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為什麼幾乎老少皆知,優秀在哪?

用戶209336086459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大,等於是問《西遊記》作為我國傳世的四大名著之一,成功在哪些地方,哪怕是熟讀《西遊記》的人,也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重新回憶了一遍《西遊記》故事的大概內容,試著從以下幾個幾面論述一下,看看是否能得到提問者和大家的認可。

一、故事取材於我國傳統道教和佛教文化信仰及傳說,老百姓熟悉度高。

《西遊記》成書於明朝中後期,距今不過五、六百年的歷史,時間並不長,而我國道教的思想,最早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道教的道字,就來源於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可謂淵遠流長。《西遊記》的故事,開始於孫悟空不滿足於在花果山做一個猴王,獨自離開花果山,外出尋仙學道,追求長生不老。而學道成仙,長生不老,甚至永生不死,正是道教的重要思想。這種思想在我國民間的形成,遠早於《西遊記》成書的時期。東漢末年道教正式形成後,修仙學道,就已經逐漸形成系統的理論,開始系統的、組織化的修煉。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到的長生密法,從其修煉歌訣來看,其實就是道教三大支派之一,以葛洪為代表的靈寶派的內丹術,世稱靈寶秘法,也叫金液還丹法,金丹大法。這是從修法源流來講。而從信仰的層次講,天宮天庭和陰曹地府的存在,玉皇大帝及眾多仙官仙人、天兵天將的存在及傳說,地獄魔王及眾多鬼怪幽靈的存在及傳說,在我國民間早已形成,成為了我國民眾封建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幾乎到了人人俱有,戶戶皆知的地步,這正是《西遊記》在我國幾乎老幼皆知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之一。

再從佛教信仰的形成及廣泛方面看,也是一樣。《西遊記》故事的主體,是唐僧從五行山下救出孫悟空,然後孫悟空保護唐僧上西天取佛經開始的。而唐僧的原型,是我國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奉唐皇之命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也是真的。至於如來佛祖及他門下眾多弟子,也是真實的存在。佛教雖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早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傳入我國了,且信徒眾多,《西遊記》在這樣的基礎上成書,鋪開及講述故事,自然就成了它老幼皆知的第二個重要因素。

二、故事離奇,情節曲折,富有趣味,極具吸引力

《西遊記》的故事,是一個神話故事。神話故事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歷來被我國群眾津津樂道。《西遊記》裡最被中國老百姓暗中讚賞的,是孫悟空的鬥爭精神。以被壓五行山分界,孫悟空前期跟天庭天官、天兵天將鬥,後期跟妖魔鬼怪鬥。這些鬥爭故事,除了暗中蘊含一定的政治意義,符合下層百姓的心底期求外,還一個個生動有趣,曲折動人,符合並能充分滿足普通人的獵奇心理,所以無人不愛看,無人不喜歡。

三、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以世俗為基礎,讀者能很容易地從生活中找到人物原型,具有親和力

《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以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及眾多妖精最為成功。如唐僧的善良愚味,不貪不痴,意志堅定;孫悟空的逞強好勝,機智靈和,耍潑使賴;豬八戒的貪吃好色,懶惰散漫,意志不堅;沙僧的任勞任怨,中庸沉默;牛魔王的愛妻護子,卻又拈花惹草;鐵扇公主的小氣吝嗇,陰險多變,狠毒惡辣;紅孩兒的好勇鬥狠,六親不認,倔強天真;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裝窮賣苦……等等等等。讀者都能很容易的在生活中找到人物原型,拉近了書中人物與讀者的距離,具有巨大的親和力。

四、內涵豐富,外延廣泛,能夠讓人各有所悟,各有所得

這是《西遊記》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你可以把它當一個神話故事看,也可以把它當一個世俗故事看;可以把它當一本勵志書看,也可以把它當一部成功學看;可以把它當一本修道練功秘籍看,也可以把它當一本醫治精神疾病的醫書看。你還能把它當一部關係學看,你看孫悟空查妖精多會走關係,打妖精也依關係定生死分輕重;你甚至還能把它當一部厚黑學看,你看孫悟空與豬八戒背後怎麼互黑對方,神仙們收妖除怪又怎麼個暗箱操作?等等……不同經歷,不同境界,不同層次,不同目的的人,讀了此書,都能夠各有所思,各有所悟,各有所得,這是它能夠得到普遍喜愛的一個因素。

