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会起兵造反?

丫头86778


一般认为,朱棣造反是建文帝削藩所逼,为求自保,打出“诛齐黄、清君侧”的口号,发动靖难之役。此后,朱棣先后在建文帝所修的《太祖实录》基础上,又两次大规模修改。一则是为“靖难”进行粉饰,其次,变更出身,将自己说成是朱元璋高皇后马氏所出,是嫡出,非庶出。为自己正名。

然而,从其他历史典籍中,似乎透露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从1368年(洪武元年)到1370年(洪武二十五年),明朝一系列人事的变迁,使得朱棣逐渐有了谋反之心。

明朝亲王特权

朱元璋1368年称帝当年,册封朱标为皇太子;同时册封的还有朱棣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分别受封为秦王(封地西安;)晋王(封地太原)。朱棣本人的封地是北平。到了1370年,考虑到北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朱元璋以“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的名义,将自己9个儿子,外带唯一的侄孙朱守谦,都授予金册金宝,册封为亲王。享有的特权:

1、食禄米。按照明朝的制度,亲王的食禄米是万石,并不是说每年给一万石大米,是说亲王可以拥有能产万石粮食的土地和人口;

2、护卫。亲王掌握数量不等的护卫,根据《明史·诸王传》记载:“亲王护卫甲士少则三千人,多则至万九千人”,人数少的有3000人,多的达到19000人;

3、人事权。王府官既可出任地方行政长官,也可兼任都指挥史,掌地方兵权。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朝廷指派,其余官员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4、临时指挥权。相较于分封在腹地的亲王,处于边塞要地,防御北边蒙古的亲王,可以在战时,节制地方镇守官。

朱棣军事地位

朱棣其他兄弟颇为不争气,好一点的诗词歌赋,差一点的沉迷于酒色,再就是干点其他荒唐事。像朱棣的十弟鲁王整天跟方士混在一起,追求长生不老,吃丹药中毒,弄瞎了眼睛,朱元璋给其死后的谥号是“荒”(荒唐的意思)。朱棣的二哥,秦王朱樉也因为多次为非作歹,遭到训斥,甚至朱元璋一度想废掉他,在其死后的谥册说: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憨。“憨”意思是笨,显然是对这个儿子行为的有所不满。

相较之下,朱棣则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为其早早相中了徐达的长女,作为王妃,这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拟的。接到就藩命令,朱棣便到封地北京,至靖难之时,是为19年。朱棣慢慢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成长成智勇双全的统帅。

受封之初,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是年长的秦、晋、燕三王,尽管未掌握大量军队,只有一定的监督节制之权。随后朱元璋开始诛杀勋臣,至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为止,军权才由勋臣手中过度到秦、晋、燕三王,其他藩王受到三王的节制,尤其是晋、燕二王。

《明史》所言:“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

相信晋、燕二王在胆识、策略方面远胜于其他诸王,朱元璋寄予厚望,将重要军事事务的大权交给二人处理,连冯胜、傅友德都受节制。

到1390年,晋、燕二王远征。朱元璋“.....命颍国公傅友德等赴北平训练兵马,听燕王节制……”。此战因晋王为与敌人碰面,而朱棣说服乃儿不花,解决了边界隐患,而声威大震。

《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戊午)敕武定侯郭英曰:以辽东都司并护卫各卫所步军,除守城马军及原留一百存守斥侯,余皆选拣精锐统领,随辽王至开平迤北,择险要屯住提备,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可以看出至朱元璋逝世这年,朱棣在诸王中的军事地位达到了顶峰。

立储顺序

朱元璋正妻马皇后只有两个女儿,朱棣说自己为马皇后所生,完全是洗白,宣扬自己是嫡子继位,表明正统性。据《枣林杂俎》记载,南京孝陵享殿中牌位排列序位,除太祖与马皇后正面坐外,李淑妃等二十余位嫔妃在东面,而碽妃生成祖文皇帝,单独在西面。


