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思考和对策,抓住机遇


疫情下的思考和对策,抓住机遇


时间:2020年2月2日下午3:00——5:00

形式:线上语音研讨会

参与人员:云集联合创始人张铁成、肆拾玖坊创始人张传宗、中研股份祝文欣、精一门创始人老壹老师、社群研究专家卢彦老师、企徒体育创始人赵超、初心会合伙人谷宗权、初心会合伙人何卫华,初心会创始人王挺。


肆拾玖坊创始人传宗总观点

1) 会真正带来消费升级。对于美好生活我们更加注重品位、品质,也更加活给自己看、内修内求,更加注重亲情、审美。我们经历改革开放40年,整个社会是比较浮躁,比较喧嚣,我认为这次的疫情可能是一次降温,是一次体检,使得我们正好冷静下来,能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想想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

具体可参看:《大疫过后有大役,拐点真正驾临》,链接地址:

http://weixin.jixue2000.com/sharesCour3/28019?accountId=2149&sharesTime=1580626584041&shareType=0&tId=171729

2) 加速缺乏竞争力的老物种的公司的淘汰,创造出新物种公司的出现并带来正向的影响。要打造新物种公司,首先企业的经营者、管理层要成为新军、新人类,要有着新时代的精神文化、新时代的思维以及新时代的技能。

具体可以参看我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创业精神的一点理解——扫地僧写给创业朋友们的信》,链接地址:

http://weixin.jixue2000.com/sharesCour3/28015?accountId=2345&sharesTime=1580551233649&shareType=1&tId=170619&from=timeline

3) 推动深度的转型动力。危中有机,会诞生新的机遇。我们应该集体发声,一起携手支持,互相背书,彼此协同。进一步推动共生联盟的成长和突破。疫情中的工作会促进互联网的工具和运营,围绕社群的落地也会进入2.0的迭代。进一步夯实社群和社群体系。对业务有影响,但是全年影响不大。

4) 线上线下的连接点就是社群,具备一个承上启下的价值。社群,有点像敌后武工队,重要的是基于价值观、人心的连接下的灵活、多变的行动。未来社群更加重要,众筹、众创、联盟都是对人群的一种组织方式。

精壹门创始人老壹老师观点

1) 疫情倒逼线上移动互联的深度落地,把不喜欢线上的人也逼到了线上。从商业角度开发一套协同在线工作的系统会有很大的机会。客户的维系80%将会在线上完成。

2) 社群化有两个方面:内部社群化和客户社群化。从过去的管理到协同的共同体。过去和用户是博弈关系,未来是和用户一起赚钱共同体的关系。一个公司一定是一个主角多个配角的IP模型,需要内容+故事,同时需要新型的直播,解决线上的互动问题。

3) 社群运营中的机会点在于三个突破点。首先是社群运营的精细化,精细化到最基本的每个动作上,从拉新互动、组群成交到裂变,每个环节我们都是可控的,都是可以去可追溯的;其次社群营销的序列式发售,如何像电影、电视剧的方式推进业绩;最后是建设一个有温度的共同体,很多社群是缺乏温度和文化的,而温度最需要的是打造一个超级IP,核心是内容和故事,任同时何一家公司不可能只推一个IP,一定是一个中心多个节点,类似于电影有一个主角,很多配角,这样大家有话题可讲。

4) 这几天很多微商都进入内外部的培训阶段,从大年初三就开始在线培训他们的代理团队了,有搞心态建设培训,有搞各种各样的主题培训,非常值得大家学习。还有一个案例研究,火神山是如何实现多公司协同的系统性落地是值得探索的。这是一个社会大协作,极短时间内的工作落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中研股份创始人祝总观点

1) 加速流量的重新分配,娱乐和知识类的产品会突飞猛进的成长,有可能出现传统商业教育化的改造。

2) 会关掉一批公司,出一批新物种的公司会崛起并推动传统公司的转型

3) 具备一定积累的中产会有报复性消费可能,保险业也会有带动。疫情对服装业带来的打击非常大,市场迫切需要一款线上的变现解决方案。私域流量直播需要一套行业化的解决方案和样版。当下不是可选而是必须的标配。目前正在寻找这个解决方案,但目前都不完善。

4) 知识类的产品,这段时间非常明显,如何帮助有积累的有沉淀的人打造知识产品是个红利。线上讲师班可能会特别火。

5) 可以在行业里面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并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与大家共享。这样的互动对当下的疫情以及产业的都是非常有积极的正能量的推进的价值。社群中的内容很重要,需要内容供应商。联盟的线下课程影响但是应该在线上的继续推进。

社群专家卢彦老师观点

1) 这次疫情,必然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让很多实体企业尤其是线下门店重新认识线上对线下的价值。对于很多实体企业而言目前必须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实现在线化,并最大化的发挥线上价值。

2) 目前来看,线上最有效的路径就是社群,而社群最迫切是IP的打造和老客户的关系催化,说白了就是通过社群内容、社群活动,把老客户转化为粉丝,把粉丝转化为员工、合伙人、股东。

