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当官,这个禽兽亲手杀妻。最终,他还成了主旋律“英模”

为了当官,这个禽兽亲手杀妻表忠心。最终,他还成了主旋律“英模”!

乔志峰

骂吴起是禽兽,我算是比较客气了,对他更准确的评价是“禽兽不如”。白居易有诗云:“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能够让一位温文尔雅的老诗人发雷霆之怒、脸红脖子粗斥一声“还不如禽兽”,可见这吴起简直是丧尽天良,堪称人渣中的战斗机。

为了当官,这个禽兽亲手杀妻。最终,他还成了主旋律“英模”

其实,吴起最令人发指的,并非白居易所说母亲去世不奔丧、冷血到不讲亲情,而是他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惜亲手将妻子杀掉,以此来向国君表忠心。

吴起是战国时卫国人,算是个“富二代”,“家累万金”、非常有钱。但吴起却不满足于做个富家子,而是官欲熏心,一心一意想当官。他四处投机钻营找门路,削尖了脑袋往官场里钻,钱花了不少,却连官老爷的洗脚水都没喝到,最终落得个倾家荡产、不名一文。理所当然地,他成了十里八乡最著名的败家子,受到乡亲们的耻笑。吴起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大开杀戒,一口气将耻笑过自己或怀疑耻笑过自己的30多人全部杀死,第一次展现出他确实有当官的潜质——心狠手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临逃走时,他还大言不惭地告诉自己的母亲:“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当真是死不悔改,如入魔道。

当时,儒教日渐风光,受到不少诸侯国和达官贵人的追捧。吴起这个杀人犯,立马暴露了投机分子的狡猾本性,他想方设法拜到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摇身一变成了“儒者”,要摇头晃脑讲究“仁义道德”了,堪称莫大的讽刺,不过也倒与儒教“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主体风格颇为契合。只不过,吴起不仅有“一肚子男盗女娼”,更有着杀人如麻的狠厉和满手的鲜血,不像某些儒者那样还要遮遮掩掩、立个牌坊。

不过,好景不长,杀人魔和儒教的蜜月期并未维持多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却并未当回事,连家都没回。儒教尽管虚伪,至少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吴起为人子却不守孝道,这在儒教看来无疑是大逆不道的。曾申为了展示自己卫道士的风采,悍然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将其逐出师门。吴起想必也看透了儒教的虚假本质,知道天天跟一帮酸儒摇头晃脑并非踏上仕途的终南捷径,所以并不留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不要爷,爷还没功夫天天跟你们酸溜溜地子曰诗云充大尾巴狼呢,爷另寻他路去也!

弃儒从兵,是吴起做出的最正确的人生抉择。他这种天生狼心狗肺的狠人、坏人,学不来儒教那遮遮掩掩软刀子杀人的伎俩,还是手起刀落人头咕噜噜满地乱滚来得直接痛快哇。

不久,吴起在鲁国渐渐混出一点声名,很快就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手下踅摸不到像样的将才,觉得吴起打起仗来应该是把好手,想要任用他。但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穆公心存顾忌、犹豫不决。吴起得知情况,毫不犹豫亲手将妻子杀掉,以此表明心迹:自己已经跟齐国划清界限,绝无瓜葛。这份决绝和狠辣,连一代奸雄曹操老鬼也佩服得紧,连连赞叹说:“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为了当官,这个禽兽亲手杀妻。最终,他还成了主旋律“英模”

鲁穆公看中了吴起的这份狠劲儿,任命其为将。吴起果然没让老板失望,将齐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一时间风光无限。不过好景不长,由于他不知收敛,鲁穆公很快便对吴起心生罅隙,免去了吴起的官职。没官当,吴起这种信奉“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的家伙,又怎么受得了,他当即拍拍屁股走人,一溜烟投奔魏国去啦。

在魏国,吴起混得也不错,被魏文侯任命为主将,打了不少胜仗,甚至将不可一世的秦国打得抬不起头来,也就是曹操说的“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再后来,吴起又投奔了楚国,向楚王效忠。有奶便是娘,谁给官当就跟着谁干,说吴起是“三姓家奴”,恐怕连三国吕布也要连连点头、自愧不如的。

吴起嗜杀成性,却曾得到过“爱兵如子”的美名,令人哭笑不得。《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这家伙当将军,倒也没有高高在上,更没有搞特殊化养尊处优,而是跟士卒同甘共苦,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食、从事同样的劳动。在这方面,吴起倒也放得下身段、吃得了劳苦,比同时代和后世大部分花天酒地的军头要强。

为什么当了将军,吴起就判若两人呢?其实,所谓“与士卒分劳苦”者,不过是吴起收买人心、忽悠人为之卖命的小伎俩。《史记》中记载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父子两人从军,吴起将军先用嘴为父亲吸吮脓疮,结果父亲心存感激,打起仗来勇往直前结果丢了性命。现在,吴起又为儿子吸吮脓疮,又怎能不令做母亲的预知到了儿子悲惨的未来,为之大放悲声呢?

吴起写有一本《吴子兵法》,为兵家所推崇,吴起也因此与兵圣孙武齐名,并称“孙吴”,是中国历史上玩弄阴谋诡计的两大名家、两大祖宗。到了唐代,唐玄宗文庙之外另设武庙,用于表彰和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吴起被列入“武庙十哲”。宋代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也包括吴起。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吴起亦赫然在列。能够入武庙享供奉,是官方和统治者最大的肯定和褒奖,堪称主旋律“英模”。吴起这种灭绝人性、毫无底线的屠夫,竟然成了供人景仰的“先进人物”,可见对统治者而言,绝无底线可言,他们喜欢的也绝非仁人君子。他们最需要的,不过是为己所用、看家护院、让咬谁就咬谁的疯狗罢了。

吴起其实也没落下什么好下场。在楚国,他因为变法得罪贵族,楚悼王死后他失去靠山,很多人趁机发动兵变攻击他。他被箭射伤走投无路,干脆跑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拔出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乱臣贼子反叛国家,连大王的尸体也敢伤害!”人家要杀的明明是他,他却给别人扣上一顶叛国的大帽子、将先王的尸体当作挡箭牌,尽管很不要脸,却也十分有效,有人射杀吴起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伤到了楚悼王的尸体,属于重罪,追究起来有70多个家族因此被灭族。临死还拉了如此多的垫背者,吴起也足以傲视群雄了。而吴起本人的尸身,最终也被车裂肢解,连个全尸都没留下,也算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吧。

为了当官,这个禽兽亲手杀妻。最终,他还成了主旋律“英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