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已灭亡百余年了,为什么人们没有恢复岳飞的武圣人地位,仍坚持让关公做武圣?

醉心创作


历史上被尊称为“武圣”的有三位。第一位姜子牙,姜子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兵法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武祖”。在唐朝时,唐太宗建立了武庙,他以兴周八百的姜子牙为武圣,旺汉四百年的张良为亚圣。

第二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关二爷关羽啦。关羽之所以走进人们的心里,是因为他的义气。但直到关羽死后的500多年(唐建中三年,即782年),关羽才配享姜太公庙;宋徽宗时,才连升三级为“王”(尊号);明神宗时才慢慢披上“武圣”的外衣。

第三位那就是岳飞岳武穆,在宋孝宗北伐前为岳飞昭雪后,岳飞的形象就已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连后来的金朝皇帝完颜璟都承认岳飞是当时有名的悍将;灭亡南宋的元朝人也对岳飞赞不绝口;著名英雄文天祥直接把岳飞比作姜子牙。可见,在南宋,岳飞就已经封圣了。

可惜的是岳飞却在清朝被移出武庙,这个原由大家也就不用多说了吧,毕竟人家岳飞是抗金民族英雄,而满清自诩为金国后裔,所以不难理解了吧。于是乎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下令将岳飞移出供奉了几百年的武庙,追封汉将关羽三代,在全国普建关帝庙,想借关羽之名,将汉人对岳飞的尊崇全部转移出去。这样一来,岳飞地位自然大跌,各地武庙多为关羽独占。而在此后清朝的官方评价体系里,岳飞则被仅仅定型在一个“精忠”的框架里,成了“精忠岳飞”。

在民国时期岳飞的形象又被重新塑造,民国元年(1912年)11月20日,袁世凯一出任大总统,就发布“关岳合祀”命令,把岳飞重新请进了神庙,并下令民国海陆将领均需按时祭拜“武穆”,甚至详细规定了祭祀礼节及贡品用度。

但是随着北伐战争的打响,打倒军阀变成了举国口号,北洋军阀尊崇岳飞,自然岳飞也就被连累戴上了“宋代军阀”的帽子,并遭到革命力量的批判,很多地方岳飞庙尽毁。

北伐胜利后,国内矛盾缓和。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岳飞与伏羲、神农、黄帝、孔子、孟子、关羽等十二位历代名人列为“先哲类神祀飨祭”,并列入法典,岳飞一下子就成为了“民族英雄”的化身。

由于统治者崇拜其忠勇神武,为国捐躯的精神;下层民众崇尚其义气云天,坚贞不二之侠义。有清一代,关羽成为人神之首,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礼膜拜又甚于孔子。神化了的关羽同真实生活中的关羽存在一定距离,不过从关羽之被神化,可窥见后人对武德之推崇。


Sylar弈


1914年北洋政府就将大清时主祭关羽的关帝庙改为关羽、岳飞合祭的关岳庙

中国历史上武圣内涵变化历史

1、唐朝以前,武圣就是兵主战神蚩尤。

2、731年唐玄宗设立太公尚父庙,以太公望姜子牙为主祀、张良为副祀的十哲,在中春和中秋一年二次祭祀,祭祀规格和孔庙相同。

3、760年唐肃宗尊太公望为武成王,地位和孔子平等,改太公尚父庙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被作为姜子牙陪祭的十名武将被称呼为武庙十哲:

张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4、782年,唐德宗接受颜真卿的建议,将武庙十哲变成六十四圣,陪祭的名单从10人扩大到64人——关羽开始进入成为武圣人。

5、963年,赵匡胤以白起杀降不配陪祭为由将白起从武庙撤出,并采纳张昭等人的建议,将灌婴等23人列入武庙64圣名单,将吴起、孙膑、关羽、张飞等22人从武庙64圣名单中撤走。

