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食膏还是熟石膏?

觉海清泉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我们常见的豆腐有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内酯豆腐等,在我们北方以前吃的最多的就是卤水豆腐,但是近几年石膏豆腐也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石膏豆腐比起卤水豆腐要稍微硬一些,石膏豆腐口感更细腻一些。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动手做美食,那么在做豆腐时一斤大豆中药放多少石膏呢?石膏是生石膏还是熟石膏呢?

我有一个亲戚家是做豆腐的,听我的亲戚说,做豆腐虽然挣钱,但是却很辛苦,现在做豆腐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很多以前手工做的工作用电就可以完成,在以前为了在早上将豆浆、豆腐、豆腐皮做出来,每天三四点就要起床磨豆子、煮豆浆。因为每个人对豆腐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欢吃稍微硬一些的卤水豆腐,有的人则喜欢吃更细腻的石膏豆腐,所以每天都要做两种。做石膏豆腐用的石膏是熟石膏,现在有卖做的熟石膏不用自己将生石膏烧熟,如果想自己做豆腐的,可以去买专门做豆腐的熟石膏,一般大超市都有卖。一般每斤豆子要放10-15克熟石膏,但是很多有经验的做豆腐老师傅都是根据自己的手感来添加石膏浆,很多老师傅在搅拌豆浆时一边加入石膏浆一边搅拌,待有了手感以后便会停止添加。

做石膏豆腐其实并不难,只是步骤比较繁琐。做豆腐前要先将大豆浸泡3-5个小时,一般夏天浸泡3个小时,冬天浸泡4-5个小时,浸泡好的豆浆按照一斤加3斤水的比例将豆子磨成豆浆,家里有豆浆机的可以用豆浆机榨豆浆。炸好的豆浆去掉豆腐渣后放入锅中煮沸,一边煮要一边将上面的泡沫撇干净,在豆浆煮到90-100度后,按照每斤豆子添加10-15克石膏粉的比例将石膏粉先兑成石膏浆后加入锅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一会豆浆就会变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固15分钟后用勺子将豆腐花舀进做豆腐的模具中盖上木板和重物压10-20分钟后,好吃的石膏豆腐就制作好了。

在我们北方过年前必须要炸豆腐,所以每年都会做一些豆腐,自己做的豆腐感觉比外面卖的豆腐更好吃,大家喜欢吃豆腐的话可以尝试做一下,超市或者是某宝都能买到熟石膏粉。


小马话三农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石膏还是熟石膏?

在咱们农村,到了下半年,黄豆丰收了,过年时大家都会拿出上十斤黄豆,打二三十斤豆腐来给家人们过年期间吃。


磨豆腐,做霉豆腐,在冬天也很重要的,七星老农过去每到十一月半的时候,就与邻居们合伙打一桌豆来霉焯水,滤干了之后来霉豆腐吃。

后来七星老农干脆一边种地,一边磨豆腐卖,那时候我加工豆腐干时,一般都是用熟石膏粉,也就是说把生石膏买回来以来,放到灶空里,加一点钉块柴去焚烧,大概烧三四个小时以后就不用加柴了,再把火灰堆在石膏上,让它们慢慢去烧就行。



石膏烧好了以后,第二天就把它们轻轻从灶空里掏出来,放到撮箕里锤碎,然后再放到粉碎机里去打碎打成粉。


据七星老农过去烧石膏的经验得知,我那时候10黄豆放一两七钱石膏粉就够了,石膏烧得最熟时,全熟石膏粉10斤黄豆可以放三两七钱石膏,七成熟的石膏粉1斤黄豆只能放8一9克了,石膏烧得越熟放的更多,性能更稳定,石膏越生越不能多放,容易造成豆腐跑桌,没有产量的,。

至于说到磨豆腐能不能放生石膏粉,七星老农本人没有试验过,但是估计也能放,不过如果你使用生石膏磨豆腐,它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点就是生石膏使用份量少,调水后有点刷不开,刷不匀称,第二点生石膏粉性子烈,很难掌握好,一不小心多使了1克石膏粉,可能会导致你的豆腐老了,没有产量,豆腐老了不好吃了是吧。

所以,七星老农认为,磨豆腐还是使用完全烧熟了的石膏为最好,如果你的豆浆吃膏越多,产量会越高,豆腐会越嫩,越好吃,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在评论区留言,看看你们加工豆腐干时,是使用熟石膏粉好?还是生石膏粉好?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食膏还是熟石膏,今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我非常喜欢吃豆腐这种美食。食材简单,口味多样,烹调手法多样,关键长时间吃的话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身体健康。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保健食品:豆腐。

