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本文大概3000字,讀完約7分鐘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一個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擴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中國政府和全國民眾正全力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

為推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盤古智庫迅速反應,組織包括學術委員、研究員等在內的智庫專家對疫情防控提出一系列建議。於1月23日(臘月二十九)凌晨3:00形成了《盤古智庫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四十五條建議》(內部),得到了有關機構的積極反饋。

盤古智庫在陸續發佈疫情防控系列建議的同時,也分析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建議,供有關機構和社會參考。

本篇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程實,工銀國際資深經濟學家王宇哲關於“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的分析和建議。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2月3日,A股重新開市,滬深300指數收跌7.9%。受到新冠疫情持續發酵影響,企業盈利預期差帶來市場調整壓力,而風險溢價急劇變化更是成為短期波動的根源。參照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期的歷史經驗,出現於中國內地的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衝擊呈現出典型的漣漪效應,而在疫情越過頂峰後,市場會顯著反彈。當前,內地金融市場由於休市期疫情演化所帶來的時序補跌或基本完成,海外相關市場企穩跡象初現。應對疫情衝擊,多部委發揮政策合力,一方面保證流動性充裕穩定金融系統和市場信心,另一方面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奠定“降息”基調,引導長期利率下行。短期來看,儘管市場情緒已經得到部分釋放,但後續疫情的演化不確定性仍存,海內外黑天鵝事件共振的金融伴生風險值得高度關注。長期來看,金融改革的深化將夯實金融系統韌性,進一步發揮好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職,而特殊時期的穩定因素也將成為重要政策考量,確保金融開放在遵循時間表的前提下審慎推進。


  經濟影響仍在發酵,市場回調開始顯現。當前,中國的經濟戰“疫”已經打響,從演化趨勢看,新冠疫情有望在2月末邁過高峰期,並於5月末基本平息。我們的估算表明,在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增速將在一季度將低於無疫情狀態超過1.5個百分點,並將從二季度開始逐季歷經修復、反彈與企穩,全年經濟增速約為5.6%。因普遍的流動不暢、開工延遲,供給端產出的負面衝擊對大多數二、三產企業盈利都有直接影響,而以住宿和餐飲業、電影娛樂業、批發零售業為代表的線下服務業遭遇的剛性衝擊則還將延續至二季度。在此背景下,企業盈利的回暖勢頭受到制約,資本市場受盈利預期差影響面臨調整壓力。與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不斷髮酵相比,風險溢價的變化則是短期市場波動最主要的來源。從歷史上看,重大負面事件容易影響情緒,進而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以相對可比的非典疫情爆發期為例,我們計算了滬深300指數在疫情期相對錶現的歷史位置。在疫情衝擊最大的2003年4月下旬,滬深300指數出現最大單週跌幅7.3%,同期較其他主要指數表現如下:相對MSCI全球為-7.4%,相對MSCI亞太為-4.7%,相對MSCI亞洲為-3.8%,相對MSCI中國為-2.4%。可以看出,爆發於中國內地的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衝擊呈現出明顯的漣漪效應,與不同市場相對錶現的歷史分位也“由近到遠”依次走低,其中相對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接近歷史75%分位,相對MSCI全球指數的超跌幅度接近正常值分佈區間底部(詳見附圖)。2月3日,在A股重新開市後,主要指數開盤即出現補跌,最終滬深300指數收跌7.9%。考慮到休市期MSCI全球、亞太、亞洲、中國指數分別下跌3.0%,3.7%,3.8%,5.3%,參照非典的相對跌幅,滬深300指數的補跌區間約為[7.6%, 10.3%]。據此判斷,目前時序上的補跌已經基本完成,之後的金融市場表現取決於疫情的演化和其他市場的表現。考慮到恆生指數和紅籌指數收盤分別微漲0.17%和0.30%,而滬深港通AH股H指數僅微跌0.16%,海外市場有初步企穩跡象。


