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才最健康?

用户59189787218


每天走多少步比较适合?这个答案是要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来定的,比如你选择的运动是散步还是快走还是跑步呢?而且你如果身体不适合跑步这种运动的话,就算你每天跑1万步都会对身体无益处,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就做什么样的锻炼。

有些计步软件每天都能看到谁谁谁……又走了多少万步,其实过度运动会造成关节受伤,脚部关节处的润滑程度会下降,长期高度运动必定会使关节处的润滑剂消失掉最后会脚痛。所以我们运动时不要太追求数字上的成果,关键还是要运动到自己觉得有累意就停下来,或者有人说我今天又走了多少步了,其实锻炼身体做运动时必须是持续性的,不能说刚刚出去买点东西几步路,一天下来去干了什么的步数加起来就算是运动了,其实这样的运动方式不是持续性的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每天持续性的45分钟运动是最好的,健步45分钟大概也是5000-7000步之间,这个运动时间刚刚人体会有少量微汗而且我们也不会感到很累,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肾判官



想达到正常的效果每天6000步足够了基本满足身体需求也是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真正想达到瘦身效果的每天达10000步才有效。最好配合饮食。



下面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值得一学~

▲赵之心,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


运动不是药,但却胜过无数药

没有一种药可以治百病,运动绝不是药,运动对身体影响的全面性是很多药物不能代替的。


赵之心老师讲三个”动”字:

一是动,生命在于运动;二是前面再加一个“多”,要多动;三是加个“杂”字,叫杂动,也就是什么都动,对身体非常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每天要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我们国家提出来日行六千步。高脂血症,高血压、脑梗、心梗、肾梗等等,只要你少吃多运动,就会把血液控制的很好。


每天流“动汗”,血管弹性好

出汗不仅给人体降温,更重要的是,人体内的许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废物甚至毒素,是不能完全通过大便、小便排出体外的,必须通过汗腺排出。


华佗有句话是“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在排出“动汗”的时候,体温一升一降的过程,让血管更有弹性。


防猝死:能走一定走,能跑一定跑

医学统计,我们国家每12秒钟死一个心脑血管病。现在最厉害的是高发年龄在35岁到45岁之间,而这些人在前面没有任何征兆,比如说走着走着,一脑袋就跌下去了。


预防方法很简单:

能走的一定要走,能跑的一定跑,能不开车的一定骑车,能走的不骑车,能骑车的不开车,见到楼梯一定拒绝电梯,这是原则。


每天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比如说晚上七八点钟到九十点都可以做有氧锻炼,没有任何问题。


有便秘:每天扭着走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杵着棍走路,这样一来,腹部就省了很大劲儿。但赵之心老师告诉大家,走路时最怕的就是肚子这儿不动,腹部得不到运动,就会带来很多麻烦。这类人群便秘、直肠癌和结肠癌都会高发。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练习,双手叉腰,两只脚并上,然后用腹部力量“左右摇晃”,看电视时不要总坐着,就做这个动作15分钟就可以了。


如果你每天晚上散步的时候这么扭着走,你会发现第二天上厕所的速度会加快,这对肠道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练胸肺:边走边数一二三四

人的肺很有意思,吸得越多,吐得越快,肺张开得越大;吐得越快,张开得越大,吸进的量就越大,对提高肺的免疫力和弹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保护肺部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老年人只要一咳嗽,肺肯定有麻烦了。十个得了病的老年人住进医院,有八到九个没有死在他的疾病上,最后全死在肺部感染和肺功能受损上。


怎么锻炼呢?

每天走路时心里数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第四步吐出去,动作夸大一点,身体挺直,不许驼背。


糖尿病:多做屈步走

“很多糖尿病病人都养成了每天大步走的习惯,如果在走的同时多做做屈步走就更好了”。


屈步走的要领就是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做成弓箭步的样子,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只要每天坚持这样走上5~10分钟,你的大腿肌肉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发达的肌肉就是“天然的控糖药”,它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减腰围:敲着走

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才要命。

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超过85厘米,就有可能面临内脏脂肪超标的危险。

走路时捎带手加些动作(比如敲带脉),能很好地帮助减腰围。


带脉就相当于马路上的“环岛”,四面八方的车辆,都要经过“环岛”,如果环岛堵了,其他的路也好走不了,走路时不妨两只手敲打左右两侧腰部,每天坚持半小时,保准腰围飞速下降。

春节过后照着赵之心老师这样走,疾病不上身,健健康康又一年。也把这篇文章发给更多的好友看看,把健康带给更多的人~


Ted健康


运动不是药,但却胜过无数药,对身体影响的全面性是很多药物不能代替的。生命在于运动,即使不是有计划性的去健身,但在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活动筋骨、散步、做操等方式达到健身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表明,每天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日行六千步即可达到健身效果。特别是患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坚持有氧运动,保持平和的心态,就能把血液控制的很好。每天坚持散步等有氧运动就等于每天都流“动汗”,这种血管弹性出汗能够给人体降温,更重要的是,人体内的许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废物,甚至毒素,是不能完全通过大便、小便排出体外的,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汗腺排出。华佗有提过“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在排出“动汗”的时候,体温一升一降的过程,让血管更有弹性。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给出了一个促进健康、提高体适能(体质)的最低推荐量范围,即每天走5400步至79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效果。身体虚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则需要步行7900步。当然,这个推荐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如果能以100步/分钟的速度步行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即步行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如果运动者的目的是通过步行运动来管理体重,达到减肥的目的,那就需要走更多的路。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男性运动者需要每天步行11000至12000步,女性则需要8000至12000步。


