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飞屋环游记》是上映于2009年的动画大片,曾获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未来电影数字奖,第67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动画长片。

这是一部温情满满的浪漫环游电影故事,其中,老爷爷卡尔背着飘满彩气球的飞屋,一路跋涉去仙境瀑布实现跟妻子的共同梦想这个场景,是所有看过本片观众的共同泪点。

我们感动的不仅是卡尔跟艾丽蔓延一生的纯真爱情,还有对他敢于践行看似遥不可及梦想的那份勇敢的敬佩。

人生在世,哪个没有一份深藏于心的梦想,但大部分丰满的理想都被骨感的现实打的一败涂地,是我们不够勇敢还是梦想太高远,丢失了梦想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在此,作者将就本电影中的三个极端梦想主义者卡尔,小罗,蒙兹的故事遭遇试分析,当梦想跟现实发生冲突,当实现的梦想非你所愿,当你的梦想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时,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才算实现了我们的内在成长,即完成自己在精神世界的成人礼。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1,孤僻孤独的他生活在跟妻子的过往回忆里,去仙境瀑布是他跟妻子一生的梦想,他不容许别人参与,也不想被人打扰,经历过后才明白,适时放下,相互成全才是达成梦想的不二法门。

孤僻乖戾的老头卡尔,一直生活在过去跟妻子相濡以沫的回忆里,拒绝别人的帮助和关心,不愿意别人介入他跟妻子的世界。

在带着精心设置的飞屋去仙境瀑布实现跟妻子的共同梦想时,却发现一直纠缠他胖男孩罗素正胆战心惊的躲在屋外,无论卡尔怎么冷言厉色驱赶,小罗死活不离开,非要协助他一起去仙境瀑布实现梦想。

继而又来了因躲避追杀,被迫跟子女两地分离的大鸟凯文,非要把他当主人的小狗豆豆,因为这些外在负担的加入,使得飞屋再也无法起飞。

卡尔拖着沉重的飞屋在丛林里蹒跚前行,对小罗,凯文,豆豆非常冷淡,恨不得它们赶紧离开。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但在得知小罗跟着他是为了得到一枚协助老人奖章,那样才能见到苦苦思念的父亲,被追杀的凯文是一位牵挂着年幼子女的可怜母亲时,他心软了。

最终在关键时刻,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梦想,跟昔日偶像厮杀搏击,救出小罗,帮凯文回家,使她跟日思夜想的孩子们得以团聚。

故事的最后场景是,卡尔脱手而去的飞屋静静的停在仙境瀑布的山崖上——在他放弃自己梦想去帮助别人时,他的梦想也同时实现了。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到天堂和地狱参观,发现两边的人都用二米长的勺子,吃相同的饭菜,但天堂的人满面红光,地狱的人却面容憔悴。

他观察好久终于发现端倪,地狱的人都用勺子盛了饭菜给自己吃,由于勺柄太长,怎么也吃不到嘴里,而天堂里的人们则都是舀起饭菜彼此喂食。

这就像小罗为了实现能见到爸爸的梦想,不管不顾,冒冒失失的屡次敲开卡尔的家门,卡尔也不耐烦的数次拒绝小罗进入屋子。

此时的他们都是一心为自己梦想去干扰别人,所以他们除了给对方徒增困扰外,更与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远。

直到小罗为救凯文冒险飞走,卡尔为帮他们,忍痛把屋子里珍藏的东西都推出去减负起飞,勇敢去挑战歹徒蒙兹。

表面上看他们放弃各自梦想,把对方需求推到了首要位置,但他们在达成对方需求的同时,自己的梦想也同时被对方给实现。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大都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深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存技能。

时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惜牺牲别人。

与所有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唯恐会触及到自己利益。

殊不知我们关闭或挂起的对他人帮助与关爱,极有可能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梦想之门。

愿我们都能跟卡尔学习,在经历过后及时领悟,适时放下,相互成全,才是达成梦想的不二法门。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2,梦想的真正价值不一定是达成结果,有时最好的结果藏在在过程里,比如他收获了跟卡尔的友谊与独立的勇气。

小男孩罗素非常渴望见到跟妈妈分居去远方的父亲。

因为他的一句许诺——得到协助老人奖章就会来看他,而屡次敲开卡尔的家门,牛皮糖一样缠着他,非要跟他一起去仙境瀑布,好得到他给予的协助奖章。

因为大鸟凯文一直惦记着见不到面的孩子,哀哀悲鸣,小罗想到自己见不到爸爸的痛苦,非常同情凯文,一直力所能及的帮她。

在卡尔一心只顾自己飞屋,不去搭救被蒙兹捉走的凯文时,胆小鬼小罗义无反顾的只身闯入蒙兹满是恶狗的飞艇救人,更在卡尔跟凯文遇到生命危险时,勇敢冲上去助力。

在他的校园晚会上,爸爸依旧没到场,但卡尔作为家长上台,给他颁发了协助老人奖章,小罗没再纠结爸爸的缺席,反倒跟卡尔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小罗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的价值有很多种,最好的结果往往藏在那些不为人重视的过程里,每当谈论起这个话题,作者都会想起史铁生先生的那本名作《命若琴弦》:

