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開綜合實力被武漢大學全面碾壓,百年南開是否已經沒落?

用戶68839978


武漢大學的確實力強勁,南開大學的確發展乏力,但是要說武漢大學全面碾壓南開大學,我覺得還是不符合事實的,畢竟南開大學有它的優勢學科。其實,我們不必總是刻意地去比較兩所大學,所謂百花齊放,各佔芬芳,它們有各自的特長。我們不妨藉此文來了解一下這兩所大學的實力。

一、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數量

武漢大學10個: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南開大學5個: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在雙一流評選中,武漢大學的一流學科數量的確遠超南開大學,而且學科分佈很廣,在這方面南開大學的確遜色不少。

二、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武漢大學5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測繪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生物學、理論經濟學。

南開大學6個:光學工程、化學、數學、歷史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數量,南開大學多一個,理論經濟學兩所大學都有,其他學科是各有側重。

三、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

武漢大學:4個A+(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4個A(法學、生物學、軟件工程、公共管理),11個A-(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工商管理)。另外還有10B+、12B、4B-、4C+、2C.

南開大學:4個A(理論經濟學、數學、化學、統計學、工商管理),9個A-(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另外還有9B+、6B、3B-、1C、2C-。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來看,南開大學表現的確不好,作為知名985大學,竟然沒有一個A+學科,連經濟學、數學、歷史學、材料等優勢學科都沒有入選。而武漢大學則收穫滿滿,無論在數量還是等級上都超過了南開大學。這也是很多人覺得南開大學是“沒落的貴族”的原因之一吧。

四、國家級特色專業

武漢大學28個:國際經濟與貿易、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歷史學、物理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法語、法學、新聞學、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軟件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口腔醫學、哲學、漢語言文學、化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圖書館學、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經濟學、生物技術。

南開大學18個: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物理學、環境科學、生物技術、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歷史學、中國語言文學類、英語、政治學與行政學、哲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數量,武漢大學明顯也超出了南開大學。

通過上面幾個方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南開大學除了在國家重點學科方面和武漢大學不相上下之外,其他方面均不如武漢大學。但是南開大學有很多專業在全國依然是響噹噹的,比如化學生物學、分子科學與工程、經濟學、歷史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等。

很多人厭煩武漢大學的“高調”,戲稱它為“武大吹”,可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南開大學近年來的發展的確不盡如人意。當然,我們相信百年南開,歷經過無數的風雨坎坷,必然也會奮起直追,為國育人,再創輝煌。今年南開大學要舉行百年校慶活動,讓我們一起禮讚巍巍南開100年不平凡的光輝歷程,期冀新百年新南開的嶄新篇章。


道道快談


關於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一些東西,因為:

南開大學,已經淪落到可以被武漢大學來做比較了。

我考大學的時候,心裡最牛逼的大學,只有三所:清華、北大、南開。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夠,敬而遠之,但是深深地敬,一點也不含糊。

到了現在,南開大學,已經與清北拉開了距離,這一點,南開是需要重視的,儘管清北就是清北,但是南開還是南開嗎?

比較武大和南開,意義不是很大。

倒不如我之前拿武大與開封大學做比較,至少可以博人一笑。

之前說過,南開與天大,兩所國內二流大學(對不起,我分類的一流大學,只有清北)緊鄰,在大學兼併合併大潮中,各自獨立著,已經是難能可貴。

同樣作為二流大學的武大,這些年合併著,進步著,也屬於難能可貴吧。

浩瀚的東湖環繞著武大,櫻花芬芳綻放。

靜謐的馬蹄湖居於南大,荷花靜靜地開。

南開需要進一步提高自己,再向國內一流進軍。

儘管困難重重,南開大學的歷史,還是一部生動的自強不息且鐵骨錚錚的歷史,僅憑一點,抗戰時期,南開沒出過一個漢奸,就足見這所大學的可貴之處。

允公允能,不管怎樣,南開恢復到昔日的榮光,應該是諸多粉南開或者曾經粉南開的人的願望。

加油,南開大學。

同樣地,加油,武漢大學。


關注行學組,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行學組


我上大學的時候,去南開大學玩過,還蹭住過南開的宿舍,對南開印象很好。去年去天津玩,順便又去了趟南開大學,故地重遊一把。讓我吃驚的是,南開校園變化不大,可以說是毫無變化。


這個太讓人吃驚了。本世紀以來,全國上下變化都很大,尤其大學,轟轟烈烈,紅紅火火,合併其他大學,學校造新房子,整修環境。為什麼南開沒什麼變化呢?天津的市容變化也比南開大,海河旁邊的變化尤其大。


