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用户66699708537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这是一个相对边疆地区(如西域)的名称,关于中原的范围,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说法。

一、指整个黄河流域。《国语》中有:“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

二、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宋史》中有:“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中南。”

三、指今河南省一带。《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李善注:“中原,谓洛阳也”。

因此,现在流行的“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中原指的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而狭义的就是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而在考古学上,中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如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就将“中原”确定为“陕豫晋临境地区”,具体指的就是豫中西、豫北冀南、晋中和关中东部地区。


老照片


有一个成语叫逐鹿中原,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常说的这个中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中原有多种含义,大体如下:

一: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主要包括河南大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及河北、山西的南部地区。

二、相对于广义的中原来说,狭义的中原主要指河南一带。河南位于黄河下游,人类很早就在此活动、繁衍,后来又有多家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历史比较长的地方有洛阳和开封。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河南一带沃野千里,土地肥沃,适合耕作;再者隋唐以后运河开通,水运方便,中央政府所需粮米、财物大多来自江南一带,这也是后世经营中原的原因之一。 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开封一带中原风光

河南自古有中原之称,这个称呼沿用至今,现在河南省许多高校、企业、街道等还经常以中原命名,比如中原工学院、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三、在古代,相对于外族,中原还是中国或者汉族正统政权的别称。比如两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入侵,中原指的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宋代汉族政权。中原的这个含义,我们原来常常在评书或戏曲中看到,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在狭义上中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在广义上中原又是中国的代名词。中原又名中州,中土,华夏,是以洛阳和开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的中心。在古代中原地区是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在两千年的古代历史中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立,300多位帝王建都或是迁都中原。

在古代中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因此才有了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定鼎中原,才可鼎立天下。在全国八大古都中中原就占据了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六朝古都商丘,此外还有南阳,许昌,夏邑,濮阳,登封,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可以说在中原地区大大小小得城市或是县城在古代历史上都曾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存在。在一个地区有如此密集的古都存在无论是在我国历史中还是世界历史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古代中原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到扬州淮南,中至新蔡,安丰。具体就是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这个范围主要在今天的河南省,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以及安徽西北部的少数地区。现在的中原地区包括河南省全部以郑州为中心的山西,山东,河北,安徽等局部地区,面积大约为26万平方公里,也是现在的中原经济区。<strong>


微风书房


数千年来,“中原”一直被视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这里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国自古也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虽然中国地域广阔,但是真正的核心疆域却是中原地区,想要问鼎天下,必然要逐鹿中原,所以某种意义而言,“中原”也能够泛指中国。那么,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到底都包括哪些地方呢?

西汉时期中原地图

其实,在“中原”一词最新出现的时候,它所指的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指“原野”之意,这个词先后概念发生过巨大转变。比如《诗经》中的:“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这两句诗中里所说的“中原”这个词语,其实都有指天下至中的原野之意,而非中原地域的概念。

中国

春秋时期,在《左传》、《国语》等史书中,“中原”开始被赋予了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发展至汉代以及往后的历朝历代,都用“中原”一词指的就是中原地区。比如在《魏书》中出现了“中原丧乱”、“定中原”等诸多说法。

后来,每一个朝代,开始将中原看成一个特指定的地区来看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宋代也出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的诗句。由此可见,各个王朝都沿用了中原的地理概念,并且对于中原地区有着浓厚情结。只是古代人眼中的中原地区,到底指哪些地方呢?

中原地区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一书中,对于中原一词,做出了如下解释:狭义的中原,其实是指现如今的河南一带,而广义上的中原,则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如若只是给出这样的解释,想必很多读者还是无法明确“中原”具体是指哪些地方?其实从古至今,中原所包含的地区也发生过变化。

九州图

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中原的概念,却提出了一个“天下中心”的说法,这个中心就是指河南洛阳和山东定陶,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也泛指洛阳到定陶一带。

后来,根据《尚书·禹贡》记载,汉族先民将居住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就出现了“九州”的概念,九州之一的古豫州就被用来代指中原,由于古豫州包括河南全省和湖北省北部,所以,中原的地域概念又发生了变化。

中原地区繁华都城

随着汉族先民的活动地区不断的扩大,中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原来的河南、湖北北部逐渐扩大至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这其中就包括河南省、山东西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还有陕西省东部这些区域。据统计,中国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都在中原建都、或者迁都,中原地区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帝王问鼎天下的重要疆域。

<strong>


鸢飞九天2018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中原这个地方应该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势优越,宜居,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好地方,要不为何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呢?


