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门前弄大斧:梅之焕在李白墓前是如何“解气”的?

《题李白墓》


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题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

【注释】

①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②采石江:指采石矶处的长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传说李白淹死的地方;③一抔土:一把土。

民间传说,李白是在安徽省采石矶处的长江淹死的。据说李白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到了安徽,在采石矶的一座酒楼上喝酒。这天正好是农历十五,就是月圆之夜。到了晚上,他一个人独自坐在酒楼上,一边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李白特别喜爱月亮,有人做过统计,说在他所写的诗篇里,光是写月亮的诗句就有三百多。

他抬起头,看着又圆又亮的月亮,心里特别高兴,还幻想着和月亮在天上对饮。李白喝着喝着就有些醉了,到了半夜,他晃晃悠悠地走下楼,走到了一座桥上。刚走上桥,一低头,突然看见水里月亮的影子。

鲁班门前弄大斧:梅之焕在李白墓前是如何“解气”的?

江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有几道波纹。李白喝得醉醺醺的,以为月亮掉进了江里,被江水弄脏了。这下他可着急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么美丽洁白,怎么能弄脏呢?他也顾不上脱鞋,伸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

这怎么可能捞上月亮呢?李白就这样摔进江水里淹死了。李白死后,大家就在采石矶为他修建了一座墓。

因为李白被人们誉为“诗仙”,特别出名,所以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人都慕名来到他的墓前,拜祭这位大才子。这其中自然也有很多喜欢写诗、喜欢文学的人,他们来到李白的墓前,感慨万千,有些人就在上面题诗。于是,李白的墓前就被越来越多的人写上一首又一首诗。到了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叫梅之焕的文人,十分钦佩李白的诗才,也来到了李白墓前。可是当他来到墓前时,却看到墓上写满了后来人的诗句,有些诗句还写得特别差,于是非常生气,就补了一首《题李白墓》:

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题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

鲁班门前弄大斧:梅之焕在李白墓前是如何“解气”的?

梅之焕是在讽刺那些题诗者们竟然在大诗人李白面前卖弄自己的文采,简直是丢人丢到家了。从此以后,来李白墓参观的人们见到了这首诗便都不好意思再在上面题诗了。

“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句俗语来自古代的一则故事。鲁班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木匠,特别善于制作精美巧妙的器具。

后来民间便将他作为木匠的祖师爷来供奉。有一天,一个很年轻的木匠走到了一个大红门的房子跟前,举起自己手里的斧子就向周围的人炫耀起来,说道:“我这把斧子,别看它不起眼,可不管是什么木料,只要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头这么弄两下,就能做出一件漂亮无比的东西来。”

旁边的人听了,觉得他太能吹牛了,就指着身后的大红门说:“小师傅,那你看看,能做出比这扇门还好的门吗?”

年轻的木匠看了一眼,就傲慢地说:“不是我吹牛,告诉你们,我曾经可是鲁班的弟子,难道还做不出这样一扇简单的大门来吗?简直是笑话。”

鲁班门前弄大斧:梅之焕在李白墓前是如何“解气”的?

大家听他这样一说,全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这就是鲁班先生的家啊,这扇门可是他亲手做的,你真的能做出比这扇门还好的门吗?”

那位年轻的木匠一听,知道自己吹牛露了馅儿,赶忙不好意思地跑掉了。

这位年轻的木匠居然在鲁班门前卖弄起使用斧子的技术,简直是太不谦虚、太可笑了。于是后来人们就用“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来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