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1、前言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也是大家豪族興衰的舞臺。東漢時期,皇帝與豪族和外戚結成了利益共同體,這些大家豪族彼此間或聯合或傾軋,鬥爭貫穿了整個東漢發展始終。

當時,影響東漢社會政治走向的有六大家族,分別是鄧氏(鄧禹)家族、耿氏(耿弇)家族、梁氏(梁統)家族、竇氏(竇融)家族、馬氏(馬援)家族、陰氏家族。他們輔佐東漢諸位帝王,或通過軍功,或與皇族親近關係,確立了自己在東漢王朝的地位和影響。本文節選了竇氏家族的幾位歷史人物發展脈絡進行介紹,簡單梳理一下竇氏家族的生命週期。

2、兩漢更迭與竇氏家族興衰

漢代,竇氏家族與皇族一直關係密切,期間曾幾經起落。

早在西漢時期,漢文帝的竇皇后(即孝文竇皇后)登上歷史舞臺,歷經文、景、武三朝,奠定了竇氏在西漢的大族地位。至漢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十二月,竇嬰被斬後,竇氏家族陷入衰落。

兩漢之際,竇氏家族的另一位人物竇融(前16年-62年)的再度登場改變了這一格局。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竇融

竇融,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其祖上是漢文帝竇皇后之弟竇廣國。王莽時期,還只是強弩將軍司馬,後因功封建武男。王莽失敗後,他先後奉更始、建世、元始、建武等年號為正統。竇融請辭鉅鹿太守後,他鎮守河西,自此起家,被推舉為大將軍,執掌五郡諸事,大有武裝割據之勢。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劉秀賜書竇融時,稱河西“兵馬精強”,授竇融為涼州牧。至此,以竇融為首的河西集團正式歸漢,竇融本人則屢獲升遷,後升任大司空,位列三公。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此後的竇氏家族一躍成為名震京師的名門望族之一,再度公侯滿門,有“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並時”,與同出河西集團的梁統家族在光武政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劉秀駕崩,太子劉莊即位,是為漢明帝。這時的竇氏子弟因權勢上的腐敗,成為了新皇扼制的對象。永平二年(59年),護羌校尉竇林案(竇林為竇融的堂侄)爆發後,竇融解職回家。此後,竇融之子竇穆再度因罪入獄,永平五年(62年),竇融去世,整個家族開始由盛轉衰。

低潮時期的竇氏家族雖然遠離的權力中樞,但並沒有徹底消失,其與皇族成員盤根錯節的關係依在。這期間,東漢內外朝兩個竇姓人物的再度出現,為竇氏家族勢力恢復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一個是竇固(?-88年,其父是竇融之弟竇友)。他曾因堂兄竇穆案受牽連,廢職於家十餘年。直到永平十五年(72年),因北匈奴犯邊,耿氏家族的一位重要成員耿秉(耿弇的侄子)不斷上書兵事,主張“以戰去戰”,意見被漢明帝採納。這使得竇固重獲漢明帝啟用,擔任奉車都尉,與耿秉一道出屯涼州,部署對北匈奴的進攻。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先是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竇固與耿忠(耿弇之子)“至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呼衍王走,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吏士屯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西)”……“時,諸將唯固有功,加位特進” 。後又在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十一月,竇固與耿秉合兵,再度出玉門關進攻西域,“擊破白山虜於蒲類海上,遂進擊車師……定車師而還”,又一次大獲全勝。

兩次出師凱旋,恢復了東漢對西域的控制。相比耿秉而言,竇固是個幸運兒,此後逐漸確立了竇固在軍事系統的指揮權。

永平十八年(75年),漢章帝劉炟繼承大統(75年—88年在位)後,竇固也屢獲升遷。建初四年,隨著馬氏家族最高人物馬太后(伏波將軍馬援之女,漢明帝劉莊皇后、漢章帝劉炟養母馬氏)的去世,竇氏家族開始佔上風。

建初七年(82年)至八年(83年),竇固先後接替馬防(馬太后之弟)擔任光祿勳、衛尉。

第二位是漢章帝的竇皇后(?-97年)。

在建初二年(77年)八月時,漢章帝劉炟新選宮女。當時,竇融之孫竇勳的妻子沘陽公主就把女兒竇氏(竇憲的妹妹)送入了宮中。此前的竇憲自幼失怙,並不得意。

新入宮的竇氏深得馬太后的喜愛,也給漢章帝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第三》中記載,建初三年(78年)三月,漢章帝立貴人竇氏為皇后(即章德竇皇后)。竇皇后的兄弟也被委以了要職,此後屢獲升遷,“拜憲為郎,稍遷侍中、虎賁中郎將;弟篤,為黃門侍郎”。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章德竇皇后