五、採用演義形式,章回體結狗,符合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

演義小說的形式可以讓作者隨意發揮,不受歷史事實的限制,儘量擴大寫作者的內容空間和讀者的想像空間。章回體結構能夠讓每一回的故事獨自成立,幾個小故事間又有內在的聯繫,像一根金錢穿著一串珍珠,既能增大故事的吸引力,又可減少讀者的疲勞。

六、含意深邃與淺顯結合,整部書講的是什麼,似乎很深奧,而每一回講的是什麼,又很明白。敘述樸實,多口語,通俗易懂。結杓簡單,文筆優美,等等。


甲辛


《西遊記》是一部著名的神話小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著作。它不僅因體裁優秀而載入四大名著之一,最大的優秀之處是它,86年代時被拍為巨型神話電視劇,而成為唯一最經典的古裝降魔篇。

何為經典?

“經典”一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先發先行,其後再發行也無法超越。比如說,我們經常看的電影電視劇,聽的音樂,包括一些著作等等,大部分先發先行的已經存入大眾的腦海裡,滲入骨髓裡,其後有的再翻拍,再翻唱,再加以修改也無法超越始作,這就是經典。

在《西遊記》的著作裡,一共100回,60餘萬言,每回分標目。內容分三大部曲

第一部曲(一到七回)主要寫孫悟空出身學藝大鬧天宮桀驁不馴;

第二部曲(八到十二回)主要寫唐三藏西天取經的緣由;

第三部曲(十三到一百回)主要寫取經路上經歷了八十一磨難,最後終於取到真經。

故事情節動盪起伏,扣人心絃,一環緊扣一環,人物刻畫塑造形象極強,滲入人心。這使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的高超水平。

老少皆知是必然。

首先《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近現代能完整看完著作屬一部分人而已,最主要是八十年代拍為大型電視連續劇才廣為人知,博人眼球。而且幾乎每年暑假檔都會反覆播映,就是因為這樣,老一輩的百看不厭,新一代也覺得新奇好看。

正所謂:大人看結果,小孩看過程

《西遊記》就是一部人生修行記。


詩驀詩書畫


一,首先來回答為什麼西遊記幾乎老少皆知一,首先來回答為什麼西遊記幾乎老少皆知。

1.《西遊記》這本書的來歷,《西遊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神魔小說,清朝學者認為他是由吳承恩所著,但是流傳下來的版本沒有一種是有署名的,這就造就了這一小說的神話色彩,但是現在普遍認為《西遊記》是由吳承恩根據《大唐西域記》等著作改編而來的。

2.西遊記的內容,這部小說以師徒五人西天取經為主要線索,首先前面用大量的篇幅寫了美猴王的出世以及大鬧天宮等等事蹟,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放蕩不羈,追求自由的美猴王形象,而後全書開始介紹第二個主要人物——唐玄奘,著重介紹了他的出世,緊接著介紹了他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度化,開始西行前往西天取經。

3.唐僧收徒弟

,這部分也是全書主要的內容,他經歷了幾月的西行之旅,自感取經之路艱險,他需要別人陪伴,幫助他西行,而這個時候,作者很好的安排了孫悟空,小白龍,豬八戒,沙僧,就這樣,他們組成了強大的西天取經隊伍,開始了漫長的取經之旅。

4.他們一路西行,歷經千難萬險,在極度的危險之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紅取得了真經,然後他們把真經送回大唐西安,然後真身回到了靈山,收到佛祖封賞,自此他們完成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開始在西方極樂世界快樂的生活。

5.《西遊記》這部書的歷史意義極其影響,《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

6.說書人對《西遊記》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稍微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有一種職業他們就是說書人,這類人和小說作者一樣都屬於下九流的職業,但是他們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真是這類人,他們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西遊記。

