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患者焦慮、醫務人員緊張、社會公眾不安,如何科學應對,聽聽專家怎麼說?


隔離患者焦慮、醫務人員緊張、社會公眾不安,如何科學應對,聽聽專家怎麼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再次讓公眾措手不及。

“在這樣一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保持理性客觀的心態都非常重要。”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透露,目前,公眾非常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導和積極情緒的應對。

而在一週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緊急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要求各地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並明確各地要以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傷害、促進社會穩定為前提,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情況,及時調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重點。

很顯然,這一次,公眾心理危機干預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場疫情,是對公眾身心的雙重考驗。”受訪的業內專家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做好防控疫情的社會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公眾的心理壓力,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樣不可或缺。醫護人員目前衝在抗疫戰的最前線,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極大,對醫護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危機干預已極為迫切。

過激情緒極易導致過激行為

每當重大疫情發生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搶購潮。2003年非典時期,一句“碘鹽可以防非典”的謠言,讓國內一時颳起全民瘋搶碘鹽的高潮。

而這一次是“雙黃連”。1月31日深夜,一則“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觸發了雙黃連在線上被迅速搶購一空、在線下排起長隊的別樣景象。

2月1日,官方發佈消息稱,“抑制不等於預防!”並提醒“普通人請勿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運用中醫中藥,脫離辨證論治都是不準確的!治病請遵醫囑。”

2月3日,記者通過互聯網查詢多家電商平臺發現,目前雙黃連口服液近期已恢復線上供貨,不過發貨期最早要到2月15日。

“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下,出於對自身生命健康的擔憂,大量公眾會加入到搶購潮中。”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疫情防控中,有新的研究進展,及時披露有利於公眾瞭解最新進展,增強公眾的信心。但是在披露過程中需要注意信息對公眾的影響。

鄧勇指出,尤其在披露較為專業的信息時,如果涉及到可能因公眾誤解引發搶購潮的信息,要在披露時做出必要的解釋。

“還好官方及時披露信息,除公眾囤積導致暫時短缺外,沒有造成其他更嚴重後果。”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前任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二級教授許燕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從心理學分析來看,重大疫情發生後的搶購事件,背後折射出社會公眾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機。

面對目前沒有特效藥的傳染病而言,包括心理學家在內,幾乎所有人都會啟動人對死亡恐懼的本能。許燕說,過激的情緒,極易導致過激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反而會對疫情防控工作有所幹擾,所以必須儘快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危機干預。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陳雪峰分析指出,面對疫情,有些人可能情緒影響比較大;有些人可能認知影響比較大,大量信息反覆刺激導致注意力、記憶力都受影響;有些人可能行為改變比較大,逃避本來應該做的事情,甚至少數人可能會出現失眠、胃疼、腹瀉等軀體反應。

“這些反應大部分是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警覺性,主動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陳雪峰提醒說。

社會心理干預需分層同時開展

專家普遍認為,疫情屬於突發性事件,公眾容易出現恐慌等負面心理,需要政府對其進行一定的干預和指導,以避免焦慮、恐慌、報復社會、放棄治療、精神崩潰等情形的發生。

官方也注意到,已出現一些心理危機案例:發熱門診患者和住院隔離患者感到焦慮、恐懼、孤獨等,一線醫務工作者出現壓力過大、疲勞緊張甚至耗竭崩潰,普通公眾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擔心害怕等。

慶幸的是,官方對這項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

1月28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印發《指導原則》,要求各地科學、規範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明確由全國精神衛生、心理健康相關協會、學會發動具有災後心理危機干預經驗的專家,組建心理救援專家組,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協調下,有序開展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

《指導原則》強調要分類干預。根據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將目標人群分為四級。將第一級人群(住院治療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疾控和管理人員等)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重點,逐級擴展到為居家隔離者、家屬、普通公眾等第二、三、四類人群分別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宣教等服務,並針對不同人群提出心理危機干預要點。

“心理危機干預時,要堅持根據不同人群’分層展開、同時展開’的原則進行干預。”許燕告訴記者,醫護人員衝在第一線,工作和心理壓力極大,但由於職業要求,負面情緒不能表露需要偽裝,時間一長會產生“情緒勞動”現象,更容易造成醫護人員身心損耗,因此要進行更精細化、更緊迫、更有針對性的危機干預。而對於普通公眾,如果不進行適度干預,則會帶來不穩定因素,誘發次生事件或群體性事件。因此既要各個群體同時展開干預,又要分層干預。

對此,鄧勇觀點十分相似。他指出,由於不同人群在疫情中所處的位置不同,產生的心理危機程度和內容都有所不同,進而引發的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的行為類型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據理論推測和經驗總結對人群進行分類,以便於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

“考慮到社會心理干預資源有限,需要劃分重點,把好鋼用到刀刃上,以便發揮出最好的心理干預效果。”鄧勇說。

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

在許燕看來,經歷了非典疫情後,目前我國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已較為成熟。在此次疫情發生後,不少省份、行業協會、國內高校及心理機構都已經積極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目前,各省已開通 300 餘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有些地區還開通了 2019-nCoV 肺炎疫情專線。

2月2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原有心理援助熱線的基礎上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每條熱線至少開通2個坐席,結合本地公眾需求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服務。

不過,許燕提醒,由於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在每次干預時耗時較長,難免會出現公眾無法打進熱線的情況。

她坦言,“干預熱線更多是針對個體服務,目前針對一類群體的心理危機干預的還比較缺少。”許燕建議,通過官方媒體的力量,推出一系列針對公眾應對疫情調整心態的科普講座,科普正常的心理反應與心理危機的區別,讓公眾做出一定的識別,確保一對一的熱線干預更精準。

鄧勇則認為,由於不同地區人群結構和干預資源結構不同的,可能出現個別地方人群缺乏干預資源,有的地方干預資源過剩,導致干預資源因資源的區際錯配而出現“短缺”現象。因此,他建議對地區人群結構和干預資源結構進行分析,同時,調劑區際干預資源結構,避免“短缺”現象的發生。

“國家應根據現實情況儘快疏通食品運輸通道,確保基本生活用品的充分供給。”在許燕看來,要從更多細節入手調整公眾的心理狀態。在大的疫情發生時,公眾更需要過度的資源儲備帶來安全感。而個別地方違規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一定程度出現蔬菜等“菜籃子”產品出不了村、進不了城。藥品的供給同樣如此。如果能儘快解決這些問題,則從另一角度緩解了公眾的恐慌心理。

專家普遍認為,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攻擊。民眾應當如何自我調節心態?陳雪峰建議,可以通過“五個一”來實現: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鑽研一件事請。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並且享受這個過程;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認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聊天的主題可以豐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沒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進行一項鍛鍊。心情煩躁時,做一遍八段錦或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麼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當然,陳雪峰特別強調,自我無法調節時,應當撥打熱線電話或尋求在線心理諮詢。

全媒體記者 侯建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