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兒海之戰,明朝軍隊運用什麼樣的戰術擊敗敵人?

泰林說趣史


明初建時,被趕回蒙古的北元小朝廷依然屢侵遼東,威脅明朝。朱元璋令藍玉征伐實力最強的脫古思帖木爾部,要求“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1388年3月,藍玉率明軍十五萬北進。4月,偵知元主盤踞於捕魚兒海(今貝爾湖)一帶,藍玉率大軍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晝夜兼程,直撲捕魚兒海,將毫無防備“方欲北行,整車馬皆北向”的北元軍重重包圍聚殲。

此役明軍戰果輝煌,既給予北元軍毀滅性打擊,又俘獲了大批皇室成員,繳獲無數戰略物資。此後,蒙古各部陷入內訌中,無力再對明朝形成實質性威脅。

綜上所述,藍玉在捕魚兒海之戰中使用的戰術是:長途奔襲。現在亦稱“斬首行動。”


2許雲輝


捕魚兒海,又稱清水泊,位於明奴兒干都司哈剌孩衛境內,即今貝爾湖。

1388年2月,藍玉率領大軍15萬開始了對脫古思帖木爾的征討,藍玉得到情報說元朝皇帝脫古思帖木爾在捕魚兒海,也就是今天的中國與蒙古國交界處的貝爾湖附近,於是藍玉率兵軍隊抄近路日夜兼程到達了百眼井,這個地方距離捕魚兒海只有四十里了,但是仍然沒有發現元朝皇帝脫古思帖木爾的蹤跡,於是藍玉就想要撤兵,部將王弼不同意退兵,王弼說,我們領兵千里迢迢來到了捕魚兒海,沒有見到元軍的蹤跡就撤退,不好向上面交待。藍玉覺得王弼說得有理,於是命令部隊繼續前進,並且採用了王弼的建議穴地而炊,這樣元軍就無法看到明軍做飯的煙火之氣,不容易被元軍發現。就這樣明軍繼續秘密前進,後來偵查到元朝皇帝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里的地方,於是藍玉命令王弼為先鋒迅速出擊,直奔元朝大營。

脫古思帖木兒所率領的北元小朝廷以為明軍不熟悉地形,且難以找到水源,絕不會這麼快殺到,因而防備極為鬆懈。

明軍在大風沙的掩護下,突然發動襲擊,猝不及防的北元軍隊頓時亂作一團,混亂中被殺死數千人,這次戰役,明軍俘獲了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軍士七萬七千多、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以及大量印章、圖書、兵器、車輛等。

捕魚兒海戰役是北元貴族遭到的最大的失敗,脫古思帖木兒死後,蒙古內部就開始陷入了不斷的內訌之中,其間雖然有過統一,但對明朝未能構成實質性威脅。


時光隧道2019


導語: 捕魚兒海,位於外蒙古貝爾湖。捕魚兒海之戰,是明朝與北元最終一戰。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保衛北方,徹底擊滅世敵蒙元,從而掌控草原鞏固大明政權的重要戰役。此戰役主要目標是北元遺孽末代小朝庭,北元末代可汗脫古思貼木兒,以及殘餘北元王公貴族和軍隊。大明派出悍將藍玉為統帥,唐勝宗,郭英為副將。統領十五萬明軍步騎集團軍遠征大漠。

一,收買蒙奸,情報偵查準確。主帥有謀。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明朝軍隊在戰略上首先剪除敵人羽翼。藍玉先後掃蕩十多個蒙古部落,採取收買蒙奸的戰術,成功收買了以觀童為首等蒙古小部落做帶路黨,迅速掌握了北元末代小王朝主要駐紮地和軍隊數量,從而迅速為戰役實施提供了情報。大明第一個成功制勝是偵查和情報的準確。在獲得北元殘餘在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遊牧情報,藍玉迅速判斷敵情,果斷出兵,大明統帥藍玉打仗經驗豐富,是第二個制勝要素,有一個智勇雙全的統帥是決戰的基礎。

二,隱蔽出擊,閃電戰迅雷不及掩耳。

明朝軍隊第三個制勝戰術是隱蔽出擊,閃擊戰。當時北元小朝庭十幾萬人流動,如果不能做到隱蔽出擊,反而打草驚蛇,北元殘部就會迅速逃竄,讓十五萬明軍步騎撲個空,這樣勞師遠征,是不可能讓明軍在大漠草原打游擊戰的。《明史.藍玉列傳》記載: 偵知元君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地。明朝步騎在藍玉率領下,秘密穿插從小路間道進擊至百眼井戰略要地,距目標捕魚兒海只有四十里。從而實現了戰術突然性,隱蔽性,加上閃擊戰,徹底奠定了明元捕魚兒海之戰勝局。

