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婷婷: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

邢婷婷: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

“零落的二月風花,跟在春天的腳步後,無人的城市街巷,暫停在一個漫長的夜下……沒有一首詩文可以描述他們遠去的背影,他們的背影裡藏著不是聲聲哀嘆,而是驚蟄一聲春響,撐起了家國。”

讀著這深情的詩歌,邢婷婷的聲音開始哽咽。

湖北前線的長治勇士 |​ 邢婷婷: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

詩歌的作者是一對16歲的雙胞胎女孩,她們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對援鄂醫護人員的感謝,而她們的媽媽正是與邢婷婷並肩作戰的當地醫生。

邢婷婷是長醫附屬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1月26日作為我市援鄂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出征,目前已在前線堅守了整整12天。

從出征時的壯懷激烈,到奔赴前線的忐忑不安,再到投入實戰的不大適應,直到今天的滿懷希望,沉澱在她心底的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以及作為醫者的自豪。

湖北前線的長治勇士 |​ 邢婷婷: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

培訓防護操作3天,練習25次;進入隔離病房之後,每一班兩名護士,負責3層病區;陪同醫生查房,患者入院轉院,每個患者按2級護理執行工作;負責給患者發放餐食,樓層及病房消殺,垃圾回收貼標籤;因護目鏡資源有限,需要反覆使用,所以負責護目鏡的消毒工作……這就是邢婷婷到達湖北之後的所有工作。

“辛苦其實無所謂,最主要是前期的環境適應很難。”邢婷婷說,每個班聽起來是4個小時,其實連上進出時間一般在5個小時左右。比如說,上午9點進病房,那麼下午2點才能幹完活。在這中間不吃不喝,穿戴紙尿褲,下班要做好自己消毒洗漱工作。一趟下來怎麼也得六七個小時。

其實這些日子的感動還有很多。邢婷婷說,為了確保她們的身體健康,我省有關方面專門安排為她們注射提高免疫力的針劑。最感動的,還是這對雙胞胎姐妹創作的詩歌。

湖北前線的長治勇士 |​ 邢婷婷: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

“一橋飛架南北/截斷巫山雲雨/城昂龍首/架起無言的使命……我們所在之地是中國/依然是五嶽向上/八方來助/待微風好去……”

她說:“你能相信這深情的詩歌出自於一對16歲的小女孩筆下嗎?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多想讓所有病患儘快好起來。”

邢婷婷說,患者是最值得同情的,他們一人一間隔離,如果我們發放飯的速度稍微跟不上,他們可能吃的就是冷飯。因為怕交叉感染,病區沒有配備樓層微波爐。因此,護理人員只能腳步匆匆連續工作5個小時,“確實有點缺氧胸悶,為保證患者吃口熱飯必須動作要快。”

湖北前線的長治勇士 |​ 邢婷婷:經此一役,我們都在成長

然而,與所有的辛苦相比,這濃濃的感動更讓她感到溫暖。“一切都值得,只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大家都能夠被生活溫柔以待。”她說。(記者:馮波 攝影:本報通訊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