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一周行业热点,尽在医趋势新闻

上周医疗行业重磅不断:

  • 国家发改委:鼓励生产防疫物资,10类医护产品政府兜底采购;
  • 吉利德回应药品专利被“抢注”:三年前就在中国申请但尚未获批;
  • 《柳叶刀》:降低新冠病毒致死率,二甲双胍等宿主导向治疗或许是个选择……


01【时事】最新疫情简报:确诊人数仍在爬坡期,湖北死亡人数占全国超90%

截止2月10日09:36,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确诊病例:40235例,湖北29631例,占比73.6%;
  • 死亡人数:
    909人,湖北871人,占比95.8%;
  • 治愈人数:3283人,湖北1759人,占比53.6%。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3例:香港特别行政区26例(死亡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治愈出院1例),台湾地区17例(治愈出院1例)。

全国确诊人数来看,确诊病例数目前仍在爬坡期,或有望于近期放缓。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制图/数据来自丁香园

全国治愈率/病死率来看,

  • 治愈率:由1月27日的最低点渐进抬头,保持逐渐增高的态势;
  • 病死率:自2月1日起,并无显著增长。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制图/数据来自丁香园


02【热点】国家卫健委:气溶胶传播尚待确认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到了一个新冠病毒传播的新途径:气溶胶传播。

简单来说: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

不同于上海市有关专家的说法,截至目前,无论是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还是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表态,都显示气溶胶传播的途径尚待明确。

其中,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另外,在2月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解释称,目前,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所以不必担心开窗通风,并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

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撰文表示,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通常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03【热点】吉利德回应药品专利被“抢注”:三年前就在中国申请但尚未获批

2月8日,吉利德官方发布声明,对目前热议的专利问题,做出了回应。

吉利德表示,瑞德西韦(Remdesivir)由吉利德公司研发,在美国、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拥有专利。

2016年,针对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冠状病毒上的应用,吉利德在中国以及全球申请了更多的专利。在中国,对于冠状病毒应用的专利申请尚待批准。

同时,吉利德表示无权干涉专利局是否向中国研究人员授予专利。但可以确定的事,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利申请是在吉利德提交申请的三年多时间之后提交的。

这项专利申请内容在18个月之后才会公布,所以目前,吉利德公司无法对中国研究人员专利申请的细节发表评论。

吉利德认为,现阶段讨论任何强制许可或其他类型许可还为时过早。公司并未与监管部门就吉利德的生产供应成本或财务回报进行过任何的讨论。

据悉,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已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总计拟入组761例患者,计划结束时间为4月27日。


04【政策】国家发改委:这10类医疗物资,政府兜底采购

2月9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印发《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对10类医疗物资实行政府兜底采购制度,鼓励企业投入生产。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05【产品】依图医疗开发出新冠肺炎AI智能评价系统,已在上海多家医院投用

2月4日消息,由依图医疗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CT影像评价系统,已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投用使用,还将在武汉等疫情核心区多家医院上线。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该系统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指导依图医疗研发,能够实现新冠肺炎CT影像的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对局部性病灶、弥漫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精确测算疾病累计的肺炎负荷,有助于临床治疗。

指导该系统研发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施裕新副院长表示:“CT影像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诊疗决策依据之一,能及时实现病毒肺炎的诊断。”

依图科技方面表示,这套系统将AI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生对70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病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系统的定量分析与医生的评价结果相似,显示出较高的稳定性。


06【产品】《柳叶刀》:降低新冠病毒致死率,二甲双胍等药物或许是个选择

2月5日,《柳叶刀》发表了题为“Reducing mortality from 2019-nCoV:host-directed therapies should bean option”的文章,讨论了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率的疗法——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 HDT)。

宿主导向的抗菌和抗病毒治疗是抗感染领域的一种新兴疗法,简单来说是指通过增强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来对抗病原体。

以二甲双胍为例,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小鼠中,使用二甲双胍可改善肺病理,减少慢性炎症,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和常规结核病药物的疗效。

文章提到,治疗2019-nCoV的特定药物将需要几年时间来开发和评估。而一系列已被证明安全的现有宿主导向治疗有可能被用于治疗2019-nCoV感染。

许多已上市的具有良好安全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酮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沙坦类药物和阿托伐他汀,以及营养补充剂和生物制剂有望减少免疫病理、增强免疫反应、预防或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07【产品】辉瑞加码布局基因疗法:今后每年一款基因疗法进入临床研究

1月29日,在辉瑞最新的季报发布会上,辉瑞首席执行官和基因疗法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治疗肌营养不良的基因疗法推进三期临床研究。

同时,辉瑞表示,目前在基因疗法的布局,不仅包括已经在临床阶段研究的治疗血友病和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的基因疗法,还包括威尔逊病。

在今后的几年,辉瑞计划每一年都有一款基因疗法进入临床研究。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08【公司】默沙东将拆分为两家公司,剥离女性健康、生物类似药等业务

2月5日,默沙东发布了2019年Q4和全年财报,同时还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默沙东将分拆成两个增长型公司:默沙东和NewCo。

  • 默沙东保留其肿瘤、疫苗、院内产品和动物保健这些关键增长点产品,同时持续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 NewCo将由默沙东的女性健康产品、成熟产品和生物类似药业务构成,产品包括还处于专利保护期的避孕植入产品业务。

据悉,这一拆分计划将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在当日发布的财报中可以看到,默沙东2019年全年

  • K药(帕博利珠单抗):销售额同比+55%,达到111亿美元;
  • 疫苗:销售额同比+15%,达到84亿美元;
  • 动物保健:销售额同比+4%,达44亿美元。

默沙东方面预计,此次分拆将使默沙东到2023年获得超过15亿美元运营效率,营业毛利率(非通用会计准则)超过40%。


09【公司】GSK计划两年内完成分拆,比利时疫苗业务计划裁员720人

2月5日,葛兰素史克发布了 2019 年财报的同时,宣布未来两年内将公司将分为两个实体:

  • 一个是新的葛兰素史克公司,这是一个使用基因和新技术专注于免疫系统相关科学领域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
  • 另一个将专注于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

GSK 预计,这个为期两年的分拆计划,将耗资24亿英镑,旨在通过改善资本配置,驱动研发重组,同时,调整和提高全球职能支持部门的能力和效率,支持新的GSK公司的发展。

GSK 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和投资组合,包括剥离非核心资产,目前,正在考虑出售皮肤病药物组合。

而据外媒采访 GSK 高管报道,接下来的公司拆分、研发重组计划都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岗位的变动和裁员。

据悉,2月6日,GSK 已经开始在其比利时疫苗业务部推行重组计划,该计划将裁掉720名员工,涉及研发、制造和全球支持职能岗位的员工。


10【人事】GSK副总裁、中国处方药研发和医学事务部负责人贺李镜离职

2月3日,葛兰素史克中国向员工宣布,GSK副总裁、中国处方药研发和医学事务部负责人贺李镜已决定离职,寻求外部职业发展机会,今天(2月10日)为最后工作日。

吉利德回应专利事件:三年前在中国申请尚未获批「最·新闻0210」

▲贺李镜

据悉,GSK正计划将中国处方研发及医学事务团队从新兴市场并入大中华和洲际市场,在此过渡期间,新兴市场医学事务部负责人 Abdelkader El Hasnaoui 将暂代中国处方药研发和医学事务部负责人一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