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工同酬,现实中真的能实现吗?

关于同工同酬的话题,是一个非常热议的话题,大家一般往往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即做同一个工作获得的报酬应该是一样的,这一个概念在私营企业中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可是在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有着很多争议和不同的认识。那么究竟同工同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真的是如大家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吗?在现实中真的能实现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关于同工同酬,现实中真的能实现吗?


第一,关于同工同酬法律方面的规定

关于同工同酬,宪法和劳动法都有相关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具体来讲,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残疾、区域等差别,只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即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时,有关规定还明确,包括劳务派遣工、临时工在内,只要工作的岗位、职级、内容相同,应做到"同工同酬",而且还不仅工资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应一视同仁。但是,规定也明确,所谓同工同酬并非要求他们的工资数额一样,而是允许在同一工资区间内进行浮动。从上述规定看,大家也可以得出结论,同工同酬主要是针对企业。

第二,关于同工同酬现实方面的实际

其实在现实中,大家普遍认为同工同酬是没有得到落实,在私营企业里面还比较好,在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是没有完全得到落实的,特别是针对劳务派遣工和临时工,往往都没有享受到同工同酬。比如,混编的行政单位,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人员,做的工作基本差不多,但由于身份不同,工资待遇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再用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和正式工来比较,以驾驶员岗位为例,现在行政事业单位驾驶员多数是退伍转业军人,有正式的工勤编制,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工勤编制实行只减不增,驾驶服务将通过社会购买服务来实现。但在现阶段,处于改革的过渡期,相关的服务关系还未理顺,于是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招聘了大量的临时工来负责驾驶,他们和工勤编制的工资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基本只有正式人员的一半,没有实现同工同酬。


关于同工同酬,现实中真的能实现吗?


第三,实行同工同酬真的就是公平吗

很多人认为要实现绝对的同工同酬才公平,但现实中真能这样吗?我们还是将就上面的两个例子吧。比如混编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两者的身份和进入渠道都不一样,事业单位可以直接招聘,公务员凡进必考,即使是考进来的事业人员,考试的难度也比公务员简单很多。如果同工同酬,对于通过更大难度进来的公务员来说公平吗?再如工勤编制和临时工的驾驶员,工作确实是完全一样的,但正式的驾驶员一般是由军人转业退伍而来,他们来之前,已经在部队给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安置工作是基于国家的一种政策奖励。而从社会上临聘的驾驶员呢,那些军人在做奉献的时候他们在哪里?是在其他地方赚钱或者玩耍,如果让他们两者进行同工同酬,对那些退伍军人来说公平吗?他们凭着10多年的奉献才得到的工作,而临聘人员唾手可得,你现在要求他们同工同酬合适吗?


关于同工同酬,现实中真的能实现吗?


综上来看,关于同工同酬还真的不能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去认识和理解,如果那样理解,在现实中还真的不能实现,因为实现了会带来新的不公平。加之法律对于同工同酬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它本来就规定同工同酬不是工资数额一样,它说不分性别、年龄、民族、残疾、区域等差别,但没有说不分身份编制差别,何况,行政事业单位还不适用劳动法。所以,只要我国的身份编制壁垒没有破除,同工同酬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