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仗时是要冲在前面吗?

HY69070


看过人与自然没有?头狼带着狼群围攻猎物,都是头狼站在山坡上指挥,小弟们冲锋,

有经验的猎人,就先打头狼,头狼死了,狼群群龙无首,马上就跑开了,

《神雕侠侣》看过没?杨过杀死了大汗,蒙军就撤退了。

朱元璋如果在前面冲锋,就流箭射中了,军队是不是就全军覆没了?

他是小队长的时候,肯定就冲锋陷阵了,他是将军了,成了军队的大脑,就会在距离军队数公里的地方驻扎,远程操控,后来成了“上位”,当然就在南京呆着,比较集团首脑的安全最重要,


南朝居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不是了,听说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吗?

电视剧《兄弟连》里面,温特斯少校在担任排长、连长期间,都多次身先士卒,甚至独自一个人向十几个德军冲锋枪战。

但成为营长以后,温特斯就再也没有开过枪,更谈不上冲锋了。

因为营长是全营数百人的大脑,他需要决定很多事情,也决定数百人的生死。

所以,营长如果被打死了,全营就会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就算全营死光,营长也不能死。

不仅仅是美军如此,我军也是这样。

电影《淮海战役》中有个生动的场面,刘邓曾大骂6纵政委杜义德。

其实,这是刘邓关心杜义德,而不是随便骂人。

为什么骂他?

因为杜义德已经是纵队政委了,却冒险抄近路,从国军阵地前面越过去参加刘邓的回忆。

结果遭到机枪扫射,连帽子都被打飞了,棉袄的胳膊也被子弹打破。

所以刘邓骂他:冒失鬼!还说:要留在你的指挥岗位。

就是这个意思了。

一个纵队司令无论如何不能如此冒险,一旦死了对纵队的影响巨大。

培养一个纵队级的优秀军官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关系整个军队的大事。

朱元璋也是这样,他在郭子兴麾下担任小军官的时候,当然是身先士卒,还很勇敢,足智多谋。

所以,他才被郭子兴看中,认为这个小伙子很有前途,将养女嫁给他。

但在朱元璋部队攻下滁州,他已经有数千人的规模,不可能自己带队冲锋了,可以由徐达、汤和等人负责。


萨沙


朱元璋在起义初期,绝对是身先士卒,打仗冲到第一线,也只有这样的领袖才能拢住人心,让一群良臣名将为之效力。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战场表现,每遇敌,智勇奋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由此能看出,朱元璋是带着兄弟向前冲的狠角色。正是因为朱元璋的勇猛和善于学习,所以出身贫穷的他在实践中积累战斗经验,很快就成为了出色的军事家,战略家。

当然,在朱元璋一生经历的战斗中,他不可能一直冲在前面,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在和州收编了病逝的老丈人郭子兴的军队后,开始执掌全军,此时他已经不需要冲锋战斗了,而作为全军的统帅运筹帷幄,掌控大局。但以朱元璋的胆识却不会龟缩在应天,而是亲临前线指导作战,在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也给他带来极其危险的境遇。

在至正二十三年,六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决战,朱元璋率舟师从松门进入鄱阳湖七月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遭遇,陈友谅舰船实力很强,联巨舟为阵,楼船高十余丈,绵互数十里,族旗戈盾,望之如山,而且从上游而下,兵锋甚锐,在战斗中,朱元璋的舰船被陈友谅团团围住,擒贼先擒王,倘若朱元璋被抓或者被杀死,万事皆休。在这紧急的关头,牙将韩成穿上朱元璋的衣冠,跳水自尽,陈友谅以为朱元璋已死,遂减缓进攻,这才让朱元璋捡回一命。

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灭了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灭了张士诚,将湖北、湖南、河南东南部、江西、安徽、浙江等地收入囊中,此时朱元璋的部队士气昂扬,兵力雄厚,便开始对元朝进行征讨。在讨伐元朝期间,朱元璋已经不在前线指挥战斗了,而是派常遇春、徐达等名将攻城拔寨。朱元璋在多年战争的磨砺下,已成长为顶级的军事战略家,战略家才是战争中最高级别的存在。

