本滅亡民國之上。

杉山元認為,日本國力比民國強大數倍,從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碾壓民國。如果對民國首都南京發動突然攻擊,一個月內,必然可以拿下此城。據時,民國必滅亡,日本就可取民國而代之。

當時,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拿下整個東北,也僅僅用了一個月。恰是九一八事變,給日本天皇帶來一種心理暗示:或許,一個月拿下南京沒什麼難度。

於是,日本天皇就簽署了入侵中國的計劃。

拿下南京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是繞過上海突然襲擊。可是,日軍並沒有採取這一戰略,而是採取“最艱難”的方法:拿下北平,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佔領,最後拿下南京城。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按照原定計劃按部就班的侵略。

誰曾想,蔣介石根本就不按套路(在日軍進攻的鋒線上阻擊)出牌,而是派重兵偷襲日軍在上海的補給線。

先不討論蔣介石這一招的正確與否,他的這一計劃,直接把日軍引至上海,而上海恰是南京的門戶!

要知道,日軍遠渡重洋侵略中國,每一條補給線對他們來說,都是大動脈一般的存在。如果這條線斷了,日軍要麼另尋補給線,要麼就會犯“孤軍深入”之兵家大忌。因此,蔣介石的這一舉動,可謂觸了日軍的逆鱗。

於是,日軍集結大量軍隊,進攻上海,也就是走上那條“快速滅南京之路”。

在日軍的優勢火力下,國軍根本無法長時間堅守,幾個月後,上海失守之後。

蔣介石再一次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棄了都城南京,拖家帶口另立戰時陪都重慶,跑到大山溝裡繼續指揮抗戰了。蔣介石的這一操作,狠狠地抽了日本“一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一巴掌。

因為民國“遷都”重慶了,日軍通過拿下南京滅亡中國的計劃,也隨之破滅。


重慶不比南京,南京四周皆是平原,又瀕臨長江,與南京毗鄰的上海又是民國最大的城市。拿下南京,難度雖然不小,畢竟也能拿下;重慶就不一樣了,四周都是高山大川戰線極長,日軍的輜重優勢很難施展。

但是,想要滅亡中國,又必須滅掉民國“新都城”重慶不可!

天知道日軍在拿下重慶之後,蔣介石會不會帶著他的民國政府,另尋某個山腳旮旯當陪都。

此時,如果日軍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重慶,會導致三個嚴重後果:戰線太長補給困難、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切斷、國民黨被逼反撲。不論哪個後果,日軍都無法承擔。

不過,日本陸軍大將橫山勇倒是擬定了一個“一號作戰”的計劃。該計劃為:日軍在陝西或廣西集結重兵突襲重慶,一舉拿下該城,迫使民國政府投降。

結果,日軍拼死也就在戰爭前期(1938年-1941年),對重慶發動大規模空襲,陸軍連重慶的影子都沒見到。

說到底,日軍並非不想繞過繞過城池,攻擊重慶;而是繞過那些城池去打重慶,只會敗的更快。比如說,蔣介石下令花園口決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軍繞過鄭州、攻擊徐州、直撲南京。

看來,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和作戰計劃,繞過去幾乎就是送死。

以中國的兵法來說,對付“繞過去”的人,老祖先給出了圍魏救趙、圍點打援、燒其糧草、斷其後路、堅壁清野……一系列戰術來解決。相比之下,還是老老實實一個一個城池地打,穩妥。


祗樹


古代的戰爭,基本上都是攻城拔寨,一步一步的往前推,遇到堅城,為什麼不繞城而過呢?

古代戰爭,屬於冷兵器時代,和現在的戰爭,有一些區別,不過很多方面基本上還是一致的,比如人員、裝備、後勤等等。那麼,現在戰爭,經常有部隊孤軍深入,而古代都是慢慢攻城拔寨呢?


