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面對疫情,我們正在經歷或許最長的寒假,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大大增加。

在這個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的情緒又面對了更大的考驗。

回想一下,發脾氣好像是我們成為父母后,最常會碰到的問題。

就算結婚前再斯文有禮,再纖纖玉女,一旦婚後有了娃,就成了斯文掃地和憤怒怨婦。

於是我們會暗暗定下個目標:下次我一定忍住不發火!

但是事實證明,從這個目標定下,到下一次的爆發,時間往往是以小時計算的,這再一次說明,和平是短暫的,而戰爭,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常態。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透過情緒看本質。如何讓我們成為“騎象人”(能駕馭情緒)?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簡單可執行的方法,是我們想達到的目的。希望讀完本文,你在情緒管控上,能有啟發和改變,那就太好了。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先說說發生在我和女兒身上的小事情

一天中午,我正在忙著工作。女兒來找我,要我陪她玩,我說兩分鐘之後或者我手頭這篇文章改一下,爸爸再去陪你玩。但是你知道的,兩分鐘之後我沒有出現遵守約定,女兒氣鼓鼓的來找我,告訴我爸爸你這樣是不講信用的!我就跟她解釋,但沒成功,女兒還是氣鼓鼓的去了廁所。

我跟了過去,看到女兒上完廁所非常沮喪的打開門走出來,此時我注意到她沒有洗手,生氣的對著他厲聲問道:

你從廁所裡出來,手洗了嗎?

女兒怯生生的看著我,沒有做聲,我又加大了音調,感覺心裡有一股怒氣在燃燒,我說:

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很多次嗎?我們一定要洗手,那為什麼總是不洗手呢?

等到女兒返回去洗了手,我還是餘怒未消,女兒低著頭回自己房間午睡。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也就2分鐘時間,我開始意識到,我這個反應過激了。再一琢磨,發現我的情緒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沒遵守約定後跟女兒解釋沒獲女兒諒解,心裡暗暗怪女兒不理解我,有了情緒。二是看到她沒有洗手,想起跟她說過多次,於是情緒一下子爆燃起來,情緒失控的發洩到女兒身上。

午睡後,女兒很可愛的把兩隻小手伸到我面前握成拳頭,剛睡醒的我還沒反應過來,一摸發現手是溼的,再看她得意的表情啊,一下子明白過來。

哈哈,原來是想告訴我,她有聽進去我的話,她正在認真的執行。

和女兒間是很小的事情,做為一個有很多年育兒經驗,也經常解決很多家長育兒問題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會面臨這種情緒失控的狀態。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這就是很多媽媽常跟我說的,道理都懂,也知道該怎麼做。可是一生氣一來情緒,什麼東西都忘了,忍著不發火也不行,最後是大吼大叫一頓。事後又很後悔

你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據我所知,存在這種情況的家長不在少數。

為什麼一發起火來我們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是罪魁禍首

原來在我們的大腦裡,有個“違章建築”,這個建了“三層”的結構,讓我們的行為受到很大的影響。

提出者是保羅•麥克萊恩,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神經解剖學家,在他1990年所寫的《進化中的三重腦》中,提出了這個重要理論。

人類大腦在漫長的進化中,層層包裹了三層:最裡面的叫爬行腦,形成於幾億年前,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部分,其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活著。

這個腦控制著人的呼吸、心跳、血液流動等等本能的行為。也會讓人產生攻擊、逃跑等條件反射的行為。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再外一層的,叫情緒腦或者是哺乳動物腦,已經有5千萬年,包括了下丘體、海馬體、杏仁核等等部位,

這三個部位有特別分工:下丘體負責內分泌,海馬體則負責空間和記憶,杏仁核則是情緒、防禦和攻擊。

想想看,當我們帶有強烈情緒的記憶,一定會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如果這個記憶同時伴隨著緊張、害怕、恐懼等等情緒,那就更加無法忘記。

回想一下,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事情呢?

我敢保證,一定是有強烈情緒的記憶,對嗎?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而最外一層的,叫理智腦,也叫新腦。是大腦中最新的結構,才2萬年的歷史。包括了大腦皮層和神經元組織。

理智腦顧名思義,就是負責思考、分析、創造性的想像和思考、語言等等。

這是現代人類發展出來的。理智腦往往需要在情緒穩定或者是愉悅的狀態下發揮最大作用。

情緒腦會把我們的行為引向爬行腦,或者是理智腦。

如果情緒是緊張、害怕、焦慮、痛苦這些時,你會發現完全無法進行思考。就像在考場上考試,如果你特別緊張,你會發現頭腦一片空白,此時你的理智腦完全無法工作了,只剩下爬行腦,只剩下喘氣一項。

但當你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你的狀態就逐漸回來了,你會發現,原來試卷裡的內容大多數都是自己會的,小部分有難度,但也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實際上,我們人類,雖然只有一個生理上的大腦,但在分類上,頗像是城中村的違章建築一樣:先是建了一層,發現不夠住了,又往上加蓋一層,再不夠再加一層。

三層的大腦,就像是有三個指揮中心一樣,讓我們圍繞著本能、情緒、理智來決定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的情緒不穩定,那我們有可能出現的狀態,就是一會兒是本能狀態驅使,去做攻擊的事情,一會又能變回理性的人,恢復正常的思考力。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大腦一片空白,真的是一片空白。因為你的理智大腦被情緒屏蔽了,你想不起來要做什麼,能做的完全憑本能。

