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初漢三傑,韓信慘死,蕭何入獄,為何唯獨張良善終

《史記·淮陰侯列傳》有載,韓信被處死前曾發出哀嘆:"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誠然,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是亙古不變的歷史規律,歷朝歷代的開國功臣大多逃不過如此結局。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漢高祖劉邦,既是知人善用的開國英主,同時也是心狠手辣的一代梟雄,他之所以能從泗水亭長躍升為九五之尊,離不開身邊一眾文臣武將的輔佐,但是,大漢王朝建立後,韓信、英布等功高蓋主的能臣還是先後被誅殺。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敵國破,謀臣亡。幫助劉邦奪得天下的第一謀臣無疑就是張良,但值得探究的是,處於風口浪尖的張良,卻在漢初的腥風血雨中保全了自己。劉邦曾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如此評價,可見初漢三傑是劉邦打天下必不可少的功臣,但是三人到最後韓信慘死,蕭何被疑,唯獨張良善始善終。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張良出身於先秦韓國貴族,五代先祖都是韓國國相。秦滅六國後,身負國仇家恨的張良開始了反秦大計,並設計刺殺過秦始皇,刺殺失敗後,方投劉邦。張良追隨劉邦,目的在謀國而非謀私,他要的只是顛覆秦朝,報仇雪恨。這一點,張良自始至終都非常明確,從未動搖。

所以,漢朝建立,大業已成,張良毅然選擇了功成身退,專心修道,不問政事,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去了。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不同於蕭何在漢朝建立後仍不遺餘力,幫助劉邦剷除了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張良的事業幾乎只到滅秦為止,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做到了不聞、不問、不參與。劉邦論功行賞、大封功臣時,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齊國是西漢初年最富饒的封地,張良能獲此殊榮,可見劉邦對他的恩寵。但是,張良卻堅決拒絕了劉邦的好意,請求改封留地(今江蘇沛縣)。留地遠不及齊國富庶,不過這裡遠離紛爭,又是張良與劉邦相遇的地方。最終,劉邦同意了張良的謙請,所以張良又被稱為"留侯"。劉邦不殺甚至不猜忌張良,首要原因就是張良不爭名、不圖利、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張良的無野心、無追求,是由內而外的,而非裝出來的。多年共事,劉邦非常瞭解張良是什麼人品、什麼性格,所以對他十分放心。這是其一。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張良雖然謀略高、能力強,但他只是一個謀臣,既不像韓信那樣手握重兵,又不像蕭何那樣羽翼豐滿,他一直都是單打獨鬥,無集團,無實權,所以根本對劉邦造不成威脅。這是其二。綜上,劉邦不動張良,不是不能,也不是不敢,而是不需要。因為張良讓他放心。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張良聰明之處在哪?為何劉邦呂雉能讓他善終?歸根結底就是會做人。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15%來自才能,而85%在於做人的藝術和技巧。和大家融洽相處,以和諧取悅於人,留意尊重別人的立場,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也就得到了討人喜歡的秘訣,面對複雜的社會,複雜的人際關係,適者生存,劣者淘汰,不會做人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做人可方可圓,方式做人的脊樑,圓是處事的錦囊,在事關重大時人格立場毫不含糊,旗幟鮮明,在方式方法和局部非原則性問題委婉圓潤,甚至有所妥協,這就是方中有圓,園中有方,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做人才是當今社會的生存法則。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初漢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獨善其身

不懂人情世故,再大的優勢就會被掩蓋;懂得人情世故,才能更好提升自己,獲得貴人賞識幫助,人生之路必定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