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将至,“立春”是什么意思?立春后还会冷吗?

新大风歌


立春的意思,简单明了就是说春天到来了,万物复苏了,天气开始变暖了,万紫千红的时代到来了。

我们都知道立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也是被世人最为看重的一个。

毕竟春天是最为美好的一个时节,人民在骨子里都是喜欢春天的。今天正好是立春,因为今天是2020年的2月4日,今日立春的时间是17点03分。

那么,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

我想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肯定是有不同的说法的。毕竟我们中国太大了,有岭南、江南、中原、还有北方等广大地区。

对于岭南的人来说,立春之后当然不会冷了。

像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区,在立春之后肯定是不会冷的,春天这个时间段,对于他们来说正好是万紫千红的一个重要时节。

所以,春天到来之后,他们就开始享受暖阳的时节了。

对于江南的人来说,立春可能还会有点小冷。但是,这个时候柳树已经抽芽了,万物已经复苏了,花儿也开始盛放了。

在江南立春之后会有明显的感觉,一天会比一天暖的。

事实上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是对于生活在黄河以北的人来说的。也就是所谓的中原人经常用的一个节气。

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来说,立春之后还是会冷的。因为春天的时候,都是要经历一个倒春寒的。

这个时间段可能会在立春之后,还要继续持续一个多月。不过,倒春寒尽管是有点冷,但是,对比于冬天来说,还是要暖和的多的。

在立春之后,随着气温的不断的升高,中原地区的,万物也开始复苏了,树叶也开始变绿了,花儿也开始绽放了。

只不过这些变化,都是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且开始发生的。只有在江南感觉很暖了之后,中原才会感到有明显的暖意。

北方尤其是东北、内蒙古这些地区,在立春之后,还是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的,毕竟这个时候他们生活的地方,还是冰冻三尺的冰天雪地。

不过早春一过,这些地方的人,他们也会感到春天的气息的。总之,立春就是春天到来的时刻,就是气温升高的时刻,就是万物复苏的时刻。

只不过不同的纬度地区,因为气候的不同,他们对立春后带来的变化,也是不尽相同的。

立春是一个暖的开始,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呀。


史学达人


今年是庚子鼠年,有两个立春,第1次的时间为2020年2月4日17:03:12,农历正月十一;第2次为2021年2月3日22:58:39,农历十二月二十二。

什么是立春呢?很多年轻人对它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农民朋友们对立春是非常重视的,在立春那天都是要放鞭炮的,点火的时间准备到分秒,越准时越吉利。可以这么说,对立春的重视程度应该是仅次于除夕。但是除夕是节日,立春是节气。

1、立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根据地球自转与公转规律而定的一个冬天和春天的交界点,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以南的地区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这个时候太阳黄经达315°。立春在24节气中是排在最前面的,它是一年的开始。立,就是开始的意思;春,即指春天。立春后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也是气温回暖和生机萌发的时候来了。立春和其它节气都是以农历记时而言的,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2、立春后还会继续冷吗?

天气冷热交替变化都是正常的、相对的。立春以后还会不会冷?准确的说是还会冷的,尤其是北方地区。立春只是一种古老的农业活动与地球运动相结合记时方式,并不是天气预报。包括南方地区在内的整个区域范围,立春过后还是比较冷。特别是昼夜温差还是很大;并且冷空气活动频繁,也就是“倒春寒”,农作物还是很容易受到冷冻伤害的。乍暖还寒时候,人也要做好保暖和抵御流感的准备。

3、立春农村都有哪些民俗?

立春也叫立春节、岁旦,从秦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特别重视这个节气。农民为了祈祷丰收,也有很多重要的民俗活动,比如拜Shen祭祖、祈祷丰年、接春和农耕典礼仪式。民间参与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场面特别热闹。还有的农村在立春这一天是不理发、不看病的,更不能出口骂人,如果犯了这些忌讳寓意着不吉利。


农纪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排在首位,立春又称打春。立有站起,开始,到来之意,中国历法以立春为春季开始,立春就是春季开始到来。一年分成四季,春夏秋冬,从交立春开始,到交立夏止,这个时段属春季。从公历来看,交立春的日期多在2月4、5两天,特殊时有在3号或6号的,立春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