7.戲劇創作者,喜歡戲劇的朋友都知道在很多,不管是豫劇還是其他什麼類型的戲劇節目,總會有《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這個片段,這說明戲劇創作者也是讓《西遊記》被人們熟知的原因。

8.近代電視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說,《西遊記》幾乎老少皆知,還得益於近現代電視的出現,這直接讓《西遊記》這部小說成了熒屏上的常青樹,自從86版這個版本的電視劇《西遊記》上映後,幾乎每到年底都會播放,而且年年都會如此,好幾個臺同時播放《西遊記》,這也讓《西遊記》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二,《西遊記》優秀在哪,我認為主要在下面幾個方面。

1.《西遊記》這部著作的內容很好,西遊記現在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內容確實值得我們觀看,這部著作基本就是一個輕喜劇,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而且這部著作的內容是老少皆宜,各個年齡段的人有看點。

2.人物形象很鮮活

(1)孫悟空,估計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孫悟空,這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猴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展現給我們就是一個玩世不恭,嫉惡如仇的形象,而關於他的影視劇也是多的不計其數。

(2)唐僧,唐僧給我們的印象就是總感覺他一直被妖精抓住,自己又軟弱無能,讓任何人都可以欺負,而且面對的女妖怪的時候的表現讓人覺得他很是生氣,他總是偏袒豬八戒,也讓人不能理解。

(3)豬八戒,關於豬八戒的影視劇也很多,比如《春光燦爛豬八戒》《喜氣洋洋豬八戒》等等,他在其他影視劇中的形象還是蠻不錯的。但是在《西遊記》中卻讓人很生氣,好吃懶做,好色貪婪,而是總是挑撥唐僧和孫悟空的關係。

(4)沙僧,可以說在《西遊記》中最沒有影響力的就是他了,但是他有是個公平正義的化身,他老實憨厚,關鍵時刻總是站在孫悟空的這一方面,這讓很多觀眾很喜歡他這個角色。

3.《西遊記》在文學地位上很重要,他與《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見他在我國文學地位上是非同一般的,而且他全書所要表達的意義和反應現實生活的手法也很好。

4.他在我國小說創作歷程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西遊記》這部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的小說是我國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之作,他不僅對我國帶來了偉大的文化造詣,而且在世界小說文化史也也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被翻譯成英,日,德等多國語言的版本,可見他在世界上的影響!

綜上所述,這就是西遊記為什麼幾乎世人皆知的理由和原因,還有就是他的優秀品質,以上觀點純屬個人,如果有錯誤,煩請斧正,我必當正在。


超能娛樂圈圈


我認為《西遊記》之所以優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著作內容本身就比較經典優秀,這也是它之所以能廣為流傳的基礎。如果作品本身寫得就一般的話,讀者不喜歡,就不會長久流傳,也不會被編劇青睞。像武俠類,大多推崇金庸,也是因為寫得好。當然了,它的火爆也是佔盡了首創的優勢。

2、內容視角選擇得好。作為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以神魔故事為主,而神魔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是很新奇而虛幻的,西方佛祖觀音菩薩、天庭玉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甚至還有地府閻王,更別說還有十方妖魔,這在當時社會下的人們眼中可謂平地驚雷。而也是在這虛幻的世界中,人們看到了以往不敢想也想不到卻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比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騰雲駕霧、噴火吐水,《西遊記》可以說在文字上最大程度地填補了人們的願望空缺。同樣的,神魔故事對於後面一代代人來說也永不過時,除非某一天人類真的能實現神仙也能做到的事。

3、86版《西遊記》電視劇的成功,使得《西遊記》進一步流傳發揚。文字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看,但轉換成電視劇就不一樣了,電視劇老少皆可看。最重要的是這部劇刻畫的很成功,劇情到位、演員演技過硬,這也是為什麼出了多版《西遊記》而火熱的一直是86版,它成為了每個假期必播的節目,如此,自然廣為人知。