所以咱们今天历史上所提到的中原,主要指的是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一代区域,我们都知道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方之一就有黄河。而黄河中下游这一带区域也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域。

其大概包括现如今的河南、山东,安徽,山西,河北、陕西等的区域,大致就是华北平原!

事实上所谓“中原”,我们不一定要用“地理”角度去解读!

可以将其认为是“中华文明之源流”,其区域是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最初的中原在河南,因为那里周王室的所在地,有着古都洛邑,是天下之中心。于之对应的则是所谓的西戎、北狄、东夷、南蛮。而后来,中原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而逐渐扩张。比如秦汉时期,关中也被纳入其内,因为那里是天子所在,天下中心。


总而言之,越靠近都城,其就越是中原核心地带!比如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五代北宋时期的汴京。后来的南宋虽然偏安江左,天子居于杭州,但杭州一直只是临时首都,汴京以及北方到大片沦陷地被认为是故土。所以这才有了陆游那首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懂“中原”二字,不仅让我们重新了解了华夏文明的由来,还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印证了文明二字并非写起来这么简单,现在一切的景象若没有几千年前我们未知的的中原的崛起,文明的创造,这一切将根本不会出现,中原不仅是活跃在武侠小说的中的文字,而是更应深刻烙印在我们心中的文明。


白话历史君


中原最初专指关中平原(《诗经》),随着武王伐纣后周人对陕东地区的开发,中原的范围扩大到晋南和豫西。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划定的中原只包含关中(陕西)、晋南和豫西。后来广义中原指黄河中下游汉人居住地(《辞海》),也泛指“汉地十八省”或整个中国。


从古至今从没有中原专指河南的说法,河南从古以来都不是中原文化的中心。中原文化就是以长安为中心,以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为主轴,以关中为核心的广大中原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衍生出的文化总称。所谓的“中原官话”就是以关中方言为基准音的秦腔。关中方言是最早的“雅言”,是中华正音,是“汉藏语系”的核心。


关中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长安(西安)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标识,没有长安何谈中原?无论从宏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还是文化方面讲,中原是以关中为中心来构建的,是和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相对应的。

洛阳以东属于华北平原,那叫平原,不叫中原,中原必须是四塞之地,从传统史学讲,郑州不属于中原,更不属于黄河流域,有上千条史籍记载关中属于中原,没有一条记载郑州属于中原。

“原”通“塬”,这种名词只有关中有,譬如:白鹿原、周原、咸阳原、五丈原等等,有上百个,其他省份没有这种称谓。最早的“中原”二字出现在《诗经》就是指关中的原野。中原是指四塞之地山峦中间那一块平原,譬如关中平原、汾河平原和伊洛平原都有这种地理特点。洛阳以东的郑州开封那是华北平原,属于淮河流域,那只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不是中原,因为没有“中心点”,没有山岳相拥。


关中自古有“中原”之称,古人一提起中原,首先想到的是关中,是古都长安。

明•缪希雍《葬经翼》:“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宋•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宋•陆游:“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元•方回《瀛奎律髓》:“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

清•王猷定《四照堂诗文集》:“以通漕实关中,为经理中原之首”。


“炎黄故里,大美陕西”。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源地,是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姓氏发源地,是中国人的祖根地。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说 :“渭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说:渭河泾河就是中国的“两河流域”,其夹角周原就是华夏族的祖根地,是中华文明之基。