朱标由马皇后抚养,是名义上的嫡子,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继承基本法,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即便朱标于1392年病逝,朱元璋曾有意立朱棣为太子,但刘三吾以“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为由劝阻,权衡之下立了朱标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哪怕都是庶出,朱棣也跨不过秦、晋二王。相信这时战功卓著的朱棣,心里面是极度不平衡的。但朱元璋仍在,朱棣也不敢造次,上面还有两位哥哥,即便才能不及自己。

靖难之役

回到开头,说到朱棣起兵的原因是建文帝的削藩。基于上述所言,是否可以这么假设,将本末倒置一下。即建文帝的削藩是对朱棣动作的有所察觉。一则朱棣的军事实力,在诸位藩王中最强大;其次太子、秦王和晋王的相继去世。使得朱棣夺位之迹,开始显露,造成了建文帝削藩的行为。

正如《建文朝野汇编》所言:燕王之变,削亦反,不削亦反,齐黄之议,未尽非也,燕王持籍口于此耳。

朱棣的夺位之心,随着自己军政地位的逐渐上升与竞争对手的相继死去,二者交织在一起,不断得到加强,最终在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中爆发,发动了靖难之役,削藩只是借口。

后记

诚如朱棣兵临城下,箭头射书,告知兄弟姐妹:

……如朝廷知我忠孝之心,能行成王故事,我当如周公辅佐,以安天下苍生。如其不然,尔众兄弟亲王、众妹妹公主及多亲戚,当速挚眷属移居守孝陵,城破之日,庶免惊恐……

终于说出了,多年来一直“压箱底”的话,无论如何,我要当皇帝。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5435063813621325"} --}

公子霜尘


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此时朱元璋还是义军将领,正养精蓄锐,争夺天下。他自小跟随父亲在军中长大。

朱棣相貌奇伟,聪慧过人。因此,在朱元璋26个儿子中,很受宠爱。朱元璋经常在朝臣面前夸朱棣最像自己。

朱元璋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他聘请全国各地的名儒为皇子们授课,督查儿子们的学习情况,皇子们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朱棣在众多兄弟中显得十分出色,没有辜负父亲的厚爱。

朱棣从小就很得父亲的青睐,10岁就被册封为燕王,封地为北平。镇守北平的是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又令朱棣娶徐达的长女为燕王妃。

朱元璋称帝后,又用了20年来扫平各地的小割据政权。朱棣长年驰骋沙场,不仅为明朝的统一立下卓越功勋,而且磨炼出一身本领,成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

朱棣17岁时,宫廷为各位皇子们在封国建造王府,朱元璋明确关照燕王的府邸按元朝皇宫的制式修建,其他皇子不得效仿。

朱棣20岁时,前往封地居住,此后一直师从徐达,在军事理论和武艺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尽管朱棣非常优秀,也得到父亲的宠爱,他与皇位依然无缘。朱棣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马皇后所生,他的生母只是个普通嫔妃。按照封建社会立嫡立长的传统制度,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朱元璋称帝30年里,朱棣还是等来了机会。皇太子朱标在做了25年皇太子后病故,二哥秦王,三哥晋王也相继亡故。身为四子的燕王朱棣,在家族尊序上成为诸王之首。加上朱棣军事实力很强,诸王中的翘楚。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元朝残余势力南侵,朱元璋派晋王和朱棣领兵北征。天气严寒,晋王有些怯阵,而朱棣奋勇出击,大败蒙古将领,由此威名更盛,令国人瞩目。朱元璋对朱棣十分满意,打算立他为皇太子。不料朝中大臣们坚决反对,以立嫡长为由,请求立原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

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好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眼看到手的储君位被侄子抢走,心有不甘,暗中筹备夺位称帝。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即明惠帝。此时的朱棣夺位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惠帝上台后,有感于各位藩王叔叔权利过大,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决定削藩。


