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特殊时期朱云不能上班,只能在家带孩子,心里无聊,就边陪孩子玩,边刷短视频,时间是过得快了,可孩子自己玩了啥,自己却一点儿都不知道,只有孩子哭了,朱云才有所反应。而乔丽一直有边追剧边陪孩子的习惯,她把孩子放到婴儿车里,四周都用被子包好了,给孩子随便几个玩具,就打开手机看剧了,心想,反正孩子自己能玩,我也就忙里偷闲了。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家庭暴力”这个词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现在,网络上又新兴了一个类似的词,叫“家庭冷暴力”,表现之一就包括家长花太多的时间在手机上面,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

表面上家长是在孩子身边,但行动上并没有和孩子形成互动,形成了实际上的“忽略”,这种“忽略”对孩子的伤害一点儿也不比打骂孩子等“家庭暴力”而逊色。

或许家长会认为,我就是在看孩子呀?孩子呼唤我,我就在身边,孩子需要去厕所、喝水,我也能及时反应,播放广告时,我还能逗一逗孩子,这不叫陪伴吗?其实,家长们还是忽略了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帮助和呵护,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冷暴力”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一、家长边陪娃边玩手机,这种新型“冷暴力”对孩子危害极大

1、孩子会认为家长对自己漠不关心

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许多年轻的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小小的举动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家长手机不离手,孩子抬头看到这种情况,会觉得家长对自己的关心程度还不如一块儿电子产品,因而会认为家长对自己的举动漠不关心,轻者加以效仿,严重的还可能致使孩子发展为孤僻性格。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2、给孩子留下做事敷衍了事的印象

家长忙着刷短视频,看得带劲,就会对孩子的反应不那么太在意,孩子呼唤家长,得到的可能是亲一下,或者简短的答复,留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家长做事情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孩子也是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孩子写作业时,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这就是家长给孩子树立了不正确的榜样形象。

3、减少了亲子互动时间,造成亲情隔阂

当家长将自己的关注点全部放在手机上之后,就会忽视孩子对家长的一些请求,这些请求不光是语言上,还包括肢体或者是眼神方面的,孩子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寻求和家长的互动,可能是撒娇,也可能是邀功,但总是一种趋近于交流的态度,而此时若家长埋头刷手机,就会造成亲情隔阂,给孩子心理留下成长中的阴影。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家长的行为,孩子是会加以模仿的。家长边陪娃边玩手机,除了给孩子的成长留下若干心理问题之外,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孩子也会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心理。相信许多家长已经深有体会,孩子拿到手机后就不会撒手,抢都抢不过来。那么孩子过度依赖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对其产生哪些不良影响呢?

二、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会有哪些影响

1、视力

毋庸置疑,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已经有许多前车之鉴发生了。2岁以下的孩子眼睛还没有完全发育,不停闪烁的屏幕画面会不断地刺激孩子的眼睛,引发视力疲劳而造成眼睛近视。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2、智力

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孩子会通过与事物的不断接触而拓展、拓宽思维能力,而电子产品属于虚拟状态,会降低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其发展智力的作用远不及参与真实场景中的一些游戏,如搭积木等等。

3、注意力

若孩子连续玩2个小时以上的电子产品,约三分之二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因为电子产品中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对于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较大,从而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4、社交能力

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会减少外出玩耍的时间。孩子们只有面对面地与小朋友们交流,观察他人面部的各种情绪变化,才能逐渐体会到人与人交往的各种情绪表达,而面对冷冰冰的电子屏幕,会逐渐造成孩子社交能力的丧失。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当家长们意识到电子产品能够给孩子带来许多伤害之后,就应该从我做起,自己先丢掉手机,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家长自己做好父母,也会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得孩子健康成长。

三、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好父母

1、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要注意有语言交流

当孩子还不会讲话时,也是会和家长有交流的,此时,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都能表达出孩子的心情,只有长久和孩子相处之后,才能理解孩子所要表达的情绪,家长要及时和孩子互动,一起玩游戏也是好的。等孩子会说话后,更是要多陪孩子说话,天南海北都可以讲,让孩子从与家长的交流中得到心里亲情满足。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2、家长要引导孩子培养兴趣

的确,家长也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得,上班累了也想在家多休闲一下,但在此之前,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要承担起来的。家长哪怕每天只拿出半个小时,也是要注意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此时,家长要以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引导孩子的兴趣习惯养成,比如,读书、画画等等,孩子养成习惯后,也是会逐渐减少对家长的依赖的。

3、家长利用假期陪孩子旅游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家长就可以多利用假期陪孩子出去走走了,一方面是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是在几天的紧密接触中多加交流。家长要事先做一些功课,将要去的景点的一些特点记住,边游览,边讲解,还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也树立了家长的威望。另外,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到其它城市生活所必须的一些小知识,如怎么认路、怎么看地图等等。

边陪娃边玩手机,相当于家庭“冷暴力”,别让你的行为害了孩子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且是不可逆的,若家长们不想在孩子长大后留下遗憾,就要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学会给自己留出时间,也给孩子留出时间,一起成长。而成天将手机抱在怀里,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家长,实在是不合格,家长自身要做出检讨,避免新的“家庭冷暴力”产生,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今日互动话题:各位家长,您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呢?欢迎您积极留言,参与讨论交流。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