總結:明朝軍隊獲勝最後一個法寶,就是上下同心,意志堅定,採取步騎急行軍方式,人不卸甲,馬不停蹄快迅到達目標區域,從而抓住了稍瞬即逝的戰機,在北元未反應過來,十五萬步騎已經包圍敵人,結果是北元小朝庭措手不及,被打了個殲滅戰。此戰明朝以最小代價,徹底擊滅宿敵北元殘餘。共俘虜三千王公貴族,官吏,男女部眾七萬人,北元中央禁衛軍全軍覆沒。末代可汗脫古思帖木兒隻身逃亡,北元最終消亡於歷史長河。






紅紅火火講歷史


捕魚兒海一戰,在《明史·藍玉傳》記載的較為詳細。

首先這是一場奇襲戰。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師十五萬徵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

明君的情報工作做的好,得知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附近,便“人不卸甲、馬不離鞍”,從間道兼程而進,到達了捕魚兒海附近,

“去海四十里,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

藍玉大軍到了離捕魚兒海四十里的地方,沒有發現北元的蹤跡,藍玉以為情報出現了錯誤,打算撤退,在定遠侯王弼的勸說下決定認真搜尋北元蹤跡,結果終於發現了北元朝廷的位置。

“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

由於這是一場奇襲戰,北元朝廷也犯了輕敵大意的錯誤,最終被藍玉打了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北元大敗。

這一戰是實實在在的大捷,戰果極為豐富。

“元主與太子天保奴數十騎遁去。玉以精騎追之,不及。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餘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並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馬駝牛羊十五萬餘。焚其甲仗蓄積無算。”

藍玉“奏捷京師”,明太祖大喜,“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

捕魚兒海是藍玉軍事生涯的頂峰之作,他所率領的這支遠征大軍多是從元末以來征伐天下走過來的,很多人仍為他們才是大明最精銳野戰軍。

捕魚兒海之戰,明軍依靠準確的情報,大軍奔襲北元主力所在,出其不意,取得大勝。


微史春秋


明朝建立後,蒙古人雖然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區仍然有很大的勢力,全國許多地區如山西、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仍在元朝統治者手中,時刻都是明朝的重大威脅。

1387年朱元璋任命藍玉為大將軍,唐勝宗、郭英為左、右副將軍,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塞,作戰目的是徹底殲滅北元小朝廷。明軍獲得了重要的情報,知道北元小朝廷遊牧到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藍玉率師十五萬由大寧(今內蒙古寧城一帶)進至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一路搜索前進,終於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名叫“捕魚兒海”的地方。所謂的“捕魚兒海”,即是貝爾湖的古名。

將士們“人不卸甲、馬不離鞍”,從間道兼程而進,藍玉從巡邏騎兵那裡得到情報,確定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東北方向八十餘里之外,便馬上下令求戰心切的王弼為先鋒,“銜枚卷甲”,直撲其營。 脫古思貼木兒與身邊的臣子們自以為明軍不熟悉地形,難以找到水源的位置,決不會這麼快殺到,因而防備疏鬆。明軍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接近,發起突然襲擊。北元主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北元朝小朝廷也未能倖免於難,大批皇室成員身陷囹圄,只有元主脫古思貼木兒、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數隨從坐著數十匹戰馬乘亂逃出了包圍圈,但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所殺,與脫古思貼木兒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於當年投降了明朝。

至此,這個以元朝小朝廷基本上瓦解!

捕魚兒海之戰,明軍採取的戰術:依靠準確的情報,奇襲北元主力,出其不意,採取“斬首行動”!完勝!!!


大江侃歷史


明軍為何能在捕魚兒海戰役中取得大勝,其實從《明史·藍玉傳》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師十五萬徵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

“去海四十里,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

“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

第一點:明軍前期情報工作準備充分,能準確捕獲北元部隊的準確位置。

第二點:明朝開國初年,明軍經過南方軍閥混戰和北伐元朝戰爭的磨練,軍官戰術素養高,軍隊戰鬥意志頑強,能完成長距離的深入敵後作戰。

第三點:善於利用天氣麻痺敵人,趁敵人不防備時突然發起襲擊,在最短時間內打掉敵人的指揮首腦,使得敵人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首尾不能相顧自行喪失戰鬥力。

由此三點,明軍想不獲勝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