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川味美食最好的地方是成都,有人认为是直辖城市重庆,大家怎么看?

呛水的矮富帅


去重庆你喊他摆一桌不沾一颗辣椒的重庆菜出来嘛![捂脸]……蔡澜先生在重庆就遇到过这个问题,然后重庆人就说可以,结果第三个菜就是海椒花椒齐上阵……蔡先生牙齿都笑掉咯!


Kolinkolin


就我个人而言,从吃的出来的味道来讲,偏好成都的美食,因为我是陕西人。从小就知道什么川妹子,川菜,川味儿,总之就是很多的川菜美食,从最开始不知什么叫麻辣,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川菜美食,吃起来味道巴适,就会抢着吃,从最开始的豆腐皮,辣条,好多都是出自四川,也有少部分出自重庆,因为那时候已经上学,知道了地理,知道了行政单位的概念。个人如果投票的话,我是挺成都的,因为一个省会城市,他必定能代表这个省的大多数。因为直辖市再怎么样他也是一个地域性城市,代表着他自己的文化和传承,当然很多东西也会互相交融,但是总体来说,整个四川省的美食,一定会让这个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发扬并传承光大。也希望这两个城市,能互相协作,创造出更文明的美食,和更加灿烂的民族文化,弘扬川菜。让热情的川菜引领一场味觉的美食沙漠。



呛水的矮富帅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当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仔细想了一下重庆菜和成都菜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很难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反正我是喜欢吃重庆本地菜。

我认为两地最大的不同就是: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一个旅游城市,它始终是以本地口味为主,以麻、辣贯穿重庆各种美食,缺一不可,形成了重庆自己的味道。而四川成都虽然是川菜起源地,因为四川人口分布以及接壤区县城市较多,所以四川的口味肯定是各不相同的。而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口味肯定不会像重庆一样比较单一。所以成都美食的口味是多样化的。

我有一个四川绵阳的朋友,他在重庆根本就吃不了辣的东西,连吃个小面都要吃清汤的。而我上次去成都玩,吃饭的时候只感觉到辣,对于重庆人来说,缺少了麻,那单只有有辣就满足不了我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川味最好的地方。在我看来是重庆,因为我喜欢吃重庆的。也有人认为是成都,因为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以及口味都不一样,所以比这个毫无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川菜,所以坚持自己就好了。


八戒挑食


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上课。川菜分上河帮和下河帮,分别代表成都和重庆。还有一个才是真正的霸道,叫小河帮,代表自贡。

只有真正的四川人才懂,川菜的最高等级是小河帮,假如拿上下河帮与小河帮相比,就是叫花子与富豪的差别。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吃得好,吃得高档,吃得精致,归根结底靠什么?钱!自贡的盐商菜就是川菜的绝顶代表,你能拿出哪个川菜与盐商菜相比?绝无可能!你们平时只晓得什么麻婆豆腐,什么夫妻肺片,这些都能上桌?那川菜不就成了草根菜?

盐商有钱,连十里洋场的海派大佬都甘拜下风,抗战时期冯玉祥到自贡募捐,一个月之内募集到手2个亿!上海人能做到?北京人能做到?广州人能做到?没哪个地方的人能做到,只有自贡人!而其中的大部分捐款就来自盐商!

土老冒们,在成都,在重庆,你们就吃了川菜?哈哈哈哈,今天该懂了吧?盐商菜就是川菜的珠穆朗玛峰,想吃真正的川菜就到自贡来,最重要的是钱带够!


自我38167427


川菜创新在重庆,川菜包装推出在成都。

重庆是码头文化,像长江的流水一样,不断的流进流出,不断进取,不念旧。这也是为什么在重庆几乎见不到老字号的原因。重庆人对待川菜也是如此。

重庆除去传统的川菜,今天创造一种好吃菜,比如辣子鸡,芋儿鸡,红烧螺丝,豆花鱼,花椒鸡什么的,不管店面大小,路途遥远,高低贵贱,大家都一窝蜂的跑去品赏。但过一段时间后,大家又奔新的菜去了,比如鹅掌汤,武陵山珍,江湖菜,辣子兔丁,泉水鸡什么的。如此不断的反复,这就是重庆人川菜观。

