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这个春节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家都减少了外出。但是有些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防控意识比较差,家人亲朋十分担心。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既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又要做好自我基础疾病的监测和防护,提高自身免疫力。作为家人也要予以更多关爱与督促。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我国老年人数量多,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根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诊病例的危重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1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疫情的危重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要充分认识疫情在老年群体中扩散蔓延的严峻形势,将老年人的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老年人多病共存、多重用药,需要慢病管理和共病管理。老年人群有独特的社会心理学特点,需更加注重防控知识的有效传递。有的半失能/失能老人需要中长期照料,需要做好养老照护员的管理工作。疫情期间,不建议探望,但如实有需要,需注意消毒防护,避免长期居家衰弱的老年人被探望者感染。

老年人应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建议老年人防控新冠肺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 面对疫情,老年人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过度恐慌,要科学防控,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麻将馆等地。

● 必须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和部位;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从公共场所返回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 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进行室内擦拭消毒。

● 注意补充营养,多喝水。烟酒对传染病预防没有任何好处。

● 注意食品卫生。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售卖禽类、野生动物等活体动物的市场。避免接触或食用未高温处理过的动物产品。

● 合理适度锻炼身体,可利用室内空间活动。保证充足和规律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

● 冬春交替季节的温度变化较大,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感冒。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做好慢性病管理。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 家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 避免接触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 自己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果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可疑症状,应主动戴口罩,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在疫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情况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千万“淡定”不得

● 主动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知识,注意获取由权威机构发布的防病知识和疫情信息,增强对虚假和错误信息的辨识能力,不信谣,不传谣,防止上当受骗。老年人的家人要发挥督促教育作用,帮助老年人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