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文丨福林媽咪

昨天,線上辦公的同事說,他兒子這兩天在家快要“炸毛”了,因為不能出門,本就活潑閒不住的孩子的脾氣就像一隻逐漸被吹起來的氣球,現在家裡誰都不敢惹他,就怕孩子爆發。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孩子每天都會把玩具弄滿一屋子,還不許媽媽收拾,誰動跟誰急。不過同事說,一家人都能理解孩子這種憋悶的狀態,大人還有工作可以忙,孩子一直被關在家肯定有情緒,都小心翼翼哄著吧。

有網友開玩笑說,這次終於理解了天性活潑的狗狗每天被憋在家裡是什麼心情,為什麼一出門就撒了歡。孩子的天性也是如此,讓他們長時間待這一個地方,無疑是一種煎熬。同樣的“禁足”時間,由於孩子自身的特殊性,他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和大人並不一樣。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1.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不高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水平其實很短,而且發展過程比較長。我們可以參考每個階段孩子的學習時間狀況,孩子們在早教班,老師一般不會要求每個孩子都注意聽講,所以課堂往往非常隨意,到了幼兒園,孩子們每節課真正學東西的時間也就10多分鐘左右,到了小學每節課才發展為40分鐘,而且還需要老師中間安排好課堂內容,並不能40分鐘都是講課。

一般來說,幼兒早期3-4歲集中注意力的保持時間大概3-5分鐘,4-5歲能達到10分鐘左右。5-6歲是幼兒幼兒後期,注意力能集中10-15分鐘左右,到了7-10歲,注意力才能發展為集中20-30分鐘左右。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無法長時間對一件事情保持專注,所以會找另外感興趣的事情,但在家裡,可以感興趣的東西本就不多,沒有了新鮮感,孩子更是會對眼前的事情集中不了注意力,從而陷入一種焦慮的情緒。

2.孩子指揮系統失調

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和大腦的指揮能力還不能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孩子還不能通過給自己指令,讓自己的行動安靜下來。

大人可以通過判斷情況,理性分析,知道現在不宜出門,做到自我禁足,然後想想我可以做點什麼改變什麼,充分實現大腦對身體的控制,所以不出門雖然也會覺得不方便,但是基本能夠堅持,也知道如何緩解自己的無聊和焦慮。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但是孩子缺少這樣一種能力,孩子的每個行為常常是不自知的,很多時候孩子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比如他們亂扔玩具,在房間轉來轉去,隨意哭泣,跟父母發脾氣等等,他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正確與錯誤。

既然孩子沒有辦法自我控制和調節,從而讓自己不那麼焦躁,那父母就需要來幫助孩子合理的排解。孩子不會找樂趣,那就爸媽幫忙找樂趣!何況很多沒法兒工作的爸媽自己也要悶壞了。

一、巧用道具

例如:1-4歲,製作感官書

準備家中能找到的各種材料,例如紅豆綠豆,大米小米,衛生紙,樹葉,水果蔬菜,棉布,砂紙,海綿,貝殼,雪糕棍牙籤,石頭,紐扣等等。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再準備一本線圈的或者硬皮的簡單的筆記本,在每一頁進行規劃,用以上材料製作不同圖案,鍛鍊寶寶的觸覺感官能力。

例如:5-8歲,玩兒氣球

在很多團建遊戲中,氣球遊戲都是一個非常好用的道具,成本不高,玩兒法多樣,去買菜的時候順便買一包回來就能玩兒好久。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最簡單的玩兒法就是,比賽拍氣球,爸爸媽媽和孩子一人一個吹好的氣球,各自向上拍打,看誰的氣球能不落地,最後不落地的贏,鍛鍊孩子的身體操控能力;

還有藏氣球,把屬於自己的氣球藏在家裡的一個角落,限時互找,誰先找到其他人的誰贏,鍛鍊寶寶的觀察能力和統籌能力。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二、重回父母童年

父母小時候玩兒的很多遊戲,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一學玩兒一玩兒。

例如:2-6歲跳房子

跳房子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遊戲,難度不大,對於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需要學習和鍛鍊,可以提高他的平衡力,提升運動能力。

大一些的孩子,雖然完全掌握平衡也規則,但是依然能體會到遊戲的樂趣。比如仍一個沙包在終點,通過幾步跳躍就可以拿到,這是非常經典的遊戲中的“即時反饋”原理,能讓遊戲者產生滿足感;背後拋沙包,既能鍛鍊孩子的操控能力,還能給孩子帶來好奇和未知感,這都是遊戲的魅力所在。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另外,像查石子、丟沙包、玩翻繩等遊戲,都非常經典,能一直流傳都是有原因的。

三、家庭小試驗

這幾天有時間的時候會刷刷手機,發現大家都在玩兒自制涼皮、電飯煲做蛋糕、自制奶茶,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既然手機上有教程,讓孩子跟著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

有的孩子可能在學校接觸過“養蠶寶寶”等實驗,每天觀察蠶的情況,然後寫觀察日記,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科學,發現生命的奧秘,也接觸實驗精神。

推薦幾個具有科學實驗性質的“小遊戲”。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例如:在家發豆芽

步驟:綠豆用熱水泡一夜;

第二天放在塑料瓶中,塑料瓶身扎幾個小洞,橫放起來;

放在陰涼地,用黑布蒙上,等4-5天。

例如:種蒜苗

步驟:找一個盤子,盤中加入清水

將整顆的大蒜放滿盤子,根部沒入水中

孩子宅在家快要憋瘋了?這份無聊“自救”指南,爸媽請收好

將盤放在溫暖的環境中

如果想要黃色的蒜苗,可以蓋上黑布或者黑色塑料袋。

讓孩子每天觀察自己的實驗,有了問題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在學習中打發時間,豈不是很有意義。

總之,雖然不能出門,但這對父母來說,這也是一個男的的親子互動機會,平常孩子上學,自己上班,沒什麼親子活動,那就把這當成一個好的機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