而成都则不同,他们每每到重庆寻求新菜,并将其精心包装,登上大雅之堂。


wwxxyy1


川菜分为上河帮,以成都,乐山为代表,小河帮,以四川内江,自贡为代表,下河帮,以重庆和四川川东地区为代表,说不上哪里最好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重庆是绝对代表不了川菜,川菜不止麻辣一种味型,下河帮菜又称江湖菜,口味极重,味型单一。但川菜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至于成都为什么可以代表川菜,他是四川省会,西南重镇,四川很多地方人口来到省会工作生活,自然就带来了四川的地方美食,但并不是成都美食。成都既是川菜发源地之一,也是川菜集大成者,但个人觉得还是四川内江和自贡的要好吃点,成都太寡淡,而重庆口味又太重,各有千秋。还想说下,头条总有这种挑拨川渝感情的,无论是侮辱重庆还是成都的,希望我们大家能随手举报,谢谢了


xiongmaoxiaoxianshen


川菜中的代表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樟茶鸭子等,这些菜都是在成都诞生的。川菜也分流派,成都是上河帮,自贡内江的小河帮,重庆的下河帮。川菜也分阶级,能上席面的是成都军阀们的私房菜,基本以不辣为主,因为当时重庆自贡的苦力较多,所以菜的味型较单一,以麻辣咸为主(就是我们说的好下饭),所以又叫江湖菜,在解放前是上不得席面的。四川由于地处内陆,食材不够高档,因此只有朝味型多样发展,所以创造了如鱼香等味型,才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说法。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原来只有在席面上吃的菜现在大家反而不稀奇了,江湖菜也越来越流行。但从传承上说,川菜是起源于成都并闻名全国的。另外,为什么吃惯了川菜就丢不了,因为川菜味重,常吃味蕾的敏感性降低,再吃其它菜就会索然无味,你就被套牢了。


李子木


成都,重庆,两个相邻的城市,川菜分流派,以成都乐山为代表上河帮菜,以自贡盐帮菜为代表的小河帮菜,以重庆川东地区为代表的下河帮菜,也称为江湖菜。三个流派都离不开麻辣鲜香的现代川菜特点,其实整个川菜在全国的发展以及火爆离不开重庆人的推广,到处都有四川民工,到处也就有了四川饭馆了。我在外地吃的川菜馆子基本上都是重庆人开的,参差不齐,总体而言当不到我自己弄的,只为裹腹。所以,很多外地的朋友觉得重庆菜可以代表川菜,对不起,这个说法十分错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不允许川菜像以前那样精工细作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以重庆菜为主的水煮,泡椒,火锅等等来的快又赶口的菜。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说的不对请指正。

成都菜,重庆菜都无法代表整个川菜,川菜是一个体系,博大精深,任何一个地区的菜都是盲人摸象,我在成都的彭州吃过一次酸菜肘子,当时我也不晓得这个是哪的菜,但是口感十分好。整个川菜的代表只能整个四川来拼凑,各地都有不同,各有所长才是川菜健康传承的正道。不要天天渝菜,川菜的争了。没有任何意义。


壺觴


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下面我简单谈一下个人见解!欢迎大家点评。

让我们首先来阐述一下“美食”一词,顾名思义:指美味食品;而美味食品的制作不仅需要广泛的食材,同时还需要充沛的制作时间!

就让我们先从古时候成渝两地的自然特点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吧:

成都自古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这就为广泛的食材提供了良好的储备。

天府之国土壤肥沃、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更为制作美食提供了充沛的时间。

古时成都地理环境优越,农民撒把种子就坐等收获,大量的农闲时间使这里的人们懂得了舒爽的休闲生活;于是闲暇之余,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吃得更好?于是在成都便逐渐诞生了多种多样的地道美食!

重庆地处山区,辖区山脉众多,土地贫瘠,古时候人民生活困苦;加上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每年一连几十天高温伏旱常常至庄稼欠收,导致乡民生活艰辛不易。

在如此艰辛不易的生活面前,古时重庆人民整日劳碌奔波、温饱尚且无法保障,能有粗食充饥已非易事,自然没有了闲情雅致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味佳肴!

所以,在古代的四川盆地,美食的发源地基本皆是成都、自贡一带衣食富足之地,绝少在大山之中的重庆产生!