据统计,我们国家每12秒钟就有一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最高发年龄在35岁到45岁之间,这是没有预兆的。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拿出足够的时间多走走,这对肠道健康和血液流通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这要根据各人的身体,年龄,来确定到底每天走多少歩,我现在64岁,两年前体重75公斤,我坚持平均每天走十公里以上,中午走一次,晚上走一次,平均时速每小时四公里多。体重现在六十二公斤,脂肪肝已没有了,血脂基本正常,过去每年要感冒多次,现在感冒很少。坚持肯定有效果。


杨世权3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是五劳!不要教条的看一些专家给的建议,也不要盲目的看待自己的个人体质,要根据自己的本身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我有个同事大姐今年53岁身材胖,去年检查血糖有点高,从去年春天开始就健走到今天我问她,还走呢吗?她说现在浑身疼,特别是胯骨疼的利害!其实去年的时候我曾经和她说过,运动要适量特别比较肥胖的时候,要做好防护,一定要穿专用的慢跑鞋,这样会保护好脚踝和膝关节,走路不要太快,走完了要慢慢的缓行一段路,然后找个地方压压腿,伸伸腰,做完所有的整理动作,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蹲一会,缓慢的站起来然后慢慢的悠闲的散步回家!这些她都没听就是急走,春夏秋冬从不停歇!特别是冬天一定要太阳出来再走,不宜晚上走路,一是冬天晚上冷,对于关节心脑血管影响很大,保护不好就会落下病根!二是,不利于晚上睡眠。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人人适合的,所以不要总强调一天走多少步,要适量才好!老一辈人总讲,某某人年轻时伤力了所以现在身体不好,所以请不要现在伤力了,到老的时候即便是有人照顾你也没人替的了你的伤痛……


123春风化雨


坊间流传“日行万步”,很多人为了健康or减重每天都在勤奋地努力,但“每天1万步”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走得越多越好”。运动过度也会带来免疫力下降/损害健康。合适的步数到底是多少?

1.一般人平均每天的步数有多少?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男性平均80.21岁,女性平均86.61岁。

 以下是日本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在2014年做的统计数据,根据性别不同,列出了各年龄段的日平均步数。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年轻人一般6000-8000,老年人一般4000-5000.

2. “日行万步就健康”没有科学依据

 日行万步只是一句口号,呼吁人们活动。并没有什么依据。

 对于习惯运动的人,可以做到日行万步。1天1万步,说说容易,走走也有7-8公里,需要1个小时,但对于运动不足的人,刚开始运动就日行万步,容易带来如下问题:

1)关节疼痛。着地时对关节的冲击力

2)疲劳堆积。运动是对肌肉的破坏,休息才是生长。受损的组织细胞来不及修复,适得其反。

3. 步数与健康

 国外有学者针对“步数与健康”持续研究了15年,研究对象是65岁以上的5000人。研究的数据包括:运动,身体活动状况,饮食,睡眠,劳动,疾病,体检数据等。

 并且调查了“每天步数与疾病”的关系。比如:每天7000步以上,而且其中中等强度的活动时间在达到15分钟的人群中,没有一个人患老年痴呆症。

 依据大量的数据,最终得到了“不同运动时间”和“预防的疾病”之间的关系。

1)每天4000步以上 / 中等强度活动5分钟以上:预防抑郁症

2)每天5000步以上/ 中等强度活动7.5分钟以上:预防痴呆,心脏病,脑中风

3)每天7000步以上/ 中等强度活动15分钟以上:预防癌症,骨质疏松。

 另外,这一组的人员的饮食结构也最合理,营养均衡。

4)每天8000步以上/ 中等强度活动20分钟以上:高血压,糖尿病

 而且8000步组本身在医药费方面也少。

5)虽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随着“步数”和“活动时间”的加大,也的确是“健康”了。但是“每天12000步/中等强度活动40分钟以上”和“每天8000步以上/ 中等强度活动20分钟以上”,在健康角度没有多大的差异。反而过度运动,有可能会带来压力/降低免疫力的风险。

4.中等运动强度<strong>

 运动强度的单位是METs,安静状态是1METs。对于老年人来说中强度指3-5METs,对于40-50岁的中年人来说相当于4-6METs。

散步 3.0METs

骑车 3.5-6.8METs

快走 4.3-5.0METs

广播操 4.0METs

乒乓球 4.0METs

5. 理想的步数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为了健康的体魄,走起来吧。

1)每天8000步,含20分钟的快走(约70分钟左右,约6km左右)

