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喝纯粮酒的人买不到酒,真正卖传统纯粮酒的人却卖不出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

酿酒那些事


我一直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粮食酒既然是粮食做的,一斤粮食出多少酒呢?一斤粮食多少钱一斤?加上做酒的过程、人工,价钱便宜的肯定不是粮食酒。

一般来说,喝酒的人只要有酒,其它的都不管不顾,只有那些比较讲究的才懂得喝粮食酒,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粮食酒和勾兑酒的区别。

我有个同学是酒鬼,喝了好多年,他知道哪里可以买到粮食酒,所以爱喝酒的人、还是能买到粮食酒的。

有粮食酒卖不出去,也学学那些发视频的,把做粮食酒的过程发上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不愁打不开销路。

把酒用二斤的塑料桶装好,有需要的就物流车配送,可以吗?是不是易燃物品呢?

如果自己有车,也可以送货上门,或者在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立销售点,一定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啊。


艾玉芳


大家好我是提倡健康饮酒的V先生,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的酒盲比文盲多的多"

在酒场混迹多年,就目前而言,中国人对白酒的认知,可以说是连小学生的水平都达不到。大部分选择饮用酒首先还是看价格,然后就是口感。再者就是追品牌,喝个二三十年,也分不出粮食酒还是酒精酒。

虽然高端的白酒也有假酒,但由于口感上香味上难以复制,然后就是消费者在购买时都是比较严谨的,毕竟大把银子还是会谨慎一些,然后对酒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和追求,所以高端假白酒很容易就会被分辨出来。

所以假酒一般出现在中低端最多,中低端的白酒占市场的份额最多,消费者也是最多,假酒好混水摸鱼,而这一类消费者买酒时除了关心价格以外,又特别关注酒的口感,很多人喜欢喝绵柔,顺口,香型好闻,低度,假酒也恰恰抓住这点,针对消费者的口感来调配的,很多假酒在口感调配上也是绞尽脑汁,很多人在饮用假酒时都是一致好评。酒后出现后遗症,都以为这都是酒后的正常现象,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喝酒就会脑壳疼,就会伤身体。

下次依然会循环,口腹之欲最难忘吗?逢人还推荐。你和他们说咧,他们还美其名曰:"老子喜欢,老子愿意。"

粮食酒一般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自家酿,不是商业化,我们不讨论,然后就是高端,价格一般都是普遍偏高的。很多人难以承受,什么香型的酒都有粮食酒,也都有假酒,液体发酵法,和固液发酵法,可以说是占市场90%份额。喝惯了勾兑酒的,偶尔尝到粮食酒,都觉得难以下咽。现在的市场,几十到几千,谁都说自己是粮食酒。你说你卖粮食酒,你说谁不是说自家卖的是粮食酒,卖的的人都瞎说,买的人分不清,自然就出现现在的现象。

说白了都是酒知识和酒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的,连最基本的辨酒能力都没有,然后逢人就说自己喝酒二三十年,是个老酒鬼,逢人就说那个酒好,反正不知道为什么好,就是好喝。好入口,这酒香,这类型的人,你高抬贵手,别害了自己也害了朋友。

(就像现在我写下这篇问答,你们肯定又觉得我口水文,我肯定是个不良商家,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凡事都讲究缘分)



菜刀关公


酒友你好

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茅台镇一些酒商的问题,好好的粮食酒在这里摆着,始终不能在市场上很好发挥,而反观市场上的酒精酒横行,酒友也是大吐苦水。

为什么酒精酒有市场?

好看、便宜

不得不承认,我们人类是一个视觉动物,那些酒精酒由于造价低廉,把资金用在了包装上,使得外面包装十分惹人喜爱,而酒质价格还不如包装成本高,这样的酒能好么,试问,一瓶是造型朴素,一瓶造型精美价格相差不多,选择后者无可厚非。相同成本如果粮食酒再去追加包装,既不能确立档位,还加大了投入。

这个问题在改善

有一个很好的现象,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人们能够快速的通过各个渠道了解酒的知识,酒的好坏,并且购置到粮食白酒,虽说是一个起步,不能和传统渠道相比,但这是一个好事情。

人们越来越懂酒,这就让酒精酒的立身遭到了限制,假以时日,白酒市场一定会有良性改善。

由于我做酒,很多爱酒懂酒的朋友找到我,会和我讨论酱酒问题,有很多都在为找一款粮食酒而发愁,而我会把我的自身所学知识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粮食酒,什么是酒精酒。

很荣幸,做酒多年得到了很多酒友的认可,这是我在酒行业做下去的动力,我也将继续吧,粮食酒,坤沙酒,以及酒知识带给大家分享。

当然了朋友,如果你也喜欢酱香型白酒,那就私信我,我们一起品酱酒,聊酱酒,


酱香白酒文化馆


少荃来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白酒市场大体上就是下面三个问题:

