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五四遺事》初載於1957年,算是張愛玲中期作品,與早期風格略有不同,較為平實、自然。

但跟《小團圓》等晚期作品相比,也有顯著的區別。跟承前啟後的《浮花浪蕊》也不一樣。

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張愛玲


最新潮的人淪為最落後的人

這篇小說裡有種淡淡的卻揮之不去的輕愁,又有點兒無奈的幽默。

《五四遺事》還有個副標題,名為《羅文濤三美團圓》。這個副標題與主標題大相徑庭,有點諷刺意味。

小說寫的是羅文濤羅君與密斯範的婚戀過程。

羅君是杭州的一箇中學教員,在鄉下有侍奉公婆的賢惠老婆,代表著舊女性。密斯範年方二十,是一名女校高材生,代表著新女性。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這兩人與另一對情況相似的郭君、密斯周經常四人行,落落大方地交往著,談論著文藝、詩歌,也談著戀愛。

時間久了,感情就會起變化,另一對男女倒沒什麼,羅君和密斯範則有了將戀愛落到婚姻的想法。

於是羅君向鄉下的原配提出了離婚,密斯範也很有默契地等著羅君離好婚後娶她。


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可是這場離婚拖了很久,其間發生了母子失和、婆媳生嫌隙等諸多糟心事,羅君承受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六年了,離婚依然沒有辦下來。

另一方面,密斯範從二十歲等到二十六歲,家裡人發急了,一直在她耳邊說羅君靠不住,鼓動她去相親。她拗不過家人,對羅君和這段關係也失去信心,便去跟個開當鋪的老闆見了面。

羅君知道此事後大受刺激,借酒說了幾句怪話,惹怒了密斯範,兩人鬧了彆扭,互不理睬。就在這時候,羅君的原配答應離婚,密斯範的相親對象又送了個大鑽戒。

離了婚的羅君馬不停蹄地娶了全城最漂亮的王小姐,然而密斯範那邊的婚事卻不知為何,並沒有成功。

這對舊情人在朋友們的安排下又見面了,立刻舊情復燃。羅君開始進行第二次離婚。

這一次離婚又進行了五年。

兩次離婚,使得羅君傾家蕩產,但他好歹離掉了,最後如願娶了密斯範。

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可是,婚後不久,羅君發現他娶的人竟然又懶又無趣,成天打麻將、嗑瓜子,邋遢而不注意修飾。

兩人開始吵架。時間長了,有人建議他將二婚的王家小姐接回來,接著又把鄉下的頭婚太太也接了過來。範氏太太雖然哭過鬧過,最後也只能同意。

於是,在離婚已不再那麼困難的十多年後,在一夫一妻的社會中,羅君竟然與三個老婆住在西湖畔,過著一夫多妻的舊時代的生活。三任老婆,三美團圓,以至於人們取笑羅君說:“至少你們不用另外找搭子,關起門就是一桌麻將。”

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是真新潮還是趕時髦,本質決定結局

這篇小說中最有諷刺味道的情節發生在羅君與密斯範冷戰期

只是因為密斯範跟人相親見過面,羅君就受不了,拿怪話去刺激戀人。他只看到自己的委屈,並沒有意識到女友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密斯範是很硬氣的,索性就此退回羅君的信件,一副要跟他斷絕往來的架勢。

這麼做,一般人會有兩種猜測:一是她跟當鋪老闆的事情已經定了,她移情別戀了;二是她要羅君來求她。

也許兼而有之,她是搖擺的,要羅君的態度來決定自己的方向。

羅君更硬氣,離婚歸離婚,離了婚後,他立馬娶個最漂亮的老婆,不惜賣掉大半田產換個大鑽戒向王小姐求婚,只是為了要壓倒舊情人的氣焰。

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張愛玲


這一段,哪裡是一對深愛對方的成年人所幹的事?

這完全是兩個不懂愛情是什麼的小孩兒在別苗頭!

<strong>本質上他們就是幼稚的人,所以他們的新潮做派也是趕時髦,並非出自本心。他們到底在做什麼,自己並不很清楚。

之後羅君再次離婚迎娶密斯範,已經跟愛情沒什麼關係了,而是為了給他們的故事一個交代,是為了結婚而結婚,跟舊時代的人已無區別。

造成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結局,當然有時代的因素。處在新舊思想交替的時期,有的人思想是真的新,但也有不少人如羅君、密斯範一樣,只是為了新而新,趕時髦型。

如果他們純屬趕時髦,倒也罷了,就像小說中另一對男女郭君和密斯週一樣,談談戀愛,最後不了了之。但他們又想徹底一點兒,便鬧起了離婚。

不過,事實證明,他們本質上還是舊式人物,鬧到最後,實力打臉,淪為了最落後的人。在整個社會都實行一夫一妻的制度時,他們反潮流而行,回到了舊時代的生活中。

結局寫在開頭,張愛玲筆下的新潮男女,依然屬於舊時代

西湖泛舟


結局寫在開頭

小說一開始寫他們泛舟湖上時,其實已點出了結局。

“遊湖的女人即使穿的是最新式的服裝,映在那湖光山色上,也有一種時空不諧調的突兀之感,彷彿是屬於另一個時代的。”

結局寫在開頭。

<strong>思想的陳舊,決定了這些穿著新潮、談吐新潮、行事新潮的男女,最後還是會回到他們原來的生活中去。

參考書目:《五四遺事》(張愛玲)

  • 書看完了容易忘,做點筆記記得牢。書裡書外,都是人生。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本賬號持續更新讀書筆記,歡迎收藏、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