6、1123年,宋徽宗调整武庙的祭祀名单,从六十四圣变成七十二圣,将关羽重新放进武庙祭祀名单。自此之后武庙祭祀名单基本变动不大。

7、到了清朝,由于民间对关羽的祭祀和崇拜达到极盛,因此清朝就将武庙主祀从姜子牙改为关羽,因此武庙也就改名为关帝庙。

关羽故里解州关帝庙

清朝时对关羽的崇拜在:儒家、道教、佛教都崇拜,是横跨三教的唯一神;不仅在中原汉地有关帝庙,藩部凡有八旗、绿营驻扎的地方都有关帝庙,蒙古的库伦、科布多、乌苏雅里台,新疆的伊犁、乌鲁木齐,西藏拉萨等都有关帝庙;除了军人、警察、武师等行业崇拜外,和关羽无关的描金业、烟业、香烛业、教育业、命相家等都崇拜关羽,将给予视为武财神,称呼为文衡圣帝、文衡帝君。

8、1914年北洋政府改光绪为父亲醇贤亲王奕𫍽修建的醇贤亲王庙为关羽、岳飞合祀的关岳庙,以80名历代名将从祀。

日本神户的关帝庙

综述

真正的武圣人只有三位:唐朝以前为蚩尤、唐朝之后到明朝为姜子牙,清朝时为关羽。

民国时岳飞才成为武圣人。在民间崇拜上,岳飞远远不及关羽。民国强行将岳飞作为武圣人,目的就在于让更多人学习岳飞的爱国精神。在宋朝之后的武庙中,岳飞只是72圣众的一个,只是从祀的资格,不能和姜子牙、关羽相提并论。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逸美轩居士曰:我个人认为关羽是不配做武聖人的!从正史上我们可以看出,要说用兵当首推曹操,三国时期无人能出其右,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来讲,也是一流的军事家。

关氏一生没有彪炳史册的战绩,也没有独立指挥过一场抵定乾坤的胜战,且立此败军之将为武聖人,不祥之致也!岳飞比关羽强得多啦,但是也称不得武聖人!

我觉得,能称得上武聖人的人首先必须要有抵定乾坤的战绩彪炳史册,同时还必须要有得到历史检验的军事著作传世才行。能够满足这两项的,可能就非姜尚姜子牙莫属。

姜子牙协助周文王、周武王剪商灭付,开创周朝八百年江山,其封国齐国算也是陪着周王朝走到底啦。姜子牙还留有《太公兵法》传世,其战略、战术思想影响中国近三千年。

事实上,我们大汉民族历朝武庙里面供奉的武聖人就是姜子牙,岳飞是有资格配祀于武庙的。当然,关羽也有过配祀,但也是被清除出武庙的第一人。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欢迎评论、关注、转发、收藏)



逸美轩居士


并非没有恢复岳飞武圣地位,而是已经有了一位武圣关羽。

过去的王朝都着力于建立能够稳固统治,收服民心的观念和秩序。文圣自古已有,已经得到公认,孔子的儒家学说,里面的尊卑、恭顺观念,是很利于巩固君权的,被历代帝王奉为“治国圣经”。



而“武圣”在宋徽宗之前并非关羽,在唐肃宗时期,为了彰显对武力的重视,奉姜太公为武成王,和文宣王孔子一文一武是并列的存在。每逢有军事行动,都要前去祭祀。此时武庙中的主角是姜子牙,关羽还只是陪衬。

到了宋徽宗时期,对关羽大加褒扬,将关羽连升数级,直接封了王。明神宗时,进一步提高了关羽地位,称“关圣帝君”,由王跃而为帝。而关二爷香火真正兴旺,起于清代,被尊为“万世人极”,而且通令全国大加修建关帝庙,给他的封号很长,前四个字是“忠义神武”,这就直接表明了朝廷的态度——忠字当头。



因此关帝能到如今的盛名,也甚是不易,是经过历代帝王不断的抬举和宣传的,过程近似为“造神”。

关羽忠勇不假,但岳飞一点不比他差,甚至在功业上要超过关前辈,为何未能并尊武圣呢?



