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南艺强调书写性,我也认为老祖宗都做了这么多年了,不应该背叛。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你写行草书,稍微向隶书上偏一点,你的手性就能偏到隶书。稍微向楷书上偏一点,立马就变成楷书。所以说我的艺术人生最好是能把五体打通。这是我今后的一个方向、一个追求。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我现在没法不关注汉代的草简,没法不关注楼兰残纸,隶书发展到后来,手写体越写越快,变成符号化,一加快,就成了草书的源头。写隶书不能失去古味、失去自然状态下的质朴。当代隶书写得好的,老一辈的有沙曼翁,中青年一辈徐利明、鲍贤伦。你再怎么说人家思路高远,人家的想法就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去写,而不是做隶书。现在你再啰啰唆唆的去做隶书那真是太落后了。隶书在明清的辉煌已经过去了,快、光、古,现在是一个方向。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我们可以在汉代民间书手那里锤炼笔法的那种简、准、狠!你要是忽略了那些,你的眼睛就只盯着一个王铎或者张瑞图等等,那么越写就越快真正的变成野狐禅了。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隶书的气格,多参汉碑;隶书的书写状态,多参汉简。你在汉人上面有加有减是知己知彼,你在明清人上面有加有减那是越走越远。不能再沿着邓石如、吴昌硕那条路走下去了。否则那可能是当代隶书的一个误区。应该把一切的东西都抛开,然后站在一个点上、源头上去深入。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我现在教学生更直观,比如第一节课教他们拉线条,我就叫他们先把笔像排笔一样拉是什么感觉,然后再用像刚才那样压重一下再逆行的方法是什么感觉。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我最反对以楷书加快速度的方式去写行草,那是已经错得不能原谅了。因为从古人的字体、笔法演变来说,是先篆后隶。从隶书变到其他书体,许多人的概念比较模糊,老是想着楷行草隶篆,不知道倒过来是篆隶草行真。隶书分支时,是先生草,生草的同时,楷书和行书是互相之间都在萌芽,然后基本上同时产生,加上草书这么一搅和,隶书发展到那个阶段就基本上生出了三种字体:草书在头,行书楷书次之。所以说如果不懂隶书,写草书是没有根据的。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包括林散之先生也只提供了线条的感觉,你拆开了,单个字很多结体比较俗气,比如山字拖个长长的尾巴,这样并不美。因为草书有一个篆隶演变的痕迹,最好不要把那一笔拖下来,拖下来就是流弊,是沿着明清人写草书的做法。王铎、徐渭偶尔有一、两笔可以允许,你把它强化成一种个性符号始终是不高明的。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所以说你现在写王能够得到那么一点不离谱的套路就已经不错了。但写二王一路,也不是我的将来。一个没有风格建树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人生始终是非常遗憾的。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我把毛笔后边的一端削了,就拿着这么长的一个笔头,上课时在前面摞这么高的一桌书,把大衣往头一包,就在那里临《兰亭叙》。而我父亲呢也很喜欢看我写字,他在家是一边看一边喝彩,搞得我真是神魂颠倒!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徐利明老师真正算是我的恩师。我现在的学书理念皆来源于他。他正直的人品,严谨的治学,洒脱的书风至今影响着我,也许会影响我一辈子。 ——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谈书法(下)

南艺对笔法的教学很实用,学生一般拿起笔来就可以创作、入展。国美教20个学生,有18个到毕业时可能还糊里糊涂,甚至以后越写越差,偏偏就是有那么几个能成大材。 ——王忠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