了解豆腐

豆腐,相传为汉朝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至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通过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凝固成形,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就是豆腐 。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区别在于点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点,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高、质地细嫩,北豆腐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少,质地较南豆腐老,由于含水量更少,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比较容易烹饪。

豆腐多用黄豆、黑豆、花生豆等含蛋白质较高的的豆类制作。也有绿豆豆腐,橡豆腐等等豆腐制品。

做豆腐一斤黄豆放多少石膏

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灰。先将石膏粉溶解,之后缓慢的倒入豆浆当中,一边倒一边搅拌,当看到豆浆当中出现黄豆大小的颗粒状凝固物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倒石膏水了,这样就能够做出好吃的豆腐了。

生熟石膏哪种好

做豆腐放的石膏最好是使用烧熟之后的,这样的石膏做出来的豆腐更好吃。

制作豆腐

首先在商超或者是菜市场挑选一斤品质很好的黄豆,我喜欢从菜市场买黄豆。将里面的坏的、干瘪的黄豆捡出,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8个小时左右,然后将水分沥干,放入清水6斤,磨成豆浆。

豆浆磨好后滤出豆浆渣,然后上锅煮熟。煮豆浆的时候一定要不停的搅拌,并不断将出现的泡沫、渣滓滤出来,反复煮沸3次即可。

然后等豆浆的温度下降到90度左右的时候就能够开始点豆腐了。将准备好的10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膏粉用100克的清水溶解,缓慢的倒入豆浆当中,并不断的搅拌,等到豆浆当中出现凝结的颗粒物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搅拌了。

将豆浆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当中,并且覆盖上纱布,用重物压上去,一般15分钟左右就能够最好了。

豆腐具有:宽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胀满,通大肠浊气,清热散血的食疗功效。豆腐含有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维生素B1、蛋黄素和维生素B6、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等营养物质。

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质成为谷物很好的补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饱和脂肪酸还不含有胆固醇,被称为"植物肉"。


豆腐是最佳的低胰岛素的氨茎的特种食品,可以改善人体脂肪结构,预防和抵制癌症、更年期疾病、抵制骨质疏松症、提高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预防老年痴呆。

好了,今天的这个问题,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食膏还是熟石膏,就回答完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甄一味


首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熟石膏,什么是生石膏?

生石膏和熟石膏都是同一种,它们的组成成分都是一样,都是硫酸钙。

熟石膏是将生石膏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是生石膏的一种加工产品,将生石膏放入火炉中,经过长时间的炼烧,再炼烧的过程中加入试剂,所以熟石膏比生石膏更加坚固,作用更大。

一般做豆腐用的是熟石膏,可以很好的让豆腐能够凝固成型,但熟石膏不能过量,否则对人体有会有伤害,人体的代谢功能都很好,熟石膏它含有一些钙剂,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部分人出现钙盐沉积,就是我们常说的结石。

做豆腐可以选用以下两种:

一 《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

《卤水豆腐》

是用结晶氯化镁水溶液点制的,俗称盐卤豆腐,卤水豆腐口感偏于绵软,吃起来软硬适中,因为它的含水量较少,卤水豆腐吃起来比较有豆香味,颜色看上去有点白中偏黄,卤水豆腐质地比较老,俗称老豆腐,当然每个区域都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像南方常常的豆腐大多是用卤水来制作豆腐的,比如四川,这些豆腐大多被用来火锅、汤锅、等美食中。这也是民间俗语中说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2《卤水豆腐方法》

  1. 盐卤浓度,一般控制在14-22BE,豆浆浓度因豆制品的种类而异。
  2. 持水量大的豆腐,加水量是原料重的8-10倍;
  3. 持水量小的豆腐,加水量是原料重的11-12倍;
  4. 卤片制成卤水,加水稀释的比例为1:1.5。
  5. 【准备材料】东北优质大豆,要无虫豆、霉豆、黑豆,及杂质。
  6. 【清洗】黄豆浸泡之前用清水洗净。
  7. 【浸豆】 1斤黄豆加4斤水浸泡。浸泡时间春天为8-10小时,夏天6-8小时,冬天12 小 时。(如用温水泡豆,温度不要超过35度。)豆胀后豆子不得露出水面。
  8. 【磨豆】 第一磨加水量适中,水流¢8-10毫米,加入14公斤湿黄豆(约6公斤干豆)豆腐的加水比例1:6即36公斤生豆浆(豆浆加水比例为1:8到1:10)豆浆量小于40斤。

