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升發陽氣,做好這4點預防感冒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在飲食、起居、情緒調控方面,都應該著眼於一個“升”字,為接下來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春天養不好陽氣,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都會感覺身體乏力,甚至容易生病,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立春升發陽氣,做好這4點預防感冒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這是春季養生的基本原則,中醫養生講究“天人合一”,就是說,人生於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

01

按時睡覺,順著日光早起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

立春升發陽氣,做好這4點預防感冒

這裡的夜臥,指的是晚上11點。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膽經當令,陽氣開始慢慢升發,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凌晨1點到3點,肝經當令,春天主肝、也需養肝,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才能有利於肝膽之氣的升發,陽氣也會隨之而起。

早起,指的是順著日光而起,順應自然的作息規律。現代人可能做不到,但是,至少不要睡到日曬三竿才起來,人體的陽氣從正午開始斂藏,睡懶覺不利於陽氣的升發。

迎著晨間的太陽,可以促使身心從自然界汲取力量,保持一種生氣;春季養成早起的習慣,有助於陽氣、肝氣的舒展。

晨間的煦日與美景,也許,只有自律的人最知道。

02

多與陽光接觸,多感受自然之氣

“廣步於庭,被髮緩形。”

立春升發陽氣,做好這4點預防感冒

✔ 多曬太陽、多活動形體

“被髮”,即“披髮”,古人強調“披髮”,原本的意思是說多在庭院裡休閒、心中無念,放鬆地走走,舒展形體,克服情志上倦懶思眠的狀態。

現在正值疫情時期,建議大家還是多在自家陽臺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看看花兒、看看遠處,找點有意義的事做,不要過分放縱自我、不要坐躺得過多,也不要過分的焦慮與緊張。

保持居室的通風,上午在陽臺曬曬太陽,也有助於陽氣的補充與生長,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居室也建議把窗簾拉開,讓家裡接受一下陽光的溫煦,同時也可以殺殺菌,趕走穢氣。

✔ 春捂保暖

春寒料峭、乍暖乍寒,春天不宜過早去棉衣,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既養陽又收陰。《老老恆言》則認為:“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

03

春天戒怒,減少殺生,養肝為先

“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立春升發陽氣,做好這4點預防感冒

✔ 春勿殺生

春天是各種生物生長、萌動、繁衍活躍的時期,“生而勿殺”,應養生戒殺生,敬畏自然與萬物,也是我們能從這次冠狀病毒的傳染學習到的重要一點。

✔ 春天戒怒,慎防抑鬱

春屬木,與肝相應,春天肝氣需要舒展、疏洩。怒會使氣逆而上,氣逆不順,疾病尤其高發於頭面部,患有高血壓、腦血管病的人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

“怒”是歷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不僅傷肝,還傷心、脾胃等。古人把戒怒放在養生的首位,記得“生氣是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遇到問題不要先著急解決,先把情緒穩定下來,在面對問題,可以減少情緒帶來的誤判。

而抑鬱會使氣結,氣行不暢,陽氣結於體內,不能外達,也會造成人體內外、上下的陰陽失衡,比如常見的胸中、軀體發熱,而又見手腳冰涼的內熱外寒,就是陽氣鬱結引起的。而上面提到的“廣步於庭,被髮緩形”,正是預防春季抑鬱的好辦法。

04

少吃酸收之品,多吃辛甘發散之物

春天宜少食酸收之品。酸味入肝,有收斂之性,少量食用有助於養肝陰,也有利於春天肝氣的舒發。

甘味之品可補益脾氣,避免肝氣太旺傷脾,可適當食用。

辛味發散之品可多吃,辛味發散之品就是我們所說的味道芳香、味道“衝”的食材或藥材,既有利於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洩,也有利於春季的“發陳”,把人體陳積的濁氣、鬱結的陽氣發散、衝開。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個藥食同源的食材:薄荷、生薑、紫蘇。

立春升發陽氣,做好這4點預防感冒

薄荷:味辛,性涼,不僅可以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還可以疏肝解鬱。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後,感覺喉嚨紅腫、幹痛;

風熱感冒,見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或心情鬱悶不暢,胸悶嘆氣的時候,都可以使用薄荷葉泡水、煎水飲用或泡澡。

生薑:味辛,性溫,不僅可以散寒解表、清化寒痰,還可以降逆止嘔、溫胃散寒。

紫蘇葉:味辛,性溫,不僅可以散寒解表,還可以理氣寬中。

生薑與紫蘇,功效相近,也經常成為一對好搭配,淋雨或感受風寒、著涼,見怕冷、怕風、無汗、頭痛、後背僵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

或飲食生冷、吃魚蟹海鮮過多,導致的胃寒、嘔吐,都可以使用生薑或紫蘇葉,也可以結合一起使用,泡水、煎水飲用、做菜或泡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