但南開綜合實力是不是被武漢大學全面碾壓,百年南開是否已經沒落了呢?這句話還要再仔細討論一下。

曾經有一段時間,建國後,南開名聲很大,叫“清北復開”,南開在全國排在清北之後的第二檔次,相當於現在的TOP3。但這個口碑,我覺得有虛的成分。南開是首任總理的母校,那句“我是愛南開的”,全國聞名,南開或多或少借了這個勢。


在民國時期,南開一直是個私立大學,私立大學一般都比不了國立大學,因為辦學經費不足。但在抗日時期,清華、北大和南開西遷到雲南,組建了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一所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雖說,南開在裡面不是主要角色,但還是沾了點光。抗日結束後,西南聯合大學解散,三所學校各自迴歸原址,南開從私立則變為國立。

因此,我認為,在建國初期,南開的實力並不能跟一些老牌名校比,比如,交通大學、浙大、武大等。


那麼在建國後,本世紀之初呢?


建國後,幾乎每個學校都被捲入院系調整的運動中,浙大、武大等元氣大傷。南開也受了影響,實力最強的工科去了天津大學,甚至把自己的校園都讓了一部分跟天大。天大的化工排全國第一,其實是南開的底子。南開的化學也很厲害,因為天大的化工是從南開過去的,南開在自己的化學系留了一部分人。

雖然南開拆掉了工、農和商,但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南開在國內很早就開設了財經學院。經濟學是現在南開的王牌專業,在那時更是獨領風騷,很多專家學者在國內很有影響力。那時的南開不是真正的TOP3,也是這一層次的大學。


但後來南開確實衰落了,除了少量的幾個專業,數學、統計學、化學、經濟學,還保持在前5%,其他都落後了。我想原因有這幾個方面。

1. 地域的原因


天津是直轄市之一,京津滬,在很長時間內,天津的GDP在全國排第三。但改開之後,天津被多個城市超過,廣州、深圳。天津常年的GDP增速在國內倒數,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北京增長極快,又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周邊人才的吸引力超強。天津跟北京的高鐵只需要半個小時,一流人才先到北京,沒辦法了才去天津。學生也是,一般先到北京,再考慮天津。所以,南開的師資和學生水平都在下降。


另外,由於天津的經濟不景氣,它對大學的支持力度就不會很大。而且因為南開不屬於市屬高校,在財政上天津不會對南開傾斜,天津更願意支持自己的市屬高校。這個一正一反差別很大,國內現在有幾所地方性的高校發展極為迅速,跟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像蘇州大學、寧波大學、深圳大學等。

2. 小但不精

在高校合併浪潮中,南開合併了兩個小學校,天津對外貿易學院和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南開曾經想和天大合併,但沒有談成,也沒有合併一個醫學院。因此,南開只是一個文、理大學。文、理都不是很好就業的學科,要招到好學生就很困難。


而反觀武大,它合併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使得自己在工科、醫科方面實力加強了不少。四川大學也是如此,合併的一個工科學校和一個醫科學校,讓自己的工、醫都得到了加強。川大最近排名很好,跟合併進一個醫學院很有關係。文、理方面好專業不多,相對而言,工科和醫科才是好專業,才能吸引學生。


中科大在合併浪潮中,也沒怎麼合併大學,它是以物理建校,而且堅持了這個原則,整個學校對物理極為重視,社會上也極為認可,它基本做到了小而精。但南開並沒有堅持它的化學或者經濟學,所以不夠精。


即便是中科大,學校小了,還是有點吃虧。畢竟人少,不容易刷論文,不容易有知名校友冒出,在社會上聲音也小。

3. 文理大學在衰退


現在不單單是南開,好多文、理的綜合性大學都在衰退,像復旦現在的勢頭就不如上交大。原因就是文科和理科不僅不好招學生,自己搞研究也難,因為經費少,不容易出成果。工科學校現在發展的勢頭普遍好於文、理綜合的學校,因為容易要到經費,也好招學生,容易出成果。


4. 辦學經費


學校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跟辦學經費多少有關係。南開在2019年,辦學經費預算是66.4億元,比第10位的武大少40億。用於科研的經費只有16.84億,排在第53位,比很多很多西部的高校都要少。


總結


10月17日,南開百年校慶。南開校長說,希望南開要恢復到“清北復開”時的地位。願望很好,大話也好說,但要幹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才行啊。南開要擺脫頹勢,奮力追趕,難度不小。


祝福南開!