  9. 第一遍磨完后,再将豆渣加水调成糊状,再磨一次加入浆中。
  10. 【煮浆】 煮浆至80度左右加入消泡剂(比例为8克/40公斤)用长勺均匀搅拌至泡沫消失,至98度时熄灭 。
  11. 【放浆】 放浆用滤架及滤网过滤,自然降温至80-85度即可点卤。
  12. 【点卤】卤片加水稀释,(比例为1:1.5)制成卤水,加入适当食盐,(有一点食盐沉淀为宜)浆的温度。 在80-85度时用勺子使其在桶中上下缓慢翻动,慢慢加入卤水,有絮状出现时卤流放小,出现 80%絮状时停卤,(点卤量约250-300毫升)并在液面上洒卤压面。

  13. 【蹲缸】 静止不动大约10分钟,让蛋白质充分凝固。
  14. 【成型】 豆腐成型箱内,先把豆包布对角铺平,由四角向箱内放豆脑,放豆脑前不得搅拌,豆包布拉平盖好,然后旋压成型,旋压时应将弹簧缓慢挤压,当弹簧有少许缝隙时,即可停止,如此反复三次,10分钟即可成型。

《石膏豆腐》

相比较卤水豆腐,石膏豆腐相对于要少一些工序和细节,上面已经讲过石膏的成分,下面直接将做法以及比列介绍如下:

熟石膏与干黄豆的比例是3:100。石膏豆腐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黄豆 300克、清水 适量、熟石膏 9克。

1、第一步将黄豆泡发10小时。

2、泡发后将黄豆和磨成豆浆。

3、用纱布将打好的豆汁滤出。

4、豆浆汁倒入锅里,使用中火煮,铲子要不停的搅动。

5、然后将豆浆汁,熟石膏和水拌匀,放旁边半小时。

6、半小时后搅拌成絮状,放入模具中。

7、模具盖好,接着用准备好的重物压住。

8、耐心等待10个小时,时间到后拿出,用刀切块,这样石膏豆腐就已经完成了。

以上是《卤水豆腐》及《石膏豆腐》的详细制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美食Diary


做豆腐一斤黄豆放多少石膏,是生的还是熟的?做豆腐一般都是用熟石膏,食用化工店有售,做豆腐脑,每斤黄豆下石膏15克,老豆腐20克。现在人们普遍用内脂的多,豆腐脑每斤豆子下内脂10克,老豆腐:用内脂15克。具体做法如下。

将黄豆筛选洗净,浸泡6小时,磨浆,嫩豆腐加水8一10斤左右,老豆腐少点。洗浆,烧浆,烧开三个滚,把石膏或内脂放适量水里化开,待浆在85度时,倒入有石膏或内脂的容器里,如是豆花,盖上过十五分钟即可,老豆腐用棉布放在模具里,待浆与水分离时倒入棉布上,四角向内包起,加盖压重物沥干适量的水份即可,打开包布,用刀切成块即成。


一叶小舟s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黄豆这种农作物在我国真的是备受喜爱,黄豆的吃法真的是多种多样,黄豆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能够吃毛豆,成熟之后的黄豆能够发豆芽、做豆浆、豆腐、豆腐脑、酱油、豆酱、千张等等,可以说小小的黄豆真的是被物尽其用了。

做豆腐放多少石膏?

我们知道想要做成豆腐需要凝固剂,而凝固剂的种类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会有自己当地比较有特点的制作豆腐的方法。今天这里所说的石膏就属于豆腐凝固剂的一种,用石膏点豆腐这样的做法都在南方地区使用,石膏豆腐的水分比较较大,口感上要更加细嫩。而北方地区多用卤水或者酸浆点豆腐,这两种凝固剂做出来的豆腐含水量较少,口感要更加老一些,不过豆腐的香味要更浓些。另外还有内脂豆腐,这种豆腐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豆腐品种,使用的凝固剂是葡萄糖酸-δ-内酯,这种凝固剂的出豆腐量较大,更加细软。

使用石膏点豆腐需要用多少石膏,这里只能给出一个比较大概的量,因为做豆腐的师傅一般都有自己的方法,石膏的使用量多少要考虑很多的因素,石膏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天气变化、水质、豆浆温度和浓度、豆腐的口感要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石膏的使用量。过去常说“一升豆子四两膏”,有经验的老师傅做豆腐的时候都是有自己的窍门的。

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并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数字,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灰。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根本就不需要称石膏的量,而是先将石膏粉溶解之后,然后缓慢的倒入豆浆当中,一边倒一边搅拌,当看到豆浆当中出现黄豆大小的颗粒状凝固物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到石膏水了,这样就能够做出来好吃的豆腐了。而石膏最好是使用烧熟之后的,这样的石膏做出来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制作豆腐