除了上述,《西遊記》還有優點,這裡不一一詳述。總的來說,《西遊記》的成功歸功於作品、電視劇的成功,也得益於它裡面有我們內心想看到的東西。





讀書不如品書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並沒有隨著時間的變遷而弱化,那麼,它到底優秀在哪兒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它表面寫的是神怪魔幻,實質寫的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隨時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西遊記》裡的上天實質就是人間。人間有皇帝,天上有玉帝,人間有皇宮,天上有天宮,人間官員有品級,天上官員也有品級,人間有部隊和將軍,天上有天兵和託塔李天王;人間有法律和道德,天上有天條;人間犯法當罰,天上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是犯了法被處罰;人間有惡人,天上有妖精;人間的惡人都找官員當保護傘,孫悟空打的那些妖精很多都是天上官員的隨從或親戚;人間的官員貪汙受賄,如來佛主身邊的阿儺、伽葉在唐僧師徒取經卷的時候公然索賄,等等。《西遊記》裡寫的所有善惡,都是人間的善惡,所有因果都是人間的因果。

任何小說都是現實社會的反映,作者吳承恩寫這部小說的目的之一也是藉以反諷當時的社會現狀,其中最典型的是第七十八回中比丘國王用1111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的故事,這個比丘國王的原型就是明嘉靖皇帝,他寵幸道士,大部分時間和道士修煉長生不老術,荒廢了國政。《西遊記》成書後,一直受到人們的熱捧,原因之一就是它反映的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人們能從它裡面來看自己當下的社會人生。就拿現在的社會現象來說吧,有好多都能在《西遊記》裡找到影子,比如,官員管不好身邊工作人員的問題,就如同觀音菩薩、太白金星、文殊菩薩的坐騎下界成了妖精為害一方;有些人為了一己私利不講道德、胡作非為,就像比丘國王;官員以權謀私貪汙受賄,就像阿儺、伽葉索要“人事”,等等。

二、它所宣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亙古不變的永恆真理,激勵著人們奮發作為、積極進取。人生在世,總得有所作為,要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同時也要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這才是無悔的人生,多彩的人生。唐僧師徒五人給予人們的,正是這種正能量。他們西行的目的,作為個人是要“修成正果”成佛,實現個人價值;作為團隊,要取回真經,完成大唐政府交給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普渡眾生,實現社會價值。而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行走十萬八千里路,這路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要過險山、涉險灘,還要遇到諸多妖魔鬼怪,風餐露宿,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他們的成功揭示出一個永恆真理:不經歷風雨,就不能見彩虹;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首先要目標明確,一旦決定了,就義無反顧,堅持不懈;奮鬥過程中要忍得住寂寞,受得了磨難,經得起風雨,抗得住波折;只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無怨無悔地去努力,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只要你做到了,上天自然會給你回報。

三、它所塑造的人物鮮活生動,有極強的現實生活氣息,每個人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西遊記》中涉及到五個人物,各有特點,從他們的語言、行動、事蹟中,讀者閉上眼睛就能想到他們的形象,就好像真的在眼前一樣,而且,他們每個人都代表一種性格,一類人,一種人生,人們能根據他們的特點,與之對號入座。如,唐僧信仰堅定,目標明確,意志如鋼,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面善心慈,對自己要求嚴格,自律意識超強,能夠抵禦各種誘惑和考驗,是出色的團隊領導,有時雖然膽小,也聽些讒言,但瑕不掩瑜。孫悟空頭腦冷靜,身手敏捷,思維活躍,勇挑重擔,敢做敢為,大公無私,勤奮敬業,從不推過攬功,有時不免驕傲,相對難管,功勞第一,小過可以忽略不計。豬八戒好吃懶做,貪財好色,遇到困難繞道走,很少主動承擔責任,還喜歡打小報告,動不動就想散夥分家,但卻也只是說說,一路挑著擔子,工作沒少做,也最終堅持到底,功大於過。沙和尚認真負責,不多言不多語,心地善良,性情溫和,不諉過,也不爭功,默默付出,雖然本事相對小些,但也盡心盡力,能力不大態度好。白龍馬意志堅定,不講條件,不講報酬,甘心做最髒最苦最累的工作,默默奉獻,從無怨言。讀到他們,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邊的朋友同事,有一種親切感,現實感。

