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军团是秦朝时期战斗力最强的军团吗?你怎么看?

骑蜗牛走高速


秦王朝的长城军团确实是秦王朝的军事主力,战斗力也较强,但并不是说可以战无不胜。原因并不在于是否存在一支军队,其战斗力能够比得过长城军团,而是军种之间的差别通常被我们所忽略。

正如嬴政统一六国,在进攻赵国之时,赵国的北方军团对北方的匈奴人战无不胜,但是一旦南下与秦军对峙,却最终一战而败。原因不在于赵国的北方军团它的作战能力不如秦国军队,而是作战双方的主要军事构成以及军事重心不同。简单来说,就是赵国北方军团对匈奴的打法和战法与对秦国集团军的作战打法和逻辑并不相同,这种差异通常被历史爱好者所忽略。

而且一个军队军力是否强大,其实与其领导人以及这个政权对这一军队的重视程度及支持程度也有直接关联。赵国李牧率领北方军团与秦军对峙之时,赵国的中央朝廷对这支军队和李牧本人究竟做了什么?我想不必多言。

同样秦朝在嬴政生前由蒙恬率领驻守北疆。在统一战争的过程当中防止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南下无懈可击。匈奴并没有因此得到半分便宜。在六国基本统一以后,南方军团攻略少数民族地区,而北方军团经过休整训练,随即出兵进攻匈奴以后修整长城巩固防线。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长城军团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没有出兵,也没有任何战绩。并不是秦始皇不重视这一支军队,而是秦始皇和蒙恬想要用这一支军队认真分析匈奴人的战法,作为固守北疆的绝对军团。

所以这一支军团在蒙恬的领导之下进攻匈奴一战而胜。但是这支军团对于国内战争,却没有十足的经验,再加上战法与战争逻辑的不同,政治目的的不同,以及军团的领导人由蒙恬换成了王离。同时这支军队一分为二,南下平叛贵族复辟战争,没有秦二世和赵高的鼎力支持,以及足够的粮草和军器物资,再加上大型军事器械准备不足,所以这长城军团才在项羽破釜沉舟的进攻之下最终失败。

说了这么多,其实表达的最终思想就是

秦国北方的长城军团其军事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确实不是其他六国以及之后的农民军和六国复辟军队能比得了的。但是决定一个军团作战能力的并非几个单一方面。其中这个军团长久以来的作战习惯,作战方式,作战的敌人,物资的储备,军心和军粮的保证,领导作战的统帅的能力和权威,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政治的稳定,都是决定一个军团军力是否强大的原因。

而且长城军团除了军力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其战略和政治地位。包括统一战争期间防止匈奴趁机南下以及秦朝末年最后能够直接镇压六国复辟势力的军团。还有在这支军团消失以及被收编以后作战能力迅速下降,而匈奴趁机占据核桃直接威胁长安。迫使汉朝政府韬光养晦数十年才在汉武帝时期将秦朝时期的九原郡重新收入囊中,维护国家战略安全。这些其实都直接证明了这长城军团的战略重要性,而这才是这支军团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原因,而并非饭后谈资般的笑谈。


世界史图鉴


大秦帝国的武力之强,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而在灭六国之后,这支强大的军队,实际上便分成了两路,一路向南,我们称之为岭南军团;一路则向北,我们称之为长城军团。那么,岭南和长城这两路军,又是哪一路更强些呢?也就是说,真正的王牌是谁呢?答案还是长城这一路,因为北方的敌人显然要强于南方的百越,大秦帝国很自然要把最强的部队摆到北方去。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蒙恬将兵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地。秦军在与匈奴的战役中获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秦军有没有歼灭匈奴主力,史书没有记载。匈奴有没有能力再次南下侵扰北方边境,史书同样也没有记载。但是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蒙恬在边境据说长达十余年,而陈胜吴广这些人被征兵,不也是为了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务么?可见匈奴等游牧民族对长城一线的压力,始终存在。


凡人解读历史


秦始皇嬴政为巩固北方边防,让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驻守北边,同时修筑长城。这30万军队当属秦国挟灭六国余威的强大秦军主力部队。





汉唐士


秦国的统治通过历代帝王的不断完善,最终在嬴政的统治下吞并六国,秦帝国统一天下15年而亡,为了镇压叛军,秦王朝派出他们最精锐的军队,长城军团,这支军团击败了起义军,但最终在巨鹿全军覆没,由于调走长城军团,才给匈奴人喘息机会,不然秦帝国不至于灭亡这么快。


落雪无意风有情


是秦朝的三大主力之一。前期由蒙恬统领。在秦朝统一六国时,立下汗马功劳。是秦朝的三大主力军之一。

后期,主要指在陈胜吴广起义前,由大将军王离统领。

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时损失惨重。

加之后期与项羽的作战中,精锐尽损。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之,长城军团前期作战能力极强。

后期,由于主帅的调整,王离的能力是不及蒙恬的。

更重要的是:秦朝的暴政,百姓的人心向背,造成该军团的作战能力降低。所以,最终被灭是必然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