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请不要过度消费公众的公信力

  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聚沙成塔、心怀大爱、许多企业也都积极的组织募捐,为疫区出钱出物,共克时艰。而在乳业界内比较有影响力的蒙牛集团也是在第一时间率先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并且为疫区医院捐赠了大批量的奶制品,捐赠的物资总额可谓是相当可观、数额巨大,这是值得肯定的。

与此同时,蒙牛也是第一个高调进行公益营销的企业,我们通过自1月22日开始蒙牛的捐赠轨迹可以看到在1月22日当天,蒙牛就向武汉市第一医院捐赠冠益乳等低温酸牛奶,1月23日蒙牛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捐赠了2000提特仑苏牛奶;1月25日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其中包括1200万元现金和800万元产品;1月27日特仑苏牛奶率先送达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1月28日蒙牛乳制品率先送达武汉的15家医院;1月29日向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捐赠产品1000万元,2000万元现金用于成立人道基金,;1月30日蒙牛下属四家公司加入了捐赠行列,蒙牛集团向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捐赠总额增至6000万元;1月31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追加了6.6亿。

蒙牛在9天中连续累计捐赠款物总额高达7亿左右。广告一经投放,就引来了诸多的争议,网友们纷纷指责蒙牛的这次营销行为,并且一致认为如果在合法合规合情理的前提下,蹭热点、赚流量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仅仅为了借助捐赠出名,借机博取眼球赚得“流量经济”红利,那就违背了捐赠初心。

小编其实非常认同网友的这番话,这些企业在积极的践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这一行为同样也在消耗着公众的“公信力资本”。因为从善意的人道主义角度来说,每一家企业尽自己所能都想为这次国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每一份的捐赠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价值,如果每做一次公益就要到处宣扬自己的善举,那么无异于是违背了原本的初心。


事件营销虽然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宣传成本低等的特点,是企业重要的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但是公信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这一次蒙牛继续延续了2008年为奥运会赞助,以及2017年为赞助航天的营销手段。与之前案例不同的是,新冠肺炎是一场大规模、传播途径广的大型传染病,自爆发以来,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令人生畏的病毒,处处都在涌动着不安、惊慌和迷茫。如果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投放营销广告作为大型企业实在是有点欠缺考虑。


真实性、公信力、社会责任感是企业的立命之道,也是企业的资本。所以国难当头,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疫情多做出一些实际行动,真正的做到取之于社会回馈于。希望此刻躺在隔离病房的患者们可以加油,因为你们背后不仅仅有家人的支持,更有国家的关注、以及全国人民的祝福,2020年,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