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呂布時期的張遼,其實在耐心的找尋著方向——張遼(二)

上回我們講述了張遼年輕時在被曹操收到麾下成為大將之前的人生經歷,其實史料上關於這段時間的張遼的記錄確實不多,因此我上一篇用了四個字來概括,就是隨波逐流。


但是如果結合張遼以後的人生髮展,我發現他早期的這段人生經歷對於張遼日後投降曹操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的,可以說張遼早期的人生就是一條通向加入曹操陣營的內心發展之路。為什麼這麼說,那麼我就基於上一篇的客觀史料來為大家主觀推斷一下張遼的心路歷程。


張遼年少時因為武力過人被幷州刺史丁原發現並招到身邊提拔為自己的從事,並且,在大將軍何進籌劃剷除宦官集團時,跟隨丁原應召入京,隨後被大將軍何進派去河北募兵。當張遼任務完成回來時,洛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將軍何進被宦官集團先下手為強,弄丟了腦袋。董卓進京迎回了出逃的少帝,並且總攬朝政大權。更讓張遼驚詫的是,自己的上級老闆丁原竟然被和自己一樣共同跟隨丁原的同僚呂布殺害,而呂布也因此轉而投靠了董卓。


這個變化對於張遼來說可以說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在張遼看來,丁原於自己那是有知遇之恩的,對他呂布應該也是如此,哪想到呂布為了自己的功名和前程,貪圖眼前之利,竟然叛殺了老闆丁原,這完全刷新了張遼對呂布的人設和認知。

跟隨呂布時期的張遼,其實在耐心的找尋著方向——張遼(二)


然而面對這個局面,張遼卻又無能為力。要替丁原報仇嗎?看看對面的對手是董卓和呂布,董卓可以說已經把握了朝政大權,把控了中央朝廷,京城的軍隊幾乎全部由董卓所控制,而他的自身安全,則由武力出眾的呂布所保衛。他呂布不但殺了丁原,還成為了董卓的貼身保鏢。要想替丁原報仇必須先除掉呂布,才有可能殺掉董卓。然而張遼和呂布共事了多年,深知呂布的武藝,自己雖然武藝不錯,但是那也得分跟誰比,真要是跟呂布交上手,別說報仇了,很可能自己的小命也就就此交代了。


想到這裡,張遼忍不住一聲長嘆:“罷了,適逢亂世,丁老闆,我一個小小的從事,也是難以有所作為啊。”


因此,張遼別無他法,只好服從董卓的安排,連帶他在河北征募來的一千多新兵士卒一起,被劃歸到了董卓麾下。


這之後,董卓亂政,逼走了袁紹、袁術兄弟,以及曹操,而且曹操和袁術都是通過逃離京城,不就任董卓安排的官職來表達自己反抗董卓的決心。袁紹、袁術兄弟背景太大,董卓惹不起,只得放任不管,唯獨下令通緝曹操。


從這時候起,曹操便引起了張遼的注意,畢竟袁紹、袁術兄弟的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那可以說是背景深厚,是有著雄厚的資歷和資本和董卓作對的,然而他曹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騎都尉,雖然有個曾經花錢買了個太尉的老爸,但是也早已經下臺沒有實權好多年了。沒有背景和靠山,竟然敢和董卓公開作對,這個曹操可以說是做了他張遼想做而沒敢做的事。於是張遼不由得對曹操是暗挑大指,佩服他的膽識和魄力。


後來曹操和袁紹都加入了由臧洪、張邈等人發起的討董聯盟,這時候的張遼也不是沒動過轉投陣營,離開董卓和呂布前去投奔討董聯盟的心思。但是轉念一想,自己是誰啊?和對面的哪個諸侯都沒交情,甚至連認識都不認識,怎麼投靠?貿然過去能不能收留自己?搞不好還被當成了董卓派去的奸細。罷了,還是繼續關注一下曹操和袁紹到底是何許人也吧。

跟隨呂布時期的張遼,其實在耐心的找尋著方向——張遼(二)


結果討董聯盟當中,只有曹操和孫堅真正的派兵和董卓交戰了,而其他聯盟的參與者包括盟主袁紹在內全都是要藉此機會擺脫朝廷鬧獨立的心態,因此整天就是置酒高會,按兵不動。結果勢單力孤的曹操遇到了董卓手下的猛將徐榮被殺了個全軍覆沒,然而曹操並沒有氣餒,而是去揚州重新徵募了一千多名的新兵,又回到了袁紹身邊。