四、它的語言通俗易懂,什麼人都可以讀得,卻又能促使人去學習和研究更高深的學問。《西遊記》除了一些詩歌和佛道用語之外,基本都是民間常用的話,與現在的白話文很接近,作者還運用了好多俚語、俗語,使語言更加形象生動。一般人都能讀得下來,明白意思,得到趣味。但是,這部書其實又是一部很高深的、有大學問的書,其實涉及到了儒、釋、道這三家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其中所蘊含的哲理與學問和內中玄機,就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了。所以一百個人讀《西遊記》,會有一百種理解,也就不足為怪了。如果你有更深的興趣,那就可以深入進去,讀更多的書,去破解其中的奧妙和道理。目前關於《西遊記》的解讀就有很多,對它的研究一直很熱,長盛不衰。

五、它的魔幻和浪漫主義,生動有趣,激發了人們廣闊的想象空間。它把社會中的現實,以充滿詭奇的想象表現出來,讓人讀起來生動有趣,還增強了領悟力和理解力。更主要的是,它還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想象力,對於提升人的智力和情商都很有好處。有人說《西遊記》是成人的童話,這很有道理。好多成年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痛苦、壓抑的時候,往往就會通過想象來釋放和解壓、或者發洩,讀讀《西遊記》就會放鬆不少,或者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為其中的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妖精。後世的許多作家,在魔幻小說的創作上,大多得宜於《西遊記》。

當然,除了《西遊記》這部書本身優秀之外,使得它在我國影響力大,以至老少皆知的,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那就是1986年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的播映了,它與《西遊記》小說一樣,也已經成為永恆的經典,成為中國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盛宴。


文化點心


說起《西遊記》不但是老少皆知,而且是聞名中外!這其中固然有86版電視劇《西遊記》廣泛傳播的原因,但是《西遊記》這個故事本身的價值,趣味和可讀性也是其中必要原因之一。

我曾經讀過《西遊記》的原文,雖然其中夾雜著大量古體詩文,文字又是古白話,但是不影響閱讀,相反,其中的古體詩詞有著無與倫比的韻律美,把故事中的氛圍烘托的引人入勝。很是有一種相得益彰的感覺。

《西遊記》這本書成書在明中後期,幾百年來,因為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在民間廣泛的傳播,輻射影響了整個中華文明圈,有著巨大的民間基礎。

其實在我們熟知的86版《西遊記》之前,日本,香港等地也拍攝過《西遊記》中的故事,但是因為對文化的解讀上的差異,我們看起來有些無厘頭。聽說,這也是86版《西遊記》拍攝的原因;我們的經典,不能這樣被惡搞,我們要拍攝自己的經典!

而時至今日,我們熟知的西遊題材故事真的太多了,涉及了漫畫,電視劇,電影,卡通,動畫等等多個題材,這也促進了《西遊記》被廣泛的熟知和接受。

總之,《西遊記》的經典是多方面的,而老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它本身的優秀,是成就它經典的主要原因。


文人談墨客


回答問題之前,一張老圖,先獻給劇迷。


《西遊記》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熠熠生輝,經久不衰。《水滸》、《三國》、《紅樓》,無論從傳播面,傳播度,還是影視劇翻拍次數、重播次數等角度,都無法與《西遊記》相媲美。筆者認為,原因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之所以老少皆知,正是因為《西遊記》老少咸宜,利於傳播,每個人群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有句俗語,叫“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水滸》講述的江湖英雄受到欺侮,繼而奮起反抗的故事。年輕人看此書,在心智不甚成熟的情況下,容易接受錯誤的觀點,容易變得衝動、尚鬥,這對青少年不利。同時,裡面也有些官府暴露的問題,過早的接觸這類信息,對正在成長的青少年,算不得好事情。《三國》講權謀偏多,各種計策,各種算計,勾心鬥角,容易心累。《紅樓》涉及的內容較深廣,且有些內容確實不宜向青少年全盤宣貫。反之,《西遊記》作為我國的優秀神話小說,老少咸宜,且有各類妖魔鬼怪,足以吸引眼球。同時,每個章節最終都是正義的唐僧師徒戰勝了邪惡,正能量滿滿,價值觀正確。小孩子能從中看到稀奇,中年人能從中讀到擔當,老年人能從中看到處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西遊記》在中國乃至世界,經久不衰,老少皆知。