个人认为,一是有个论资排辈的问题,关羽是岳飞的前人,要称圣,按长幼顺序,关羽是排在岳飞之前的,包括关羽的武圣尊号也是继承了姜太公的。

最关键的,是朝廷对两人的态度。忠字,是要优先于其他品质的。不忠,即使勇武智慧仁德具备,朝廷也不会认可和宣扬。而在岳飞作为一位“抗命”的典型,显然不会被古代国家管理层提倡和鼓励的。


史海寻踪


中华民族对于圣人从来不缺乏溢美之词。文有孔孟这样的儒学大家,武就更加让人痴迷陶醉,如

关羽,尉迟敬德,秦琼,岳飞这样的千古流传直至被神化的统军大将。那么为什么现在最被推崇

的仍然是已被千年传颂的关羽呢?首先,就个人品质而言,岳飞和关羽绝对都是历朝历代推崇的不二人选。那么为什么到最后岳王

爷掉了队呢?这个有可能与满清有关。在清之前,岳飞武圣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清军入关之

后,为了笼络汉人,对于汉家的儒学文化和传统还是比较保护的。也是为了强化汉人的忠君意

识,在反复斟酌之后,把关羽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什么不是岳飞呢?因为岳飞虽然横扫

金军,对宋室江山有再造之恩,而且最后含冤而死。但是岳飞毕竟有拥兵自重的嫌疑,而且在国

家立储的问题上和最高统治者发生过分歧,所以清廷认为岳飞不宜推崇,此其一;其二,据野史

记载,说康熙认为岳飞对抗的是清的先人,所以更加不能选择岳飞。虽说是野史,但我愿意相信

有这么一说。就这样,经过众多朝代的更贴和最高统治者的不断推崇,关羽的地位直线上升。从唐代建中年间关羽被请进武庙开始,到宋到明,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给关羽的封号已经是“忠义神武灵佑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前后共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羽颁旨加封,几乎一切好词都加上来了。

关羽的品格代表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寄托着老百姓的道德精神,所以被尊为“万世人极”。关羽能走上神坛,之所以地位一直稳固,是因为社会需要这尊神。在当今信仰缺失的时代,关羽的忠义更成了稀有品质。商品社会唯利是图,而关羽却是忠义无双,义薄云天。当散漫,自私成为社会风气时,关羽的勇武,骨子里刚硬,在普通人眼里就成为了神一样的品格。


禅行无疆


汉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说的就是关羽。甚至关羽还被尊为“武财神”。


中国文化,从汉朝开始,就开始越来越推崇关羽。为什么关羽能有这么高的历史地位?为什么关羽最后能被封神?凭什么关羽能和孔子齐名?


我们的民族的历史,其实是非常善于打造和创新积极向上的文化的。关羽,是被打造成了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而被古代封建统治者加以推崇,是用来教化封建百姓的


比如说关羽的光环里,包含了忠诚,坚韧,悍勇,无畏,义气,尊君等等。这些品质,正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在百姓中大力推广的。而随着我们儒家教义的越来越完善,关羽的地位开始一再被封建统治者不断推高

那为什么不是岳飞呢?朝史暮想认为有三个原因导致。


1.关羽在历史上的受众范围和年代感要优于岳飞。


2.关羽强调的是忠君从令的思想,而岳飞后来有“十二道金牌追回”的事情。


3.满清认为自己是女真之后,而岳飞当年是抗金名将。


以上内容,应该足以解答题主疑问。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文笔有限,欢迎各位看官留言斧正。

首先,清朝灭亡与岳飞没有任何关系:

1.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受秦桧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

2.大清之前是大明。明末抗清主要将领是袁崇焕、毛文龙等人。清兵入关后,明朝南下,成立南明政权,南明时期抗清的主要将领有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等人。

3.岳飞的生卒年为1103年3月24日~ 1142年1月27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起兵反明为1618年。其间相差500多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4.满清早期虽称“大金”,标榜继承宋金时期的金国正统,史称“后金”。可是此“大金”非彼“大金”。宋金时期的大金皇帝是“完颜氏”,而后金皇帝是“爱新觉罗氏”,虽然是一个民族,可是没有任何关系。就像汉朝一样,刘姓皇族继承皇权叫正统,王莽篡汉就是篡权谋反,虽然王莽和刘秀都是汉族,意义不同。


其次,关羽早于岳飞称为“武圣”,享世人香火供奉。我们先看历代对关羽的加封:

1.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封为“汉寿亭侯”

