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着《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无双杂货铺


最大的败笔是没结尾,团长自杀,迷龙枪毙,阿译内战时自杀。张玉宪和小醉回川终老,董剑回乡后守团长一生。那个湘兵救一日本伤兵回乡,小太爷一生留守南天门。盧师去台后归乡。电视剧没拍完。


一饮忘忧18


《我的团长我的团》小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电视剧在拍摄的时候的确出了些问题;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拍摄结尾,当时剧组因为经费的原因只拍到了第二次南天门战役,后面的剧情一点没有提起。

我想这就是这部剧最大的败笔了,当时《我的团长我的团》曾经一度被禁播,我想如果拍全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按质量他比《亮剑》更胜一筹,如果不是因为涉嫌敏感的原因,这剧的地位要比《亮剑》要高很多。

毕竟抗战没那么爽,抗战很苦很难,而且国军虽有诸多不是,但是后期在抵抗外族侵略的战场上,国军将士没少流血。国军指挥系统虽然腐朽的一匹,但是当时的国军士兵还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毕竟如果没有他们,光靠解放军挑不起大梁来。

电视剧拍摄的时候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阿译枪毙白毛巾的那集,很多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可能看不明白;那个白毛巾(烦了口中的万兽园)一边跑,边上一边喊“日军”,然后龙文章刚想开枪击毙他,烦了就开始说“他是中国人”

,然后镜头一转,该溃兵被阿译一枪击毙;很多人刚开始看都看不明白,但是看完原著就能懂了,原因无他,溃兵的台词喊错了。

原著中该人喊的是“皇军”其实就是给队伍中的日本人提醒,但是在电视剧中一喊“日军”就让很多人都蒙了;不少人甚至以为他是看到了日军,然后阿译杀错了人,其实并不然,这个人是日军的细作,就跟汉奸是一样的。


无双杂货铺


一:刚开始飞机从天上掉下来,除了飞行员死亡,其他无一伤亡,连受伤都没有,好神奇,主演团队都有金钟罩铁布衫护体,飞行员没有!

二:“南天门之战”,就一个树堡,就算钢筋混凝土铸就,就算他足够厚,假如竹内把所有炸弹轮番倾泻到树堡上,就算不把他们炸死,也能把他们震死,偏偏导演不让主内这么做,偏偏让士兵车轮战送人头,就算不炸树堡,有毒气弹吧,把所有毒气弹轮番扔到树堡附近,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挺住!

这是我所不解的地方,但丝毫不影响我对这部戏的喜爱,勾魂的音乐,富含哲理的台词,演员本色的出演,简直是催泪剧!


社科文化工作者


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拖沓,这也是国产剧最致命的问题。团剧中大段大段的台词完全无必要,整部剧压缩成三十集甚至二十集,会好太多。



萧十一澜


本人认为是狗肉,先是这只狗的来历和行为交代不清,再是这狗怎么就一下和炮灰们成朋友了?至少有个过程,比如从南天门下来这些残兵还没到禅达,这狗就早在江边等待它的主人了,甚至在南天门上就隔江相望了,那是早在去缅甸之前就由死啦养的狗,而且狗肉名字是后来炮灰们起的,它有正经狗名,这只狗是应该交代出来历的,或拍这部电视剧时大概出了事,这个狗演员也没训练好,烂尾了。


大侠行走天下之超然


我觉得根本看不下去,我试着看了好几次,就看了两三集就看不下去了,本人是战争迷,好看的不会不看,就是看不下去,而且一个人物都没记住,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想体验下许多人说的好看,我个人认为情节太拖沓,剧中对话太枯燥,不知说的对不?努力了几次都没看下去!唉!


宝马银枪


对不起。我的看法恰好与提问者相左。

电视剧无可挑剔,上面各位已经从对白,细节,演技,节奏等等各方面表扬了,结尾从第二次南天门战役结束而终,有位大神说得好,戛然而止,无尽想象。

小说读过之后,个人感觉自迷龙死后,作者节奏明显加快,特别是阿译北上的战争情节,心里活动以及心里变化交待得有些马虎,有敷衍了事的嫌疑。

这里容我表达一下对作者(导演)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小说作者(导演)言外之意,不屑于表达和歌颂永远的光荣与正确,小说和电视剧均立意于迷龙死亡之前的人性的真实和战争残酷。虽然小说结构有点虎头蛇尾,但这就是现实,作品如果你不体现出思想的正确性,付印出版过审,做梦去吧。兰晓龙的妥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妥协,也是这一代人的生存法则。

最后,如果非得找点所谓败笔,我倒认为是小说电视剧里强行塞入小书虫和和尚的情节,中国远征军滇缅战场,野人山的血肉,干卿何事?


改过去


个人认为电视剧拍到这里才是最好的!原著我除了第一次的时候全部读完,以后又看了很多遍,每次我都不敢看到最后。后面的实在是太压抑,战争的荼毒、信仰的破灭、生活的摧残,还有不辣一条腿也要带着那个人人走回去。这些很多人接受不了,也想不明白!要是拍出来太多的观众接受不了,这样的结局,即使是读过原著的人也会留下一点想象或者说是幻想的空间!如果说要是照败笔的话,我觉得有3点,1、缺少安葬兽医时对各个角色的细致刻画,原著中虽然描写的笔墨不多,但是恰恰通过几段话表明了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互相埋怨、互相悲愤、叹息、哀伤!如果说兽医的死触碰到他们的内心,这段才是坚定他们要做点什么的决心!2、死啦死啦从师部搞来各种物资晚上集合这段。死啦死啦问炮灰团你们要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告诉他们,你们找到了自己的魂,你们决定要做点什么,但是你们要活下来,这就是我能带你们、为你们能做的。3、何书光、张立宪、余治他们内心的转变!小说中从战役开始的何书光的虞师座万岁到他们一起偷看啊译的日记的烦啦的虞师座万岁,代表着大家信仰的转变。最后一个不是败笔的败笔缺少了狗肉,从上南天门开始狗肉可是出了大力的!


穿衣服的稻草人


有败笔?意思是没有手撕鬼子没有裤裆藏雷没有弹弓打飞机所以有败笔?


南宁晴空


团迷一名,因此迷上中国远征军、滇缅印战区、中国正面战场抗战、国民党老兵现状等历史,一个人毫不犹豫去了腾冲、和顺镇,看了相关历史文献、著作十余本,军事和抗战史专家文章上百篇。对那段历史的一切痛惜感慨数年,至今不绝……

《团》剧毫无疑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抗战剧,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做依托,有一群认真做戏的演职人员为保障。它的上映,我个人觉得,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影视艺术作品的质量水准上属上乘之作,更在于民族历史篇章的教化与启迪,使更多的国人知道、了解、尊重、敬仰先烈的牺牲,铭记民族的深重苦难,明白我们不能也不允许再重蹈历史覆辙。

如果说这部剧的“瑕疵”,除了各位团迷朋友们提到的涉及异于原著的方面,就我个人而言,就是中后部分的情节略显拖沓了,不够紧张紧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