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未來十年礦業可能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全球律師事務所White&Case在其《礦業和金屬2020》調查報告中指出,全球礦業和金屬行業正面臨迄今最具挑戰性的轉型之一,因為該行業正在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恢復和保持利益相關者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的信心。

根據這份報告,礦業公司在2019年應對了大量挑戰,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普遍擔憂抵消了強勁的基本面因素。

合夥人Rebecca Campbell,John Tivey和Oliver Wright共同撰寫並討論了調查報告中的一些關鍵發現。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全球礦業和金屬行業在2019年期間平衡了兩股相互競爭的力量——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以及歐美製造業放緩加劇了始於2018年的中國經濟放緩,人們對宏觀形勢的擔憂日益加劇。

然而,報告作者提出,在庫存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金屬供應日益緊張,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一影響,從而“表明該行業的基本面依然強勁”。

與此同時,在鐵礦石供應衝擊和資產出售收入持續增長的支撐下,最大的礦業公司向股東返還了創紀錄的資金,儘管人們仍擔心這些回報的可持續性,以及這些公司是否忽視了增長。

在以氣候變化意識為特徵的一年裡,不僅是礦業企業被迫評估自己的未來,許多行業的企業也在努力展示可持續行為和綠色資質的範例,企業範圍內的董事會會議室都有ESG問題的“前沿和中心”。

作者指出,隨著這些事件以及其它事件的發生,礦業正處於進入新十年的十字路口,宏觀前景以及礦商將如何平衡利益相關者回報與可持續長期投資和ESG原則仍存在不確定性。

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經濟形勢連續第三年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對於多元化經營的大型礦商來說,2019年主要是通過股息和回購向股東返還創紀錄金額的資金。兩大礦業巨頭——力拓和必和必拓通過持續的資產處置和鐵礦石價格收入為這些分配提供資金,鐵礦石價格在去年年中飆升至每噸120美元以上。

在巴西大壩坍塌和澳大利亞供應問題的背景下,鐵礦石價格上漲27%,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大漲幅。然而,隨著產量恢復正常,以及人們對中國鋼鐵需求的擔憂加劇,去年下半年價格有所回落。

人們普遍預計,2020年鐵礦石價格將進一步下跌,原因是鐵礦石回報率過剩。澳大利亞政府曾表示,預計鐵礦石平均價格為每噸60美元左右。

與此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全球反應,並不是一個新的主題,儘管它在2019年開始形成勢頭,並對大型礦商的經營方式產生了直接影響。

“與全球宏觀考慮相比,礦商對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來適應這種環境挑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聲譽,擁有更大的控制權。”

例如,在談到採礦對排放的影響時,動力煤一直是機構投資者和活動人士關注的焦點。壓力已經積聚了一段時間,2019年被視為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多元化的礦業公司失去了增加對動力煤投資的興趣,其中包括力拓出售其最後一項煤炭業務。在股東的持續壓力下,嘉能可也被迫對煤炭產量實施了限制。

調查報告顯示,隨著煤炭行業受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嚴格的審查,主要煤炭企業從煤炭行業的撤退也對整個行業產生了直接影響。

與此同時,採礦業在2019年繼續追求技術創新,雖然區塊鏈等概念佔據了新聞頭條,但生產率的提高降低了環境影響,而環境影響一直處於大多數項目的前列。

英美資源集團繼續追求合成水等理念,這將大幅降低其在智利和南非等資源匱乏地區的用水需求,而力拓則一直在澳大利亞推出其自動化生產線。

根據調查報告,所有主要礦商都在增加數據分析方面的支出,以改善採礦和勘探活動。

調查顯示,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成本壓力將連續第二年成為推動創新的最大動力。

儘管如此,區塊鏈計劃仍在繼續推出,尤其是在鑽石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大宗商品,或與ESG有負面關聯的商品,如鈷。調查結果強調,專家們對如何最好地實施區塊鏈仍然存在分歧,但最終它在管理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的使用獲得了最多的支持,比前一年的份額有所增加。

該報告稱,本世紀20年代“將是採礦業的一個嚴重過渡期”。

在經歷了20年的高速增長,以及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普遍擔憂之後,資源民族主義、貿易壓力、合規和ESG考量等其它問題,正成為投資者和整個價值鏈的中心議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