從這件事,張遼就看出來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差距了,打心底裡讚歎曹操雖然沒有雄厚的實力,但是可以說是當今亂世真正有能力和真心要做大事(治理亂世開闢新時代)的人,而袁紹雖然背景深厚,但是不過是個徒有其表的庸才而已。


然而隨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又是讓張遼大跌眼鏡和目瞪口呆的,那就是司徒王允成功策劃並實施了刺殺董卓的計劃,而成功刺殺董卓的不是別人,正是呂布!


這件事再一次刷新了張遼對呂布的認識,一時間讓張遼有點搞不清楚呂布到底想做什麼了。不管怎麼說,呂布殺了董卓,也算是為丁原報了仇,報仇的事兒,也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張遼搞不清楚到底該拿呂布當作什麼人來看待,反正不能再單純的是殺丁原的仇人那麼簡單了。張遼有點懵。


很快呂布就因刺殺了董卓而被王允封為奮威將軍和溫侯,於是張遼明白了一切,就是其實沒那麼複雜,呂布其實就是為了一己之利,只要對自己有利,他是不會念及任何道義和感情,什麼事都肯做的。


就在此時,張遼因為董卓的被刺,而被劃歸到了呂布麾下。對於這個變化,張遼也是隻能服從安排。


然而王允和呂布的小時代並沒有維持多久,由於王允對董卓留下的西涼軍團處理不得當,逼反了西涼軍團的三個校尉:李傕、郭汜、張濟,後來又外加一個樊稠。這幾個人率領著西涼軍團十萬人攻打長安,並且攻下了長安城,破城的時候,呂布帶著自己的部隊逃出了長安城。在這其中就有張遼。

跟隨呂布時期的張遼,其實在耐心的找尋著方向——張遼(二)


張遼跟著呂布逃離長安,其實也是別無選擇,畢竟時局發展到這個地步,擺在張遼面前的路無非就只有三條:一條是留下來保護不肯逃走的王允,這明擺著是殺身成仁之路,然而王允不是自己的老闆啊,自己為了保護王允而死,到最後王允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是那根蔥;第二條就是留下來加入李榷、郭汜的西涼軍團,然而張遼知道,李傕、郭汜這倆塊料實在是太不夠看了,要不是呂布隊伍中的西蜀士卒們和呂布鬧翻,偷偷打開長安的城門,李傕、郭汜這兩塊料是不可能率領西涼軍團攻破長安城的,相比起第三條路:跟隨呂布一起逃離長安城,張遼寧可選擇繼續跟隨呂布。


也正因為如此,張遼在呂布治下,並沒有得到特別的重用,雖然呂布和張遼相識多年,深知張遼的武藝和能力,但是因為自己殺了丁原的原因,呂布不敢相信張遼是忠心的跟隨自己的。因此,在後來呂布轉戰各地期間,不論是去投奔袁術、張揚還是袁紹,我們在史料中都看不到關於張遼的更多記載,甚至在兗州的曹呂大戰期間也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張遼的身影,這讓我們幾乎忽略了呂布陣營中還有一個張遼的存在。


直到建安二年(197年),才在《張遼傳》中終於有了“張遼升任為北地太守、魯相等職,當時張遼二十八歲。”的記載。


然而在呂布和曹操爭奪兗州期間,張遼雖然身處呂布陣營,但是他更多的是在觀察和進一步瞭解曹操以及曹操陣營中的各路人才。從呂布和張邈偷襲兗州得手,順利的端了曹操的大本營,給曹操留下的僅僅只有三個縣城在堅守,曹操則以少於呂布的兵力抵抗住了呂布的進攻,到後來的戰略相持階段,曹操逐漸緩過氣來,通過重新逐漸蠶食而收回了兗州周邊的地區來恢復元氣,並最終在決戰中以精妙的兵法擊敗了呂布,這一切都在心底裡震撼著張遼。


雖然張遼依然跟隨呂布兵敗逃出了兗州,轉向徐州去投奔了劉備,但是在他的心裡已經清楚而堅定的認識到,曹操才是這亂世的英雄,唯有追隨曹操才是在這個軍閥混戰的時期開闢新時代的希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