因为大寒之后便是立春,其中只差15天上下。冬至数九,冷在三四九。大寒在四九内,是一年最冷之时,又是一年最后一个节气,立春不是在五九尾就是六九头,距冬至只四十五上下,还远未出九,所以虽然立春了,代表春季到来了,但还会有冷的时候,而且一旦暖冬,便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大寒不冻,冷到芒种;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所以一般立春后是还会有冷的时候的。

2020庚子鼠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阴历正月十一酉时17点3分,依节气历及干支历法则,立春前还属己亥猪年管属,交立春后才属庚子鼠年管属。立春代表冬天结束,春天的到来,是冬春之间的分界线。


树德汉硕


立春,今年的立春日子在2月4日,还有三天就要立春了,立春在一年之中它在首位,就说马上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但是到立春这个日子,也不能说是天气不冷了,有句老话说得好,立春不要太欢气,还有四十天冷天气,说明冷天气的还在继续,春天更加应该保暖,因为有个民间俗语,春风入骨之说。

在立春以后,在我们北方照样寒冷,跟冬天基本不分上下,早晚温差大,白天还是阳光充足,晚上照旧寒冷无比,这些都是春天的征兆,尤其今年是暖冬,这就造成倒春寒的开始,也许倒春寒还得继续,50天之后,基本进入春天了,这个时候开如大地复苏,曲麻菜露出嫩芽,春天正式开始。

要知道这种立春之后的寒冷天气,对于农民种植的庄稼小麦,起到一个不好的影响,会造成冻害,所以说农民要起早做准备,防止倒春寒的到来,对庄稼造成冻害,尤其在小麦,在地头上遮上挡风的塑料,躲开这个倒春寒的时间,做这些防寒措施,对小麦产量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个必须做到的事情。

如果再等上50天以后,正式进入春天,春暖花开季节,但是人们也得注意防寒,因为我们北方是照样冷的,但冷的程度,跟冬天比温暖多了,终于熬过寒冷的冬天,也是好日子开始了。


三农刚子


今天是2020年的2月2号,也是农历的大年正月初9,后天就是农历的正月十一,是立春节气。而且今年有两个立春节气,还有一个是在阳历2021年的2月3日,也就是农历腊月的22号,所以说2020年是个难得的双春年。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春夏秋冬“四立节”之一,象征着春天的开始,那么立春后还会冷吗?

在我们胶东半岛农村,立春后并不是意味着进入春暖花开的季节,乍暖还寒的倒春寒,是时有发生的。过去经常听母亲唠叨:脱棉衣不要脱得太早,清明节还时时断雪不断雪。小孩子脱棉衣太早了,容易感冒。

立春也是四季更替交换的重要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是在过去,还没有现在的日历之类的先进记载,农村的老人总是掰着手指头,计算哪一天是立春节气。记得奶奶是这方面的专家,哪一天是立春,哪一天是入伏,哪一天是秋分,哪一天是冬至,总是朗朗上口。并且哪个特殊的日期,有什么特殊的讲究,总是在心里滚瓜烂熟。



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立春节气,是在哪年哪月哪日的什么时辰,奶奶也会说得分秒不差。不过在奶奶的人生字典里,立春就是“打春”,并且嘱咐“打春”的这个吉时良辰里,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娘家。即使有特殊情况回娘家,也要在这个时辰出去躲躲,其实这是过去封建迷信的说法,认为在这样的重要节气,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应该在娘家出现。认为反常必有古怪,会影响娘家的时运。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接受现代思想教育,出嫁女儿在娘家常住是常有的事,并没有这么多落后想法。

总之,立春节气将至,“立春”在农村老百姓的眼里,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隆重,是春夏秋冬四季之首,是大自然发出要修整土地,播种入土的信号,是庄稼进入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模式的开始。立春之后的天气,对于我们胶东半岛农村来说,时冷时热是经常发生的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尤其近几年的气候,该冷的时候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每年的农历二月杏花盛开的季节,来场倒春寒,几乎每年都有发生,老百姓通过调整管理模式或者其它方式,来预防或者减轻倒春寒的发生。


我是家在南乡,谢谢您的关注,希望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家在南乡


立春的意思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

“立”的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站立了起来,引申为“确立、建立、设立”等。

“春”字,《殷墟甲骨文引论》解释这个字时说:“从林、从草、从日、从屯,屯标声。象意字,象日照春阳,草木丛生。本义是春天。《说文》:‘春,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屯声。’” 象征着太阳升起,春回大地,万物萌生,人们开始播种了,小草开始准备艰难的破土而出。

立春后还会冷吗?