  利率下行緩釋衝擊,匯率存在階段壓力。在疫情衝擊開始顯現並仍在發酵的背景下,延遲復工和抑制消費的影響令經濟短期承壓。在此背景下,邊際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方面提供充裕流動性,穩定市場信心,另一方面推動利率下行,與大概率“前低後高”的年內經濟增速走勢相對應。在春節期間,為支持受災企業和相關保障企業,央行提供3000億專項再貸款,並鼓勵銀行定向下調利率。2月3日,央行又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7天和14天逆回購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進一步的流動性投放令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比去年春節後高了9000億元,這將有利於穩定金融系統,提振市場信心。而隨著OMO下調奠定“降息”基調,我們預期MLF下調和LPR下調也將漸次進行。從幅度上看,本次OMO降息幅度在本輪降息週期中相對有力,但較以往降息週期處於中位水平。考慮到長期利率已接近階段低位,再度大幅下調利率的空間有限,定向降準或將成為央行相機抉擇的重要儲備方案。此外,近兩週來受疫情負面影響,市場避險氛圍濃厚,近一月以來的人民幣升值出現逆轉。2月3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度破“7”。事實上,自2019年以來,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的短期影響力對於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影響尤勝於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其中中美貿易談判的一波三折是匯率波動的重要驅動因素。2020年,隨著美聯儲寬鬆力度邊際減弱,美元指數下行壓力或弱於市場預期。在此背景下,儘管我們測算的人民幣相對均衡匯率存在低估,但在WHO將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市場情緒的驅動或延續人民幣貶值壓力,預計人民幣兌美元的年內波動區間為[6.7,7.2]。


  金融應急與支持結合,謹防內外風險共振。隨著新冠疫情繼續演化,金融鄰域伴生風險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認為,為防範潛在的金融和實體風險,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多種貨幣和金融政策工具的綜合運用也將避免疫情對實體經濟帶來持續負面拖累。具體而言:第一,以稅收減免、轉移支付和專項債發行等為代表的財政逆週期調節力度將超出預期,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的再貼現、再貸款、抵押補充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也將精準發力,補齊公共衛生領域短板,併為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提供持續金融支持;第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短期著力於審慎應對疫情衝頂過程可能引起的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中小微企業延遲開工導致的資金和運營困難,以及與之相關的信用違約和股權質押問題等;第三,防範股市、債市、期市、匯市負面情緒積聚,避免內外風險共振。在經歷了重新開市的大幅補跌後,市場情緒已經得到了部分釋放,但後續疫情的演化不確定性仍存。尤其是在當前禽流感疫情重發,英國正式退歐後市場仍在消化後續不確定性,中美貿易談判尚未完結的全球宏觀環境下,黑天鵝事件的時空疊加可能造成多市場風險共振,如何避免全球性金融風險仍是國內外金融當局在2020年的重大使命。


  金融改革修煉內功,金融開放審慎推進。當前疫情的發生和演化不僅暴露出公共衛生、城市管理等領域所面臨的問題,也對金融體系如何靈活運用各類政策工具積極應對風險,做好市場監管和支持實體經濟提出了重要要求。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金融改革的深化有助於發揮好金融本職,並提升金融系統韌性。我們認為,一方面,應對當前疫情為金融系統提供了重要的危機管理經驗,這將驅動中國金融在機制協同和應急管理方面更加完善,特別是跨部門的快速協調和多級風險響應體系將更為制度化。另一方面,本次疫情直接衝擊實體經濟,也將倒逼金融系統推動各類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創新金融工具加快落地,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化解人員流動瓶頸的措施擴大使用,金融風險監測體系與公共風險防範體系的接口進一步打通等,這對於撬動金融供給側改革、修煉服務實體經濟內功有積極作用。2019年,提速的中國金融開放成為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推進器,而外資淨流入也成為資本市場繁榮穩定的重要助力。從狹義口徑看,2019年滬深港通北向成交淨買入超過3500億,創下六年來之最。我們發現,外資淨流入和指數漲跌呈現出高度同步性,且前者往往是後者變動的先行指標(詳見附圖)。截至1月20日,北向資金月內連續淨流入逾580億,但在疫情發酵之後,春節前最後三個交易日則出現了近200億的資金淨流出。2月3日,負面情緒兌現為重新開市後的劇烈補跌,在此情形下,北向資金也創下了史上最高的相鄰交易日淨流入差(從單日淨流出118億逆轉為淨流入182億),或為後市企穩提供了重要支撐。但立足於金融漸進開放的現實,如果疫情演化帶來的恐慌情緒出現反覆,外資的大進大出可能與市場的超調式波動互相疊加,從而成為新的金融風險源。基於此,2020年中國金融開放或將考慮到特殊時期的穩定因素,在遵循相應時間表的前提下審慎推進。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非典爆發期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衝擊呈現出明顯的漣漪效應 資料來源:Wind和我們的計算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2019年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和指數漲跌呈現出高度同步性 資料來源:Wind和我們的計算


-END-

程實 王宇哲 |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