2)步幅要比平时走路稍大一点

3)1秒钟约2步

4)挺胸,抬头,稍稍用力往后摆臂


跑者阿飞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下美国心脏病学会2018年年会报道的一项研究成果: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每周走步两次,每次走45分钟,相比于不走步者,心衰的风险下降20%-25%;快步走比随意散步可降低26%-38%的心衰风险,慢跑并没有显示出比快走对心衰的风险有更多的下降。

根据这项研究的成果,如果按每秒2步的快走速度,45分钟内可以走5400步,也就是说中老年女性每天走5400步就会对维护心脏功能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那么,对于男性和年轻人来说,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快走的速度,比如每秒2.5-3步,45分钟内将可以走6750-8100步,对身体即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有朋友可能会说,既然走路有这么好的作用,多走步数不是对身体更有好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走路健身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的过程,只有在身体承受范围内才是安全健康的,否则可能带来的是伤害而不是健康了。

比如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是60-100次,进行有利于健康的有氧运动时心率是170-年龄,比如50岁的人,运动后的心率达到170-50=120次就比较合适,而且这种心率下的心脏负荷时间以45分钟为宜,无论是超时及还是增加心率都会对心脏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走路时人的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4倍,过长时间的承重将对膝关节带来伤害,而膝关节就象是一件“消耗品”,消费过度将加快它报废的速度和进程,所以不应当超时甚至无限制地去走路。

由此可见,每天走多少步就合适,并非走的越多就越好,根据个人的情况做一下简单的计算,有计划地去走路才能取得真正的保健效果。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现在大家都喜欢走路健身,甚至还诞生出来了暴走团。每天坚持走路锻炼身体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量,否则得不偿失,身体没有锻炼好反倒把关节废了。

最近已经有很多报道,因为每天暴走数万步,导致关节受损,不得不换关节。这就得不偿失了

大妈每天暴走两小时,结果关节严重受损,不得不更换关节

这位30岁的女性每天暴走2万步,结果关节磨损,跟60岁人的关节一样了。


我们的关节是一种消耗品,每次走路、跑步、爬楼梯都是对关节的一种磨损。但是,不运动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就一定要掌握好每天运动的量以及运动的方法。

第一,是每天走路、跑步运动的量

正常人,如果是为了养生,保持身体健康,而非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那么建议的量是每天快走或者慢跑30分钟即可,步数在6000-8000步为宜。所谓的每天10000步是因为当时日本发明了一个计步器,那个公司的广告是“保持健康,每天10000步”。从此,就流传下来了这个每天10000步的说法。


第二,在日常锻炼方法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快走、慢跑的方法。不要采用负重、爬楼梯、爬山等方法。因为负重、爬楼梯、爬山,对关节的压力更大,磨损更快。


第三,锻炼的场地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什么才叫做合适的场地呢?

首先肯定是要安全,要选择路面平坦,没有障碍物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运动伤、跌倒等意外。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节损伤,如果在锻炼中摔一跤,得不偿失。

还有要远离马路进行锻炼,一方面是不安全,一方面是尾气污染。在马路上锻炼,就等于吸尾气。


如果地面是塑胶的最好,这样有缓冲,对关节损伤小。现在很多城市都修有这种专门的塑胶步道,非常适合走路锻炼。


第四、要穿合适的鞋。要挑选合脚、底软的鞋子,这样可以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


人体探索者


关于每天步行多少步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作为专业医生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

任何锻炼,都要讲究姿势、时间、强度、年龄等多个方面的,大家平时走路,即健步走,同样毫无另外!

健步走确实是一项比较好的促进人身心健康的运动,但也因其易于掌握、不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尤其是不受场地等方面限制,很多人变成了随便走走,最终是走了大半年,也没见得有啥效果,真的权当散步了。

健步走要想达到锻炼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走路姿势。应在自然行走基础上,伸直躯干、收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有一种向上拔的感觉。不像我之前急诊时候接过一个病号,本来是出去健步走锻炼身体的,结果掉坑里了,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幸亏没事,只是脑袋瓜子缝了三针,这点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带手机健步走,玩手机也没耽误!!

同时健步走时候还要保持肘关节自然伸直,肩关节自然前后摆动。

第二,走路方式。应先脚跟后脚掌顺序,要把掌面尽量露出来,身体重点慢慢移动,每走一步都要保证主动用脚趾发力来瞪地。


第三,步幅。掌握一个原则,尽量比我们平时走路大的步幅来走,不然锻炼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第四,速度。分为慢速走、中速走、快步走,实际上,大多数健康的人都只要每分钟120步以上,就可以达到比较明显锻炼效果,当然像有一些本身有膝关节等疾病的人,建议慢速会好一些。

第五,这才到了我们每天走多少步的问题。按最新全民健身要求,一般要每天坚持30—60分钟健步走,走个三五公里,大概就是5000-8000步左右,即可达到锻炼效果,同样这因人而异,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可以适当增减,比如胖子,就要注意了,不要一下子走太多,本身重力符合身体就很重,应该循序渐进!


最后,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锻炼时间选择问题,像正常年轻人可以选择在早上9-11点或者下午4点以后,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但是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正处在感冒急性期的人,不要在早上锻炼身体,尤其是在温差比较大的早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