总之,朱元璋是马上天子,而且得位最正,堪称文武双全的千古一帝。


弘毅说历史


这与朱元璋的出身有关,他从小就挨饿吃不饱饭,后来得了几次大病都没有死掉,算他命大后来为了吃饱饭跑到庙里做了小和尚,过了几年后江浙一代闹瘟疫,朱元璋又投奔农民起义军郭子兴军队,这回老朱(元璋)吃饱饭了,他是倍加珍惜在军队的时光,每次打仗都勇敢的冲在最前面,而且他头脑灵活有眼光和想法,郭子兴看在眼里把他由士兵提升到亲兵九夫长,朱元璋再后来的几次战斗中是猛打猛攻机动灵活,后来郭子兴和其它几位义军的领导人产生了分歧,几位心术不正的义军领导人绑架了郭子兴,是朱元璋冒死带领自己的士兵把郭子兴给救了出来。郭子兴和老伴一商量把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做老婆,也是拉拢也是报达朱元璋的救命之恩。

后来郭子兴战死,朱元璋做了这支军队的元帅,但是朱元璋每次打仗还是冲在前面,一是鼓舞士兵的士气也是多年领兵打仗养成的习惯。





隐者康司马


朱元璋从小兵爬上龙椅,绝对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概率低到比喝水呛死还低,当小兵时往前冲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了头头了,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让手下人拼命往前冲,这是人之常情,谁嫌自己命长啊。老朱鬼的很,当了头头了,怎么可能再冲在前面,那是要死人的,你看看老朱打胜仗的秘诀,每次军队出征前,老朱就把手下的妻儿老小集中起来统一照顾,说起来这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属,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能一心一意杀敌立功,其实呢,老朱才没安好心,这些可都是人质啊,谁临阵退缩或者投敌,这一家老小的下场你就不用想了吧。

大伙也就只能感恩戴德,拼命去呦




每日一点小历史


朱元璋从一个农村孩子到大明开国皇帝,有着非常传奇般的经历。他从小父母双亡,连个下葬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能让父母安葬。

之后他去皇觉寺做了一个小和尚,在朋友汤和的邀请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只军队以反抗元胡朝廷为起义目标,他们势必要推翻这个朝廷,还汉人江山。朱元璋加入这支军队也算有了一口饱饭吃。

参军之初朱元璋每次打战仗他都一往无前,冲锋陷阵,把生死置之度外。作为一个最底层的士兵他别无选择,只有冲在最前面才能让长官相信他,这样才能够得到长官的重用,久而久之也就小有名气,都知道他是个不怕死的勇猛战士。随着他参加战争胜利不增不断增多,自己战功也逐渐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引起了义军首领郭子兴的注意,在郭子兴对朱元璋初步考察之后,发现他相貌异常,智商过人,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决定收他为义子,让朱元璋成为自己得力干将,为自己建功立业。

这样一来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是直线上升,这时的他已是一个将军。然而朱元璋并没有懈怠,每次打仗还是冲锋陷阵,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郭子兴的义子和将军,就改变自己带头冲在最前面的作战方式。

在这点上,我想朱元璋是非常聪明的,因为此时作为郭子兴义子的朱元璋,如果有了点成就,就改变以前在战场中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作战姿态,或许会让郭子兴对朱元璋感到失望,认为他稍有成就,就忘乎所以。

这样对朱元璋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甚至可能还会影响朱元璋在军中得到提升的机会。朱元璋只有比以前更加努力拼命,才会得到郭子兴加倍信任。所以这时的朱元璋,在每次打仗时还会冲锋在最前面。

后来郭子兴义女看上了朱元璋的才华与本事, 在郭子兴撮合下他们结了婚。这时的朱元璋在战场上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不用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因为他的老婆是郭子兴结拜兄弟的女儿,郭子兴对她视为己出非常的疼爱她,对朱元璋来说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此时朱元璋成为了一个真正统兵将军,尽管时常率兵出征,可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每次都舍生忘死冲在最前面。

