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抗疫戰場,中醫永不缺位

“張主任好!29號您到兒科醫院會診的患兒,核酸檢測實驗陰性了哈!”

2月1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發在朋友圈的一張微信截圖。8分鐘,400+點贊,刷屏朋友圈。這也標誌著上海首例兒童新冠感染者被治癒。

張煒也是上海市中醫藥防控新型肺炎專家組成員之一,參與制定《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以下簡稱“上海方案”)。

“這些天來的忙碌,獲得了第一個寬慰”

“點讚的人讓我很觸動,說明他們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中醫中藥在這方面的作用。”張煒說。

“患兒的母親也是新冠肺炎患者。”張煒穿上防護服,整個人被裹的嚴嚴實實,患兒的母親卻一眼就認出了“專家”,一聽到外面有動靜,立刻就從床上跳了下來,守在隔離病房的窗戶前,等候著他的到來。“在她的眼神裡,我看到了對生命的渴望,他們渴望活著,更渴望被治癒。”張煒說,我肩上的使命也似乎更重了些。

患兒經過前期規範的治療後,3天就退燒了,退燒後就可以測核酸。在他前來會診之前,患兒至少測了3次,一直是陽性,而核酸陽性意味著患兒還存在著排毒傳染性,就預示著患兒出不了院。“一直出不了院,對患兒的父母也是一種心理煎熬,他們很期盼有新的方案,新的改變。”用上中藥不到3天,張煒接到了患兒核酸轉陰的喜訊,他也第一時間用朋友圈記錄下這一瞬間:“這些天來的忙碌,獲得了第一個寬慰!”

因地制宜運用“上海方案”

在給患兒進行“隔空”問診的過程中,張煒就發現上海的病例與武漢以寒溼瘟疫為主的病例還不大一樣,觀察患兒的舌苔可見患兒有熱象,即表現為舌尖是紅的並且舌苔厚膩。他與另外幾名上海專家組成員分析了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武漢發來的確診病例的中醫四診信息情況數據,發現相較於武漢的臨床病例表現情況,“熱”與“燥”在上海的病例中更為明顯。

在給患兒診治中,張煒說以“上海方案”為基礎,增加了個人多年行醫的體會,開了湯藥方子。沒想到,這麼快就有這麼好的療效。”張煒說,“上海方案”主要體現在“治療本土化”。該方案注重結合上海市病例特點,在治療期的證型和處方用藥稍有不同,在恢復期增加了“氣陰兩虛型”和對應的推薦處方,充分體現因人、因時、因地“三因制宜”的辨證施治中醫診療思路。

“要讓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上海方案’治療疫情的重要性,一定要把中醫中藥的治療做下去,讓更多患者受益。”1月30日,張煒在上海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向媒體介紹了“上海方案”在上海救治中的應用情況。

讓科學防控惠及更多百姓

現在,張煒除了參與全市的會診外,還出現在市級各大主流媒體科普錄製節目現場。疫情謠言隨處可見,此時讓百姓瞭解正確的防控知識尤為重要。他每天熬夜寫科普文章,將宣傳防控知識的網絡織得再密一些,防控關口再前移一點。

1月31日,曙光醫院同步上線免費發熱諮詢服務,患者不出家門就可在線上通過點擊醫院公眾號,與醫院醫生線上互動,張煒也加入其中。不到一週的時間,他已為近百名患者提供了線上諮詢服務。

曙光醫院呼吸科醫生主動請纓,支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目前,科室參戰人員按照年資的高低分成3組,分別為專家組、高年資主治醫師組、主治醫師組。根據國家要求,隨時調配不同組員出發支援。“只要國家需要,我們中醫師永遠不缺位。”張煒說。(通訊員 張莎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