今年立春后,大概率还是会冷的,而且很有可能有倒春寒现象。

首先俗话说“春寒料峭”,虽然立春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春天已经来到了。春天,气候学的标准来说,要连续5日平均气温在10℃。北回归线的岭南地区,比如广西桂林江赣地区气温应该可以达到,但北方就达不到这个标准了,北方各地仍然处于寒冬之中,冷暖空气活跃。

2020年农历闰四月,全年达到384天,一年首尾“立春”,也就是“双春年”。俗话“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双春的话,那么当年的冬天会是暖冬。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也是一个暖冬,意味着今年春天冷气流的活跃便会很频繁。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概率为80%,这些都意味着倒春寒的出现概率比较大。

祈福

人们不太喜欢无春,但对于立春有着独特的喜好,鼠年双立春,更是是“好事成双”的意头。所以不管冷或者不冷,天机已经改变,愿宇宙好生之德,护佑我中华土地,让灾难尽快过去!


易生说


今年鼠年,鼠年有俩立春日,第一个是农历正月十一日,也就是说再过三天是今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了,正月一个立春日,腊月二十二是第二个立春。

那么立春是什么意思呢,单从字面来看意思很明显:立春是春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天气要开始转暖,万物开始复苏生长的意思。也就是说冬天结束了,春天来了。

那么立春以后是不是天气就会一点一点变温暖?不会再冷了吗?我们看到春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温暖,但并不是立春以后天气马上开始变温暖,比如我们北方有句话是说立春两个月后的清明节天气的:清明断雪不断雪。意思是说过清明的时候还有可能飘着雪花。

就如同立冬之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就冷下来一样,需要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有时候会出现反常天气,比如去年冬天,整个冬天就没冷过,就连三九、四九最该冷的冬天都没能冷,所以春天和冬天一样,也会推迟暖日子,更有可能暖着暖着突然画风突变:来个让人们措手不及的倒春寒。


好像前年春天,天气温暖到了一定的程度,温暖到苹果树顶着了柔嫩的花朵,却突然间寒流来袭,硬生生的把苹果花骨朵给冻蔫了,给我们果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前年冬天还有去年春天苹果价格一不登天,高到很多人吃不起的地步。

所以根据往年的经验,虽然再过三天就是今年的立春节气了,虽然我们现在特别期盼天气赶紧暖和起来,正好新型病毒惧怕高温,但我们一定要随时随刻准备着预防倒春寒,去年冬天暖冬更会让气候出现异常,今年春天春脖长,我们一定要防备好天气变冷,减少倒春寒带来的损害。

即便是按照数九日来说,现在也不该是暖和的时候,今天是五九第六天,立春时正好在六九,而九九尽是农历二月十八日,也就是说九九结束还需要一个月零十天,只要在九里都有可能会冷,农村有经验的老农们说了:九九杀一阵。就是空气要冷如刀子的意思。


三天后立春,立春后天气不一定就是一点一点暖和起来,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


悠然见东山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今天是正月初八,也是2020年的2月1日,马上就要到立春的节气了,今年的2月4日是立春的节气,立春是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的节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立春的节气到了后,就是代表着春天的开始,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到来了,春天来了之后也是告别寒冷的冬季,春天也是农耕的开始,农民认为这个时候也是作物开始生长的季节。

立春也是咱们常说的打春,立春之后,天气变得暖和起来之后,白天的时间相比在冬季的时候就有所变化了,立春之后白天的时间开始慢慢的变长了,夜晚的时间就变的会更短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的算法也是从干支历岁始,对于立春的算法也是和北斗七星有着密切的关系,立春之后,天气变暖,雨水也会变的更多,此时在春天也是一个黄金的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也是在这个时候。

立春的节气到来后,今年的立春时间是2020年02月04日17:03:12,农历正月十一。在立春后的第一个节气就是雨水,雨水也是增多了,然后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来热,从暖到冷也是开始一年四季的循环,那么对于在立春之后天气是不是变的更暖和了呢?