2、角色受人喜愛,角色人紅,書想不紅都難。

讀故事類書籍,很多人看的是角色本身,《西遊記》也是如此。書中的角色,如: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白龍馬等主角必定圈粉無數,下至3歲孩子,上至80歲老人,都喜愛之至。而牛魔王、鐵扇公主、哪吒、如來、觀音等等角色,甚至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女兒國王等等也都有很大的粉絲群。有這些受人喜愛的角色,再加上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跌宕起伏,且每個章節都有新鮮角色出爐,所會絕招、所有武器法寶都不一樣,書想不紅都很難的。

3、書中背景是唐朝,是國人引以為豪的盛世中國。

唐朝是古代中國國力的鼎盛朝代,處處繁華,人流不息。《西遊記》以唐朝作為故事背景,唐皇為了天下蒼生,委託玄奘替己西行,求取真經,意為解救天下,普度眾生。這與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不斷創造民族復興和崛起的美好願望相契合。並且,其中的所謂壞人,都是最終得到了收治,重新做人,改過自新。這與國人的心中期盼也是一致的。

4、與時俱進,現代人仍從書中有新的收穫。故而《西遊記》能長盛不衰。

無論是拍成《大話西遊》等經典電影,給西遊引申出了愛情故事;還是拍成動畫片,讓兒童更加喜聞樂見;還是經濟管理從業者,從中悟出了團隊協作、團隊分工的重要性,給企業管理提供了建議。這些都是《西遊記》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因此生命力才足夠強大,不斷的展示給世人。

以上所思所寫,僅為筆者個人觀點,歡迎交流指正。


黑色暱子外套


86版《西遊記》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這部經典之作呢?從小到大都愛看,就是看不膩。它到底優秀在哪裡呢?

原因就是這部電視劇的人物形象描繪得繪聲繪色,活靈活現,讓人感覺到非常有趣,絲毫感覺不到有做作的畫面形象,這裡面的四個主要角色都扮演的人物形象非常到位。

這四個主要角色分別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部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就是唐僧帶著其他三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我先說一下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角色扮演:

1、唐僧,他是這部電視劇的最關鍵人物,他的人物形象就是代表一個領導者的人物形象,在電視劇裡扮演著管理者身份比較到位,很有管理者素質,他的目標方向性很強,不管發生什麼事,天塌下來都不忘“一路向西”的方向目標。這是戰略性思考的表現,把握大的方向不能出錯,如果誰違背了就必須受到懲罰,這就是懲罰分明的表現,這些就像我們管理企業一樣的道理。並且他在取經路上寧願相信世界上有善也不願相信有惡的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這完全符合人們內心的向善之心,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2、孫悟空,他是唐僧的大徒弟,他的扮演可以說是這部電視劇的靈魂人物,我們喜歡這部電視劇,孫悟空佔了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他不但是這幾個人當中最有本事的人,關鍵是他的動作表演非常靈活,把猴子的動物性與人的靈性發揮得惟妙惟肖,就像是真的猴子一樣,卻又不完全是猴子,還有我們人的靈性,這兩者結合成一個人物形象,他同時具備兩種性格的雙重人格特質。所以這就讓我們就會覺得既有猴子好玩的一面,又有人可以解決困難的本事,一路降妖除魔。特別是與妖魔鬼怪打鬥時的情景帶動我們的心跳加速,常常把自己當成孫悟空一樣去打妖怪,就好像自己身臨情景一樣,孫悟空的每個動作就像是我在跟妖怪打鬥一樣!非常過癮!非常有趣!哪能不喜歡呢?

