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君墓:秦贵族圆顶山墓地劫余记

上一篇讲了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墓葬,今天依然定格在礼县这片厚重而又贫瘠的土地。这里是秦人非子为周人养马之地,秦人在这里生活了三百多年,是秦人第一个大规模陵园西垂陵园所在地。在秦公簋发现以后,著名国家大师王国维先生就敏锐地指出,秦人生活的西犬丘就在甘肃礼县,遗憾地是由于存在不同意见,作为一种研究的结论并没有得到重视。正在学术界存在争论的情况下,秦人生活的西犬丘,在那场空前的盗墓风潮中被发现了。

望君墓:秦贵族圆顶山墓地劫余记

早期秦人活动地域图

熟悉古墓的人都知道,古人在墓葬的选择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按照风水理论,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和圆顶山一带是绝佳的风水宝地,秦人的西垂陵园选在这里就可以理解了。相对于大堡子山,圆顶山相对较矮,两处高地相距3公里,隔着西汉水南北相望。除了西汉水以外,在圆顶山山脚下流淌而过的还有一条河流叫西和河,其支流为漾水河,自南而北的西和水在圆顶山附近拐弯,与西汉水合流。西汉水是一条自东向西倒流河,而圆顶山正处于河湾之地,从风水上讲这里是理想的墓葬选址地。

望君墓:秦贵族圆顶山墓地劫余记

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原礼县博物馆)

在大堡子山盗墓风潮中,圆顶山墓地同样未能幸免,甚至在疯狂盗墓被遏制以后,还曾多次被盗,导致部分墓地被破坏。1998和2005年进行的两次抢救性发掘就是因为墓地被盗的缘故。圆顶山共发掘四座墓葬和一个车马坑,基本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这主要归功于圆顶山墓地位于河水的二级台地上,地下水位高,地下两米就是水层,所以圆顶山墓葬属于名副其实的水葬,发掘很不容易。


望君墓:秦贵族圆顶山墓地劫余记

圆顶山被盗掘追回的编钟

圆顶山大墓是五鼎四簋墓,发掘者说没盗掘前可能是七鼎,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是七鼎,那就不会是贵族墓,而是国君墓了。圆顶山贵族墓由于基本没有遭到破坏,四座墓葬出土青铜器300多件,还有100多件玉器等文物。圆顶山墓地还发现陶甗等陶器,大堡子山陶器由于不值钱而遭到破坏,相比较圆顶山贵族墓文物保存则是相对完整。

望君墓:秦贵族圆顶山墓地劫余记

圆顶山出土陶鬲(炊煮器)

由于大堡子山地势明显高于圆顶山,圆顶山的贵族墓被人认为秦人贵族死后,仍然守护国君而不离不弃。这种墓葬文化体现了鲜明的礼制特点,圆顶山贵族墓属于春秋中期墓地,晚于大堡子墓葬,墓葬中盛行的殉人现象,是当时奴隶制依然盛行的标志。

望君墓:秦贵族圆顶山墓地劫余记

回首虎

至今,在甘肃礼县一带,我们发现的仅仅只有两座(有人认为只有一座)秦人国君墓,早期秦人其他国君墓又在何地?在礼县大地下,还有诸多的谜底需要解开。 喜欢本号朋友请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触摸历史,感受中华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