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云岭一万重,秋来此间清。扑面迎翠色,回转别泉声。


金顶倾紫气,石林逸仙风。深涧皆静寂,蛱蝶不知名。”

------ 题记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我读过古人描写老君山的诗句:“巍巍奠秦楚,渺渺接昆仑”、“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老子不知何处去,青牛一踏影斑斓”……因此,在我的想象中,栾川老君山是个很大气的山峰,好看的季节应是冬天吧!但当我登上老君山主峰马鬃岭时,才发现早已忘记老君山的季节。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那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满山的颜色深浅不同,呈现出红、黄、绛、橙、绿、蓝等各种不同的颜色。远山近岭“披红挂彩”,煞是好看。石林中那形态各异的石峰也像过年的儿童,争着穿上了最鲜艳的盛装,更像一个个凯旋归来的将军在接受人们的赞美。再看脚下的追梦谷,满谷的五角枫把十里长谷打扮成了红色的海洋。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其实,老君山令人震惊之处是它的大气与宏伟。伏牛山的主峰由三座山峰组成,老君山是最东边的一座。这三座山峰中最有气势的当数老君山。这也难怪,当年老子不就是因此才选中了这里修道养生的吗?当然,华室山和鼎室山也很雄伟壮观——三座本来就够雄伟的山峰合在一起组成伏牛山的主峰,还能不壮观?人们也许会奇怪,老君山的名字为什么跟另两座一点也不同?你来到这里,导游会告诉你,那是因为老子的原因,唐太宗才把原本叫做“景室山”的老君山改为现在的名字。说起来还是钦封的呢!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南北方山脉的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南方的山余脉较短,“平地起山峰”;而北方的山则是余脉长,一余就是几十里,像华山20多里,泰山十几里。老君山也是这样,连绵十几里的余脉。老君山与其他北方的山相比更有特色,那就是余脉之上又生成许许多多的山峦,这在地脉学上称为“地气”。正是这些疙疙瘩瘩的地气形成了群山环绕、万峰朝宗的壮观景象。无怪乎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林从龙老先生看后脱口吟道:“万峰争赴老君山。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老君山能称得上“雄伟壮观”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那被当地人称为石林的林林总总的峰林奇观,那波澜壮阔的云海美景,那在万山之间滚动的日出盛况,那“壁立千仞、峡跌万丈”的南天门自然天阙,那巧夺天工的亮宝台、玉皇顶两大险峰……总之,壮观之处,数不胜数!

  壮哉,老君山!

  美哉,老君山!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万山仙聚朝老君,千峰雪涌欲到天”

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诗人们也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唐朝诗人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予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的诗作《谒老君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