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商鞅的“驭民五术”?

用户91854301269


战国时期的商鞅在《商君书》中提到了他的驭民五术,分别是:壹、弱、疲、辱、贫。



这五个字在文言文中全是动词,因此驭民五术可以说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和贫民。

一般来说,文言文都过于简洁。单单从字面上来看,“弱”,“疲”,“辱”,“贫”都不是什么好词。

似乎将平民百姓作为权力者的对立面,并且对其进行压制。虽然这样说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有些不够民主,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

为了更好的评价商鞅的驭民五术,接下来我们将仔细理解这五术的具体意思。

第一,壹民。直译即为使百姓统一,是有关权利的统一思想。

比如,都说现在的世界主题为和平与发展,要想能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社会稳定,世界和平。


同理,君主制下的社会就必须保证平民百姓的和谐统一。如若百姓内部出现矛盾,那完了,今天一部分人去打另外一部分人,明天,被打的这波人又回去报仇。

长此以往,说不定地也没人种地了,鸡牛羊也没人养了,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发展起来。因此一统天下,稳定民心确实是重要的。

第二,弱民,目的是使国强民弱。众所周知,古代王朝更迭大多是强者不满继而揭竿而起,经过诸多斗争,最后胜者为王。

而许多反抗者在翻身为主后通常最忌讳的就是身边那些比他优秀的人,因此历史上总会出现开国功臣被杀或者不受重用的例子。

再者,通常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主才是这天下的老大,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

“受百姓爱戴”这个美誉可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君王不是傻子,为了得到百姓的拥护,自然不会允许任何人有资格和他一样受百姓喜欢。


国强民弱,为的就是让百姓没有武力与统治者抗衡,也没有除了君王以外的其他能够领导百姓的人存在。

第三,疲民。很简单,“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吃香的,因此统治者必然会忌讳百姓拉帮结派,形成群体力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统治者会想出许多点子,“疲民”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他们没有空去想这些抱团的事,上面会主动给老百姓找事做,让他们疲于奔命,没有心思想别的东西。或许换一个角度想,古代的征兵和徭役在某些方面也有这种作用。

第四,辱民。这一点更加厉害,很明显已经不满足于外在的打击,而是精神领域的全方位碾压。

事实上这一点存在于古代有关地位等级的各项礼仪规范中。由于尊卑等级观念的存在,地位卑下者遇见地位尊贵的人总是会百般贬低自己抬高对方,甚至认为自己的性命远不如尊贵者一笑一怒重要。


因此古装大戏中总会出现这样一幕,主子在生气,下人跪在地上磕头,说:“要打要杀全凭主子决定,只希望您不要动怒伤了贵体”。

真真是全方位打压奴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一来,无权无势无地位的百姓自然只会毫无怨言地被使唤。

第五,贫民。这个方法可够狠的,只确保百姓能够满足生活之必需,不被饿死就行了。人穷志短,如果连吃的住的都没办法解决还怎么想其他的事情。

百姓贫穷,帝王富有,由于百姓被驯服得几乎承认了自己低下的地位,因此这样巨大的贫富差距更多的只会让百姓对君主表露忠心,祈求赏赐。

君王得到了拥护,百姓得到了赏赐,双方心安理得并努力保持这个状态,除非有人打破这个平衡,否则这个情况必然会一直延续。

老早的时候孔子就说过,“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用水中的船来比作君主,载船的水比喻老百姓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船固然能够凌驾于水面之上,借着风力和水的浮力扬帆起航,去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但是终究不能没有水的浮力的支持。

商鞅的驭民五术十分准确的抓住了百姓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巩固统治,君王势必要牢牢抓住民心。百姓对于君王正如载舟之水,而君王自然也是成也“百姓”,败也“百姓”。


史之策


商鞅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恶棍之一!商鞅编著的《商君书》,是天下第一禁书,只有历代君王才能阅读,并教授太子。其中的驭民五术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壹民:统一思想;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辱民:无自尊自信;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在恐惧中;

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

五者若都不灵,杀之!