对此,农村的老人说了,立春之后是春天的开始,此时的天气还是会比较冷的,因为春天的天气是乍暖还凉的天气,并没有所说的春天是特别的温暖,尤其是在春天如果遇上寒流的话,那么天气还是和冬季的天气差不多。

对于立春之后,天气还是会冷的,因为立春的时候十五天还有三候,每五天是一个候,要说立春以后真正能暖和起来的话,基本上要在等上一个月的时间,农村老人认为,在惊蛰的前后才是真正的暖和,所以在立春之后,温度差异不是很大,还有可能遇到倒春寒的天气,如果在立春遇到倒春寒的天气,那么很可能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有所影响,对于人们来说,立春之后也是不能掉以轻心,注意保暖,也要注意“春捂秋冻”,对于在立春后的天气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零上的温度,天气比较晴朗,所以说还是比较温暖的。


三农堂广讯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一年四季中新一年的开始,预示着天气开始转暖。今年的“立春”是2月4日,其实每年的“立春”日都是在2月上旬,每年的“立春”日期后不会相差太多,也就是1——2天,明年2021年的春天是2021年2月3日,而明年的“除夕”是2月11日,也就是说,在农历2020年的一年之内要经历2个“立春”节气,也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一年打俩春”,也叫“双春年”,这种情况也是经常会发生的,有时候还会赶上农历年的一年在没有“立春”节气,这种情况被老百姓称为“寡妇年”。这些都是历法知识,我就不去说了。

无论“立春”节气在“除夕”以前还是以后,按照正常情况下,过了“立春”天气肯定是逐渐变暖了,即使是偶尔有冷空气活动,也是短暂的,总不会比“三九天”还冷的。

在我们东北大兴安岭南麓,“立春”以后天气总体来说是温度回升的,只是速度有些慢。“立春”以后,我们东北地区的刮风天气会多一些,经常在外面活动的人要注意保暖,在这“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里特别容易发生耳朵和手足的冻伤,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立春”以后天气不会再寒冷,万物开始复苏,不像我们北方虽然节气到了“立春”,温度同南方比相差太远了。


草原话三农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又被称为立春节、正月节、岁节。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春天的意思,代表着温暖和生长。2020年的立春日是阳历2020年2月4日,阴历正月十一,星期二。

立春节气,万物复苏的开始,虽然2020年的这个春节让我们国人过的不平凡,但这几天天气一直都很暖和,气温回升的很快,特别是今天,春风都带上了阳光的味道,很喜欢。相信立春后快速回升的气温,与我们期盼着不用带口罩就能走上街头繁华与共的日子不远了。借此万物复苏伊始的节气,让我们齐心协力一起为疫区人民加油共度难关!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做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首相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立春一到,白昼长,太阳暖,农民们就要盘算全年的农业生产大事了。老人认为,立代表着开始,而春有温暖、生长的含义,是大自然发出万物要在温暖的气候中复苏的信号,要开始进入了快速生长阶段的意思,立春更代表着四季更替的开始。那么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

虽然立春节气代表着温暖天气的开始,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在立春以后天气会开始变得暖和起来。我国的北方很多地区在立春以后天气依然会很寒冷,一直要等到谷雨节气前后天气才会真的变得暖和起来。我们不乏经常会听到身边的老人到了立春节气时会唠叨着说 “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这句话的其意思就是很明显的在来告诉我们,在立春后天气并不会马上变得暖和起来,而是要再等四十天的时间,天气才会真正的变得暖和起来,风和日丽的天气才会真正的来到我们的身边。大家都知道,农谚是古人长期的经验总结,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在农嫂的家乡胶东农村,这几天的温度比较高,特别是中午时分的最高温度都有十几度,老人们都说有点不正常,热过了头了,一定会出现“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的现象。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这是一句预示倒春寒的农谚,意思就是说,如果立春日这一天或者立春前后几天的温度比较高的话,天气极有可能在立春之后发生转变,极有可能有倒春寒的现象出现。其实,我们农民是极不愿意看到有倒春寒的现象出现的,春后出现倒春寒是对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此时农作物已经进入到快速生长阶段,突然遭遇强降温天气,会将已经发芽开花的农作物冻害或冻伤,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严重时还会大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所以,在此,农嫂友情提醒大家,虽然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但立春过后,天气只是开始逐渐回暖,并不是一下子就会暖和,它是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这期间还会时不时的有冷空气的到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另外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防倒春寒的出现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