第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兵團作戰,需要充足的後勤保障,而古時,運輸工具落後,都是通過牛車、馬車等工具運糧,如果繞城而過,勢必給後面的後勤補給線造成巨大的威脅。

第二、冷兵器時代,守城容易攻城難,一般城裡可以屯兵幾萬,甚至幾十萬,如果不拔掉,掃清障礙,繞城而過的話,極易被敵方前後夾擊,如果分兵圍城,又勢必減少己方的力量。

第三、古代,城堡作為部隊休整、糧草囤積的主要場地,攻下城池,可以得到補給,休整部隊,如果在野外駐軍,極易被攻擊,又給補給帶來困難。


司馬PC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以前我就一直覺得奇怪,不知道為什麼古人打仗偏要攻打城池,覺得他們死心眼兒,繞過去不好嗎?幹嘛要在這裡較勁啊。

後來,我才想明白。不是古人笨,是我笨啊。

原來,人家古代軍隊打仗遇到城池一定要攻打下來,不會繞過去,是有原因的。

一、古時候的城池大多屬於交通樞紐,處於易守難攻的咽喉之地,並且許多都建在天險之處。

如果不攻下這座城市,而是繞道的話,一個是可能根本繞不過去,沒有路徑;另一個是可能會耽誤大量的時間。另外,如果繞過去了,就會使自己一方陷入背腹受敵的狀態。這個誰受得了啊?

二、古人打仗,攻打城池,不光是為了佔地盤。

他們拿下城池也是為了得到城中的物資。比如糧食、金錢,還有餵給馬匹的飼料。

因為古代交通不便,打仗的時候物資供給特別重要。除了自己行軍之前先行發出的糧草以外,在戰爭中隨時補充糧草是正常的操作。


煙雨江南話紅樓


導讀:我們有著接近五千年的戰爭史,可以說從有文明誕生戰爭也誕生了,可是古代打仗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遇到城堡城市非肝不可,有的同學就要問了,繞路不行嗎?

其實啊攻不下的城池最好不要繞過!除非你不需要補給,只是想快攻快出的情況,那麼你可以選擇繞過。接下來老龍就從情報、糧草、運輸、士氣等進行分析為啥不繞過攻不下的城池!

一:情報通訊

古代的信息傳遞一般靠的就是長距離的通訊系統,也就是一個一個驛站連接起來的長龍。這些驛站所屬的範圍都是攻下城池所管轄的。倘若我們繞過了某個城池去攻打下一個目標。就算是將目標攻打下來了,但是會造成通訊的障礙,倘若攻下的城池情報傳不出來,那麼跟死城也沒有什麼區別。

老龍:古代可沒有電話通訊,只能靠城市之間信差來傳遞戰爭信息!

二:收集糧草

古代帶兵打仗最重要的是糧草充足,如果沒有糧草的話,士兵們會餓死的餓死,跑光的跑光。如果草率地繞過城池去攻打下一個目標,那麼在行軍的途中會消耗大量的糧草。還沒等看到下一個城池,多半士兵已經快餓的不行了。只有將城池攻打下來,通過商人或者官僚系統對百姓們的糧食進行採購,這樣才能保證士兵們的士氣高漲!

老龍:打仗講究的是以戰養戰,古人行軍速度慢,人數多糧草是最關鍵的問題!

三:運輸補給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城池作為補給站,那麼每一次糧食都會從京城出發,這樣的話一條補給線的維護是非常的廢財廢人的。所以應該攻下城池作為補給站,這樣的話,後面的援軍一到就可以馬上得到補給。倘若我們繞過了城池去攻打下一個城池,那麼援軍在行軍的途中也可能會被活活的餓死。

老龍:這就是戰爭補給線的問題了!

四:招兵買馬

每一次戰爭都會有人員損失,所以要想招兵買馬的話,還要從城池中的男丁中進行招募。如果繞城而過,那麼將會受到腹背受敵的危險。因為城池中的男丁掌握在敵軍手中,可以變為他們的士兵,繞城而過反而得不償失。

老龍:還是以戰養戰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將軍帶出去五萬兵馬帶回來的可能有十萬的道理!