“大山里生活着靠弹琴说书谋生的一老一小两个盲人,虽然日子过的异常辛苦,但他们每天都活得非常充实,因为老师父从他师父那拿到过一个药方,弹断一千根琴弦时拿去抓药吃了,眼睛就能复明。

老师父一生风餐露宿,走遍大山里的每处小村说书弹琴,终于在古稀之年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兴冲冲拿着先师留下的药方去抓药时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秘方。

他师父在临死前弹断了八百根琴弦后知晓了这个秘密,怕他没有梦想的支撑难以活下去,于是也给他造了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复明的梦。

这位老师父在去世前也善意的哄骗了自己的小徒弟,说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可以,他记错了师父的话才没得复明。”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梦想是他师徒在惨淡人生里得以活命的动力,梦想也是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拼搏的希冀。

但请一定要明白,实现梦想的方式有很多种,梦想的价值也有很多维,有的是结果带给你幸福,有的是过程充实你人生。

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依赖到逐渐独立的过程,小罗经历过后明白了独立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梦想不一定非得是达成了结果。

有时最好的结果藏在过程里,比如他收获了跟卡尔的友谊,以及不再在感情上依赖父亲的独立勇气。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3,为获得世人承认不择手段,把所有人当代价牺牲,在杀死别人时他不会料到,被执念控制的他自己,是这一系列代价者中最后一个垫底。

蒙兹曾是个被人敬仰的探险家,惯被鲜花,掌声,赞美簇拥的他,无法忍受别人对他所描绘的美丽巨鸟的质疑,发誓要捉一只回去雪耻。

当一个人过度追求他人的认可,就掉进了执念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凡是不相信他话的人都被杀掉,训练了一群听话不反驳的狗当帮凶,孤独的守在荒凉之地蹲守大鸟多年,最终因这执念而死。

执念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为何让人拿起就无法放下?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首先,哲学给执念的定义是:通过长期反复不断寻我的过程,而得知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同时自身的观念又被这种需求束缚,相互作用不断上升的过程。

通俗来讲就是,因为对某事物的极度执着而产生了过度追求的念头。

蒙兹的执念就是捉回大鸟给嘲笑他的人看,证明他没有撒谎,这背后还是他对失去名望的恐惧与愤恨。

他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回失去的虚名,但忘了世间所有生物都是跟他平等的唯一,不能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欲望名利,就像疫情之初,那些贪婪屠杀食用野生动物的人。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蒙兹为此屠杀的人越多,就被执念控制的越深,他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所以更极度渴望实现最初的愿望,不然他无法原谅自己,让投入如此之多的事情以失败告终。

这种心理在哲学范畴叫做沉没陈本,就是核算到投入大于收获时的焦躁不安,与孤注一掷的求胜心理。

其次,哲学大师叔本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精神领域内的君王,不要成为别人情绪世界里面的奴隶。”

人真正的自信是,承认世界与自己的不完美,承认有些事情你永远无法掌控,也不要期望你做的事情能得到所有人信任理解。

这种时候,应该选择的是释然放下,而不是被他人的误解影响的情绪及行为,把无辜者当成自己获取大众认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来牺牲,这样的结果势必会反噬自身。

蒙兹在杀死别人时绝不会想到,被变态执念控制的他,将是这一系列代价者中的垫底,付出了最大的沉没陈本——自己的一生。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4,结语

经历过后的卡尔,明白了梦想的坚持与适时放下,相互成全紧密相连。

小罗也领悟到梦想的达成不仅限于想要的那个结果,最珍贵的往往是在过程中的收获。

蒙兹用生命做代价给我们展示了一旦梦想演变成执念我们的控制,将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怎样的悲剧下场。

相较于内在精神的成长,我们中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注重外在身体的成长。

尤其是上一代的父母们,认为给子女们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内在精神的成长,才是决定着一个人能否真正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

精神成长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不再一厢情愿,唯吾独尊,敢于面对生活的无常。

就像本文开篇提到的那样问题,当梦想跟现实发生冲突时,当达成的梦想的非你所愿时,当你的梦想要以牺牲别人为代价时,你该如何选择?

这是生活早早晚晚都要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有关内在成长的终极命题。

愿我们都能重视起这个问题,努力学习精进,让自己内外兼修,及早完成我们在精神世界的成人礼。


豆瓣9.0《飞屋环游记》,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