地理考古学告诉我们,河南洛阳以东在史前海拔低于100米的地区生存确实很困难,以渔猎为主,与猛兽为伍,大片的荒芜之地,是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的乐园,还要受洪灾瘟疫的威胁。所以说河南不是什么文明发源地,在那个时期中国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生活在黄土高原丘陵地带,黄帝诞生于黄土高原是可信的。自古以来中原和中原文化的中心在关中,在古都长安。


关中是中国的地理原点、历史原点和文化原点。关中是“天下之中”、“中国之心”,是“华夏”“中国”“中原”这些名词最早出现的地方,是黄河文明的摇篮。

探寻历史,正本清源,我是清乐堂,欢迎关注交流。


清乐堂


中原的意思就是指天下的中心,也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华夏民族所诞生的地方。浅显一点来说中原就是指的河南,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所管辖或者说国土面积没有这么的大,所以河南位于最中心的位置,也是古代经济,文化,贸易等一些活动的枢纽。

深入扩大的中原地区

深入 扩大一点的中原地区就是黄河的中下游一些地区,其中包括这河南的全省,还有陕西的关中与山东也被扩在其中。随后也是将冀南、鄂北、皖北给规划进来,最后扩大到武汉以北以及山海关南至武汉。这就是深入扩大后的中原地区,古代也是有这么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可见中原的重要性。

中原是古代的大多数人想要留下的地方,更是有大量在的外族人对中原有着很大的向往。我相信大家看过一些的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中原真的是大家可以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商业中心”。所以中原在他们的眼中是非常的受欢迎的。


司徒历史


中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中原就是指河南,而广义上的中原则可以代之华北的五省两市,甚至可以用中原代指中国

古代中国人是非常自恋的一个民族,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中心,因此有了中国、中华、中夏、中原等自称。而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古代汉人则用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进行蔑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例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中原一词的“中”字不用多解释,就是天下中心的意思,而“原”是指大平原,也就是指华北平原,中原的本意就是“天下至中之原野”。

(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平原,仅次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在黄河、淮河、海河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冲积平原。这里地势极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也比较适宜,是我们古代先民理想的家园。

在最早的时候,中原仅仅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从夏商周时期,汉人就开始以河南地区为根基,发展自己的农耕文明。夏朝的都城、商朝的都城、周朝的都城全部都是建在河南省。如果你经常去河南旅行,你可以看到许多以中原开头的企业和公司。而自周朝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北宋都是在河南地区建都。而西汉、盛唐虽然建都在西安,属于关中地区,但西安也是广义上的中原城市。

从周朝,随着汉民族的扩张,中原的涵盖范围也开始扩大,从最初的河南地区扩大到了今天华北五省两市,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里的中原就是指包含陕西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而不单单指代河南。(广义上的中原地区)

不过不论指代的范围有多大,中原原本只是一个地理性质的词汇,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汉民族的龙兴之地,中原除了代之华北一带,也有代之中国的意思。

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曾经作诗: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中的中原就是代指天下,代指整个中国。


千佛山车神


都说夜郎自大,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国家。其实早年间的国人也很自高自大,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的一哥,是当仁不让的中心。

所以我们祖先才给自己取名中国,把中国的中心叫中州,中原;对周边地区成为边陲、边塞、边疆和蛮夷。因为过去交通不发达,科技不发达,中国人认为世界很小,中国很大,有这样的错觉也很正常,因为放眼四海,中原地区的文明的确最发达。

而中原这个名称古已有之,中原这个词早在周朝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的《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篇首次提到了"中原":

"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这是关于中原的最早记载,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把自己当成天下的老大,自我陶醉起来。

不过,我们祖先的自恋也并非都是盲目的,因为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交通发达、风光秀丽。从历史角度讲,黄河是母亲河,而中原是黄河流经的地方。所以,黄河母亲哺育了我们,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而华夏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可见,我们祖先的骄傲还是有资本的。

狭义上的中原范围很小,一般是指郑州周边地区,山西以东,山东以西,从洛阳到开封一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大部。