这里分享一个比较简答的家庭豆腐的制作方法,首先挑选一斤品质很好的黄豆,将里面的坏子、干瘪的黄豆剔除,然后放入清水当中浸泡8个小时做,然后将水分沥干,放入清水6斤,磨成豆浆。豆浆磨好之后滤出豆浆渣,然后上锅煮熟。煮豆浆的时候一定要不同的搅拌,并不断将出现的泡沫、渣滓滤出来,反复煮沸3次即可。然后等豆浆的温度冷却到90摄氏度的时候就能够开始点豆腐了。将准备好的10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膏粉用100克的清水溶解,缓慢的倒入豆浆当中,并不断的搅拌,等到豆浆当中出现凝结的颗粒物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搅拌了。将豆浆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当中,覆盖上纱布,用重物压上去,一般15分钟左右就能够最好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做豆腐为什么要用石膏呢?

加石膏是为了把液态豆浆变成固态的豆腐,对人体没什么危害,石膏也是一种中药材。 用石膏做豆腐,农村是比较常见的。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石膏,中药名。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添加量以黄豆计:2%—2.8%之间。以10斤黄豆为例,一般加入2-3两石膏。添加量与产品种类,含水量要求,大豆质量,点浆温度,点浆方法,豆浆浓度,操作经验等等有关。这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添加量,想做好,经验占70%以上。所以要想做出好的豆腐,勤加练习累积经验很重要。

豆腐制作方法 :

  1. 泡料。大豆经过严格验收、检查后第一个工序就是将大豆投入料池中加水浸泡。

2.磨料。磨料是制作豆腐的第二个工序,浸泡好的大豆上磨前应经过水选或水洗,使用砂轮磨需要事前冲刷干净,调好磨盘间距,然后再滴水下料。初磨时最好先试磨,试磨正常后再以正常速度磨浆。

3.过滤。过滤是保证豆腐成品质量的前提,现时各地豆制品厂多使用离心机。使用离心机不仅大大减轻笨重体力劳动,而且效率高、质量好。

4.煮浆。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为使用敞口大锅,一为设备比较现代化的密封蒸煮罐。

5.加细。煮后的浆液要用80~10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或振动筛加细过滤,消除浆内的微量杂质和锅巴,以及膨胀的渣滓。加细放浆时不得操之过急,浆水流量要与滤液流速协调一致,即滤的快流量大些,滤的慢流量小些,批量大的可考虑设两个加细筛。

6.凝固。凝固是决定豆制品质量和成品率的关键,首先应掌握豆浆的浓度和pH值,正确的使用凝固剂,以及打耙技巧的熟练。


奶茶技术


北方用盐卤做豆腐,南方用石膏所以不太清楚。有用石膏做没多长时间,大家觉得不好吃,卖不出去反正我是不以的因为我也是北方人。也许南北差别,北方很多不认同。


青竹长青君者


卤水点豆腐才好吃

每公斤黄豆用煅烧好的熟石膏粉20克左右。黄豆冬天浸泡5小时,夏天2至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浸泡过长时间,豆腐做不好。



石膏点的豆腐会把更多的水包在豆腐中 使豆腐含水多 ,这样豆腐口感嫩 ,但是豆腐味道淡 ,口感不好。豆腐含水多重量就大,利润就高, 所以部分商家为了多谋利,就用石膏点 豆腐。

少吃点石膏豆腐是没事的,但是多吃容易导致结石,因为石膏会有残留。想谋利,但也要为消费者健康着想,所以说做豆腐最好用卤水,葡萄糖酸内脂次之。



卤水点的豆腐,制品味道好清甜,弹性韧性都好,但保水性差,豆腐产量低,制作难度大,所以现在多数人都用葡萄糖酸内脂,省工省时,豆腐含水量比卤水高,利润大!

阅读我的文章的都发财,点赞的都中500万,评论的2018都能梦想成真!!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谢谢,用卤水点豆'浆,大概十斤豆子用半市斤卤水,把熬好的豆浆倒入缸里,凉到不烫手,开始点卤水,用一饭碗盛卤水,猛往缸里倒,边倒卤水,边搅动豆浆,越倒越慢,缸里翻出成块的物状,大的象黄豆粒,也有小的块,象红高粱粒大小,就可,说是半斤卤,但那不是标准。等段时间,就结成一体,脑儿状。

刚从锅里洮出是真正豆浆,不象市上卖的假商品。点卤后是豆腐脑儿。在模子里去水份,就是豆腐了。点卤少了,豆腐嫩,含水多,点卤多了,豆腐硬,含水份少,最好适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