当然,由于成渝两地地缘相近,生活习性相同,于是很多成都美食后来也传入重庆,被重庆广泛接纳;即便如此,但同一道美食,行内人士仍可细品出端倪;就好比师徒二人,徒弟手艺始终逊色于师傅。

所以,成都不仅现在是世界公认的美食之都,而且历史深厚,古时就是著名的美食之地。







用户2665921072483


非乐山莫属。

川外人士去成都吃,川内人士去乐山吃。

首先向各位读者大大致歉: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假期出游,占用了上班族活动空间,并为酒店价格上涨、交通堵塞贡献了本不应该贡献的绵薄之力。以后,我一定从大局出发,法定节假日尽量不出门,不为大家好容易盼来的假期添堵。

不过,这个假期我也没有去热门景点,倒是另辟蹊径选了人烟稀少的路线,把下雪的、封路的、人挤的地点,统统排除在行程之外,导致,我自己的“非专业非著名吃货”专长,迅猛精进。

甘孜雪山游,被大雪封路,眼看着导航上前方高速路线红得发紫,内心惴惴不安,恰逢天全县遇到警察小哥设置路障引导所有车辆下高速,我们索性调转方向,一路经天全县,吃二郎山走地鸡为原料的椒麻鸡,过柳江古镇,品老街新街鳞次栉比摆摊设点的藤椒鸭,到达乐山,原定的“乐山大佛一日游”计划,生生被当地美食掰成“三天两晚吃货之旅”,每天都来一顿跷脚牛肉,换着品牌来,间杂钵钵鸡,和几乎顿顿必吃的冰粉。

下面开始用倒序的手法来讲解近几日的美食,先看让我欲罢不能的跷脚牛肉全家福:

满汉全席,算是所有的摊摊当中比较阔气的点法了,三个重复的牛肉锅,几个重复的爆炒脆肠,N份粉蒸肥肠和血旺,色相上看起来油腻腻、火辣辣,实际上吃起来香喷喷,辣味几乎无感。

我可是平常不吃辣椒的山东人呐,以前对川渝的认识就是辣辣辣,火锅是辣的,川菜是辣的,这次深度体验家常菜后豁然,并不是这样,人往往带着对地域的偏见生活,只有实地感受后才发现非想象中那般。不过,有的辣椒也确实辣,比如图中的小干碟辣椒面。

牛肉、牛杂鲜美无比。喜欢辣一些的,就蘸一蘸干碟辣椒面,不喜欢太辣的,一口肉下肚,让美味在舌尖上跳舞吧,原汤化原食,再舀一勺汤,鲜味更进一步。这种汤鲜,是绝无味精、鸡精的那种原生态鲜。

各种肉、肠、肚,放到锅里煮一煮,舀出来吃一口喝一口,夫复何求。

冯四孃跷脚牛肉,牛筋特写。

乐山连呆了三天,每天一顿跷脚牛肉,先后在冯四孃、芳芳、杀牛匠堂食,临走又去芳芳跷脚牛肉旁边的冯三孃打包了三份粉蒸肥肠上路。芳芳人气太旺,我在排队买冰粉前后两次试着去跟店家沟通,卖我点粉蒸肥肠吧,都被果断拒绝:不打包,排队在这儿吃的我们还不够呢。

去冯三孃那里求情成功

芳芳跷脚牛肉附近还有好吃的钵钵鸡和串妹儿冰粉儿。

开水钵钵鸡的最高级吃法,给串串裹上一层芝麻可是技术活儿,咬一下咸淡适中、美味可口的肉肉和脆骨,掺着溢出香气的芝麻,再一咀嚼,我的唇齿都要升仙了。

无论主食吃哪个,我都要去买至少一份冰粉,然后再去吃饭,吃完了再去排队买冰粉,打包带走。每次都是大长龙,队尾直接到马路中央,串妹冰粉,值得排上队等待。

丈母娘冰粉,里面有各种水果、山楂片、花生碎、小圆子、醪糟、糍粑,还有混着红糖和芝麻酱的浇头,冰粉与配料的比例几乎是1:1,你说说,能不好吃吗,而且只要8块钱呐朋友们,哪里有这么物美价廉味道极致的甜品?