五:士氣下降

綜合以上的因素,繞城而過會導致信息不通暢,糧食也給吃沒了,援軍又來不了,遭受腹背受敵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士兵們可能會有些動搖。如果士氣下降,那麼還沒有開戰,就可能已經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所以說說古代打仗繞過城池是非常不可取的,除非你只是想去騷擾一下,快攻快出的進行快速奔襲那是可以的。但是這也只有騎兵能夠做得到,因為騎兵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可是古代騎兵維護費用是非常高的,所以一個軍營當中騎兵的數量不多。

現在你終於知道為什麼攻不下的城池不選擇繞過了吧?喜歡老龍的文章麻煩點贊關注支持一下呦!


小A說攝影


繞過去很不划算,而且危險。

城市是物資的集散地,有人、有物、有糧、有錢。攻下城池,不僅可以得到補充的兵員,還可以得到大量物資和糧食,補充給養,還可以剝削城中的財富來打賞,鼓舞士氣。

這座城池在部隊開拔之後,就是後續物資運輸、部隊集結的重要節點。尤其是區域中心城市,因為它們通常坐落在交通樞紐上,有動員全省、全路、全道糧食、人員、物資、信息的能力,有了這個節點,物資、人員就有了保障。

更重要的是,有了信息的聯絡站,可以和自己的後勤補給部隊、援軍保持聯繫,掌握情報。如果打了敗仗,還可以退回到城池中重新集結、修整,以利再戰,沒有的話,只能在野地裡做流寇了。

所以打下城池是有利的。而打不下來,就很有害。

首先是士氣低落,打不下來就跑,太慫了,士氣容易低落。沒有能夠拿到給養,也沒有辦法入城修養,士兵的疲勞值會大大增加,對後面的戰鬥非常不利。

其次,如果繞過去,那麼就要提防腹背受敵了。會不會城池中的守軍騷擾部隊的後方?會不會派一隊精兵來切斷部隊的後勤補給線?會不會在部隊打了敗仗,撤退途中痛打落水狗?

再次,繞過城池,很可能導致無法掌握後方來的情報,陸續開拔前來集結的部隊,會不會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把這座城池再攻打一遍?會不會遇到守軍的騷擾,被拖住後腿,無法及時前來集結?

最後,這座城池沒攻下來,意味著這座城池還掌握在敵人手裡,前面所說的那些個好處,你沒得到,敵人可是都得到了,裡外裡就是輸了兩城,很不划算。


鍛彰趣義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古代打仗最慘烈的應該就是攻城戰,特別是防守方閉門不戰的時候,進攻方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城內一萬多士兵死守城門,直接把王莽的幾十萬大軍拖到無心戀戰;又比如

黃巢攻打陳州,整整攻打了一年多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厲害的還要數宋朝的“釣魚城之戰”,城內守城兵將整整守了36年,直到南宋滅亡後才棄城自刎!

攻城如此困難,為何不選擇棄城而繞路呢?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三國演義》中的一則故事:

張飛帶兵攻打江州的時候,守將嚴顏死守不降。張飛想到一個辦法,他放出風去,說自己要在晚上抄小路繞城而過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嚴顏耳裡,大喜道:“我算定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過去,須是糧草輜重在後;我截住後路,你如何得過?好無謀匹夫,中我之計!

當天晚上,嚴顏提前做飯,大夥們吃飽飽後開始在小路埋伏。張飛的隊伍如約而至,嚴顏提示要放過先行軍,攻擊後面的糧草後勤。結果在他們發起進攻的時候,後面又來了一大批彪軍,正是張飛本人帶領的主力軍!

嚴顏中計了,被張飛生擒。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繞城而過的代價就是後方糧草輜重會被偷襲攻擊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關於打仗的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很多人認為,古代打仗是把糧草排在前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古代軍隊的陣列,排在最前面的是先鋒兵,他們負責探路,並用“旗語”向後面的戰友傳遞信息。如果亮紅旗,表示前方有危險,要暫停前進;如果亮藍旗,表示前方有很多敵人,不同的旗代表不同的狀況。

糧草輜重是隊伍的重要物資,打仗的時候人要吃糧,馬要吃草,還有一些衣物、鎧甲、弓箭等物品都會安排在這裡。管理糧草輜重的是後勤隊伍,他們一般排在陣列後方,因為經過前方隊伍的清理,後方是最安全的。

打仗的時候如果繞城而過將會如何?