朱允炆先后削掉实力较弱的周王、岷王、代王、齐王,将他们贬为庶民,湘王被迫自焚身亡。五个藩王的命运引起其余藩王的极大不满和恐慌,朱棣身在北平,却密切注意京城的动向。见惠削藩导致人心浮动,政局不稳,自己筹划多年,兵强马壮,认为夺位时机成熟。于建文元年,七月,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以诛杀“奸贼”齐泰、黄子澄为由,起兵“讨贼”,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爆发。

战争爆发后,文弱的惠帝根本不是久经沙场朱棣的对手。从建文元年七月到建文四年六月,长达三年多的“靖难之役”以朱棣胜利而告终,明惠帝朱允炆在朱棣攻陷京师后不知所踪。43岁的朱棣成功的登上皇位,即明成祖。


心恬澹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大明王朝的第三个皇帝。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为大明帝国守把北大门立下赫赫战功。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很早就选定了大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其他众多儿子被封为各大藩王驻守国家的边疆。怎奈老天不随人意,大儿子朱标还未等到接班,就已英年早逝。这件事对朱元璋来说好似一个晴天霹雳,伤心了很久,本着爱屋及乌的想法,于是又把继承人选在了朱标之子朱允炆的身上,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第二个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



当朱元璋选定孙子作为继承人的时候,多少给众多儿子心中带来不满的情绪。怎奈当时朱元璋具有绝对的实力,儿子们也只是在内心表示不满。表面上还是不敢流露出丝毫的不满情绪。这也为以后朱棣造反埋下伏笔。



随着朱元璋的去世,朱允炆走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个年轻的皇帝上任之初,除了面临众多繁杂的国家大事之外,还要面对那帮守卫边疆,拥兵自重,非常厉害的各位叔叔们。于是在其上任伊始就和朝中重臣商议削藩之事。随着对几个实力较小藩王削藩成功之后,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最有实力的燕王朱棣身上。而此时的朱棣已经闻讯做好了反击。只不过正在做着反击前的准备工作,最后,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在北方起兵,一路向南进军。这就是大明王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靖难一直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以朱棣获胜为最终结果。

纵观朱棣造反,其主要原因还是朱允炆皇帝立足未稳,急于削藩所致,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朱元璋皇帝选人不当所造成。


(靖难之役:应该解释为平定或平息战乱的战役。其中靖解释为平定或平息,而难解释为战乱或者灾难等)


折返888


靖难之变历经四年,但是朱棣谋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前三年中,他屡遭挫折、十战九败,直到最后一年,朱棣才逆风翻盘,这还要多亏了以下4位人物的帮助:

姚广孝的奇计



朱棣曾经固执地认为,只有打下济南,才有可能拿下南京。但是他在与铁铉的多次交手中,却屡屡吃亏,一度让他想放弃。

后来经过姚广孝的提醒,朱棣才明白打不过就跑,可以绕过济南,直取南京。

于是,朱棣不再与建文帝的军队纠缠,一路绕过徐州、宿州,直奔南京而去,等到建文帝明白朱棣的意图后,在想调动军队阻击朱棣,却发现已经追不上他了。



朱棣的军队到达灵璧之后,一举击溃了建文帝的主力,生擒了平安等南军大将。在这之后,朱棣就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了。

所以说朱棣能拿下南京,主要还是姚广孝的计谋:轻装突袭,直取核心。

方孝孺的愚蠢建议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后,建文帝非常慌张,他开始询问大臣们的意见。作为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却给出了一个最愚蠢的建议:死守南京。

这条建议真是蠢到家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朱棣来势汹汹,但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在建文帝的控制之下。

