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疫情肆虐,躲在家裡辦公,雖然舒適,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突然想到,好像很久沒喝到瑞幸咖啡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愛上的小藍杯,一夜之間,從天而降,遍地開花。起初泡慣了星巴克的同事們不屑一顧,看不上這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山寨”咖啡。

但優惠券是真香,尤其是和同事們比著誰能抽到打折力度更大的優惠券,樂此不疲。同事們要麼湊杯數送外賣,要麼幫忙帶回來,反正小店就在公司樓下,方便的很。

就這樣慢慢習慣了工作時間喝杯香濃的小藍杯提提神,以至於好久不去咖啡館閒坐。

瑞幸咖啡,是如何從“被嫌棄”到“真香”的呢?

喝不到小藍杯,只好拿起中信出版集團新出的《瑞幸閃電戰》一探究竟了。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瑞幸閃電戰》不只是閃電戰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最初只想把這本書當做簡單的商業文案隨便翻翻,沒想到又是一次“真香”的閱讀旅程。

一個國內的咖啡品牌,在中國這個普遍沒有咖啡消費習慣的社會,18個月不但在全國範圍鋪店3000多家,僱傭員工一萬多名、兼職員工一萬多名,而且實現了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近300億元。瑞幸咖啡在資本市場上攻城略地的速度讓人瞠目結舌,絕對可以用“閃電戰”三個字來概括。

但是網上的評價卻兩極化,有人把瑞幸咖啡當做真正的民族飲料,也有人群嘲瑞幸咖啡的“戰略性虧損”。

我很想知道,一個能得到市場和資本認可的企業,是不是真的在亂“燒錢”?

還好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北京大學國發院BiMBA院長陳春花教授在推薦序中說:瑞幸的標本意義就在於,它用數字邏輯重組了零售的方方面面,包括供應鏈、門店設置、組織管理、運營協調等等;從重構咖啡供應鏈的價值,到重構咖啡店的成本價值,再到重構咖啡連鎖產業的價值,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新零售”探險。

《瑞幸閃電戰》是湃動影響力的CEO沈帥波先生深入瑞幸咖啡數月所作。作者在這期間與瑞幸咖啡的員工一起辦公,對絕大多數部門的核心骨幹、投資人、高管、供應商進行深入訪談,可謂掌握了瑞幸咖啡如何勢不可擋的第一手資料。

世界變化太快,我等凡人往往力不從心,但如果能讀到一本有誠意的好書,打開思路、跟上形勢,也是極好的。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降維打擊的故事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很多人對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並不瞭解。新零售?還降維打擊?這年頭,各種新詞層出不窮,眼花繚亂,不會又是商家圈錢的新概念吧?

對此,我必須先講一個故事,才能幫助理解“降維”的殺傷力。

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我雖親身經歷,但聽過樑寧在《產品思維三十講》的分析,才體會到那場商業戰爭的波瀾壯闊。

現在我們習慣了使用360作為電腦的殺毒軟件,但斬(bao)釘(lou)截(nian)鐵(tie)得說,十來年前的互聯網,個人PC終端殺毒防護是瑞星、江民、金山三分天下。

當時的殺毒大佬瑞星慣用什麼招數搶奪市場呢?以超低價格,對硬件廠商捆綁銷售瑞星殺毒軟件,比如向聯想、方正等電腦廠商供貨,讓出廠的電腦自帶瑞星的殺毒軟件。瑞星藉此做了很多年的老大,在巔峰時期年收入7億,淨利潤3億多。江民、金山也不甘示弱,都以這種方式展開激烈競爭,水火不相容。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個市場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360進場後,徹底扭轉局面。

2008年,360發起了向瑞星所代表的傳統殺毒企業的進攻。直至2010年1月18日,360殺毒用戶規模突破1億,拿下了整個殺毒市場。

大戰開啟前的瑞星,公司有充足的現金面對戰爭,而2005年才成立的360公司,剛剛完成了兩輪融資,一共募到約3億人民幣。無論是公司實力還是人才儲備,瑞星都遠超360,那麼昔日的殺毒大佬是如何潰不成軍的呢?

降維打擊。

按照梁寧的總結,這是以互聯網思維進攻、顛覆傳統產業的發端。

傳統殺毒大佬逐一攻破電腦供應商,藉助PC大廠的用戶,完成用戶積累,停留在一個個搶奪來的蛋糕上享受巨大利潤,但僅止於殺毒軟件,止步不前。

而新興的360,前期思路類似,推廣免費殺毒軟件,利用價格優勢迅速積累用戶,但攻城略地後,360沒有止步於此,而是利用互聯網思維,迅速將一個個產品“點”擴張成了一個平臺“面”。

360先是將安全產品升級為安全平臺,同時,推出360安全瀏覽器。瀏覽器就可以通過內置廣告、搜索分成等方式獲得商業收入。之後,360又展開了網站導航、軟件下載、手機App分發等眾多服務。

360從殺毒軟件商業戰入手,快速變成了一個安全平臺,接著變成流量分發平臺。

再回頭看那些殺毒軟件大佬,無論多麼牛氣,也是互聯網上的一個個“點”,也打不過一個擁有廣大受眾的平臺,打不過一個“面”。

這就是降維打擊。

自此之後,互聯網企業進攻傳統企業,基本上用的都是這個打法。

讀過《瑞幸閃電戰》,我嗅到了熟悉的味道。雖然現在的瑞幸咖啡還不成氣候,僅僅是白領中的新寵,但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已經與傳統餐飲行業、零售業完全不同。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個賣咖啡的嗎?能有什麼商業邏輯!