五道口的顏學姐


親身經歷,發到這裡不想印證什麼,只是碰巧看到武大想起一段往事,覺得有意思,供大家一笑。

06年春,我凌晨五點多起床坐京津城際赴京參加北展的招聘會,人山人海。有一家事業單位好像是當時鐵道部直屬的招經濟學碩士,大家排隊遞交簡歷和招聘人員簡單溝通。我前面就是一個武大的,輪到他時招聘大媽看了一眼他的簡歷就給扔了回來,正在這哥們一臉疑惑的時候,大媽來了句,我們只招重點大學的碩士。這哥們的臉立馬從疑惑變成不可思議,難道武大不算重點大學?跟大媽理論。大媽也不含糊,抖著手裡的簡歷,你看看這些簡歷,都是人大,北師大,還有北大的。一邊理論一邊招呼我過去,看了一眼我的簡歷衝那哥們補充了一句,還有南開的。等我離開時,那哥們還在那忿忿的跟大媽矯情,很搞笑的樣子。


胖子190692068


武漢大學和南開大學的綜合實力相比,哪一個大學強?許多人承認武漢大學確實比南開大學的實力強,但是卻認為武漢大學綜合實力是合併出來的,果真如此嗎?

內行人都知道,武大和南開都是老牌文理綜合性大學,武漢大學的文科和理科是大學合併前老武漢大學的根底,只要比較一下武大和南開文科和理的強弱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學科評估大學文科排名

學科評估大學理科排名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武漢大學都是前10名的存在,合併後的武漢大學學科評估共有4個A+學科,其中3個就是老武漢大學的文理學科,試問:南開大學有一個文科或者理科的A+學科嗎嗎?這種武大通過合併綜合實力才超過南開的說法不是不攻自破了嗎?

有人用隻言片語矇蔽觀眾,不全面考察學科評估,用某一個單項或者某一個等級進行對比,難以服人。例如 ,只是比較某一學科 ,不比較所有學科。只是比較A類學科,不比較A+和A-學科,藉以掩人耳目,真是荒謬絕論!連一個A+學科都沒有的南開,在985大學中大概不多吧!為什麼有人要剔除A+學科。單獨拿出A學科進行比較呢?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真是何等地用心良苦啊!

我們不妨再看看合併前的大學排名吧!

其中包括了科研和論文,那些胡說什麼“比起科研和論文武大比南開差遠了”的說法,不是胡說八道又是什麼?

我們再看看人才培養吧!


雖然南開大學人才培養有可圈可點之處 ,但是武漢大學還是略強於南開大學!

且看當今大學排名



那些強詞奪理沒有任何證據的不實之詞可以休矣!

當然,在這裡並不是說南開大學一無是處,南開大學是我國老牌名牌大學,某些方面仍然有值得武漢大學學習的地方,這裡只是想澄清某些事實罷了!從綜合實力對比,武漢大學肯定略勝一籌 ,但是談不上什麼碾壓!希望武大南開攜手並肩吧!


亭亭玉立104648451


我是南開畢業的,也是天津人,這個現象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說被誰超過,只是說南開在全國高校的位置下滑是不爭的事實。我說說我的看法,敬請指正:

我覺得現在的南開沒有了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做學問精神,沒有科研成果,竟然沒有一項A+學科。想當年,上世紀90年代,南開的經研成果影響著中國總體宏觀政策的制定,對中國市場經濟的確立起到了關鍵作用。而現在的南開,好像丟掉了之前的南開精神,被市場經濟所同化,過分強調經濟效益。正如總理那句名言“我是愛南開的”後面那句話~可是我看現在的南開趨向,是非要自絕於社會不可了。


69170676


南開弔打武大吹

無論是財經,還是數理化

數理化,南開第五,吉大第七,武大唄第十。財經,南開第五,武大吹不入流。

論學科精度,南開第二檔前沿,武大吹第三檔。

武大吹只能吹吹規模!

華科,中南,武大,這三所大學位列中國吹牛三甲!

華科,連學位授權自主審核20所都未敢申報,工學起家的學校,7個A類工學學科,其工學被自視不如他的哈工大15個, 天大13個, 北航11個, 東南10個, 同濟9個, 西交8個, 北理8個吊打,連前十都排不進,如今只能靠吹同濟醫學來上位,可嘆啊。大家看到沒,工學起家的學校其工學進不了國內前十,其理科又是渣,下嫁同濟醫學,人家就敢吹中國前十!實際排名25-30之間,連學科授權自主審核20所,都未敢申報,自吹全國第8-10, 謂之第一吹!

中南,全國35-40左右,A+學科都是沒人搞的專業,艾瑞深創始人源自中南,吹其全國17, 謂之二吹.

中南大學如不合並,能否成為985都難說!中國礦業大學就不是!

原中南礦冶學院,叄評學校不足30所,獲得2個A+,還分別不敵不是985的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全國排名15-20, 有經費和專人運作排名,最開始吹全國第三,一時大譁,目前吹全國第7. 謂之三吹!