只要建文帝逃往南方,以皇帝的名义号召地方武装讨伐朱棣,那么朱棣最后也很可能不会成功。

所以说,方孝孺真是一代腐儒,害人害己,最后落得个诛十族的下场。



朝廷中的叛徒

按说建文帝死守南京也就算了,南京城城池坚固,如果建文帝拼死抵抗,将士们众志成城,撑到地方援军到来,说不定朱棣也会退兵的,但是建文帝却没注意到自己身边竟然有叛徒。

在朱棣谋反之初,徐增寿(徐达第四子)就上言麻痹建文帝:朱棣只是搞搞小动作而已,不会谋反的。

同时,他本人又秘密向朱棣汇报南京城的守备情况。等到朱棣攻打南京时,徐增寿的间谍身份才暴露,最终他也被建文帝一剑刺死了。


另一个叛徒则更加过分,他就是曾经的南京主帅李景隆。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明朝名将,但他却生出了一个军事白痴儿子。

在靖难之变中期,建文帝就任命李景隆为南军主将,结果他屡战屡败,折损了大量的兵力。直到盛庸、铁铉等人接任之后,形势才得以逆转。


建文帝大概没有想到,李景隆竟然与朱棣自幼相识!在朱棣来到了南京城下后,就是李景隆亲手打开了南京城门,让朱棣进入南京。

至此,建文帝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他只能纵火自杀,朱棣最终得以登上皇位。

所以说,朱棣能够击败自己的侄子当上皇帝,存在的许多巧合,但也是历史的必然。直至今天,我们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分。


历史总结论


公元1399年,叔侄俩之间的一场政治对抗因削藩而激烈上演,最终历经三年半的鏖战,叔叔朱棣造反成功,战胜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那么朱棣为什么非要造反呢?

有书君认为他造反有以下原因:

朱棣是草根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他文韬武略,随父南征北战后就藩北平,胸怀大略,战功卓著,却不被朱元璋看好,有书君认为他造反有以下原因:

一、朱元璋的立长立嫡思想让朱棣深感不公。

朱元璋布衣天子,封建正统思想十分严重,长子朱标仁弱,立为太子,太子先朱元璋而去了天国,朱元璋立性情温柔的皇太孙朱允炆。

朱棣的本领超群,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活捉过北元大将,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影响力甚至超过太子朱标,更别说黄毛小子朱允炆了。然而朱元璋眼中只有嫡长子,嫡长孙,硬是忽略了更有能力,更有实力的朱棣。

朱棣从没有觊觎朱标的太子之位,但是朱标早逝,朱棣手上两兄长已逝,朱棣唾手可得太子之位,却被朱元璋一句立嫡长孙,导致与皇位失之交臂。

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朱元璋的立长立嫡思想让朱棣深感不公,心中难免滋生不满,但忠于父皇的他,只是敢怒不敢言,可这种情绪产生后,便会成为酵母,不断地发酵,以至成为日后反抗削藩,反叛朱允炆的“基因”。

二、朱元璋病因遗旨引猜忌,兵权被夺朱棣心生反意。

朱元璋抱恙其间,朱允炆悉心照顾,但藩王在外,不知父皇病因病情,朱元璋去世,各藩王悲怆之余,难免疑虑重重,想要送父皇最后一程,却被一道遗旨拒之京城之外。

为了防止藩王之乱,遗旨明言:诸王在本国哭灵,不必赴京,王国军士听朝廷节制。可谓为皇孙朱允炆想得周到入微,让政权皇权平稳过渡到朱允炆手中。

然而这道遗旨却让戍边在外的藩王疑窦重生,甚至猜测有人谋权矫诏,连皇帝的死因都值得怀疑。

藩王中实力最大的朱棣更是怒不可遏,义愤填膺,想要去南京见父皇遗容都不行,而且兵权也被削了。

朱棣带着重重疑虑点了千余随骑,赶往南京,却被朱允炆派陈性善等阻挡,还责令他迅速立即返回藩国,如有违抗,以叛逆论处。

朱棣对此隐忍不发,暗下决心养精蓄锐,不甘受制于人的朱棣已心生反意。

三、朱允炆的削藩,朱棣唇亡齿寒,被逼奋起反抗。

朱允炆登基后,听从儒家师傅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建议,决定削藩以增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皇权。