所以说河南人非常骄傲,他们觉得河南才是中国的心脏,是最牛气的地方。河南人说起中原地区的历史,都会如数家珍。比如开封是六朝古都,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而袁世凯的第二故乡安阳,则是七朝古都,河南省会郑州,曾经是夏商的都城。更具体地说,历史上有20几个朝代建都中原、300多个帝王在中原这片土地上运筹帷幄,书写历史。

因此说,中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是中国三千年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所以中国政治家把中原看做打江山的必争之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那些风云人物把中原当做权斗的政治舞台,把称雄天下叫"逐鹿中原";把夺取天下,赢得政权叫"问鼎中原"。

说到“问鼎中原”,里面还有个故事。

春秋时候,周朝已经衰败,中央政府没有权威,诸侯各自为政,战乱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那时候楚国非常强大,到处搞侵略扩张、野心勃勃。楚庄王出师北伐,得胜后把大军开到了周天子的都城洛阳郊外,举行阅兵仪式耀武扬威。

周天子见状惊恐万分,唯恐楚庄王大军打进首都,于是赶忙派使者前去慰劳。

楚庄王叫到周天子的使者,毫不掩饰地问,你们家主人的九鼎有多重啊。

那时候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楚庄王的意思是周天子不得人心,我要取而代之了。使者劝告楚庄王说:"一个政权能不能受到拥护,一个诸侯能不能让大家服你,不能单纯靠武力,要以德服人。"

使者软中带硬说:我们老板周天子虽然眼下遇到点困难,但这是暂时的,可人家还是天下的老大,这是大家都公认的现实,你不可以这么早就问鼎中原啊。

中原人士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河南新乡是牧野之战的古战场,牧野之战是周和商的世纪之战。封神榜里被纣王剖腹挖心的比干,老家就是辉县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发生在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李世民跟王世充发生冲突的时候,是河南少林寺的18棍僧出手相救。

而《七侠五义》侠客们的主战场就是在河南,嫉恶如仇、执法如山、不畏权贵的包青天包黑子、敢向皇亲国戚开刀的包拯就是开封府尹。

三国时期的建安七子,就是今天的焦作修武县云台山吟诗作赋、指点江山的。而那个能摆平诸葛亮,孔明的终结者司马懿,老家就是河南温县的;而那个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老家是河南洛阳的。精忠报国、壮怀激烈、被赵构和秦桧陷害的民族英雄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族和其它民族的交往增多,民族融合加快,中原的范围也渐渐扩大。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安徽北部,连同整个河南,都被统称为中原。

直到现在,河南人还把自己生活的这个地区叫中原、中州。焦作有中州机械厂,新乡有中原啤酒,郑州有中州肥皂,安阳有中原技术学校。

2012年,国家以郑州为中心设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经济区,命名为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及山西、山东、安徽、河北省的部分地区,涵盖5省30个地级市及3个市辖区、县,总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一亿六千万人。

如今是中原地区,是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高歌猛进、前程似锦。




历来现实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了。

在谈论历史问题的时候,咱老说中原这个词语,但是中原毕竟不是一个实际的行政区划,他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所以说不要问确切的中原到底有多大,因为就算你问了,也没有人可以明确的回答。

中原首先是个名词,它发明的时间已经不可考究,但是至少在春秋时期,这个名称就已经被当时的百姓接受,如《左传》中就载有:“晋、楚治兵,遇于中原”的说法。按照古语的解释,中原即意味着天下至中的原野,春秋时期的古人天下并不大,大约也就是陕西以东,东海以西,淮河以北,燕山以南的地盘,所以这时候的天下之中,还是个平原,估计就是指河南一带,这也是狭义的中原

自秦朝以后,中国的领土不断扩大,汉朝时期加入了西域,元朝并入西藏,清朝并入东北,中原一词也就有了更大的范围

中原一词在古文中其实等同于华夏,当然华夏的地域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过逐步的改变,在春秋到汉朝时华夏主要指黄土高原东部和华北平原中部,从唐朝开始华夏的规模才扩张到整个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大部,到南宋时期华夏的规模才包含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至于元明清三代,中原的地理意思大概定型,没有改变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