武大一直吹自己4個A+,一個馬列,圖書情報和測繪叄評學校30左右,這與其他學科叄評近200所可比麼?地球物理,叄評學校13所,這和BP機修理有什麼區別?

就是說武大學科都是別人不搞的冷門專業,全國薪資排名90是專業抱殘守缺的最佳說明!

這三所網紅,天天西哈,C9,華五地碰瓷!

武大吹、中南吹的邏輯是,5個0.5米的人就比姚明高!

武大吹、中南吹,經常嘲諷南開大學沒有A+,我們看看,這2個傻逼經常自吹的A+甚至世界第一云云,他們的這些學科,首先參評學校都在30-40所。這和其他學科100所學校參評甚至200所學校參評完全不同,說明比較偏冷。再看參評學校,清北華五人根本就不去,去了三五所985還都是打狼的角色。大部分院校是連211都不是的院校。也就是說,人家是和中國之中下游985以及二三十所連211都不是的院校愣是競爭出了世界第一,對外宣傳居然說超過清華!

相反,在一些大家均有的學科,比如理學,比如經濟學等等,武大吹被人大、南開甚至吉大碾壓!

這就是武大吹的現狀,大家都有的學科,他連15都排不進去;弄一些BP機修理專業,以攤大餅的方式,以五個小矮人身高總和超過了姚明!











長白山槎溪散人


近年來,南開大學被各種碾壓屢見報端,然而高考錄取分數線往往是清北,北大,復旦,浙大,南開。


格其卡


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同為985、211、雙一流全國重點大學。武漢大學突飛猛進,在全國的名氣越來越大。而百年老校南開大學似乎實力有所下降,有網友說:南開綜合實力已經被武漢大學全面碾壓,百年南開已經沒落,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學校排名:

在2020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高校排名中,武漢大學個南開大學同位於國內高校9——12名,世界高校351——400名。

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高校排名中,武漢大學位居國內高校第8位,南開大學位居國內高校第14位。

在軟科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武漢大學位居第12位,南開大學位居第18位。
從排名來看,武漢大學更勝一籌。

錄取分數線:

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的投檔分數線不相上下,以2019年這兩所高校在山東的投檔分數線為例:

南開大學:理科649分;文科:624分

武漢大學:理科645分;文科626分;

再來看看陝西:

南開大學:理科663分;文科641分。

武漢大學:理科653分,文科647分。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南開大學的理科投檔分數線要高於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的文科投檔分數線要高於南開大學。

可見兩所大學在考生心目中的分量都不輕。

學科實力:

從入選一流建設學科的數量來看,南開大學有5個學科進入,武漢大學有10和學科進入。南開大學入選一流建設的5個學科分別是:數學、化學、統計學、世界史、材料科學與工程。

武漢大學入選的一流建設學科是: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口腔醫學、礦業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從國家重點學科的數量來看,南開大學有一級國重6個,分別是: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歷史學、數學、化學、光學工程。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8個;武漢大學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分別是:測繪科學與技術、生物學、水利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理論經濟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9個。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開大學沒有A+學科,有5個獲評A,9個學科獲評A-,9個學科獲評B+。

武漢大學有4個學科獲評A+,4個學科獲評A,11個學科獲評A-,10個學科獲評B+。
從學科實力上看,武漢大學更勝一籌。

就業質量:

以2018屆畢業生為例,南開大學僅三年的就業率平均值為96%,其中2018年就業率為95.53%。簽約行業集中分佈在金融、信息軟件、教育、科研服務和公共管理。2018年畢業生到國家重點行業領域就業人數為1393人,佔就業人數的32.2%。有542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669人進入國內500強企業。


武漢大學2018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5.48%,其中本科生的就業率為93.81%。其中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文學院、商學院的就業率高達100%。下面是2018屆畢業生就業人數前20的單位名稱:


從進入世界500強的學生人數看,武漢大學更勝一籌。

可以說武漢大學這幾年發展的很快,但百年老校南開大學實力並不弱,各有優勢,各有特色。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請問,世界上還有不被武大碾壓的大學嗎?

首先,校史碾壓全國吧。被自己篡改到了天津大學前。雖然自己的校史專家和老校長劉道玉都不承認。

其次,校園碾壓全國吧。日本侵略者栽的🌸最美吧,“廈大”最美校園稱號,被奪過來了吧。

再者,校花燦燦和吳倩碾壓全國吧。雷軍碾壓全國吧。王敏學也碾壓全國吧。

最後,測繪碾壓北大吧,圖書學碾壓清華吧,漢語言文學碾壓牛劍吧,馬克思碾壓哈佛吧…

南開都被碾壓成粉末了!呵呵,銀河系沒敵手了,寂寞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