大陆大陆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商鞅的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壹民:统一民众思想,换句话说,奴役民众的思想,让民众心甘情愿为皇帝驱使。

弱民:好理解,强大了不好控制,弱化你的力量,不仅能更好的控制你,还能让你离不开我,主动依附我。

疲民:让你天天脚不沾地,忙活完自己的事就去忙我的事,让你没工夫想其它事。

辱民:彻底打掉你的自尊心,没了自尊,就没有反抗的心思,让你终日被恐惧笼罩,提心吊胆,打压你的胆气,你就更不敢反抗我了。

贫民:中国古代历来造反起事的都是吃饱了没事干,比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都属于诸侯王吃饱了没事干瞎琢磨搞的事,又比如秦末农民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军,唐末黄巢,元末红巾军,明末李自成。都是属于老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了,吃口饭都成奢望了。



所以不能让你太富,有钱了解决了吃穿,就容易动歪心思。也不能让你一口饭吃不上。就得让你每天为吃喝忙碌有活下去的希望,但仅仅是活下去。

商君的驭民五术,基本贯彻了整个封建时期,是整个封建时期的驭民宝典。但是为什么封建时期频繁爆发农民起义,恰恰也是因为这驭民五术。忍无可忍就无绪再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被压迫到一无所有的时候,剩下的唯一一跳路就是拼命了。


守仁读仁


商鞅驭民五术。是稳定独裁政权的有利工具。但与现代世界文明,追求民主,自由,人权,是背道而驰的。


毛孑4


商殃的驭民五术,与蠕狗们的三六九等,都是历朝君王的左右手!是民主,法制,平等的阻力。是伸向华夏人民的黑手。在世界人权,民主极度广泛的世界里,还有那些妖孽在暗中操控,鼓吹,实在是华夏民众实实在在的悲剧!强国只有富民,藏富于民,把整个国家的财富,只藏在极少数者手里,是何等的讽刺?


古医探秘


商鞅的弱民术就是要将民众改造成贫穷、懦弱、愚昧和毫无尊严的奴隶,他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和人格上全面剥夺民众的自由和权利。

首先来看他的壹民术,商鞅通过政策手段将所有人改造成耕战之民,将所有人的思想统一为流氓模式,人为地将社会改造为丛林世界。

再来看愚民术,商鞅认为只要不让民众读书,他们就不会讲仁义道德,更不会有信仰,当然也不会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了,让他们只相信暴力和拳头才能解决问题。

再来看贫民术,商鞅认为只有国家垄断一切社会资源,民众才会听话,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有饭吃,所以国家要用苛捐杂税将民众掠夺一空,最好连隔宿之粮都没有,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做奴才了。

再来看疲民术,商鞅不让任何人有安全感,他通过各种运动将富人变穷,让穷人变富,反复折腾,让所有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如此,民众就不得不仰权力的鼻息了。

最后来看辱民术,商鞅认为民辱,则贵爵,他设计各种肉刑,让犯法者带有明显的特征,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犯罪者,而是要制造恐怖气芬,让所有人都畏惧权力,如此,民众就会越来越懦弱。

商鞅的思想一直是专制者统治民众的利器,这就是清末的民众为什么既愚昧,软弱,贫穷,又毫无尊严的原因。阿Q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专制者改造而成的。


沉醉的文人


其实就是法西斯专制,咱中国传统的知识份子很奇葩,他们以能够辅佐一个君王成就一番霸业为梦寐以求的理想,他们不惜自己身披枷锁屈膝跪地,不惜对天下万民敲骨吸髓荼毒生灵,可悲的是中国历来都不缺这样甘为君王犬奴作法自毙的人才!


高高不可沉默


商鞅最后被车裂而亡,商鞅驭民五术,说白了就是把老百姓当傻瓜和奴隶!愚弄老百姓,越是把商鞅五术发挥好朝代,统治者就越是心虚的!在过去信息不对称,商鞅五术可能有用,把百姓所有东西都掠夺了,让其做顺民和奴隶!但是百姓就落了一条命的时候,就只能拼命,纵观历史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太平天国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衣食不饱的民众无法教化!过去统治者严厉酷刑,甚至诛灭十族都没有挡住历史的进程!失去民心的统治者覆灭是早晚的事!纵观世界越是民主的国家地区,其科学经济越发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鲤小龙


奴民五术一直在用,所以不断的亡国,百姓对前朝只有痛恨,所以从古到今从没有一个亡国后还能翻身的!


净世尊者


《商君书》中记载,驭民五术

①统一思想

②国强民弱,弱民

③疲民

④辱民

⑤贫民

若5条都没效果,就是杀民。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治国精英运用智慧手段,引导国民思想,增加治国凝聚力,向心力国家才能强大。商鞅变法也是处于历史转折期,群雄逐鹿,受六国思想教化,国民没有统一思想,一盘散沙,商鞅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是政治智慧,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统一国民思想,国家才能强大。

致于说疲民,贫民把财富聚集到国家手中,从宏观上统一分配,现在来看似乎手段强暴些,当时秦国并不强大,国库空虚,国家如何征战?从大局来讲是对的。事实上商鞅变法后让秦国强大了,他的变法是对的,国家不强大,处于战乱中的百姓在铁蹄下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任何时代,国家都需要有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促进社会的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治者智慧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先进,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