這時候的你,退化成爬行動物的本能一樣。最多就是像哺乳動物一樣。

說完這個,就要敲敲黑板(劃重點)了,

原來情緒狀態,會是我們往本能反應(失控、大吼),還是往理智(智慧、理性)兩個不同方向的關鍵點。

所以,情緒穩定很重要。

再說一個現象:用進廢退

我們經常用某種情緒的結果,就是這種情緒所鏈接的神經元會很發達,很強壯。一個總是發脾氣的人,他的發脾氣也往往頻率高,速度也快。一下子的功夫,就氣得要死。

常發脾氣讓我們的這條神經鏈接發達,就像開闢了VIP通道一樣,一點就著。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就像在《頭腦特工隊》裡,每個人的控制者都不一樣,樂樂是萊莉的主要情緒,於是她總是快樂的,而怒怒控制下的爸爸,則是大喝一聲,立刻爆發。

同時,速度不同。

在長期的進化中,反應最快的就是爬行動物腦和哺乳動物腦,這是千億年來所形成的生存本能,於是一碰到危險,我們會一邊迅速逃跑,一邊恐懼的大叫。

而發達的理智腦在我們的情緒風暴之中是無法正常工作的。他的反應速度慢上一兩拍。

就像有人跟你惡作劇,弄個嚇人的形象,突然從門後面跳出來,

你的反應是一下子跳開,寒毛直豎,嚇得雙眼瞪圓,定一下神再看,發現是嚇你的,再氣得罵人。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這個過程,就是三個腦依次登場的表現。

好了,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好無聊,簡單來說,可以濃縮成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就是:越生氣,越會生氣,神經越粗,情緒更激烈;

好消息就是:我們是可以有目的有步驟的去改造自己,會需要一些時間。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怎麼讓我們不容易生氣

上面的分析,是想告訴大家,有情緒很正常,不要有負罪感。

因為負罪感實際上是在潛意識裡提醒自己,變成一種負面的強化,引起潛意識的緊張,一緊張,你知道的,就更加容易往情緒失控上引

我們要做的,是先放下這樣的心態,並且想如何打斷這種情緒的通路,最好是阻斷。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第一,接受自己:我是可以生氣的,不要忍,越忍越出問題,越忍越是忍不住。

就算這一刻忍住了,下一刻也會爆發,此時帶來的傷害程度更高,傷孩子也傷自己。

試想,媽媽沒有生氣的權利,那就會產生負罪感,覺得不應該這麼做。但往往越內疚越容易失控。

因為在潛意識裡你無法接受自己的生氣,而忍不住下的爆發,則是潛意識的爆發,既是罵孩子,同時也批評自己,怎麼又生氣了呢?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你看,就這樣莫名奇妙的,總是忍著不發脾氣,一是情緒無法發洩,二是不認可自己可以發火。

我們要做的,是告訴自己:我是可以發火的,這是我的正當權利。

當你意識到生氣並不是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時,實際上,你已經跟你自己的潛意識達成了和解。

第二,則是發火具備了正當性之後,就跟日常吃飯喝水一樣是人之常情。

接下來要做的,是讓自己的情緒分階段的表現出來。

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1、寶寶,你這樣做,媽媽不開心,不喜歡你這麼做。(表達你的不開心)

2、孩子,請停止這麼做,媽媽很生氣,做為懲罰,我要求你停下來。(明確說明你已經生氣了)

3、現在,不準再看電視,你看了多久電視了?(可以帶著比較大的情緒)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每一次的情緒升級,都讓孩子知道後果也在升級。

一上來就是大吼大叫的,一是情緒過度,二是殺傷力太大,三則容易讓孩子因為總是面對我們的巨大情緒而變得懦弱、敏感或者是麻木。

誰會喜歡一個總髮脾氣的媽媽呢?

第三,情緒過去後,恢復正常,重新與孩子修復關係

所以一定要讓情緒過去,恢復正常需要我們和孩子有些互動。也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內心感受。

當你發自內心說出你的感受與期望,孩子會更加理解你。

可以一起分享當時自己的感受。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接下來說說常用的方法

1、暫停法

發現有情緒時,剋制住立刻反應的衝動,先不受本能和情緒的控制,怎麼做呢?

當情緒發現非常強烈時,告訴孩子,媽媽需要冷靜一下。可以走開,離開讓你生氣的地方,去別的房間,也可以是深呼吸三次,給一個緩衝的時間,最後,也可以說出來,媽媽生氣了,就是上面所分析的逐步升級的方法。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2、正面思考法

因為我們總是想著令人憤怒的事情,所以看到孩子的行為,會總是想到他過去的種種不好的做法,這是火上澆油。我們要改變這種情況,就需要平時多多注意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最好能做個小記錄,每天花5分鐘想一想,寫一寫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這種方法的原因,就是讓孩子的優點和表現好的事情,讓你一要生氣,就想到這個孩子有很多的優點(善解人意啊、會關心人啊、學習好等等),讓我們的情緒變得不那麼激烈,不那麼衝動,幫助我們培養愛與冷靜的神經鏈接。

就像喬布斯說的那樣:

“你必須找到你的真愛,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有找到,請繼續找,不要停下腳步。”

大腦裡的“違章建築”,讓你情緒失控,現在開始,放下你的負罪感

3、發洩法

配合暫停法來運用會更好,發現情緒很大,我們需要找個地方來將這個情緒給釋放出來。可以找個房間自己待著,可以用打枕頭、深呼吸的方法,也可以是用巴氏呼吸法來讓自己冷靜下來。

好了,發現一不小心就寫了這麼多,如果你看到這裡,點個贊吧!我就知道這篇文章對你有了啟發,原創不易,感謝支持!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