虽然没有冲在最前面,但是他带的兵在战场上作战同样非常勇猛,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最后郭子兴提拔他为军中副帅,也就是军中的二把手,此时的朱元璋更不用每次打战都冲在最前面了。


晨汐看历史


这个是相对论,要看在什么时候。

就像我们一样,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有些事,在一定年龄和场合之下做着非常合适,换一个年龄和场合也许就不是了。

朱元璋带兵打仗也是一样的。


在朱元璋刚刚加入起义部队的时候,不用多说,自然是冲锋在前的。

他是一个小官的时候也会冲锋在前,比如说是个百夫长的时候。


但是到了后来,被郭子兴看中,成了义子的时候,成了一个小将领的时候,带兵打仗是一定的,但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你见过哪个将军打仗会冲在第一个,更多是在后边指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军们自然会有很多的安保措施来保证安全。

至于身先士卒的事情,自然是有普通士兵和下层军官来完成的。

就像领导到哪里去都有警卫员,但是普通士兵肯定不会有,除非哪一天他成了领导。

朱元璋自然也是一样的,慢慢成了朱大帅,成了朱皇帝,哪里还会冲锋在前呢?





观复一鉴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通过领导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从而建立新王朝的。也就是说,虽然不是每一仗都冲在最前面。但明朝江山是确实是他朱元璋亲自打下来的。


朱元璋打仗有勇有谋,又粗通文墨,入伍后没多久便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把他由一名普通士卒提升为亲兵九夫长,并且让养女马氏与他结成夫妻。

军阀陈友谅,(公元1320—1363年)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出身渔家。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为帝后,自恃兵力强大,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陈友琼喜欢玩弄权术,授权部下,自己又不放心。虽是如此,但是他仍是朱元璋的最大敌人,而且占有江西、湖广之地。

公元1363年,陈友谅率精锐之师六十万,进攻南昌。飞梯冲车,数路大军并进。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场死去。陈友谅一死,顿时军心大乱。二人鄱阳湖大战以朱元璋的全胜而告终。

而另一军阀张士诚,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人,以操舟运盐为业。张士诚抓住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时机,要挟元朝政府,至公元1363年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

朱元璋在同陈友谅的战斗结束之后,发动了对张士诚的全面进攻。朱元璋采取了“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其羽翼,然后转取浙西”的策略。1367年六月,张士诚自杀未遂,被关押到应天,自缢而死。不久,无锡、常熟也被攻下,张士诚的割据势力被消灭。

这年九月,朱元璋拿下平江,平定张士诚后,遣军分两路进攻方国珍。十一月,朱元璋与汤和合击方国珍,方国珍意欲逃出海面,却遇有大风,未遂,于是黔驴技穷,不得不投降。朱元璋终于平定了这方割据势力。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皇帝,国号明。


峰回路转说历史


朱元璋打仗时要冲在前面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朱元璋出身贫寒,从小深知百姓的疾苦,对待百姓犹如对待自己父母一般。

2、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能当皇帝主要在于他带领的那只队伍是农民的队伍,农民们非常信任他,都愿意跟着他干。

3、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想要打胜仗就必须得让士气高涨起来,而最快的办法就是自己披甲上阵。



小彪有话说


▲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布衣,他是少有的布衣皇帝,由于他出身贫寒,所以在建立明朝之后十分能够体会到人民的心情,并对贪官没好气。

▲斩杀贪官

毫无疑问,朱元璋一定冲在最前面过,古代的军官越是官大越靠后,如果要拼杀那么护卫也多,但朱元璋和白起一样,都是从小卒干起。

▲当上军官

但在朱元璋升官之后,就不会像原先一样冲杀在前了,他会在后面指挥部队,运用高超过人的战术来征服对手,夺取胜利。

▲弩

虽然军官身穿重甲可以免疫流失,但再面对弩床、弩炮的火力平铺下只要击中就毫无抵抗之力,所以朱元璋不会作死站在前排排等着被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