3、豬八戒,他是唐僧的二徒弟,這個人物形象完全就是一個十足的搞笑對象,好吃懶做,見到美女就想愛,有點困難就打退堂鼓,回到他那美麗故鄉高老莊。這個人物形象完全體現了人的本性慾望,從他的表現裡得到完美體現!特別是豬八戒的動作與表情表演非常與現場情景貼切,還有就是配音也非常有特色,那種搞笑配音起到誇大效果的好處。比如豬八戒戴著頭巾搶媳婦那段配音,非常搞笑,簡直是經典配音,每看一次都有會笑得合不攏嘴。那真叫過癮!有這個活寶在裡面哪能不開心呢?

4、沙和尚,他是唐僧的三徒弟,這個人物形象比較安分守己,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他的表現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代表人物形象,與我們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差異。他在裡面就是起到協調一下大師兄與二師兄矛盾,能夠緩和一下氣氛,協助師傅去西天取經的作用。

其次,就是有些表演妖魔鬼怪的也有些表演得非常有趣,比如:“小鑽風”小妖,他的一句經典語“大王叫我來巡山”;還有其他非常有趣的人物形象,也表演得非常有趣!等等這些有趣的表演使得我們對這部經典電視劇流連忘返。

朋友:你們覺得如何?










智宇思維


《西遊記》通過神魔故事,曲折而尖銳地接露了封建社會,特別是明代社會的黑暗和封建統治者的腐朽兇殘。首先,小說通過對天宮、地府、西天等神權機構和人間王國的描寫,影射了現實中皇權統治的黑暗。其次,小說中所寫的許多妖魔鬼怪,大都是影射明代橫行霸道的權臣,他們是為害人民群眾的社會惡勢力的象徵。

再次,小說通過對道教的諷刺、對道士的抨擊,不僅斥責了宗教的虛妄,神道的可笑,而且有著鮮明的現實針對性。《西遊記》最大的思想價值,在於精心塑造了神話英雄孫悟空的形象。一部《西遊記》,幾乎就是一部孫悟空的英雄傳奇。

作家把敢於鬥爭、不畏強暴、堅韌頑強、活波樂觀等許多優秀品質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王小寶紀實影視


前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委員會的馬悅然,委員會里唯一懂漢語的老頭子,曾翻譯過《西遊記》,他非常喜歡《西遊記》,曾不止一次說過——假如吳承恩活著,他一定會得諾貝爾獎。這除了說明馬悅然在漢語角逐諾貝爾獎中的絕對話語權,也說明《西遊記》的優秀是舉世公認的。

我兒子九歲,二年級,目前也在讀《西遊記》,已經幹到一半了,讀的津津有味,不時捧腹大笑。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西遊記》呢?

首先,它是四大名著里語言最輕快的作品。語言無限接近白話,就掃除了相當大的閱讀障礙,基本上,小學文化程度就可以讀下來。但並不是人人都能讀《左傳》,讀《史記》,讀《國語》。

其次,神魔小說的題材歷來受歡迎,它又是神魔小說中最好的。我們拿《封神演義》來比較一下,封神也塑造了一整個神魔體系,但前半部分還行,後半部分三觀太正,作者想借小說表達政治主張,削弱了作品本身的魅力。《西遊》也會表達一些東西,但比較隱喻,需要你自己去品味,並沒有讓作品遷就主張,弄得不倫不類。

再次,《西遊》比較正能量。《水滸》、《三國》打打殺殺,《紅樓夢》又是一個哭哭啼啼的貴族懷舊史,只有《西遊記》又溫暖又幽默,儘管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比如同樣是鬧天宮,二郎神就在人間享受香火,吃香的喝辣的,孫悟空就得壓在五行山下,因為二郎神是玉帝外甥,孫悟空不是),但師徒四人一路披荊斬棘的去追逐夢想就顯得無比閃亮。取經路上唐僧的膽怯,悟空的堅定,沙僧的呆萌,八戒的懈怠都無比真實,跟我們普通人並無二致。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西遊記,小孩子讀到妖魔鬼怪和快樂,佛教徒讀到救贖,電影導演可以從任意章節取材演繹成新的電影。

大家都喜歡它,是因為它是一座我們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