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使用中醫藥?(二)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感染人數不斷增加,然而針對該病毒無特效藥物,西醫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無明顯療效,中藥如何合理使用,減輕症狀,延緩病情進展,改善預後,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彭銳醫生跟大家談了一下體質的分類,想必大家已經根據彭醫生的信息給自己歸類了,今天,我們談談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用中藥調理。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使用中醫藥?(二)


二、體質既明,養生有法

1.平和質 (A型)

環境起居調攝:起居順應四時陰陽,勞逸結合。

體育鍛煉:適度運動即可。

精神調適:清淨立志、開朗樂觀、心理平衡。

飲食調理:食物宜多樣化,不偏食,不可過飢過飽、偏寒偏熱。

藥物調養:不需。預防用藥防風通聖丸。

2.氣虛質 (B型)

環境起居調攝:夏避暑;冬避寒;防過勞。

體育鍛煉:宜柔緩,不宜劇烈運動,宜散步、慢跑、打太極等。

精神調適:清淨養藏,祛除雜念,不躁動,少思慮。提升自信心和精氣神。

飲食調理:常食益氣健脾食物,如粳米、小米、大麥、山藥、土豆、大棗、香菇、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青魚、鰱魚,少吃耗氣食物如生蘿蔔、空心菜等。

藥物調養:可用甘溫補氣之品,如人參、山藥、黃芪等。代表中成藥玉屏風散 。

3.陽虛質 (C型)

環境起居調攝:冬避寒就溫,春夏培補陽氣,多日光浴。避免風、寒、霧、雪,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體育鍛煉:動則生陽,體育鍛煉天天1至2次。宜舒緩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

精神調適:這類人常情緒不佳,善恐、善悲。應保持沉靜內斂,消除不良情緒。

飲食調理:宜食溫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

藥物調養:可選補陽祛寒、溫養肝腎之品,如鹿茸、海狗腎、蛤蚧、杜仲等, 成方可選金匱腎氣丸。

4.陰虛質 (D型)

環境起居調攝:夏應避暑,秋冬養陰。居室應安靜。不熬夜,不劇烈運動,不在高溫下工作。

體育鍛煉:宜選動靜結合項目,如太極拳、八段錦等。控制出汗量,及時補水。

精神調適:循《內經》“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之法,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

飲食調理:多食梨、百合、銀耳、菠菜、無花果、冰糖、茼蒿等甘涼滋潤食物。少吃蔥、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

藥物調養:可用滋陰清熱、滋養肝腎之品,如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麥冬、沙參、玉竹等藥。常用方有六味地黃丸。

5.痰溼質 (E型)

環境起居調攝:遠離潮溼;陰雨季避溼邪侵襲;多戶外活動;穿透氣散溼的棉衣;常曬太陽。

體育鍛煉:身重易倦,應長期堅持鍛鍊,如跑步、球類、武術、舞蹈等。活動量逐漸增強,讓疏鬆的皮肉逐漸緻密。

精神調適:易神疲睏頓,要多參加各種活動,多聽輕鬆音樂,以動養神。

飲食調理:少食甜粘油膩,少喝酒勿過飽。多食健脾利溼化痰的清淡食物,如荷葉、白蘿蔔、蔥、姜、白果、紅小豆等。

藥物調養:重點調補肺脾腎。可用溫燥化溼之品,如陳皮、厚朴、半夏、茯苓、澤瀉、瓜蔞、白朮、車前子等。

6.溼熱質 (F型)

環境起居調攝:避暑溼,環境宜乾燥通風,不宜熬夜過勞,長夏應避溼熱侵襲。

體育鍛煉:適合大運動量鍛鍊,如中長跑、游泳、爬山、球類等,以祛溼散熱。夏季應涼爽時鍛鍊。

精神調適:多參加開朗輕鬆的活動,放鬆身心。

飲食調理:多吃西紅柿、黃瓜、綠豆、芹菜、薏米、苦瓜等。忌辛辣油膩,少喝酒,少吃海鮮;適當佐以健脾祛溼藥物如雞骨草、水翁花、溪黃草茶等。

藥物調養:可用甘淡苦寒清熱利溼之品,如黃芩、黃連、梔子。

7.血瘀質 (G型)

環境起居調攝:血得溫則行,居住宜溫不宜涼;冬應防寒。作息規律,睡眠足夠,不可過逸以免氣滯血瘀。

體育鍛煉:多做益心臟血脈的活動,如舞蹈、太極拳、八段錦、保健按摩等,各部分都要活動,以助氣血運行。

精神調適:培養樂觀情緒,則氣血和暢,有利血瘀改善,苦悶憂鬱會加重血瘀。

飲食調理:絲瓜、玫瑰花、月季花、酒、桃仁等活血祛瘀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宜喝山楂粥、花生粥。

藥物調養:可用當歸、川芎、懷牛膝、徐長卿、雞血藤、茺蔚子等活血養血的藥物。

8.氣鬱質 (H型)

環境起居調攝:室內常通風,裝修宜明快亮麗。陰雨天調節好情緒。

體育鍛煉:宜動不宜靜,多跑步、爬山、武術、游泳等以流通氣血。著意鍛鍊呼吸吐納功法,以開導鬱滯。

精神調適:“喜勝憂”,要主動尋快樂,多社交活動以開朗豁達。

飲食調理:少飲酒以活動血脈提情緒。多食行氣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韭菜、香菜、大蒜等。

藥物調養:常用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鬱金等疏肝理氣解鬱的藥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成藥逍遙丸 。

9.特稟質 (I型)

環境起居調攝:儘量避免接觸致敏物質,如塵蟎、花粉、油漆等。

體育鍛煉:生活中要加強身體鍛鍊,順應四時變化,以適寒溫。

精神調適:只有調整體質,適應環境,才能徹底防治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飲食調理:要注意飲食,忌食魚腥發物。

藥物調養:常用藥物有防風 、蜂房 、荊芥、苦參 、蟬衣、白蘚皮、蛇床子等,代表成藥消風散。

大家結合自身的體質情況可以對號入座,但是要說明的是,每個人會有一個主要體質,同時可能兼有其它類型體質,這種情況並不矛盾,在中醫遣方用藥過程中,我們還是會處理主要矛盾(核心體質),兼顧其它體質特點,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