如果說竇固在東漢外朝確立了軍事領導地位,那麼竇氏在內朝受寵封后,竇氏家族就從功臣之家嬗變為了外戚之家,意味著竇家在失勢多年後重新確立了東漢大族的地位。

當時在漢章帝的後宮裡,除了竇皇后外,還有大小宋氏(永平十八年,75年時,被封為貴人)和大小梁氏(建初二年,77年時入宮)受寵。其中,大宋氏貴人生皇子劉慶,被立為太子,小梁氏貴人生皇子劉肇(建初四年,79年出生,後來的漢和帝)。而且大宋氏貴人因為善於侍奉馬太后,頗得馬太后歡心。

因竇皇后未有生育,建初四年(79年)四月,漢章帝立皇子劉慶為皇太子。母以子貴,這讓沒有生育的竇皇后十分妒忌,找到母親沘陽公主,開始處心積慮地構陷宋、梁二人。是年,馬太后病逝,竇皇后召集兄長竇憲(?—92年,扶風郡平陵縣人)、弟弟竇篤,四處蒐集宋貴人及其父親宋揚的過失,誣陷宋貴人搞歪門邪道,成功離間了漢章帝與宋貴人的關係。建初七年(82年),皇太子劉慶被廢黜,改立劉肇為太子,過繼由竇皇后撫養。後,宋貴人自殺。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竇氏兄妹

在成功搞掉宋貴人和劉慶之後,竇皇后又瞄準了秉性仁弱的梁貴人。先是誣陷梁貴人之父梁竦(梁氏家族梁統之子)圖謀不軌,建初八年(83年)梁竦入獄被殺,貶梁貴人母親及兄弟至偏遠的九真郡(今越南境內)。後來,大小梁氏也被殺。

至此,竇氏家族得以專寵日盛,“兄弟親倖,並侍宮省,賞賜累積,寵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

3、“抑強扶弱”與覬覦權力

在竇皇后這棵大樹的庇護下,竇氏家族上至竇憲,下至家奴,很快就無法無天起來。這其中,比較重大的一次衝突就是“竇憲奪田”。

漢明帝的女兒劉致,永平三年(60年)被封為沁水公主。後來嫁給了鄧氏家族鄧禹的孫子高密侯鄧乾為妻。雖然鄧氏家族也十分顯赫,但是發跡後的竇憲“恃宮掖聲勢”,也從不把其他大族放在眼中。竇憲看中了沁水公主的一處莊園,鑑於對方是皇帝的妹妹,明搶肯定不行,於是以“賤值”強買沁水公主的園田,而公主因為畏懼竇憲的權勢,也不敢聲張。

漢章帝聽聞此事後大怒,責問竇憲這種卑劣的手段簡直無異於趙高的指鹿為馬,“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並警告竇憲說:別以為你有點本事,朝廷就離不開你,朝廷不打算用你,就好像扔掉了一隻死老鼠一樣。責令竇憲把園田歸還沁水公主。

事情鬧大之後,竇憲嚇壞了,得虧竇皇后“毀服深謝”,從中調解,才得以平息,要不然竇憲恐怕連命也保不住了。不過,事後“雖不繩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這時的竇憲在漢章帝眼裡已經不再被重用。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漢章帝

在當時東漢朝堂上,不少大臣也對竇憲的驕奢縱法早有痛恨,屢向漢章帝上書勸諫,如尚書檯官員陳寵、太尉鄭弘等,但都因竇憲的勢力過於強大,反而遭殃。竇氏家族的胡作非為,漢章帝是負有責任的,他的縱容使得竇憲等人的權力和慾望澎脹到了極點,也為後來東漢王朝外戚干政和宦官專權埋了雷。

不過即使外戚如此囂張,但在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三朝期間,皇權還是比較專斷的。這時的皇帝年富力強,在信任外戚的同時,也會注意對外戚的防範和抑制。所以說,不管哪個大族得勢,還是不敢與皇權直接對抗的。早在漢明帝永平年間的時候,就曾經讓陰黨、陰博、鄧疊三個外戚開展互相監察,六大大族之間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恩怨,使得豪強們還不敢過於放肆。

作為一個得志猖狂的外戚,被突然冷落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這種局面終於漢章帝去世後發生了重大轉變。

章和二年(88年4月9日)二月三十日, 漢章帝去世後,太子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尊嫡母竇皇后(章德竇皇后)為皇太后。由於劉肇當時年僅10歲,由竇太后臨朝監國,竇太后因此也成為東漢六位臨朝太后之首(六人分別是:章德竇皇后、和熹鄧皇后、安思閻皇后、順烈梁皇后、桓思竇皇后、靈思何皇后)。

4.結語

作為竇氏家族的代表,竇固雖然早逝,但是竇皇后的坐陣,使得竇姓勢力再度達到頂峰。如果說光武、明帝、章帝三朝皇帝還能威柄在握,駕馭得了各大豪族的話,那自和帝之後,這種外戚當政的政治格局才是真正拉開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