他从几个弱势的叔王下手,不但先后削了周、齐、湘、代、岷等藩王,还贬为庶人。朱允炆的刀子捅在周王等人身上,血却在其他藩王处流——他们的身上也有伤口啊!朱棣非常清楚,现在被“治罪”的是周王等,下一个也许就轮到他了。燕王朱棣深感唇亡齿寒,与其等待朱允炆收拾自己,成为庶人,或被处死,不如奋起反抗,兴许还有生机。

不甘坐以待毙,而又久经沙场的朱棣愤而与部下商议起兵,朱棣以诛齐泰、黄子澄“清君侧”为名,向南京城发起进攻,历时三年半,南京城攻陷之日,一场大火烧得朱允炆无影无踪。

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侵犯藩王利益,还让朱棣感到深深的寒意,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朱棣唯有反抗才能赢得一线生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朱棣的造反既有对朱元璋不公平的继承制度的反抗,也有对不能见父皇遗容的愤恨,更是对朱允炆削藩行为的强烈反叛。

不做待宰羔羊,便只有自己亲自做屠夫!朱棣用自己的人生验证了帝王之家的生存法则!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说是不绝于史书。但造反者众多,成功者甚少。这是因为在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的战争中,朝廷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和朝廷所能调用的战争资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战争中往往在道义和物质上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这场战争就是在后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_图

靖难之役始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为了应对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自北平起兵,历时三年,终于攻克了京师南京,成为了明成祖永乐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宫中的一场大火中而不知所踪。

面对燕王朱棣,身为天子,在战争中拥有巨大优势的建文帝为什么没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个不知所终的下场呢?要想探究这个问题,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后,每天矜矜业业,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统治下蒸蒸日上,并最终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孙朱允炆从他的祖父朱元璋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强盛的大明,并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对燕战争中的失败,应归根于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处。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图

  •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没有宏观方略,急于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为了尾大不掉之势,对地方藩王开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后来建文朝的重臣黄子澄对建文帝讲了汉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给本就对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树立了削藩的信心。

于是建文帝刚即位没多久,便立马着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进,又急于求成。当时的诸王之中,反形最为明显的是燕王朱棣,并且燕王所掌握的势力也是颇为强大。有些朝臣认识到削藩是个敏感问题,搞不好会造成国家动乱,于是给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稳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户部侍郎卓敬上书建文帝,主张将燕王从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远离他势力最为强大的老巢,利于朝廷进一步控制。前军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书,主张效仿汉武帝时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势力越来越弱。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两点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却没有认识到削藩问题的严重性和敏感性,没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势力并不强大,反形并不明显的周、齐、湘等王废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废黜的藩王都落了个要么被流放,要么自杀的下场,使得燕王朱棣越来越坚定了反抗的决心。同时,先拿这些威胁小的藩王开刀,为朱棣接下来的反抗留出了宝贵地积蓄力量的时间。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图

  •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当。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杀武将勋贵,给建文帝在战争中的武将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内有谋划之才的大臣也寥寥无几。建文帝所重用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也许在治国上他们尚且有些用处,但在战争中,他们多“本书生,战事非其所长”。

建文帝没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难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称为“李九江,纨绮少年儿”的李景隆,将几十万大军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贪生怕死,气量狭小,使得南军先后在郑村霸之役、白沟河之役和济南城下之大败,六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战败后,如果建文帝严惩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气,组织兵力再战也未尝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亲”而没有杀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军队将卒愤愤不平。等到燕军包围南京之时,这位建文帝的“至亲”,屡战屡败的大将军李景隆却开门迎敌,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统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军南下,在齐眉山大败燕军的魏国公徐辉祖却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将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转机的局势再度恶化了起来。徐辉祖被召回后,燕军所向无敌,南军溃不成军,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国公徐辉祖却在南京被围时,仍组织抵抗。城破后,面对被朱棣的召见一言不发,因而被废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图

