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乳房疼痛是乳腺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不一定是乳腺癌,它可见于单纯的乳痛症、乳房增生性疾病,炎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据文献报道,到乳腺专科就诊的病人中有50%主诉乳房疼痛。美国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对纳入2400例女性进行了为期10 年的观察,发现乳房疼痛占所有乳房症状的47%。 Ader等电话采访弗吉尼亚地区874 位年龄介于18~44岁的女性,发现68%的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其中22%为中度或重度。乳房疼痛病因复杂,机制不明确。

人类的疼痛阈值各异,对疼痛的反应和表现也各不相同,乳房疼痛亦是如此,11%的女性通常有中到重度的疼痛。乳房疼痛影响日常生活者占48%,影响身体活动者占37%,影响社会活动者占12%,影响工作者占8%。2/3病人属于周期性乳痛,1/3病人属于非周期性乳痛。非周期性乳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50%病人可伴有乳腺结节;有极少数病人表现为局限性烧灼样疼痛,称为“触发点痛”。

根据国际疼痛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of Pain, IASP) 的定义,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痛觉是一种多维度的复合感觉,包括感觉辨别、认知和情感动机,痛觉的产生不仅与伤害性刺激有关,还受到主观认知和情感成分的调节,人类的疼痛阈值各异对疼痛的反应和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乳房疼痛也会受到主观疼痛阈值的影响。刺激因素刺激乳腺组织或相关神经纤维损伤会诱发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从而产生乳房疼痛。

乳房疼痛的原因分析

1.乳房发育引起的乳房疼痛

(1)青春期乳房痛:是因为青春期女孩体内雌激素水平高,刺激乳房腺管的发育和脂肪沉积造成的,是正常的发育现象,但乳房里的包块需要做乳腺彩超确定包块性质。青春期乳房胀痛多发生在9~13岁。先是乳头隆起,乳头下的乳房组织出现蚕豆大小的圆丘形硬结,伴有轻微胀痛。在女子初潮后,一般会随着乳房的发育成熟而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2)妊娠期乳房胀痛:是由于胎盘绒毛膜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出现乳房胀痛不适。这种胀痛一般不需治疗,可自行消失。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3)男性乳房发育症:病因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增高有关,近年来随着高脂饮食的过多摄入、食物中雌激素的影响、保健品的不当应用、环境污染等,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2.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女性的40%,占所有乳房疾病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随着月经周期或情绪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所以经前期乳房胀痛是乳房疼痛的最常见类型,在所有的乳腺疼痛中约占65%,平均发生年龄35 岁。它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是由于黄体酮的减少与雌激素相对增多,导致两者比例失调。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3.急性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疼痛

产后激素的作用,从产后第2天开始,催乳素与催产素均未达到高峰,导致乳汁产生较少,分泌的少量乳汁又留存在乳腺管内,刺激了周围的组织,使乳房胀痛,乳汁补偿,乳房水肿而引起的产后乳房生理性疼痛。表现为乳房突然持续性、比较剧烈的疼痛,触痛明显。

如果乳房局部出现跳动性疼痛,则很可能是局部已经化脓;乳头皲裂的产妇,也会产生乳房疼痛。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4.慢性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疼痛

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主要有:肉芽肿性乳腺炎、导管周围乳腺炎或浆细胞性乳腺炎等,慢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痛, 胀痛为主,缺乏特异性,常伴肿块同时出现。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5.乳腺恶性肿瘤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癌病人可有乳痛。疼痛呈持续性存在,阵发性加剧,并放射到肩背部,乳癌晚期,疼痛难忍。对中老年妇女来讲,若出现乳房持续性隐痛,疼痛部位固定,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排除乳腺恶性肿瘤。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6.精神类疾病及服用治疗精神病类药物引起的乳房疼痛

有学者注意到在药物治疗无效的乳痛症病人中,约5%有精神方面的异常。在英国Cadiff乳房专科诊所,对2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乳痛症病人进一步做彻底的精神分析,有17例达到某种精神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大多数是忧郁症。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7.其他疾病引起的乳房疼痛