5块钱的花式冰粉,只是比丈母娘冰粉少了酒酿和糍粑,其他味道,不相上下。

西米露凉糕,5块钱,我跟老板说加点水果,这是6块钱的升级版。

在乐山前后我还吃了很多冰粉,各种各样,每家除了“冰粉”本身,配料各不相同。

柳江古镇,网评分数最高的“巧面馆”,除了味道绵长的棉条,让我唇舌生风的非这碗“水果冰粉”莫属,那一片一片的,是店家自己熬制的李子酱。5块一大碗。

天全县,吃完椒麻鸡,路过一家甜品店,店家是一位老头儿,他不怎么说话,我说点冰粉,他就去做,连一个“好”或“稍等”都没有,后厨被他收拾得很干净,他不紧不慢地开一个个冰箱门取料,打开保鲜盒,关上保鲜盒,偶有送货来的,他会将后厨的灯打开,而刚刚自己在里面配了那么久的料都没开。

店里的桌椅都是潮潮的北欧极简风,倒是与小个子的他佩戴的帽子很配。看他给我热糍粑,放配料,来来回回,慢悠悠却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真是一种享受。做者乐在其中,观者也乐在其中。

到了成都之后,打卡网红店二麻酒馆,我继续刷酒酿的单,第一晚带冰全料的吃完,又点了一份只要酒酿和红糖的版本:

这碗是不是就清丽多了?一碗12元,成都的价格比北京的良心多了。这是我自从吃冰粉以来,遇到的最纯澈的冰粉,一整块。其他的要么有小泡泡,要么就是一小块一小块。

路边摊遇到卖冰粉的,继续买,8块钱一大碗,一碗吃到撑。

天全“曾记椒麻鸡”,鸡肉是冷的,浇上冷冷的椒麻汁,鸡血是热的,浇上暖暖的椒麻汁,无论是Q弹劲道的鸡肉片还是软糯嫩滑的鸡血块,一定都要把它们在椒麻汁里浸一浸,让它们全身裹上香、麻、甜的味道,咬一下,味蕾和口腔谈起了恋爱。

鸡肉80块钱一斤,点的多,就用大盆,点的少,就用小碗。鸡血10元一份。

从现场翻台率来看,小小的店面,老板年入几百万不成问题。

而一路走去“曾记椒麻鸡”的路上,看到很多门可罗雀的店面,与曾记椒麻鸡的门庭若市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的还有乐山芳芳翘脚牛肉那里,串妹冰粉、芳芳烧饼、开水钵钵鸡、冯三孃跷脚牛肉店前都挤满了人,摊位恨不得摆到马路上,而紧挨着他们有几家店,无人问津。餐饮业特别容易出现暴富和爆贫。其实任何行业都有穷的没生意、富的不差钱的。

满人的店根本没有服务态度,地上也是乱七八糟,用过的餐巾纸、没来及收拾的垃圾,可人家买的是菜品味道,吃货们宁肯留着最后一口仙气,排队把想吃的吃上,忽略其他所有的不足之处。毕竟,价格也不贵,人均50元人民币就能吃得你余味绕梁三日。

四川的饭菜好吃到什么程度,可以这么说,我曾经想嫁大厨,仅仅是为了一口美食,现在这个想法消失得音讯全无,若能生活在乐山,随便下一家馆子,点单,上菜,开吃,嫁人是个什么东西?

“少不入川”果然有道理,一入美食的坑,深似海,感觉自己还得来,但每次来,不宜久留。毕竟,每逢佳节胖三斤,我这个体重不过百的人承受不来。

接下来请接收一些图片暴击:

上里古镇哒哒面,刚炸好的大肉,看起来真诱人。

吃起来,香而不腻。哒哒面的“哒哒”二字,就是面被甩在面板上时发出的声音。

柳江古镇的万岁凉粉,又红又专又好吃。

排队等着上传参观乐山大佛的游客,我四点左右到达售票厅时,当日1.5万人次的船票售空。

二麻酒馆的斗酒,低度好喝不醉人。

跳跳糖倒到嘴里,桑葚酒穿糖而过,呀,还有这种操作?

酒馆里好看的小姐姐很多,整容的也有不少。

从酒馆外拍的桥

收获了一些我很稀罕的照片:

摄于玉屏山森林海。

去年10月,我也穿着这件上衣,在海德堡浪。今年脸上多了痘痘。

2017年10月14日,摄于海德堡,朋友圈命名为“黛山”。

以后如果你们遭遇假期人潮,或许也可以改成吃货打卡呢。

今日上班的你们,假期都去了哪些地方?吃到了什么美食?留言给我吧

近期将会有一大波翻译招聘分享,鉴于我公众号更新频度有限,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知识星球,基本上每天都有多条翻译招聘,涉及到多个语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