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設置隔離區,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務工作者,合理安排生活

最近的疫情讓大家都有些焦爐,危難時刻,恐慌比病毒帶來的破壞更可怕。方艙的建立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切斷傳播途徑,也是為了讓輕症患者擁有更嚴密的體徵監測和更大的康復可能。這種新模式的建立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各項籌備和實際運轉定然困難重重,但毫無疑問,生活配套和醫療服務一定會慢慢跟上去,許多現在暴露出的短板會一一解決,請大家忍耐和理解!

在此呼籲,請大家相信國家、相信防疫人員的科學決策!大家一起,為方艙“減負”。

公共交通設置隔離區,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務工作者,合理安排生活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有些患者因過度關注疫情、對一線醫務人員、防疫工作者和患者的遭遇產生共情、對受疫情影響的工作和經濟壓力等因素,產生焦慮和恐慌的精神壓力,導致交感神經興奮,造成病情波動,這屬於正常的現象。

患者要正視並接納自己的焦慮恐懼情緒,遵醫囑服用藥物,從而合理控制病情。必要時可通過在線問診或在做好充分防護的前提下去醫院就診以調整藥物。

同時,患者也要學會充實生活,少刷手機和看新聞,並按照下方的“四字真言”來維持正常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1、 穩定情緒:俗話說得好:心平氣和,五體安寧,避免過大情緒波動是非常有必要的。當內心情緒波動大或心理壓力大時,極易增加心臟突發事件的發生。

2、節制飲食:在遵循“低鹽低脂”的原則上,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淡水魚、少吃糧食和肉,不吃蛋黃不抽菸喝酒。

3、 規律作息:生活不規律會加重心臟負擔,易誘發疾病。

4、注意保暖:驟冷驟熱可使呼吸道及全身抵抗力降低,從而容易誘發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等,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心力衰竭。

5、酌情運動: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進行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在家中散步、耍太極、做保健操等。

公共交通設置隔離區,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務工作者,合理安排生活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春運錯峰返程疫情防控、交通運輸服務保障等相關工作情況。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隨著市民陸續返崗、學生返校,返程客流高峰即將到來。為了降低客流流入地疫情風險,返程公共交通工具將控制上座率,為分散就坐、隔位就坐預留空間,並在交通工具後部設立隔離區,當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時,可在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國家多種措施就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平安健康,大家也要全力配合,不要再給工作人員找麻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