  • 最后,建文帝个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史载,建文帝性格温和,至孝仁厚,并且聪颖好学。这样的性格作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与燕王的战争中就显得“仁柔少断”了。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冲锋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数次身陷绝境,几乎必死。但建文帝却给南军将领士卒们下诏,说“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正因此诏,使早就应成为南军“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里逃生,甚至借此为北军充当前锋和殿后,而南军在作战中则束手束脚,顾虑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错误,使得朱棣积蓄了力量,在获得战场胜利的同时还多次死里逃生,并最终导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于求成,缺乏大略方针,用人失当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历史大学堂


朱棣造反,大部分原因是他侄子朱允炆逼迫所致,但其中也不乏身边人的忽悠鼓动,尤其是道衍和尚,联合算命的把朱棣忽悠上了造反之路。

朱元璋驾崩后,大明王朝的皇帝变成了朱允炆。年轻人干劲十足,再加上身边有方孝孺等一群文臣,总觉得太祖留下的儿子们各个都心怀不轨,早晚要篡夺了朱允炆的江山。于是一个缺乏政治经验的毛头皇帝,带着一群书呆子,开始对太祖的儿子们动手了!

朱允炆在收拾叔叔这件事上,毫不含糊。

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胞哥哥,朱允炆知道朱棣不是好惹的,怕将来周王朱橚成为他的帮手。于是借口有人告发朱橚谋反,派军队突袭开封,将朱橚逮捕并他贬为庶人。

对付湘王朱柏用的是同样借口,也是有人告发他谋反,朱允炆命令他回京师接受询问。朱柏胆子小,不敢回京师面对侄子,结果自焚而死。

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这些太祖的血脉一个个都栽在朱允炆手里,被他废为庶人。下一个,就是诸侯王中最有谋略、常年和蒙古人厮杀的燕王朱棣了。

朱棣对侄子的心思心知肚明,对于是不是束手就擒也在犹豫之间,毕竟要以一隅之地面对整个大明王朝,他心中没底。更何况,朱允炆是他老爹亲自扶上皇位的,名正言顺的绝对正统,他如果不听从新皇帝的命令,那就是大逆不道。

这个时候,姚广孝起到了关键作用。

姚广孝十四岁就剃度出家了,除了学习佛法之外,他对于帝王之术的研究也十分有心得,并且一心想着把自己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实践中。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做了朝廷的僧官,并被派到了朱棣的身边。朱棣对这位不务正业醉心于帝王之术的和尚,那是相当感兴趣,两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最佳拍档。

姚广孝天天劝朱棣造反,后来看朱棣还是犹豫不决,无奈之下使出了大杀器:派算命的忽悠朱棣。


这位算命的仁兄也是大大有名,正是明朝的相术奇人袁珙,他曾给姚广孝看过相,当时就很惊奇:这个和尚很古怪啊!长着三角眼,好像一头生病的老虎,一定是个喜欢杀生的和尚,将来你的成就应该和刘秉忠(忽必烈的谋主,也是和尚,法号子聪)差不多!

姚广孝找来了袁珙,两人研究怎么忽悠朱棣,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

他们安排了一场偶遇。朱棣带着八个侍卫到酒馆中吃饭,九个人穿着一样的衣服,这时候袁珙进来了,对着朱棣就一顿磕头,口中还不停地念叨:殿下你怎么能这么随便就出门呢?九个人谁都不承认,袁珙却说的更起劲了,朱棣只能回到王府召见袁珙。

这次袁珙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告诉朱棣:你不管是身形步伐还是长相,都是做皇帝的好料子啊。等你过了四十岁,胡子长过了肚脐,就能登基了。随后见到燕王府的校尉,也表现的大惊失色:这些人都是将来的王公将帅啊!

姚广孝导演,袁珙主演,朱棣就此下定了造反的决心,这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

不过朱棣的确是43岁做了皇帝,至于胡子长没长过肚脐,就不知道了!


