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早在越王勾踐時代,范蠡就指出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文種不聽,最終還是被殺。

陳勝起義時喊出的“苟富貴勿相忘”的口號,最終也沒有實現。

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陳勝吳廣起義

伴君如伴虎,有些君王能夠與其共患難,但絕不能同享富貴。

漢朝初建,劉邦為了穩定各地局勢,先後分封了八位異姓王,但隨著局勢穩定後,劉邦開始逐漸壓縮這些異姓藩王的生存空間。

八位異姓王分別為:燕王臧荼、齊王韓信、韓王信、趙王張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

八位異姓王受封可以分為四類:

1.第一類:楚漢爭霸時期就已經為項羽所封的諸侯,劉邦拉攏而來的,如臧荼、張耳、吳芮、英布;

2.第二類:軍功受封,如韓信、彭越;

3.第三類:戰略需要,如韓王信,其本人為戰國時期韓國後裔;

4.第四類:劉邦親信,燕王盧綰(wǎn)。

不同的出身,決定了他們八人擁有的不同勢力,比如第一類和第二類的都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

最終八位異姓王的結局如下:

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八位異姓王

燕王臧荼---項羽舊部、起兵被殺

臧荼也是秦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員,跟隨項羽入關,隨後與燕王韓廣經略燕地。

隨後項羽分封諸侯,準備將燕王韓廣改封到遼東而另立臧荼為燕王。韓廣不接受此安排,臧荼攻殺韓廣而並遼東。韓信滅趙、代兩國後,臧荼懼漢軍威勢,故與漢結盟。

燕王臧荼本為項羽所封,其降漢只是迫於形勢,楚漢戰爭中,臧荼主要做壁上觀。漢滅項羽後,令各地捕項羽舊部,臧荼心懷不安,決定先下手為強。

公元前202年臧荼七月起兵反漢,劉邦率軍親征,公元前202年十月滅燕,臧荼被俘後被殺。隨後,劉邦以自己發小盧綰為燕王鎮守燕地。

齊王韓信---漢朝三傑,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最裡面,最可惜的就數韓信了。

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韓信

他曾是劉邦手下大將,獨領一軍,為劉邦攻城略地立功無數。

天才式將領,但政治上卻乏善可陳,從其要挾劉邦給予齊王稱號時就可以看出。劉邦對於韓信一直不是很信任,垓下之戰後,劉邦立即收了韓信的兵權,並改封其為楚王。

隨後又藉口將其王爵削掉,改封為淮陰侯,最終韓信也難逃一死。

韓王信---弱國後裔,夾縫生存

巧了,韓王信也叫韓信,為了區分,一般都稱呼其為韓王信。

韓王信雖然是戰國時期韓國王族後裔,但他很早就追隨了劉邦,但才能平庸,唯一優勢在於韓王族的身份。出於爭奪天下的戰略考慮,劉邦封其為韓王。楚漢爭霸時,他曾經投降楚軍,隨後又歸漢,劉邦仍然以他為韓王。

天下穩定後,劉邦就把韓王信從“天下勁兵之處”的韓國遷徙到了太原,北面就是匈奴部族,韓王信能力雖然不突出,但不傻。最終他北逃匈奴,引來劉邦親征併發生了恥辱性的“白登之圍”,最後韓王信與匈奴一起入侵漢朝,被漢將柴武所斬。

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西漢初年地圖

趙王張氏父子---劉邦親家,難逃追疑

張耳出身貴族,戰國時期曾為魏國信陵君門客。張耳也是秦末起義軍一員,後受封趙王。

公元前202年,張耳病逝,得以善終,其子張敖即位。張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劉邦的女婿,娶了劉邦與呂后的唯一女兒:魯元公主。

按道理講,劉邦對於這個女婿應該是放心的,但劉邦還是對張敖橫挑鼻子豎挑眼。張敖後被廢為“宣平侯”

梁王彭越---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卻死後被剁成了肉醬

彭越也是秦末起義軍中的一員,但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給彭越封號。隨後,劉邦滅項羽戰役中,彭越也是出兵協助,劉邦封其為梁王。

天下大定後,彭越沒有躲過猜疑,最終被劉邦派使者逮捕。

劉邦一開始赦免了彭越,貶為庶人,發配到蜀地。然而彭越命中倒黴,在去蜀道中遇見呂后。彭越向呂后道其冤屈,求呂后為他求情不去蜀中而留在故鄉。呂后佯應所求,帶彭越回洛陽。呂后一到洛陽,就勸劉邦立即殺掉彭越,並令其舍人再告彭越謀反。於是彭越被殺,三族被滅。

淮南王英布---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韓信、彭越、英布為漢初三大名將。

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影視劇中劉邦與英布形象

英布曾經為項羽手下大將,被項羽封為九江王。

公元前205年十一月,漢使

隨何成功說服英布背楚為漢,英布率軍與楚軍大戰,被楚將龍且所擊敗,隻身逃到劉邦處,妻兒皆被楚軍所殺。後英布被劉邦封為淮南王。

劉邦在誅殺了韓信、彭越之後,英布心中也惶恐不安。

公元前196年,英布舉兵,荊王劉賈兵敗被殺,劉邦抱病親征,英布兵敗在逃亡路上被殺。

燕王盧綰---劉邦發小,北逃入胡

盧綰,是劉邦的鐵桿發小,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一直追隨劉邦。

兔死狗烹,漢初的八大異姓王,五被殺、一出逃、一被廢、一善終

盧綰

後劉邦平定燕王臧荼之亂後力排眾議,封盧綰為燕王,鎮守該地區。

公元前196年秋,陳豨在代地反。劉邦親率大軍至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自南面進討陳豨,燕王盧綰亦率兵自東北方向攻打陳豨,此時異姓王除了長沙王吳芮和盧綰外盡數被廢,盧綰心中不安。在出兵陳豨時舉棋不定,最終讓劉邦判斷其有反意。

公元前195年三月,劉邦以樊噲為將軍,率軍擊燕,後改派周勃率軍出征。劉邦在出兵盧綰時,說出了漢室最為廣傳的一句話:

“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盧綰聽說劉邦生病,帶著他的家屬、宮人、親信等共數千騎,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癒之後,親自入長安謝罪。然而四月劉邦駕崩,盧綰無奈帶領親屬逃亡匈奴,匈奴封其為東胡廬王,最後盧綰也是病逝在匈奴。

長沙王吳芮---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八位異姓王中,長沙王吳芮的結局是最好的,一個源於長沙國的封底並不在核心地帶,而是在當時還未開發的湘楚地區;二個在於吳芮本人的審時度勢。

吳芮與張良交好,張良辭官隱居後,在吳芮家中小住。吳芮按張良計謀,保存實力,開始低調行事,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子女,又將自己的部分精銳親兵分到荊王劉賈(劉邦堂兄)帳下,並安排第五子吳元帶部分家眷回老家浮樑瑤裡生活。完全表現出一副淡泊官場的態度,劉邦也就逐漸打消了滅掉吳芮的念頭。

就這樣,漢初的異姓王被壓制了,“非劉氏不為王”,但劉邦所封的劉姓王族卻起來了,最終勢力越來越大,演變到了漢景帝時代的“七國之亂”,所謂裂土封王,想想還是不要再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