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浙商的思考:疫情中製造業應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

往年這個時候,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早已沉浸在企業開工的忙碌之中,而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汪力成則開啟了“雲忙碌”,手機上刷疫情信息,開視頻會議,進行線上辦公。“現在我們都在家裡線上下單,這幾天我太太也會早上五六點鐘起來,下單‘搶菜’。”汪力成笑著說。

非典時依舊出差 如今選擇“雲上辦公”

在汪力成的記憶中,與非典時期相比,這次疫情來得更為迅猛,政府的管控力度也更加升級。“我記得非典的時候杭州只是封了幾幢樓,那段時間我還是會戴著口罩頻繁出差,整架飛機上往往只坐了三分之一的人。”汪力成回憶。

而這個春節,汪力成的心一直懸著,企業佈局在全國各地甚至全球許多國家,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看各地最新的病例數據。“我們集團旗下的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在武漢重災區,我們每天都在密切關注員工的情況。”汪力成說,為積極響應政府各項疫情防護指示,從3號開始,華立管理層進入“雲上辦公”處理重要緊急事項。

任何一次危機,帶來的都不會只有負面的影響,危中亦有機。“這次疫情對服務業打擊會更大,如今浙江各地三產比重比2003年提高了許多,像杭州這樣的城市服務業更早已佔了大頭。”在汪力成看來,此次疫情中大家表現出的對線上生活的依賴,也會引發人們對新零售的進一步思考,例如,要加快本地化的線上線下融合,這樣才能在非常時期保證服務供應不被切斷。

“這次的疫情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但經歷過非典、金融危機、中美貿易摩擦等大事件之後你會明白,越是在這個時候都要冷靜應對。”汪力成說。

當前的停工防護是為了更好的復工

“今年我們的訂單排得特別滿,原本打算年初四就要提前開工。”汪力成告訴記者,手頭一個來自中東國家的3億元儀表訂單原定要在3月前完成,現在看來是很難完成了。“我們正在積極多方溝通協調中。”

當前許多企業由於受到訂單時限和現金流壓力,著急復工,這樣的心情汪力成很理解。“但是當前各地政府的頭等大事是控制疫情,萬一匆忙復工出現了感染病例,那對自身、對社會的影響更大了。呼籲政府要加大對中小企業切身利益的關注和政策支持,大企業還能扛一扛,但對於小微企業來說,著實是‘生’與‘死’的煎熬。”

同時,在汪力成看來,除了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出政策穩住中小企業之外,產業鏈上的大企業也應該有自己的擔當。“對於我們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我們正在研究,採取提前支付貨款,提供供應鏈融資等方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些企業和我們是唇齒相依的,如果他們都活不下去了,那我們也沒有出路。”

未來要復工,有哪些難點?“首當其衝的是召不回員工,就以我們杭州的兩個生產基地的情況看,杭州本地員工只佔三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法開工的。我們的上游企業大都在浙江周邊,這些企業的停工對我們來說也很麻煩。再退一步講,即便上下游企業都臨時找到員工開工了,沒有物流的支持,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等待。”

對於下一步怎麼復工,汪力成告訴記者,他們已佈置了各個工廠,積極響應屬地政府防護疫情指令,沒有得到許可,不得復工,並在集團層面展開謀劃,如何把12個月的工作量壓縮在10個月甚至9個月的時間裡完成。“我們在整個集團號召,各地企業要帶頭遵守各地政府的要求,不給政府添亂,我們還組織有條件的企業下屬昆藥集團第一時間緊急捐贈藥品、物資馳援疫情嚴重地區,我們的海外公司也儘可能地在境外採購防護物資支援國內,同時也向埃塞爾比亞衛生部捐助此次病毒的相關檢驗儀器和試劑,共渡難關。”

製造業應重新思考供應鏈安全問題

“我相信這次疫情會讓眾多製造業企業開始重新思考供應鏈安全、生產基地佈局和智能製造問題。例如,加快智能製造,員工沒有這麼多,影響是不是會小得多?許多企業對於僱傭外地工人的想法會否有轉變?未來會否從當前各地勞動力的大流動模式,向儘量圍繞本地發展模式轉變?”

從供應鏈安全的角度看,中美貿易摩擦疊加此次疫情的發生,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很可能會再次加快全球配置的步伐。“全球配置資源的好處,除了成本低、效率高,還有風險對沖。在這方面我們要向日本學習,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他們需要通過全球佈局來規避風險,從而避免一次災害性事件就讓日本企業失去在原有領域的主導權。”汪力成說,從這個角度看,這些年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參與全球佈局,可謂看得長遠。

“華立也是全球化的企業,當前在泰國等國家的工廠還能正常生產嗎?”面對記者的提問,汪力成坦率地說,雖然這些年中國企業正在大踏步“走出去”,但是大多數還停留在全球化的初級階段。許多企業往往是加工環節在國外,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生產都在國內。“我們在泰國羅勇工業園做過統計,入園的140多家企業,一年的銷售額中平均有60%的供應鏈是自國內出口而來的。從國內運出去,從成本和效率上看其實不划算,在途成本會很高,而且經歷過中美貿易摩擦,以美國等國對產品的原產比例要求不斷提高,使得轉口貿易的空間變小了。”

“此次疫情從存量的角度看,或許會迎來一波全球產業新佈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將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和全球化步伐,可能也是好事。”汪力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