攻城的時候如果棄城而繞路,那麼後方陣列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威脅,這時候如果把糧草輜重安排在陣列中間,前往都安排士兵保護,那麼前方的攻擊力會受影響。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不管哪一方被攻擊都將會是致命打擊!

不過有些時候還是可以選擇繞路的,那就是雙方兵力非常懸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繞城而過。比如昆陽之戰,當時王莽軍有幾十萬,而昆陽守城兵力只有一萬左右,這種情況下就算繞城而過,他們完全可以把糧草輜重安排在隊伍中間,這樣就算城內士兵前來偷襲,也完全有能力對付。

關於古代的攻城戰,大家有什麼觀點或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其實古代打仗和現代打仗除了在技術兵器上的不同之外,在大致戰略方面還是有很多的相似點。

這個點就是攻城略地的問題!

一般情況之下,但凡攻城略地大多是逐城逐地的一一攻取,極少出現繞過當面城池而深入敵方縱深的打法。

但在特別情況之下,也有繞過對面城池而直接深入到敵人縱深的情況。

古代一般在軍隊駐防之地都有城池,這是進行最佳防禦的方式方法,如果有城池的話,在敵我力量非常懸殊的不利狀態下,除非城中糧食吃盡,否則是很難攻下來的。

現代戰爭雖說城池是不存在了,但防禦的一方也同樣會有一個防守要塞,比如說關東軍的虎頭要塞、蘇軍的布良斯克要塞等,現代戰爭和古代戰爭雖說技術裝備是不一樣了,但道理是相同的。

那麼面對敵人的堅固設防,能不能繞過對方的城池或者堅固要塞而直接深入到敵人的縱深進行作戰呢?

應該說,是有這種先例的。

第一,一九四一年的12月6日,在蘇聯的莫斯科會戰中,蘇軍開始進行反攻。

在經過強大的火力準備之後,蘇軍實施進攻行動。

面對著強大的對面之敵,當時的朱可夫元帥發佈瞭如下的命令:…追擊敵人要迅速、以防敵人脫離戰鬥,必須廣泛的使用強大的先遣部隊去奪佔公路交叉點和隘路,並打亂敵軍的行動隊形和戰鬥隊形。

我嚴禁對強固的抵抗中心實施正面進攻,先頭部隊應毫不停頓的繞過它們,把它們留給後續的梯隊去完成。

第二,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作為西線雲南方向的總指揮楊得志司令員,在他的指揮下,我軍避開正面的越軍老街對敵實行縱深穿插打擊。

這一行動的實施,一是減少了部隊進行攻堅的傷亡,二是取得的戰果頗為明顯。

第三,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當時的許多國際軍事專家都會認為美軍進行的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

但沒有想到的是,美軍在擁有強大制空權的情況之下,置其它地方的伊軍於不顧,揮兵直取巴格達。

這樣的戰例還有許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那麼在古代有沒有這樣的戰例呢,還是有的!

在漢匈戰爭中,匈奴一開始大都是避開漢朝正面的城池繞道而行,然後再進入縱深搞偷襲。


這一來是匈奴人的騎兵機動能力強,二者匈奴人也不具備攻堅能力。

其次是魏將鄧艾避開陽平關重地,從陰平小道直下綿竹徑取成都。

但是話又說回來,要完成上述行動是要有一個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必須對正面的敵人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如果說僅僅是軍隊數量上的微弱優勢是不能完成的。

比如說,在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之中,他面對的陳倉可以說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

當時的陳倉太守郝昭深通兵法頗有謀略,而且陳倉的城池也是異常的堅固,諸葛亮是知道這一點的。

誰都知道,諸葛亮善打野戰和火攻,攻堅不僅時效低而且還傷亡大,這是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但是如果要進行北伐,必須一定要攻克陳倉。

那麼如果繞道陳倉能不能行呢,肯定不行!


這不是說並不是不能從陳倉城的一邊繞過去,而是在繞過城池之後就等於諸葛亮自斷了後路。

他的兵力只能對陳倉的魏軍形成暫時性的優勢,卻無法保證在繞過陳倉之後繼續保持戰略優勢。

這就是諸葛亮不得不冒著巨大傷亡的代價,執意要打陳倉城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