1.纯粮食酿造品牌白酒,购买方便,但价格昂贵,且还有假冒伪劣品潜伏其中。

2.降低白酒品质,注重包装和渠道渗透,购买方便,价格适中,但品质成为硬伤(固液法、液态法工艺)。

3.提高白酒品质,不注重包装和渠道渗透,购买不方便,价格低廉,唯一优点是纯粮酿造。

其实问题的症结所在就一个点:宣传和渠道。

白酒市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局,主要出在了“链接”上,从白酒品牌商到消费者之间的“链接”。

要知道,传统品牌白酒打市场无外乎“三板斧”——传统品牌文化挖掘,高空广告轰炸和分销渠道渗透。

先说文化。中国的几大白酒品牌几乎全都是在“往前”做文化,无论是汾酒的白酒之源,还是茅台的久历千年,以至四川浓香酒的古典传承等等,都是在以“白酒技艺传承”为最大的营销卖点进行市场形象的建立。这在无形中就会对消费者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即老品牌的就是好酒,古法的才是正宗,陈酿的才是正统等。

(白酒的包装决定了产品形象,也反映着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

因此消费者认为的优质白酒一定是以“老品牌”为基础的。这对一些尚无酿酒历史的中小白酒品牌企业无异于是一种“价值壁垒”,在形不成传统文化优势的情况下,便得不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这就是为何散装的、没听过品牌的纯粮食酒,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怀疑的原因)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白酒不仅仅是一款饮品,在中国人的社交生活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白酒多出现在酒桌、饭局、宴会等场所,因此白酒品牌将决定了宾客朋友对主人的印象,所以又从消费场景上决定了大多数人消费白酒的需求有很大的层面是在消费品牌和面子,而不仅仅是内在的品质。

这就是为何中国的几大白酒巨头对外宣传全都是全渠道的广告信息轰炸,且主打全都是白酒的高档消费场景而不是在家自饮,因为自饮白酒的品牌价值是发挥不出来的,白酒的品牌只有在对方的眼里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总结:

对于上述的“第三类”白酒来说,宣传渠道就要远远落后于前两者,在购买渠道上就更加不能与其抗衡,因此消费者购买此类酒就不会很方便。

其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第三类白酒具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能在相对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让更多人熟知,更多人品尝到纯粮食酒。

现实规律

万物总是按其规律在发展。白酒也一样,当第三类白酒逐渐被世人熟知,品牌价值逐渐增强时,也会漫漫踏进第一类酒的市场做法中,即品质保证,价格提高,渠道渗透,而逐渐摆脱大众消费人群,向着更高一级的消费层次挺进。

所以,规律是打不破的,变的只是具体到一个一个的品牌沉浮。

就想我们所熟知的小米手机一样:从刚开始的价格爆款,到现在逐渐试探中高档市场,也是同一个道理。


我是杏花村“戒”酒小编少荃。如果您喜欢清香型的白酒,尤其是汾酒,那我们就是同类爱好者,想品尝“戒”酒的话请关注联系小编。


杏花村戒酒


说二句,纯粮酒,是中华民族酒业之根。纯粮酒,是中华人民精神之韵。它穿时不过期,穿肠更浓香。累了能解乏,苦了能消闷。酒九归真传世宝,来客酒毕道真言。在此说二句,在杭州下沙有家亲戚,他酿得一生好酒,大麦烧。酒色橙韵,添杯掛柚,香浓可口。从前他每年酿上五十坛(每坛五十斤),全部叫亲戚朋友定拿完,我和儿子,亲家每年最少四坛。现在可能增加了量。不论酿多少坛,仍然一定抢而空。这就叫好酒不怕巷子深。朋友所说的,纯粮酒,也不知产在何方?色香如何?真是香浓可口,相信大家是识货的。小嘴就是试金石。希望能静下来查找原因为上。出一联,假酒多多多谁愿喝谁喝,不喝不花钱看你能咋办?横批,肯定吾不喝。个人观点,不足指正。

这两坛就是″大麦烧",愿品之来哎。

财源滚滚

一帆风顺

银积遍地。


手机用户乌龙


山东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山东阳谷陈酿酒厂》53度_56度 酱香型 ,兼香型 白酒,传统老工艺 固态发酵 100%纯粮酿造! 这种酒的特征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且具有隔夜留香、饮后空杯留香犹存的特点。还是老味道!


用户6920213391


现在的社会缺信任,谁的真谁的假无从考证,造成这样的现象是卖假货结下的恶果,要想扭转这样的现象必须重惩卖假造假者才行!


王哥161125


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现在喝酒不多,也不关心有关酒的事情了。

当然,如果要是“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我觉得总归是不愁销路的,你应该愁的是生产成本的问题才对。

以现在的生产成本来酿造纯粮食造的酒,价格肯定是低不了的。而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却怎么也是卖不上好价钱的。你说是吧?


屈建云397


真正懂粮食酒的不多,你给他喝粮食酒,他觉得有曲味,喝不惯,纯粮酒口感不如勾兑酒协调,好多人喝勾兑酒习惯了,反而觉得纯粮酒不好喝,呵呵,真正的纯粮酒反而不太好销售,除非懂得人。


纯粮白酒做私人定制酒


不是广告,不良商家,让大家都分不清啥是真粮食酒?那个价位不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