別說,瑞幸起家還真不是賣咖啡的。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瑞幸自己的故事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瑞幸的核心班底,之前是做租車的——神州。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咖啡還香不香?

瑞幸咖啡的創始人、CEO錢治亞,之前是神州優車的副總經理,瑞幸咖啡初期的核心團隊幾乎都來自神州系。雖然租車與咖啡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在互聯網世界中,平臺的核心能力卻是相通的。

神州平臺的核心能力,是撮合移動的車和移動的人。而瑞幸咖啡在不是瑞幸咖啡的時候,這個核心團隊已經在打造“撮合”店面與固定用戶的平臺。

也就是說,瑞幸咖啡從運行之初,一切動作——無論是店面的設立、員工的招募、供應鏈的細節——全部化為信息進入平臺數據庫,根據零售業的成本收益邏輯建立模型進行邏輯分析,最終依靠系統沉澱為自動決策的智能化能力。

所以,瑞幸咖啡的商業邏輯,是數據驅動。

這與前文所說的降維又有什麼關係?

傳統線下的餐飲行業、零售業,往往從一家店面開始,平衡收入項和支出項,慢慢“養店”,培養起周圍的穩定客源後,達到盈利的目的。這是“點”盈利,擴張性不足。

直營、連鎖、加盟等形式逐漸盛行,在品牌效應的支撐下,跨區域店面如星星之火逐漸擴張,總店依靠原料供應等方法有限控制分店。這是“線”盈利,控制力不足。

而數據驅動的瑞幸咖啡,不但綜合了以上兩種傳統經營模式的經驗,而且將經驗轉化為數據分析,用以指導後續的經營策略。

比如,在第一輪鋪店、外送的過程中,瑞幸咖啡利用銷售數據,繪製了一個城市的咖啡供應熱點分析圖,掌握了一個城市咖啡需求的主要群體分佈,迅速在地下一層、寫字樓角落等便利卻不黃金的角落鋪店,鼓勵顧客自取,之後逐漸取消人工成本高昂的外送模式。

數據既然可以指導運營,也可以幫助縮減供應鏈成本。

瑞幸咖啡橫空出世之前,現磨咖啡一杯要賣到30元左右。而漫天飛舞的咖啡券使用後,瑞幸咖啡卻僅需十餘元。在“燒錢”“玩資本”一片唱衰聲中,卻很少有人冷靜的分析一下,瑞幸咖啡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與依靠販售第三空間的咖啡館不同,基於中國商業地產特點,瑞幸咖啡在經營支出就打掉了高昂的房租費用,將店面儘可能開在成本低、便於自取的區域。同時,迅速鋪店,擴大規模,對產品原料的採購逐漸掌握主動權。在APP邀一送一等優惠措施的加持下,獲客成本也逐漸降低。

據統計,瑞幸咖啡單杯成本從2018年1季度的28元,降低到2019年2季度的11.1元,單杯售價已經能夠覆蓋成本,同時,這個價格也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現磨咖啡價格接近,從世界範圍內的咖啡市場來看這個售價,也是合理的。

在瑞幸咖啡背後的運營中,數據驅動的例子還有很多,《瑞幸閃電戰》均有詳細的介紹。

比如,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組織管理。

比如,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供應鏈控制。

比如,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運營協調。

……

也正是穩紮穩打的技術保障和數據驅動,讓這個快速擴張的企業沒有陷入管理混亂,而瑞幸的眼光從來沒有侷限在咖啡上。 2019年9月3日,小鹿茶品牌單飛。在逐漸佔領現磨咖啡下沉市場的瑞幸,又一次靠小鹿茶撬動奶業行業的市場。而各種小零食也在不斷調整上線。

沈帥波在《瑞幸閃電戰》中說,互聯網打法和傳統打法最大區別是什麼?就是快速地打磨初期模型,快速投放市場獲得反饋,快速迭代,然後不斷小步迭代。

下一個產品是什麼?不知道,但我們能看到瑞幸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數據)之後,開始慢慢把“線”連成“面”。

瑞幸,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啊!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一個時代的故事


瑞幸:你以為的低配星巴克,正在開啟零售業降維打擊的序幕

故事聽多了,嶄新的創意也變成了網上的段子,如果我們能透過這些故事感受到一點點這個時代跳動的脈搏,也不枉花時間看這篇文字。

這本書我打算給五顆星。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人們最不缺乏的就是知識。大量的知識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向我們湧來,如果有人能幫我們梳理出知識背後的邏輯,才算傳授了真正的武功招式。

故事也一樣。

像瑞幸這樣的故事,層不出窮,但如果有人分析故事,藉此向我們展示故事背後的時代變革,才算一本真正的好書。

《瑞幸閃電戰》做到了。

自序中,作者對自己的要求是“冷眼旁觀”,並審慎的希望“讀完這本書的人,哪怕學到一點點,哪怕依然不相信它,也能獲得一些對該行業的認知,這邊是這本書存在的價值”。

對此,我覺得作者做到了。

作者數次跳出瑞幸咖啡本身,分析物聯網技術、新零售業、中國咖啡市場、世界咖啡文化,以圖在其中找到瑞幸咖啡戰略目標的定位,而不是將一個複雜的商業運營簡化為資本市場的一條簡單折線,更不是將一個活力四射的企業妄想為網絡上一個無聊噱頭。

我等凡人,能做的無非是觀察,再觀察,審慎做出判斷,然後……多喝品質優價格低的現磨咖啡,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