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還”5000元!一堆泛黃的捐款單令民警唏噓

年過六旬,身上各種疾病,住著村裡的養老院,拿著每月600元低保費用的他,連續十幾年每逢災難,捐贈積蓄只為奉獻己力。

面對此次疫情,他手持5000元積蓄悄然來到派出所要求捐贈,這可能是他存了近一年的低保補貼。

為確保真的不影響老人的生活,民警拜訪了他的住所。

看到一堆泛黃的捐款單,大家這才懂得,他內心裝載著的那份大愛……

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
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
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
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
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

2月10日上午,浙江溫州永嘉縣公安局碧蓮派出所接警大廳,一名老人手持一疊現金慢步走向值班臺,詢問民警能否幫他將這筆錢捐獻於防疫工作。

老人稱,因為疫情嚴峻交通不便,希望委託民警幫忙捐款。

因為是山區派出所,對於老人捐款一事,派出所民警會格外謹慎。

“你就放心吧,我都有捐的”老人一再堅持。為了讓民警足夠的放心他說起自己的理由。

“我一身的病,前幾年政府給我辦了低保,一個月有600塊,這些錢我只是換種方式還給國家”

一個月600元,一年也就7200元的收入,5000元的捐款相當於老人大半年的收入。

“這都是我省下來的,我用不了那麼多,一個月兩三百就夠了”老人一再表示。

為了能確保老人接下來的生活,民警建議去老人家走走。

老人姓徐,永嘉碧蓮人,因為年幼家庭遭遇變故,又頑疾纏身。

徐老伯從小就是村裡親友和鄰居幫助下長大,年輕時外出打工,因身體原因回到了老家。

如今孤寡的他,住在碧蓮村敬老院。

農村的養老院其實就是老房子,徐老伯的小房間儘管破舊但乾淨整潔。

“生活有什麼困難嗎?”看著眼前的居住環境和5000元的捐款的對照下,年輕的民警不禁問道。

“我沒有困難”徐老伯隨口回答。

他拿出一疊泛黃的紙,這是雅安地震的捐款單、這是玉樹地震、這是甘肅泥石流、這是天津爆炸事件的……

日久泛黃的各類捐款憑證上,字跡依舊清晰可見。

民警這才明白,徐老伯之間那執意捐款的原因。

“很多東西我都留著,能為國家出點力,我心裡踏實。”

老人指著幾張長途電話話費收據說,1998年大洪水的時候,他在外地做棉花工,連夜彈了40床棉花,拿到工錢準備捐款救災,但在打長途電話聯繫準備捐款後,卻最終沒能成功。

老人說這件事他沒能出力,留著電話單是想安慰自己“已經盡力”。

這些泛黃的紙,一次次的觸動著民警的心,“貧”與“富”此刻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平時國家照顧我,現在國家有難,我出力正常,是還情。”

看民警過來是說徐老伯,鄰居們紛紛過來,

“以前他在外打工還捐助孩子”

“他自己很節省,一個月就買點吃,為了攢錢捐款”……

一句句誇讚,一個個爭著表達,樸實的他們懂得徐老伯的“好”。

這就是徐老伯的氣度和大愛。

最終民警說服不了徐老伯,幫忙聯繫永嘉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徐老伯的5000元積蓄以網絡轉賬形式捐獻給永嘉紅十字會。

“等疫情過去,我下半年還攢錢會再捐款!”

對徐老伯來說,自己的生活儘管只是一日三餐片瓦遮頭,但內心的大愛卻讓他無比富足。

通訊員 | 陳笑 陳楓文

浙江一低保孤寡老人捐“还”5000元!一堆泛黄的捐款单令民警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