李飞叨


朱棣起兵造反的根本原因,仍然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所激化而爆发。具体是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所导致。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他认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所以,洪武年间朱元璋分三次共分了二十五个藩王,其中有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都得到封赐。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起初对安定国家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北部戍边的燕王朱棣,长期指挥数万军队和北元作战。不过,早有人提醒过朱元璋,边患、河患、藩患是大明王朝的三大危胁。不过这藩患毕竟都是朱元璋自己的儿子,在他的心里不会作为优先级来处理。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立下了相当严厉的规矩,藩王无昭不得进京,禁止互相访问,即便进京,一个朝贡完走了,另一个才能来。也就是说这些藩王,自从到自己的地盘上上任之后,从此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亲兄弟间根本没有机会见面。朱元璋认为,定下这样的祖制,皇族之间就可以太平了,没想到他刚死,建文帝就大刀阔斧地,展开了削藩行动,骨肉相残。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一、其实朱棣窥视帝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原本朱元璋法定的接班人是太子朱标,没想到这太子朱标去了一趟西安,可能是这长安城王气大盛,他没压得住,回来就一命呜呼了!你说这也怪了,当年蒋介石到那儿,直接碰上了西安事变,差点把命搁那儿。没在那儿建都的帝王啊,还真不敢随便往那儿去。这朱元璋啊,欲哭无泪,一盘棋全给打乱了。为了稳定皇权为大明的江山着想,朱元璋定下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有那么多儿子,但是老大老二老三相继都不在了,朱棣排行老四。这朱老四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本来在众多皇子中间就是个佼佼者。他一看机会来了,就想尽一切办法来表现自己,没想到的是,老爷子根本没有给他机会,直接立了他这个侄子继承大统。朱棣这心里老不舒服了,他就觉得朱元璋这个决定一定是错的。曾经有一次,燕王朱棣进京,拍着朱允文的肩膀说,“不意儿乃有今日!”,就凭朱老四的智商,这话哪能随便乱说呀!可见当时他已意外到了极点。也该他倒霉,这话当时就被朱元璋听到了,狠狠的把他给收拾了一顿,作为小孩儿的朱允炆,不想得罪这些叔叔们,他一边帮朱棣开脱,一边暗下了决心,宗藩势力不得不削。

二、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大肆打压朝中重臣的势力,制造了如蓝玉案等一系列的冤狱。这时候他就需要得到藩王的支持,故而藩王不但没事,地位还更加稳固了。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没有哪个藩王敢有异心,等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他就感觉到了这些叔叔们的威胁。

朱允炆登基之后,任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展开了对藩王的行动。齐泰认为:燕王朱棣势力最大,应该先从他下手,其他的藩王即使有意见,恐怕也没有造反的能力。而黄子澄认为:直接从朱棣下手,太过冒险,应该先从容易的开始,打得朱棣孤军无援,他自然也会服软。建文帝也认为直接针对朱棣,心里没底,于是采用了黄子澄的意见。实际上后来的过程证明了这真是一招臭棋。

建文帝第一个下手是和朱棣关系非常近的同母兄弟周王朱橚,由于周王内部的家庭矛盾,被人揭发有异谋。于是,建文帝以北边战事需要之名出兵到开封,冷不丁抓了周王,把他贬到云南后有抓回来囚禁起来。后来,建文帝又以湘王朱柏破坏印钞制度为由,派兵抓捕。其实,滥印钞票最多的就是建文帝本人,朱柏就因为是建文帝的叔叔,威胁了皇权嘛!但这湘王确实很有骨气的,不愿受侄子的凌辱,直接自焚身亡。齐王朱榑也是被告发谋反,而被召至京城囚禁起来。后来,建文帝又将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贬为庶人。这些进行的倒还顺利,但是,实力和智力都最为强大的朱棣已经被打草惊蛇,天天睡觉都会梦到自己被侄子吊着打。

三、靖难之役

朱老四知道自己这样拖下去没有好结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造反了。1399年,因朱棣装病,诱使朝廷放回质子之后,被人告发,这可是犯有欺君之罪的。朝廷立即密旨抓捕燕王,不想朱棣早有准备,诱杀朝廷官员,起兵攻打北平城。这北平地区本就是燕王的势力范围,周边不少府地主动归服。燕军势力大增,开始打着“靖国难,清君侧”的旗号正式和明朝政府展开了军事对抗。

