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学术腐败对当代书坛的侵孳


前些年,读钱钟书小说《围城》,对其中男主人公方鸿渐游学美国多年,最终获得的博士学位却是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假学位的描写,颇感荒诞可笑,觉得不过是一种夸张调侃的戏谑之笔。这种印象一直存留脑际。直到今年方舟子揭露唐骏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假博士学位事件发生,才知道原来一向以为崇尚法制的美国,也是假学历泛滥,甚至还有像西太平洋大学这样专门兜售假博士文凭的大学存在。这倒真正是出人意料的。而一些所谓的海归“精英”就是拿这种花几千美元廉价买来的假博士学历蒙骗国人的,惊诧之余,颇感欷歔。据悉,唐骏假博士学历一经揭露,网上马上有很多人变更简历,可见,持这种假洋博士学历的人还不在少数。唐骏假博士学历事件的出现,当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与社会风气恶化、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盛行、为获取名利不择手段的现实欲望逻辑有关。受欲望逻辑所驱遣,诚信、公正、仁爱的社会美德被颠覆;为攫取名位利益,不惜以欺诈、虚假、不正当竞争手段,践踏社会公德,侵犯公众利益,以满足一己私欲,以至道德沦丧,败坏了社会风气。

近些年,假学历、假药、假球事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而大学教授涉嫌剽窃抄袭事件也时有发生。最近,为舆论所关注,成为学术界焦点的《读书》杂志原主编汪晖博士论文《反抗绝望》涉嫌抄袭事件,便足以说明这一点。更使人不安的是,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学术腐败已如痼疾并成为社会潜规则而向深层蔓延,几成公开化趋势。据悉,去年全国论文年交易额高达十亿之巨。有需求就有市场,按照国家教育科研部门的相关规定,高校或文化艺术部门晋升教授或高级职称,须在相关领域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有些人不具备学术研究及写作能力,便花钱买论文,并花钱买版面发表,这已经成为公开秘密。为了评职称或者拿到科研项目经费,有的大学老师也加入了抄袭造假的行列。因此,有人对当下教授整体素质水平的低下颇有微词,绝非没有依据。教授如此,则博士培养更堪虞,其势直若文化工业。据《南方周末》披露,有的博导竟带有五十名博士,很多博士一年之中也见不到导师几次面,更不要说接受指导了。实际上,很多博士是填鸭式培养出来的,本身既无学术积累,也无问题意识,靠导师出课题,自己按图索骥、堆砌资料写成专著。这种完全与自己的学术生命意识无关的研究,对学者自身而言并无意义。孔子在《论语》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此之谓也。更有甚者,有的博士论文竟涉嫌抄袭。如上提汪晖,其成名作、博士论文《反抗绝望》,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指涉抄袭。文章一经在《南方周末》发表,便在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四十六名教授联名致信清华大学,要求清华大学向学术界及公众做出回应解释,但汪晖及清华大学对此却一直保持缄默。

有学者说,过去的教授是手工做的,现在的教授是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过去的教授,有士的担当与家国情怀,心忧天下;如今的教授,无道义担当,更无家国情怀,戚戚于鸡虫得失,自私之至。随着世风混沌,文化领域乱象丛生,无耻之尤者则混水摸鱼,靠学术宵小及媒体鼓吹,几欲成事。一时间以来,被媒体舆论捧为“国学大师”、“当代屈原”的文怀沙在荧屏频频亮相,招摇过市,成为大红大紫、各方争相竞邀的公众人物。对国学大师的这顶帽子,文怀沙戴得颇觉惬意。却不料,风波骤起,《人民日报》记者李晖的一篇声讨文怀沙檄文,直把文怀沙从国学大师的神圣座椅上掀翻在地。而于国学并无实绩的文怀沙,对此也只有嗫嚅无语,自认触霉头,成为当下文化界的一大笑柄。本人读书不多,但自二十世纪八十代年初始便广购文史著作,于现代著名文史学者著述大多有所了解,而独于文怀沙则从未见其有何国学著作。直到去年在倒文事件中,才知道他有一本《楚辞》白话译文,这怎么能与国学挂上边呢?而靠这样一本准学术的译著,就敢自居国学大师而不忸怩赧颜,真可谓颜厚啊!

姜寿田 | 警惕学术腐败对当代书坛的侵孳

陈寅恪

读书是读书人的事,研究学问也应是学者的事,外行应无法插足,插足也无趣的。外行之所以插足学界,并乐此不疲,并不是出于对道德文章的崇仰,而是功利心使然。大批无关学术的人涌进学界,是当下学术混乱的根源。当下,硕士、博士帽满天飞,不少官员也染指其间,可谓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博士的贬值已为世所公认。在很大程度上,博士帽已不是学术尊严的象征,而是世俗功利的通行证。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请导师,梁启超既已位列教席,即向清华推荐正游学德国的陈寅恪。校方问,有博士学位否?答:无。又问有著作否,答:也无。继又答:“陈寅恪一篇文章,足当梁某数部论著矣。”青睐如此,激赏如此,大度如此,如此盛意美德今下岂可得乎!而事实证明,陈寅恪之博学又岂是区区一顶博士帽所可限量。推而论之,培养博士的大学抑又岂是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今之大学有大楼,而无真正大师,乃其病欤!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就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知识分子应是社会的良心、文化道统的守护者,但当下知识分子大多缺乏家国情怀与心忧天下的道德情怀,而为鸡虫得失所困。为传统文化所化与能够化文者已渺不可见,这便造成学界守门人的缺席,当下文化界之混乱殆由此引起。此应为智者所虑,贤者奋起,激浊扬清,恰逢其时!

姜寿田 | 警惕学术腐败对当代书坛的侵孳

无庸讳言,文化界的学术腐败之风也不可避免地侵孳到书法界,并在深层蔓延。剽窃抄袭事件时有发生,而为晋升教授高级职称并请人代笔者也不在少数,几成一种现象。有的老师则剽窃侵占学生学术成果,也殊令人齿冷。这些现象有的被揭露,遭到舆论声讨;有的则安然无虞,学术腐败仍在暗中照常进行。由此获利者不无侥幸,沾沾自喜。这种蔓延不可止的学术腐败之风,对当下民族文化的伤害其祸尤巨。书界还有一种腐败现象,即国展枪手代笔屡禁不止。鉴于国展的极大影响力,一旦入选获奖,当事者即可获得很高荣誉,金钱利益也会随之而来,甚至会由此改变命运。由此,一些无创作实力者,即花钱雇佣枪手以达此目的,甚有靠此作伪入展乃至获奖者。对此,中国书协为维护国展的尊严,在近些年采取集中抽题面试创作的方式,以杜绝冒牌作伪,使一些作伪者难售其奸。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近些年的书学研讨会上。为杜绝类似剽窃抄袭现象的发生,书协采取了获奖论文网上公示制度,让全社会进行监督。应该说这些防范监督措施起到了积极遏制的震慑作用。

姜寿田 | 警惕学术腐败对当代书坛的侵孳

梁漱溟

书法界乃当代文化界的组成部分,书法界的学术腐败现象与文化界的腐败现象息息相关。因而,从源头上扼制学术腐败是当务之急。书法界自身也应该端正学风,强化道德自律,守住道德底线,铭记书品即人品的古训,为塑造当代文化新形象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