3) 这次疫情长远来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深远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大家很多消费行为在线化的比重会加大,这也倒逼企业很多价值链上的环节开始在线化

4) 社群总的来说分为的三个阶段,社群1.0,企业把社群当成客服工具和是营销渠道,例如很多微商、社区团购。社群 2.0,企业把社群当成营销模式,例如樊登读书会。社群3.0 ,企业把社群看成是商业模式的载体,例如,小米、肆拾玖坊。

5) 《反脆弱》书中谈到脆弱的另一面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那么面对这次疫情,假如疫情是一次提升企业免疫力和竞争力的话,企业需要在哪些方面,《人类网络》中有一个关键词结构洞,翻译成社群语言就是超级节点,用钟南山院士的话就是超级传播者。如何帮助实体企业在线化、社群化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思考的?

云集联合创始人铁成总观点

1) 疫情推动了线上订单增长,尤其是核心的平台的成长。云集的机遇平台式小b的灵活用工模式,对财务健康业有非常高的价值。

2) 促进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迁移,教育、医疗等因为体制的原因过去很慢,这次将会大大推动在线化。

3) 促进社会化合作方式的演进,未来将会出现基于每一个动作和效果的付费。未来基于大数据的支持下将出现更精细的计量单位的出现。

4) 会促进健康行业的发展,提升大健康的观念以及形成新的一种传导和服务模式变成可能。

5) 过去关注物理世界的职位,未来应该出现并承认虚拟世界岗位并实践原理级的梳理。从商业的本质上更加快数字化工作价值的认知和定义。PS:老壹老师补充如何通过一个协会或新商会给予超级个体的身份。

6) 必须拥抱数字化,把企业装到数字世界,对于个人要找到数字化的定位。三个关键词:直播、社群、联盟会变成常态,社群是私域流量,联盟是如何把私域做成商业模式。

企徒体育创始人赵超总观点

1) 推进对于健康的关注,同时带来对个体的在线化娱乐和工作习惯的影响。

2) 企业层面保险和应急措施的意识

3) 给予现金流背后的商业模式的变革机会,做轻公司

4) 进一步推进联盟落地,深化联盟。

初心会合伙人谷哥观点

1) 疫情对商业模式的考验,从现金流到现金池。借鉴学习一些平台型的公司把市场的现金流转化成现金池。

2) 成本的分摊以及分工协助。未来分工的专业化和协作化,对于Saas类的服务会有很大的需求。

3) 如何帮助更多的企业做社群化的转型。这次疫情会推动大家对社群的理解和认知。

4) 企业文化的考验,西贝和海底捞的不同的应对策略反观文化的支撑。

5) 需要加快

客户关系的管理,每个人做一些点对点的关怀。当下效果和效率是非常高的。加大内部的学习培训。同时压力之下也要避免团变出现,同时也是团队并购的机会。

6) 基于大家的智慧和观点,是不是可以在线做一个活动,推动大家的学习和分享思想,非常有价值。

初心会合伙人何导观点

1) 各行业企业遇到的挑战不同,既有外部也有内部双重挑战,考验压力的企业”体质”。

2) 从销售导向到服务导向。倒逼业务在线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思想和准备要从短期到总长期思考的转变,很有可能疫情之后带来市场的井喷。如何设计一个战略的衔接和连贯性。

4) 逆境:梳理文化。

5) 火神山项目首先是共识,如何彼此共享,最后保障实现共行。

初心会创始人挺哥观点

1) 项目插件化,公司一定要做小,用户要做大。避免刚性成本过高在突发情况下过多现金流的消耗。

2) 运营在线化。线上线下会进入结构性的融合,运营不是简单的微信群而是深度的协同和系统化的工作。在线服务和转化是未来的标配。

3) 营收多元化。单一的渠道和单一的收入在抗风险上都是被动的,在成长空间上也是有限的。需要新增营收源和赢利点,副业化是非常明显的趋势。

4) 联盟是一个新的产业节点,也可能是S端的承载。疫情之下的自救行动非常重要,通过存量用户激活,创造市场业务的可能性。今年初心会聚焦在联盟化的孵化和发展上,目前已经发起了近十个产业联盟,深度孵化的有教育产业联盟、新零售产业联盟、文旅产业联盟,期待更多的伙伴多多参与和协同。联盟有助于灵活的调配资源,机动的匹配市场,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伙伴一起加入。四月份的共生联盟峰会以后之后每个月的千人联盟峰会会会链接更多的资源和行业,期待我们彼此共享资源,一切互相赋能。

5) 研讨收获:《能活过这次疫情的企业,至少需要做到前三层的反应》

https://wxb9a871b4265ae2d1.h5.xiaoe-tech.com/v1/course/text/i_5e37cdd882fcc_t9ZgSCYp?type=2&pro_id=p_5e2fd8f1aec11_t2fnWo6P


本文作者 | 初心会创始人 王挺

初心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第一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