起初,朱棣打得也没有那么顺利,史书上记载几次都差点儿被围剿了,不知道哪儿刮过来一阵神风给就了。天不亡朱棣,让他打到了南京城。建文帝自焚身亡这事儿估计没那么简单,真抓个活得,朱老四这“清君侧”的旗号还要打下去吗?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燕军杀掉后,再放火烧。干干净净,查都没办法查。从此,大明还是大明,永乐盛世正式开启。

朱棣反建文帝确实是被逼出来的,不过这些祸根确实朱元璋埋下的,如果朱元璋可以提前处理好这些宗藩问题,恐怕朱老四是没有机会的。再者,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汉武帝刘彻的智商,或者他身边要是也有个主父偃,或许就没有靖难之役。


牧渔子


朱棣的造反过程并不简单,只是说时势推动着他不得不造反。看情况,虽对自己的老爹朱元璋的安排不满(叫自己的侄子当皇帝),但确实没有造反的心。外界的蛊惑(道衍),建文帝朱允炆的打压,促使了朱棣下定了决心,主要是朱允炆太毒了,不给叔叔们活路。

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朱棣,拥有极高的军事天赋和领导能力。虽有败局,但总有“特殊”保护符的他可以肆意妄为的穿插游走于敌军之中而不倒。最终坐拥天下。

皇位的拥有者,要顾及很多。无数人的窥探,无数人的暗潮涌动,只有剥开重重人海,隐藏的阴谋,保护自己,才能统领天下。

虽然看着朱棣的成皇路非常的艰辛,此人心机颇重,多疑,但无可厚非,他是一位好皇帝,一代英王。迁都北京,平定蒙古,派臣远航,一片盛世。自己虽然生性多疑,但为子孙留下了人才,留下了太平。人无完人,他也建立了日后想像不到的东厂等机构。上马亲征,是他驰骋沙场,热爱战争的真实写照。兵种善用,是他军事领导天赋的才能展现。平定越南,高丽,是他一生中的功绩点点。

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或平庸无奇,或天资过人,或老谋深算。为了自己心中的利益去努力,去奋斗。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努力的前辈。



摊剑听潮


说起燕王朱棣为何会造反,可以说首先是为了自保,虎父无犬子,燕王深深的继承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前期朱元璋为了扫清太子朱标继承皇位的障碍。以致后期能征善战的武将凋零,没人能挡住燕王朱棣的“勤王之师”!

胜者王,败者寇,优胜劣汰,能者居之是这生存之道,更是人生这一场游戏的残忍规则。史书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对燕王朱棣也特别重视,为了削减朱棣的实力,他先派工部侍郎张昺接任了北平最高行政长官的职务;然后任命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掌握了北平的军事控制权;之后他还派宋忠率兵三万,镇守屯平、山海关一带,随时准备动手;另外,策反朱棣派去的间谍,使之成为为他使用的双面间谍。

建文帝继位后实行削番的国策,而当时朱棣被困燕王府,太子朱允炆也继承了太子朱标的仁慈,没有杀掉燕王朱棣,据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对朱棣下了道免死令,要求手下不要杀死朱棣,不让自己背上杀亲叔叔的罪名。这道命令导致朱棣在多次作战中幸免于难,有时候,朱棣还利用这样的免死牌,为战场创造有利条件可知政治斗争无父子,何况叔侄关系?

历史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一个个巧合,而成就了历史的传奇。对于政治老手燕王朱棣来说,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如果不反抗,就如同待宰羔羊,谁能说清楚哪天建文帝心情不好会杀了自己?默默的接受一切就是死路一条,与其这样为何不奋力一搏呢?1402年,四十三岁的燕王朱棣率军攻破了金陵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一次坐在九五之尊宝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