其他疾病如胸壁疾患、心脏病、颈椎病、口腔疾患、胆囊、脊神经等疾病都可乳房疼痛,约占乳房疼痛病例的26%。

颈椎病引起的乳房疼痛:颈椎病会引起乳房疼痛,是由于颈椎退变,颈神经根受累所致。这种疼痛多为慢性,并且是单侧性。疼痛的程度往往和颈部的位置有关,除乳房疼痛外,尚有胸大肌触压痛,以及颈、枕、肩臂部疼痛和不适,X 线片上常有退行性病变的征象,而乳房本身无异常表现。颈椎病致乳房疼痛是由于颈椎增生的骨赘压迫支配乳房区的颈神经根所致,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容易误诊为乳腺疾病,表现为乳房或胸大肌部位顽固性疼痛,多为单侧性,但检查乳房与胸大肌又无异常改变。若按颈椎病治疗后,乳房与胸大肌疼痛则可消失或改善。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胸壁疾病,如胸肌或肋骨炎症等胸壁疾病也可表现为乳房疼痛,以灼热或牵拉感多见,也可有刺痛,压痛的部位几乎始终位于一侧。

8.乳房手术后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房手术后出现慢性乳房区疼痛:较为常见,50%的女性在经过乳房区的操作后,可能出现乳房区慢性疼痛的症状,因此影响正常性生活者占48%,影响正常活动者占36%,因疼痛影响患者社交活动者占13%,还有6%患者因此而影响正常工作。为查明这种慢性疼痛的神经受损源处,作者回顾性研究了相关资料,调查乳房操作中最常损伤的神经、疼痛出现的部位、以用乳房操作的类型。在被研究的57例中,行乳房重建术者38例、行乳房缩小术者2例、乳房悬吊术者2例、接受隆乳术者4例,还有ll例接受放射治疗者。作者从研究角度出发将乳房范围分为5个区域:乳房上区、乳房外侧区、乳房内侧区、乳房下区和乳房中心(乳头、乳晕)区。发现:乳房外侧区因乳房操作而使神经受伤者占总数的79%;乳房下区者占10.5%;乳房内侧者占5%;乳房中区者占3.5%;乳上区者占2%。有42例发现有因创伤性瘢痕压迫而致肋间神经瘤形成;4例因盲性分离隆乳袋而牵拉伤及神经;11例因放射治疗引发弥散性、定位不确切的神经性疼痛。

胸壁痛和麻刺感向手臂放散称之为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约有30%~60%的妇女会在术后出现此综合征。常见的症状还有奇痒。PMPS是手术损伤神经或术后24 h内未能对急性疼痛适当有效处理的后果,因此可能在数月后发生神经性疼痛。

研究表明13%~53%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慢性神经性疼痛。该类乳房切除术后持续性疼痛最早是由wood在1978年报道的,从那时起,这一现象被命名为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pain syndrome,PMPS)。临床表现主要有:

(1)乳房幻觉疼痛:切除乳房后仍感乳房存在,且伴有针刺、烧灼或牵拉等痛觉体验;

(2)肋间臂神经痛:乳腺癌术后在肋间臂神经(ICBN)分布区域(患侧上臂内侧、腋窝及前胸壁)出现的疼痛感觉异常变化;

(3)神经瘤性疼痛:在术后患侧乳腺、胸壁或手臂局部叩诊时引起或加剧的疼痛(包括瘢痕痛);

(4)其他神经损伤性疼痛:在乳腺癌术中与其他神经损伤性质一致,如胸内外侧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和其他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

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这一概念最近才被人们认识。其原因为肋间、臂神经分支的损伤,腋窝淋巴清扫时80%~100%发生此损伤,由此引发神经病源性疼痛,其性质为麻刺感(tingling)、穿刺样(stabbing)、麻木感(numbing)、灼热感(burning),疼痛常放散至手腕,疲劳、衣服磨擦、咳嗽时诱发,也遇见疼痛部位存在感觉消失区,因肌力低下、活动受限而影响日常生活,甚至有精神障碍。疼痛发生率为4%-20%,感觉异常发生率为23%~80%。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9.人流后乳房疼痛

有些女性在人工流产术后,出现乳房胀痛并能触及肿块。其原因是妊娠突然中断,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致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引起乳房疼痛。多数女性在术后1~2个月乳房疼痛可逐渐缓解,但也有少数女性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并可能诱发乳腺增生。

所以,乳房疼痛未必与乳腺癌相关,还是请医生帮你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不要过度恐慌哦!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吗?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艺术治疗与心身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全国名中医林毅教授学术继承人

师承名中医李可老嫡传弟子齐玉茹老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理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担任专病专科中医古今证治通览丛书《乳腺癌与乳腺增生》与慢病管理丛书《乳腺癌》副主编

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

擅长:乳腺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善用中医经方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异常发育、乳头溢液等乳腺良性疾病。重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情志疏导、五音音乐治疗及预防养生理论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