2.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赠关羽为“忠义侯”,曹操加封“荆王”。

3.蜀汉后皇帝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谥“壮谬侯”。

4.南朝废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在关羽遇害处建“玉泉神祠”。

5.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关羽故乡建“关帝庙”。

6.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赐玉泉祠额“显烈庙”。

7.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忠惠公”。

8.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封关帝为“崇宁真君”

9.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封关帝为“昭烈武安王”封关平“武灵侯”

10.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加封关帝为“义勇武安王”从祀于武成王庙。

12.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三月二十五日封关帝“壮缪义勇武安王”。

13.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加封关帝“英济王”。

14.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封关帝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

15.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封关羽“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16.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封关羽“崇义义勇武安王”。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崇封关帝为“协天大帝”。

17.明神宗万历十八个(公元1509年)加封关帝“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御赐“显佑”。

18.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敕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关帝定为武庙的主神,与崇祀孔子。

19.清顺治五年(公元1647年),封关羽“忠义神勇关圣大帝”。

20.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月初三奉旨加谥“灵佑”,称“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21.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加封关羽“威显”,封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22.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加封关羽“宣德”,加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历朝历代为了方便统治,都推崇关羽的忠义,不断加封,不断神话。作为习武之人,南宋的岳飞当时也是拜关羽的,所以无论历朝历代,无论多大的英雄,关羽你是拜定了,你都拜关羽了,你还想取代关羽的地位么?


李論



125878215蜂獾


武圣人,其实重点在于“圣”。圣人,是一个文化符号,用于宣传,是思想价值观宣传的载体。

怎么才可以称“圣”?庄子的说法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神仙和圣人都没有功利心,也没有高人一等的名声。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官府的强力推动,民间是很难在思想文化领域有所作为的,尤其是经过满清一朝的文字狱这样的文化高压统治,官府对思想领域的干涉程度,堪称历代之最。既然封圣这件事是官府主导,对于一个圣人,对他的要求是在精神层面,能够作为人们的价值观指导,那么这个宣传推动“圣人”这个文化符号的主旋律价值观就要符合官府所追求的价值导向。

现在来看关羽和岳飞,在去除了功业、名声之外,他们作为文化符号所能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有什么异同?

关羽历代为帝王所推崇的是其忠义,这是王朝安定的最核心的价值观。一般进行文化建设时,王朝的武力征伐时期已经过去了,他们已经坐稳了江山,成了新的主子,既然如此,必然要拿出主子的做派来。主子可以颠沛流离,但是作为部属就应该有觉悟不离不弃,哪怕是过五关斩六将。

可是岳飞呢?不仅参与立储,而且抗命不尊,要用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明显是拥兵自重。岳飞可以说是对国家忠义,可是皇帝可就不见得这么想了。忠于国家,意味着如果皇帝做了不好的事,是不是也可以用国家大义的名义给废掉?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国家不是社会公器,而是一家一姓的私产,路易十四就说“朕即国家”。皇帝们要求的不是将领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是对皇帝、对皇权的盲从。岳飞明显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虽然民间声望高,但是得不到皇帝们的内心认同。

所以,在国家危难深重之际,官府对社会管控力度减弱,民间会自发自救的产生英雄主义的文化图腾。岳飞作为这样的精神文化符号,是可以的;盛世天下,关羽作为忠义文化的代表,是围绕着皇权打造的主旋律价值观。



至于封圣,往往都是盛世所为,关羽自然得到武圣人的称号。

如果哪天把岳飞这杆文化大旗竖起来了,那也说明《满江红》一样的战斗气息也开始浓郁起来了。


而知而行的历史


一,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庙祭祀体系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基本定型。

二,评定武圣的标准是武功厉害万人难敌的人,其它方面也很重要。德,智,忠,义,孝,武等。而关羽这几方面都具备且优秀。加上民间的宣染官方的美化,使得关羽以忠义的形象屹立在世间。从时间上看,武圣关公之名早已定型。

四,关羽,东汉名将,其精神内核为“义薄云天”。岳飞,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有尽忠报国(又传“精忠报国”)精神传世。前者的精神境界大于了后者,而后者的作用更侧重于兵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