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公布确诊者具体涉及区域和场所​,明确疫情防控法律责任

最新数据:

2020年2月7日0—12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23例,新增治愈出院5例;新增确诊病例8例,其中1例为外地来沪人员,7例为本市常住人口。

截至2月7日12时,上海市已累计排除疑似病例796例,发现确诊病例277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46例,女性131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136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21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118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2例正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外地来沪人员93例,本市常住人口184例。目前,228例病情平稳,8例病情危重,10例重症,3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尚有211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上海首次公布确诊者具体涉及区域和场所​,明确疫情防控法律责任

变化:确诊者活动地址公布

今天下午2点,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发布会。记者注意到,一组确诊者的具体居住信息和活动轨迹首次在发布会上公布。

据介绍,2月6日0—24时,上海新增确诊病例15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2月6日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如下。

黄浦区:陕西南路地铁站。

长宁区:虹桥街道虹桥路1024弄。

徐汇区:枫林路街道东安二村、安吉斯铭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连尧路111弄。

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宁武路218弄。

浦东新区:阳光花城、民乐城兰丽苑、新高苑、惠南镇锦江之星宾馆;北蔡芳草路欧麦克KTV、金京路地铁站。

嘉定区:江桥镇金园一路1118弄、首创旭辉城。

宝山区:海尚菊苑、采菊苑。奉贤区:南航贤苑。

松江区:新桥镇华新二村、沃天(tian)百联生活超市(新桥店)。闵行区:虹桥火车站。

目前,本市对已查明的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对已有确诊病例的小区都已告知当地,并且落实相关措施。

聚集性疫情需引起警惕

截至2月6日,上海共发现确诊病例269例,报告聚集性疫情45起,其中家庭、亲属聚集38起,单位同事3起,混合(家庭、亲属和单位同事都有)3起,旅友(同一航班)1起。

目前,本市发生的45起聚集性疫情中,家庭聚集性疫情有38起,占84%。

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特别介绍了一起奉贤区家庭聚集性疫情: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本市5例病例。1月27日,奉贤区社区人员上门排查中发现,该社区中一户人家中共有4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经调查,其家中儿子有武汉相关流行病学史,曾于1月13日至17日在武汉出差,并于1月19日出现乏力等症状。儿子、儿媳、孙女一家三口还曾于1月24日至27日在杭州探亲。

此后,该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儿子、儿媳、妹妹被确诊。孙女以及杭州的亲属共7人作为密切接触者,目前正在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郑锦提醒市民,曾前往重点地区的返沪人员应关注自身健康,自觉接受隔离医学观察,避免与他人进行接触;市民朋友如有重点地区来沪的亲友,应第一时间劝导其接受隔离医学观察。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可以在家中安排独立房间,家庭内其他人员做好防护,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内做好消毒;如无法做到在独立空间开展居家医学观察的,可主动联系社区居委安排集中医学观察。

疫情防控期间,不要组织和参加亲友之间的聚会聚餐。

在疫情流行期间,希望市民朋友减少外出,不举行家庭聚会聚餐,不去人群聚集、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同时,也希望在沪的市民朋友,能劝阻外地的亲戚朋友,在目前阶段不来沪。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市民如发现相关情况,可及时拨打市民服务热线12345或上海卫生热线12320反映。

本市蔬菜、猪肉供应平稳,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针对市民所关心的食品供应情况,市商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从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据来看,蔬菜、猪肉供应平稳,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本市蔬菜批发量每天在4500吨左右,每天交易结束后保持5000吨至6000吨左右周转量。猪肉批发量每天在5000头以上,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目前,各区菜市场摊位开工经营逐步恢复,蔬菜摊位开工率在80%以上,市民餐桌最常见的青菜、大白菜、卷心菜、番茄、青椒、土豆、萝卜等蔬菜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同时,超市卖场抓紧补货,绿叶菜补货从一天1次增加到一天3次,目前货源采购供应及时,米面粮油、方便食品、绿叶蔬菜、饮用水等商品供应有保障。生鲜电商方面,主副食品供应货源充足,价格保持稳定,能够满足市民需求。本市的一些主要平台多渠道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推动企业抓紧复工,利用物资保障绿色通道,保障生活必需物资供给。由于用工相对紧张,为保证送货时间,企业在抓紧增配人手的同时,还推出了预约下单服务新模式。

本市成功调解涉疫情纠纷283件

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介绍,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哄抬物价、制假售假、造谣传谣、捐赠诈骗、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积极主动作为,依照《价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拳出击,从严从重查处了家乐福超市徐汇店哄抬物价、好药师清湖店销售过期口罩、徐某编造疫情数据等案件,以及一系列制售假劣防疫物资案件,有效震慑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刘平透露,1月24日至2月6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纠纷4096件,调解成功4012件,调解成功率97.9%。其中,成功调解涉疫情纠纷283件,包括因家人坚持外出、不愿戴口罩等引发的家庭内部矛盾150件,因不注意公共卫生、居家隔离期间出门等引发的邻里纠纷88件,因不配合医院检查、隔离措施等引发的医疗纠纷45件。1月24日至2月6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律师在线咨询,接答电话7534通,满意率96%,针对疫情期间的劳资纠纷、合同履行与不可抗力、强制隔离措施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建议。

他建议广大市民继续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被依法采取隔离或者医学观察措施的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严格落实相关要求。

如果故意隐瞒行程、不报备不隔离,或者在隔离期间擅自外出、与他人接触,情节严重的,将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查处。近期,国内已有10多起类似案例,提醒大家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同时,他也呼吁广大市民“隔离不隔心”,不得歧视接受隔离或者医学观察的人员,尊重其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

他希望广大市民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发现有关违法行为,积极投诉举报,针对各类危害疫情防控的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从严从重打击,让那些谣言惑众、发国难财的不法分子,在受到道德谴责的同时,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安定和谐。

同时,建议市民依法维权。希望广大市民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发生纠纷时,注意固定和保存证据,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纠纷解决方式,寻求权利救济,实现定纷止争。目前,人民调解组织已覆盖全市16个区、222个街镇、6000多个居村,另有劳动争议、消费争议等十大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有纠纷找调解,方便又快捷;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以及“12348上海法网”网站、App和微信小程序,均有律师24小时在线咨询,对因疫情防控产生的法律纠纷提供咨询建议。

此外,疫情期间全市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都对外公布了办事预约电话,市民可以通过“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等方式,办理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事项,足不出户,也可享受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征用美迪康口罩合法有偿

对于口罩这类防疫必须物资的征用问题,也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了解答。此前有媒体报道本市紧急征用了美迪康医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口罩。据了解,美迪康是上海的口罩生产大户,此次被上海市商委紧急征用2500万只一次性口罩。

对此,刘平解释了征用的合法合理性。他表示,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技术支援,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给,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本次疫情紧急的前提下,按照法律紧急征用物资。首先,本市要求相关企业抓紧生产应急援助物资,在物资生产出来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相该单位紧急征用应急物资。“这是我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持续性控制所需要的一个措施,也是不得已为之。”刘平强调,所有的征用行为必须是依法且有偿的。

记者 | 陈颖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