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一杯酒,沉迷其中的人,只聞到它的濃香。
世上沒有平白無故的愛,每一份愛情的產生,都源於人們對它的美好憧憬。
美麗的臉龐帶來的愉悅感,豐富的內在帶來的富足感,殷實的物質條件帶來的舒適生活等等。愛一個人,總有緣由。

《傾城之戀》中,張愛玲筆下的郭威龍,原本單純的高中女學生,卻不幸生活在那個年代,使她想安靜讀書而不能。眼看要成為姑媽手裡的棋子,任她擺佈,可偏偏這時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
因為他在情場上的老練,因為他了解她:一個少女的情懷,一顆單純的心,不管是他勾引了她,還是他撩動了她,總之,她愛上了他。
愛他能讓她快樂的能力,愛他能讓她對未來有所期許。

小小年紀的她,明明只有一顆單純而柔軟的少女心,可為了生存,也為了獲得愛的喜悅之情,她甘願把自己往火坑裡推。
她當然知道姑媽的別有用心,也深知自己付出的愛情不會得到回報。可她沒有退路,她只能自謀生路。
即便如此,她還是在他對她偶爾的真誠中找到了快樂,並甘願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正如他說:在我們的婚姻裡,權利和義務極不平衡。
而她也只能說:“你甚至不願意費心說幾句假話讓我開心一些”
郭威龍需要這份愛,因為這愛能使她愉悅,同時,她的人生也需要這份歷練。否則嬌小柔弱的她如何能在這動盪的社會有一席立足之地?
李娜的遠嫁,在父母看來不解:山高水遠的地方,舉目無親,圖個什麼呀?愛情?那是個什麼東西,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衣穿,興許哪一天說沒就沒了。
可李娜認定了,一定要嫁過去。因為在她心裡,他值得。
他有一顆能給予她安全感的心,至少從開始到結婚一直是這樣;他有不錯的家庭背景,這能給他們今後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之處;她瞭解他,這是婚姻的基礎,也是今後生活的力量源泉。所有這些,都是她愛他的緣由。
退一步講,即使有一天他對她的愛消減了,他們走散了,那她也已經做好了全身而退的準備。
是的,我們要追逐愛情,但是同時也兼顧現實,思量人心。
自己尚且不會一層不變,又如何能保證別人能夠忠貞不渝,憑什麼相信海枯石爛?
李娜選擇放棄家鄉的溫情,遠嫁給他的那一刻起,她已經想好了自己以後的生活,並周全地做了兩手準備。
不是愛情不可信,只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掌控愛的能力。若是沒有,寧可不愛,否則,輸了,就是一敗塗地。
愛情當然是美好的東西,就像酒對嗜酒者來說一樣,它能麻痺人的神經,使人暫時處於愉悅的狀態。但是看官都知道,喝酒要適量,否則傷身。
愛情一旦使人著了魔,也會如同酒精一般對現實失去清醒的認識。
我們當然需要愛情,只不過,要愛得有度,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切不可盲目而失去理性,忘乎自我,飄飄然!
當有一份愛情擺在我們面前時,在欣喜若狂的同時,我們都需要認識到自己可以從中獲得什麼,會失去什麼?獲得當然愈多愈好,而失去的,會不會傷了元氣。這不是算計,這是愛的能力。
只有對愛拿捏有度,愛情才會朝著健康而美好的方向前進。
而事實上,如何得到愛情,常常也是蓄謀已久。
為了得到他的關注,為了獲得他的喜歡,為了讓自己更加愉悅,為了未來更加美好,當然需要謀劃,然後一步步付諸現實,最後收穫愛情。
這裡是樹洞情緒說,等風等雨也等你
閱讀更多 樹洞情感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